笔趣阁 > 骑凤观音救唐王 > 第十五章 贞观能臣

第十五章 贞观能臣


  李药师神采奕奕地走过来,好像晚上根本没有喝酒一样,我心里暗暗赞叹,到底是军人!而且还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酒量也非常的好,而且还极有定力,看起来,这些军事才能,军事理论家,常胜将军确实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李将军沏好茶,给我和巧妹妹每人端了一杯,说道:“我们只有自己来倒茶了,没有人喊,这个房间是不会有人打扰的,墙壁上的红毛毡,就是用来隔音的,这是一个绝密的聊天房间,当军队中有大事要商议的时候,我们喝完了酒时就到这个房间里来,说话很方便,玉兄,放心。”

  我哈哈笑道:“药师兄,谢谢,我想药师兄非常人也,军队中的大事情,保密是第一原则,药师兄做的很细心,到底是战争中锻炼出来的。”

  为了了解对方的军情,军队里都要派出很多细作,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点小消息,都是很重要,军队打仗吗,就要明明白白的,况且我们是在长安,长安五胡聚集,五胡之外,尚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有可能有很多人是敌国的细作,所以作为朝廷来说,作为军队而言,保密工作、安全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药师接着讲道:玉兄,你夫妇二人,如此急忙的赶到长安来,我想绝不仅仅是为了游玩长安而来,一定还有别的事情,是帮助我朝攻打高句丽国,出谋划策来了?是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再介绍两个人给玉兄认识一下,我们一块儿讨论一下,好吗?

  我回答李药师说:如此甚好,不过,以后我夫妇在长安城中,将于人间隐士的身份出现,就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的真实身份了,就说是你的朋友王先生,王夫人即可,免得惊世骇俗,这样可否?

  李药师回答道:好的,我也是有幸头一次见到真龙、真凤,也听说过很多神仙,到世间助人,都是以凡人的形象出现。玉兄肯相助我大唐,说明我大唐太宗皇帝,在神仙眼里起码是正统皇帝,非常高兴。

  只是希望希望二位神仙多多助我大唐,别的方面,就依玉兄好了。以后我就叫贤伉俪为王先生,王夫人即可,说着就走到茶桌旁边,拉了一下上面悬空的绳子,屋外铃声响起,一会儿一个人进来,躬身道:尚书大人,什么事情?李药师道:速去请宰相房玄龄、吏部尚书杜如晦二人前来。说罢挥毫写了两张纸条,递给来人。

  回过头和我说,明天他们要上早朝,现在一定在家,把他们介绍给贤伉俪认识,这两人都是文武双全的人,而且在朝中都是决策大事的人,是我皇太宗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趁着他们现在还没有到,我先给你们介绍一下此二人的基本情况。

  李药师说道:“此二人现为文职官员,就是在当今朝野内外、满朝文武中,也是威望最高的人,虽然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但从来不结党营私,办事公正廉明。人称“房谋杜断”的邢国公、宰相房玄龄,检校侍中、吏部尚书杜如晦是也。”

  我知道,房玄龄、杜如晦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们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房玄龄因功进爵为邢国公,杜如晦因功进爵吏部尚书。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行事极其细密,每件事情都考虑到完全彻底,才去行事。而杜如晦自幼聪慧有悟性,喜欢与人谈论历史、文学,军事方面的知识。行事极其果断,一经决定的事情立马执行。

  李药师接着说道:“最为可贵的是,他们都有很浓的文人气质,和我比较谈得来,我在满朝之中,也有儒将之说,朝中很多大将都是我的学生。在军事理论的探讨时,此二人是我非常钦佩之人。”

  我说道:“虽然我们是山野之人,但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的名声却如雷贯耳。知此二人性格相辅相成,知识非常渊博,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很愿意结识这样的朋友。”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在用人问题上,只求其长,而避其短,因而为唐高宗推荐了很多人才。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聪明识达,王佐之才。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杜如晦长于决断,玄龄善于谋算。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二人。

  一会儿工夫,房玄龄先到了,寒暄过后,我观察了一下他,是一个忠厚老实,行事稳妥,有才而内敛之士,衣着朴素而简洁。

  杜如晦也到了,精明强干,一看就是做事果敢之人,是风度翩翩的豪爽之士。从表面上而言,房玄龄要比杜如晦大个五六岁。

  李药师给我们大家斟好茶后,详细介绍道:“王先生和王夫人,是这次我在了解高句丽的时候,经过凤凰山大隐士丘华先生介绍认识的两位:王先生、王夫人伉俪二人。

  丘华君大家都知道,是南北朝以后,很有名气的大隐士,我因为向丘华君讨教国策,正巧王先生、王夫人伉俪二人,也去拜访丘华君,如此相遇,有缘认识了王先生、王夫人,他夫妻二人是晋朝人,距今已经500多年了,隐于荒野,世人很少知道,丘华君说王先生、王夫人,他夫妻是当世高人,故请王先生、王夫人前来长安,和房、杜两位大人结识一下。”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重新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幸会,幸会,请王先生、王夫人多多指教。”我也拱手说道:“不敢当,久闻房大人、杜大人是大唐太宗皇帝的股竑之臣,才高八斗,特来相会、请教。我夫妇二人,世间无名,即已知道太宗皇帝是一代明君,又有幸结交药师兄,如需要我夫妻的地方,一定相助。”

