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84章 两军相继往上党

第384章 两军相继往上党


  “此虽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所在,却也易守难攻,更是通往河内的关窍。”司马昭立即便是读图而道:“北有百里石长城,南有高都城之关隘,有此两关在手,我军之后路无忧矣。”
  到底是家学渊源,虽然不能如司马懿一般老练而敏锐地察觉到关键所在,但在司马懿的一番指点之后,司马昭倒是也能看出来其中的门道。
  而听着司马昭分析的话语,司马懿也是难得的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的,身负着整个司马家族荣耀的司马懿更是如此。虽然此刻的司马昭距离他想要的成熟还有距离,但好在的是,他还有时间。
  而经过这些日子的调教,司马昭的提升,司马懿也是看在了眼里,这无疑也是给了司马懿更多的信心。
  当然,此刻却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当即,司马懿也是接过了话头,开始继续分析道:“百里石长城,至少需兵卒两万,高都关也至少要一万人。”
  “两万加一万。”司马昭略略重复着司马懿的话语,随即也是略带兴奋地说道:“如此算来,我军还是有着二十二万兵马,对阵汉军十八万,优势依旧在我!”
  面对司马昭兴奋的脸庞,司马懿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随即吐出一口浊气,道:“哪有那么容易,咱们的对手,可是诸葛孔明啊!”
  话音落,父子间竟是短暂地出现了一阵沉默。
  没办法,人的名树的影,“诸葛孔明”这四个字,对于魏军将士而言,还是有着太大的杀伤力。
  哪怕是司马懿父子,在经历过这昔年数次的失败之后,也越发对这四个字恭敬了起来。
  “是否能请示陛下,再增加些兵力?”司马昭随即也是问道。
  “朝内已无兵马,即便征兵,短时间内也无法形成有效战力。”司马懿还是摇头道。
  “那青州兵呢?”司马昭再度问道。
  “青州兵?”司马懿随即也是重复着这个名字道。
  青州兵,又称青州黄巾军。乃是由黄巾流寇改编而来,也是曹丞相得以从袁绍的从属一跃变成兖州大佬几乎与袁绍平起平坐的最关键因素,更是曹老板得以征战天下的基石所在。
  与一般的黄巾军不同,这伙青州黄巾,起于山东,兴于河北,败于辽东,转战千里乃至兖州,是真正的强军锐卒。
  之所以投降曹老板,却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曹老板年轻时候在山东任过一届的县令,好巧不巧,曹老板年轻时候还是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不小心就还真在当地给老百姓们当家做主了一番。
  于是,在曹老板即将对这伙黄巾无可奈何,甚至有被黄巾消灭的危险之际,曹老板曾经的事迹终于是传入了黄巾军中。
  顺坡下驴的,缺乏粮秣的黄巾军,也是主动找到了曹老板商议投降事宜。
  曹老板自然是乐得嘴都咧开了,这可是百万人口,光是其中的青壮就何止十万,这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曹老板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当然,若是普通人面对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未必能接住,更可能直接被这馅饼给砸死了。
  可偏偏,曹老板就是那个万里无一的天选之子。
  在关键的时候,曾经为民做主的民生带来了无限的威望,曹家世代公卿所积累的财富撑起了曹老板的腰杆子。
  于是,在多方的巧合之下,这百万青州黄巾便是入了曹老板的麾下。
  而且,在这伙黄巾军在编入之初,便明确提出了“降曹不降汉”的要求,这无疑是让曹老板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随即,曹老板也是在这伙黄巾之中优中选优,余者先行屯田。而等曹老板终于在北方搞出了一些名堂之后,这伙黄巾也被派遣到青州,并就此驻守在了青州。
  青州一地,几乎成了曹魏地盘中独立的存在。
  至此,名震天下的黄巾军就有了他们的名号——青州兵。
  可惜的是,这伙青州兵认可的从来都只有曹操曹老板一人而已,哪怕是他的儿子,也不行。
  这也就有了后来,在曹老板逝世之后,青州兵统一解甲归田的事情。
  在随后的日子里,不管是曹丕还是曹叡,都在努力维系着与青州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在同时不断削弱着青州的自主权。
  这样一边拉拢一边防范的关系,一直到青州最大的统领臧霸离世之后,才终于宣告结束。
  因为臧霸的离世,青州兵随即分裂成了数个派系——强的,想要吞并弱的;弱的,又不甘心被吞并。
  自然而然的,魏国的势力也随之进入了青州境内,并且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也是前两年曹叡在关键时候能够动用青州兵的根本原因。
  可问题却也出现在了前几年的大战之中了。
  要知道,青州军之所以愿意跟随而来,除了曹叡这些年对青州的“关照”之外,更多的还是想要通过战争取得更多的财富。
  当年的曹老板对青州军突出的就是一个大方,每每胜利之后,青州军都是被嘉赏的第一批人员。毕竟,他们可是曹老板最忠实的嫡系。
  可是,自从丞相北伐以来,曹魏几乎就没有打过怎样的胜仗。
  没有胜仗,哪里来的战利品。很显然,这伙青州军带着极大的希望而来,却终究没能跟着魏军吃到什么好处,反而是在汉军的一次次胜利之中,青州人民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这样的损失,显然是青州黄巾所无法接受的。
  于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原本分崩离析的青州再度慢慢地联合了起来。
  因此,这次的决战,青州方面甚至只出了两万大军。而实际上,青州方面至少能凑出五万大军,还是那种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
  显然,区区两万大军,远不够魏国朝堂对于青州军的期待。
  这也是司马昭将主意打到了青州军的原因。
  只是,闻言,司马懿却还是摇了摇头,道:“青州之事,可缓不可急,急则生变。只要我军能打赢这上党一战,青州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闻言,司马昭也是无语了,这不是成死结了吗——没有更多的青州兵就没有把握赢,没有赢就没法调来更多的青州兵......
