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生门诡事 > 第六十章 河神寻婚3

第六十章 河神寻婚3


  我同学接着说,我们继续听。

  原来韩世东不止相亲了曾玲一个对象,全面撒网、重点培养,同时给好几个女生发鸡汤和诗歌,还真有一个没开眼的和他关系不错。

  韩世东的目的是结婚,既然有了目标,也不会太把曾玲当回事。就算是恶作剧,那也和鬼没什么关系。

  我们的原则,无论对错,一向是不管“人事”的。

  鬼都顾不过来,哪有功夫在纠缠于人世间的这些破事。

  我见着这条路走不通,正在思考可能性的时候,我同学却又讲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都已经放弃了,结果他提到的这条线索,就让我们产生了兴趣。

  他们税务局的食堂有个老大姐,很热心,专门给人介绍对象,也就是红娘。韩世东的相亲就是她给安排的,再一打听,那么巧,曾玲的相亲也全是她安排的,也就是说电厂的那个小伙,也和老大姐认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老大姐的老公是开鱼排档的,而曾玲两次相亲的场所,都被安排在那个鱼排档里见得面。

  我初听并不以为然,如果说就此便把鱼排档和曾玲家门口的臭鱼联系在一块,实在是太牵强。

  但是许月萍却抓着这个点不放,因为她觉得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吃饭的这个鱼排档有问题。

  至于为什么,许月萍有自己的推测,还需要到现场看了之后再确定。

  告别了我同学,我们便去了那家鱼排档。

  鱼排档是在县城的外面,我们县城外有条红河,县里搞旅游项目,填了一部分江面,造了许多渔村设施,弄特色旅游。

  只不过营销不够,到目前为止还没做起来。

  直到此时,我仍然想不通鱼排档和这件事儿有什么关系。

  许月萍带着我,出了县城,来到红河边。

  这里的建设倒还蛮新,就是人气不足。

  我们走访了几个当地的老人,确认了一件事情,我才恍然大悟。

  了解完了之后,我们便在当地找了个吃鱼的饭馆,一坐下来,我就问许月萍,“现在该如何是好,按照你的说法,我们遇到了不是鬼,而是红河里的河神?”

  许月萍沉思了一会儿,“你让我消化消化,老大姐的鱼排档是拆了以前一座河神庙改建的,河神没了庙身,当然有怨言,只不过我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会盯上曾玲,而且要给曾玲送臭鱼呢。”

  她都一头雾水,我当然更是蒙圈。

  这次许月萍又“拟人化”的厉害,真的有河神一说?而且庙身被毁,还知道发脾气?

  我纳闷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想想也没什么不可能,见过那么多鬼了,出来一个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点的鱼上来了。

  红烧鱼里放了很多辣椒,合我的口味,但心里想着咱们吃掉了没准是那河神的虾兵蟹将,我就有了心理障碍。

  我看看许月萍,她倒是没什么顾忌,吃得津津有味。

  吃到一半,她突然停下了筷子,望着桌上的鱼发怔。

  我以为河神显灵了,吓了一跳,赶忙问她怎么了。

  许月萍把筷子放下,抬起头来看着我,“你听说过流浪猫的故事吗?”

  “嗯?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又多出一只猫来。”

  许月萍继续说道,“这是个段子,说以前有只流浪猫,被车压断了腿,一个好心的女孩救了它,等这猫好了之后,猫就离开了。可是每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女孩都会发现门口放着两条鱼。”

  我顿时来了精神,这不是和曾玲的经历如出一辙。

  “那女孩也觉得奇怪,于是有一天她早早的起床,躲在楼梯口,想看看到底是谁干的,你猜结果是什么?”

  我立马回答,“那只猫。”

  可,可曾玲的故事中并没有出现猫,而且不是在说河神嘛,怎么突然之间又改对象了。

  许月萍摇摇头,“重点不是猫,而是这只猫的动机,它在用自己的方式报恩。”

  我想起来好像是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段子,大意是讲,对你而言这不算什么的东西,可对于它来说,这是它报答你的最好的方式。

  “难不成曾玲对河神有恩?不对啊,”我立马否定,“怎么解释曾玲每天都会做的那个梦呢。”

  许月萍又想了一会儿,“这鱼不是用来报恩的。”

  “那是什么?”我问

  “如果你看上一个女花,要上门提亲,你会带什么东西?”她眨了眼问我。

  我想了想,恍然大悟,“你是说这是河神来提亲用的彩礼?”