  房玄龄说道:“王先生、王夫人家居何处?”我答道:“闲云野鹤居无定所。”他二人知我不愿意说出口,也就不再提了。

  只见李药师拿出一个包裹,打开来看,是地图、战国策和王羲之字帖,指着包裹说道:“这是王先生托我转送皇上的,请房、杜大人带我转交好了。”

  房玄龄打开后说道:“此地图标注极为详细,非常人所有。战国策久已失传,得知一定不易,王羲之字帖是真品,就是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一定是没有出世的绝品,我代太宗皇帝谢谢王先生了,如此珍贵礼物,我皇太宗皇帝,一定非常高兴。”

  我说道:“这几个物件只是家传,听闻太宗皇帝,习王羲之书法,应该喜欢这个字帖,而地图、战国策,本就应献给开国皇帝,只求物尽其用,没有别的原因,请费心转交。”

  房玄龄说道:“字帖乃是至宝,战国策失传已久,想不到王先生家中有这些孤本,非凡人也。谢谢,谢谢。

  至于地图,更不像是凡人绘制,有如在天中俯瞰后绘制而成,非世间凡品,精准而且到位,确是国宝也,谢谢王先生,王夫人。”

  李药师说道,今天请房、杜两位大人来见,是关于东征高句丽国的问题,我们也想听听王先生、王夫人的意见。

  我说道:好的,我就是为此事而来的,我们一起讨论,那我就先说,起一个抛砖引玉的头。

  今天的大唐国主,太宗皇帝李世民,顺应天命而生,肯定是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皇帝,不过开疆扩土,稳定民心,是做皇帝的头第大事,当然啦,东征高句丽是必然要行的事,一会我会说到。

  正巧我结识了药师兄,长聊之下,我知道大唐要东征高句丽国这个消息的时候,恰巧有暇去高句丽,我对高句丽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调查,在这里说一下。首先看到的是,高句丽正在大修长城,沿着平壤北面,开始向东修筑,一直延续到扶余,有千里之长。

  这表明的是三点问题:

  第一点是,高句丽的国力现在还很强大,才能进行如此大的工程。此时进攻高句丽,难免会造成隋文帝一次征东,隋炀帝三次征东,那样的局面和结果,也许还会动摇国本。

  第二点是,高句丽的国力今天如此强大,反而是动用全国之力在修筑长城,这说明他们国家的统治者心中,也是在防范我们大唐帝国,更加表明的是,他们是以防御为主的战略,近几年不大会主动进攻我大唐,暂时不会动摇我大唐帝国的根本,产生不了大的威胁。

  第三点是,我在这次了解高句丽国时,发现他们是半农耕、半游猎的民族,身体高大,善骑射,也就是说,比我们完全农耕的人们更习惯于打仗,士兵素质较高。

  另外下面要说的更重要的是,从地理上说,我们的国都长安,西面有吐蕃、吐谷浑、北有突厥,东北还有契丹这些游牧国家,他们的骑兵铁蹄,可以在一日之内就到达长安,同时,我们现在还在向突厥称臣,一则是国家的耻辱、二则年年进贡,有伤国力。三则是突厥如强大起来,骑兵铁蹄可是很容易踏平中原,这才是身边最大的隐患,而且有可能动摇国本。所以我的主张是,一是想办法增强国家的力量,打好国家财富的基石,广积粮、备好战马、枪械。富民才能强国,今天的战争,实际上打的是钱粮和物质,只有钱粮准备充足,方可打一个大仗。

  当务之急,是解决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敌人。这是我强调的问题。

  我一边说着,看见房玄龄在做着记录,我说道,房大人,没有必要记录,房玄龄说:“不尽然,实际上我写的是奏章,王先生,接着说。”

