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里正 > 126、来吃!

126、来吃!


  赵硕被赵正说服了。

  尤其在赵正阐述了太平仓如何平抑粮价之后。

  今年河陇夏收,粮价跌至十七文一斗。秋收后,粮价再跌,最低已下探至十四文。

  若照此以往,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凉州的粮价将创三十年之历史新低,能不能守住十文,  还有待商榷。更何况陇右,那是大唐的粮仓。一旦明年大丰收,粮价之贱可想而知。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粮食价钱不是越低越好。所谓粮贱伤农,自古有之。粮价低意味着农户收入减少,成山的粮食卖不出价,  市面铜钱流通率就低。进而导致税收减少,造成经济萧条。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太平仓之所以取名太平,并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维护太平,  引导太平。

  太平仓能吸收滞销粮食,有太平仓在,市面存粮就相对减少。粮价便会回复正常。反之,若是市面上存粮过少,粮价就会过分上扬,此时的太平仓便能及时补充,达到平衡粮价的目的。

  以手段调控经济,又能解决粮食调运困难的问题,此一举两得的办法,赵硕怎能不心动?

  可是钱从哪来?

  都督府年税不过六十万贯,可以说穷得只剩下一堆铜板叮当作响。就算赵硕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也不能一次性到位。

  “不急!”赵正摆摆手,笑了笑。毕竟不是做善事,虽然最终目的是为了民生经济,  服务军事。但在这种情况下,  还是要有些上不得台面的龌龊想法。

  反正选址,设计,  建造,调派守军,任命仓守人事都需要时间。而且河陇下一步的重点是安排从各道招募来的军户,没有过多精力去管太平仓的事,便就拖上一拖,慢慢来。

  赵硕见赵正的嘴角带着一抹阴笑,知道他又在想歪什么坏主意了。安郡王走的时候专门找赵硕谈过赵正,言辞之中对赵正非常看中。

  他这位王叔阅人无数,经验丰富,一般看不走眼。他说赵正有治国之才,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从平凉治理,领军打仗足以以小见大,看得出赵正其人果敢刚毅,有奇策良谋。扩军军策一出,安郡王对赵正便就一锤定音,懂大势,知布局。

  只是缺乏了朝堂斗争经验。

  不过此憾无解,初生牛犊不畏虎,必须得让他多吃几次亏,  以他的天姿,  日后成就定不亚于管乐诸葛。

  “元良是说,  等明年夏收过后?”

  “秋收过后吧!”赵正不知道安郡王是怎么讨论自己的。心里还在暗搓搓地挖河陇农户的墙角。

  十文一斗的粮价虽然低,但对于习惯屯粮的河陇农户来说,影响没有说的那么大,而且如今铜钱值钱,相对价值高。

  大唐铜币铸造正在逐渐恢复,现阶段仍处在通货紧缩的口子。中原大地的经济复苏需要时间,但河陇的粮价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预计后年,粮价还能掉。

  至于能不能掉到盛世时四文一斗这个赵正不敢赌,但到七八文,毫无问题。

  一个铜板买一斤粮食还有余。

  之后随着经济回暖,粮价会有一波拉升。而后看河陇经济和铜币铸造情况,最后稳定在一个十几文的正常价位。

  赵正要帮凉王省钱,就要选一个粮价价位偏低的时候,所以,明年秋收之后最合适。

  一个是风险可控,能规避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比如吐蕃忽然要开战,造成河陇粮价大涨。第二也是有一点点私心,若是真的等掉到了七八文时,平凉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十文这条线,赵正决定死守。

  赵硕听完赵正该说的,不该说的,当即便深吸一口凉气,直呼高手!

  赵正哈哈大笑。

  毕竟明里官职已夺,只剩虚衔,如今虽然是团练营的幕后黑手,但能上台面的职务却依然只是平凉的里正。

  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多为平凉考虑,也不是大错!

  赵硕对赵正的坦诚十分吃惊,但赵正却心道,他平凉如今有钱有人有手段,若是抛开国家大义,想发个国难财,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这番心思却真的不能明说,容易召来不必要的猜忌和麻烦!

  两人趁着天色未黑,离开了工地。

  工期虽然延误了几日,但紧赶慢赶,终于可以在过年前交付验收了。接下来营地移交给金阿贵,他现在接替了赵正凉州守捉的位置。

  军械营虽然是在都督府治下,但却属兵部库部司。金阿贵早年间在河陇跟的是左武卫将军,是牙帐中郎军。而左武卫当年在陇右作战,是受秦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赵琨直接指挥。

  等同于明面来说,金阿贵是太子的人。

  安郡王用金阿贵直接堵住了太子党的嘴。

  但实际上如何,其实只有安郡王知道。

  赵正根本就没问。

  以他对老狐狸的了解,金阿贵就算不是中立党,也绝对是太子那边的二五仔,又或者,安郡王已经捏住了金阿贵的软肋。

  不需要他来操这个心。

  同是老狐狸的棋子,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到了平凉,赵正请凉王吃了一顿凉拌皮蛋。

  那是阿念亲手做出来的第一坛皮蛋,自己都没舍得吃一个。赵正亲自上手,绊上了醋和蒜,放上芫荽和葱花,用热油一浇,顿时异香扑鼻。

  只是没辣椒,多少缺了一些滋味。

  赵硕起初见那蛋黑乎乎的不敢动筷子,却架不住赵正一口一瓣,吃得痛快。于是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蛋黄,啧吧了嘴,顿时便就眉开眼笑。

  “绵!糯!好吃诶!”

  赵正嘿嘿嘿地笑,“明日给殿下捎上一坛子。”

  赵硕点头,“此蛋为何长安不见?”

  赵正心想长安此时有皮蛋的话那就真见鬼了,笑着道,“平凉特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是臣闲得无事,胡乱捣鼓来的!不过这一坛,却是阿念做得。”

  “好好好!”赵硕一连又吃了几瓣,又喝了温好的水酒,心中顿觉痛快,便道,“元良不如再割爱几坛,我送回长安,让圣人也尝尝!”

  ……

  


  (https://www.uuubqg.cc/82286_82286929/7206027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