  我觉得不可思议,堂堂一个河神,竟然拿两条臭鱼来当彩礼。这也太丢份了吧。

  不过——,

  我又回到了之前那个故事里。

  对于人来说,这是个恶作剧,可对于“猫”来说,这可是一番心意,保不齐河神的思路和那只猫是一样的。

  “不对啊!”我又提出了质疑,“这事儿我们从头捋一捋啊,鱼排档是红河里的河神庙拆迁改建的,曾玲无意中来到这里吃饭,结果与河神邂逅,就被看上了?曾玲虽说不难看,但还不至于倾国倾城,我们在这儿坐了一个多小时,比她漂亮能抓一大把,为啥河神偏偏看上她了呢。而且——”我环顾四周,“河神现在在哪?”

  许月萍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现在的信息太少,这座河神庙显然是有故事的,我们要有更多了解,才能判断。”

  从哪去了解呢?

  现在人早就不相信这些东西了,附近的老人我们之前也走访过,也没听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啊。

  许月萍想了想,“要不咱们去趟县图书馆,查查县志里有没有什么线索。”

  吃过了饭,我们买单走人,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听了许月萍的描述,我怎么觉得河神就在我们的身边。

  饭店里的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是歪歪扭扭的,就像鱼在水里游。

  而他们的衣服底下,都藏着一条金灿灿的鱼尾巴。

  天色已晚,现在去图书馆肯定关门了,我们只得各自回家休息,等到第二天天亮再说。

  回到了家,没想到的是,又是一桌子菜肴等着我。刘嘉琦年纪轻轻,手艺却是了得,可惜我已经吃过了,她还有些不高兴,似乎在抱怨白费了她一番苦心。

  我连忙道歉,把菜全都放进了冰箱,说明天把这些全部消灭光。

  不过,我有感觉,刘嘉琦实体就快要成形了,这不禁让我期待。

  洗了澡,上床,我看了会电视,便睡觉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到了县图书馆,发现许月萍已经在那等着了。

  我们踩着图书馆的开门铃声走了进去,我高考的时候都没那么用功过。一进去我们便往地方志的书架那儿走。

  翻了一会儿,还真被我们找到本县的县志,以及县志中关于这座河神庙的记载。

  原来这座河神庙是座野庙,也就是当地居民自行建造的,不在朝廷登记册中,而且这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距今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记载说,以前红河老是发洪水,闹得红河两岸的居民苦不堪言。当时的朝廷出资,在红河的两岸建起了一道堤坝。

  百姓们自然是兴高采烈。

  但是没想到当时县老爷是个坏蛋,侵吞了修建堤坝的银两。堤坝看似牢固,实际上外强中干,经不起冲击。

  可老百姓哪里知道,纷纷把家园建在了堤坝两岸。

  又是一年洪水期,老百姓以为能够平安,不料一天晚上,堤坝被洪水冲出了一个口子,汹涌的洪水,冲了出来,眼看着就要淹没村庄。

  老百姓哭嚎冲天,惨不忍睹,就在这时,河面突然浮起来一只巨大的老龟来。百姓们以为是修堤坝惊动了河神,所以遭了报复,全都齐刷刷的跪下来磕头。

  老龟似乎有灵性,潜了下去,大家都以为它走了,谁料被洪水冲开的口子,竟然慢慢的合上,洪水也被堵住了。

  原来是那只老龟,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窟窿,以保当地百姓的平安。

  天亮之后,百姓们聚集到县衙门的门口。

  那个县老爷自然被法办。

  为了感谢那只老龟,大伙便出资在河边建立河神庙,拜祭的就是那只老龟。

  县志上记载,这座龟庙,在明清时代,香火特别盛足,方圆百八十里的百姓就来庙里许愿,据说也特别的灵验。

  有好事者,根据当年堤坝冲出口子的位置,下河探过,窟窿处只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也不见那只老龟。

  时过境迁,接下来便是连年的战争,堤坝毁了修,修了毁,加之河床被泥沙堆积,慢慢的,也就更没有人知道那只老龟的去向了。

  再后来,人们慢慢将龟庙淡忘,直到现在,已经没谁还记得,当年舍身救人的老龟了。

  我看得惊奇,县志上的描述很逼真。

  如果许月萍的推测没错,那么看上曾玲、想要把她娶回家的河神,岂不是就是那只活了五百年的老龟?!

  :。:


  (https://www.uuubqg.cc/106_106954/59741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