  二是早期的战争,应该先对付突厥,重点打击长安西北两方面的游牧国家,以保证国都长安安全。

  三是北攻契丹,等到西北安定下来,国家经过休养生息后,在集中全力打击高句丽,一举歼灭之。

  一旦西北、东北安定下来,再回过头来,收付沿海的领土,以安定国家东部和南部,这就是我的想法,

  李药师说道,我这次是在侦查高句丽的国情,为东征做好准备,认识了王先生,我认为王先生的说法,和我们军界的大将说法是一致的,军事行动就是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并且和国家财力结合,我本人也非常赞同必须要先清除了西面和北面的隐患,把国力增大以后,那时再去彻底打败高句丽,稳定后向东南方向发展,彻底收回东南沿海,完成大一统国家。这可能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才能完成。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在我和李药师讲话的时候,一边听着我们讲话,一边在看着我送给皇帝的地图,这时杜如晦首先开口说道:我们每年,要大量向突厥进贡,同时,关中、河北、山东等地,连年大旱,再再加上大唐刚刚建立,连年的内战,消耗了国家很多的财力,国库已空,所以说王先生的说法是对的,现在去攻打高句丽,完成我们的东征的话,为时尚早,我们不能走隋朝的老路,那样,肯定有伤国体的。按王先生所说,确实应该先富国强民,或者说强国富民,这是第一步的,第二步呢,就是安定国都长安的西北部,在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准备后,集中全部力量,去攻打突厥。

  第三步是,和好吐蕃,因为太远了,比战争来说这是上策,当这三步都完成以后,等到国家强盛,我们转而向东,东征高句丽,高句丽拿下以后,我们在南征沿海诸国,以完成我们大唐的版图,这个大约是要需要很长时间。

  房玄龄最后说道:“谢谢,王先生和王夫人,现在是大唐的建国初期,万事艰难,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非常非常需要王夫人和王先生这样的人帮助,我们刚才聊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观点上,其实从我们的国策角度来讲,也是这样的,唐太宗皇帝和我们也商量了,基本思路也是这样,只是有时候一个边境地区发生突然的变故,为了去应付那个变故,在不得已的的情况下,就会对国策产生很大的改变,我倒是有个建议,我们今天细细的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首先我们把我们的观点阐明了,论据准备的充足些,我们五个人的思想先统一起来,明天王先生,王夫人和我们一块去皇宫面见唐太宗皇帝,好吗?并由您亲手转达您的礼物,这样可行?”

  我看了一眼巧妹妹,又看了一眼李药师,杜如晦二人,我说道,好吧?那我们就准备充分点,先喝点茶,好吗?

  我们夫妻二人习惯于侦查,而且很快,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把突厥契丹,等周边的国家全部侦查一遍,再付出更详细的方案,那样的可靠性更强一些,我们的坐骑一日行千里上,这点请放心,还有我们武功自不必说,起码在百万军中,自保和逃离是绰绰有余的。

  房玄龄说道:“那就好,有王夫人王先生这样的高人相助,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我们先商量一下方案,明天早朝的时候,我和杜大人、李大人先去向皇帝汇报一下,再来相请,如何?”

  “顺便说一句。”我说道:“”我夫妻人是隐士,不方便世间的生活,本次也是奉师父之命前来帮助,名字只是一种说法,就叫我们夫妻为王先生、王夫人就好了,本非求名利而来,也一生不愿做官,我们自身的钱财足够,也不需要任何财物。这是我们的宗旨,请转告太宗皇帝。

  杜如晦笑道,我为官以前也算名士,交友算得上广阔了,但如王先生王夫人这样的,我们所见不多,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这一点我想我大唐太宗皇帝也是明白的,敬请放心,

  现在我们就开始议论一下,既然王先生,王夫人刚刚从高句丽回来,我们就先从高句丽谈起,王先生王夫人可以吗?

  好,我说道,然后给大家续满茶,喝了一会儿后,我展开了高句丽的地图,首先说起来。

  高句丽之地,本来是孤竹国,周代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朝亦统辽东。隋文帝在灭陈统一全国后,遂决定正式将灭掉高句丽做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

  然而,在隋帝时代,高句丽骑兵万余人继续侵扰辽西。隋文帝乃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这就是隋帝第一次征东。

  可惜的是,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已无力战斗。

  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山东道的东莱出海,直趋高句丽国的平壤城,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只多数沉没。

  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回,死者十之**。隋文帝征东功败垂成,实是可惜。虽是天意如此,但选择的季节不对,也是最重要的。

  隋炀帝杨广,你们三人要比我还清楚,因为你们都在隋炀帝时代做过官,平心而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皇帝,对高句丽所据之地认识很明确,知道这是我们必须拿回的国土。开疆扩土也是一个很厉害的皇帝,继位后,更是念念不忘高句丽之患,一直在寻找借口讨伐高句丽。


  (https://www.uuubqg.cc/91_91970/47367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