  似乎是看透了司马昭内心的无语,司马懿随即也是笑道:“怎么二十二万对十八万还没有信心?”
  “啊?”司马昭也是张大了嘴巴,心道:“这不是您老说的吗!”
  不待司马昭回复呢,司马懿便是说道:“此战的根本,不在这区区四万人的多少,而在于骑兵!”
  说着,司马懿也是看向了司马昭,缓缓说道:“能不能赢,就看你的虎豹骑了!”
  闻言,司马昭也终于明白了父亲司马懿的良苦用心——原来,从征辽东开始,父亲就已经开始在布局了。
  “是,儿明白了。”心里暖暖的司马昭当即也是答应道。
  随即,司马懿也是将目光转向了舆图,一边指着随即舆图之上一条蜿蜒的河流与大片的平原区域,一边也是继续说道:“这最后的决战点,就在这里了。”
  “丹水?”司马昭随即也是继续说道。
  微微点了点头,司马懿却也不再多作解释,毕竟上党之地,能有这么大的一块平原的区域,却也根本不多。
  当即,司马懿也是继续下令道:“传令张郃、曹爽所部,立即南下,经过长平关入上党,至丹水一线与我军汇合。”
  “是。”一旁的传令兵也是立即答应道。
  随即,司马懿又看向了司马昭,随即再度下令道:“传令前军,改道而行,快速向上党挺进,务必在汉军抵达丹水之前,占据丹水西岸。”
  闻言的司马昭也是立即领命道:“是。”
  言罢,司马昭转身便向着大军而去。
  丹水,即当年秦赵对峙之时所隔的河流,也是廉颇布置下的第二道防线。
  至于,西岸,便是秦赵两郡对峙三年之时,秦军的驻守之地。
  其实以如今知道的消息来看,汉军的行动速度和隐蔽性远没有当年的秦军高。若是秦军倾力赶路,是有可能将汉军挡在空仓岭的。
  空仓岭,顾名思义是一座并不陡峭的山峰,廉颇当年也在此地布置下了第一道防线。
  可正因为这个地理条件却是让司马懿瞬间就把他放弃。
  而之所以司马懿要占领西岸,而不是与当年赵国一样驻守东岸,其原因也很简单:西面多平原,而东侧却有数座山脉。
  对于以骑兵为决胜条件的魏军而言,丹水西面显然是更加地适合魏军的。
  当然了,这其中或许也并不乏一些什么风水之类的因素在。
  随着司马懿的命令传达,二十万魏军也是开始浩浩荡荡地调整方向,随即经过半个多时辰的调整,魏军这才完成了调整,随即开始朝着既定的上党站出发。
  半个多时辰的时间,虽然不算短,但这对于一支二十多万的大军来说,已经是很快的动作了。
  从这一点来看,司马懿手下的魏军,就无愧是精锐之名。
  而与此同时,还在平阳郡内行军的汉军马谡手中也是接到了郭淮拿下了界休的军报。
  至此,马谡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只要魏军不想白白地失去掉并州这个重要的养马地,就只能将兵力投入上党,与汉军在上党地区进行一场决战。
  马谡知道,是时候明牌了!
  当即,马谡也是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令,后军姜维,迅速进驻华阴,保护我军后方安全。”
  “令,参军费祎,领五千军,驻临汾,全权负责我军军械、粮秣之转运。”
  “令,前线郭淮,继续驻守界休,严密监视魏军动向,若有异动,极速报我。”
  “令,关兴、张苞为正副先锋,领军两万,出端氏邑,向空仓岭方向进军。若是一切顺利,则关兴率军一万,即行越过空仓岭,向光狼城挺进;张苞领兵一万驻空仓岭,准备接应我大军进入上党。”
  “告诉关兴,至光狼城或遇到魏军大股兵马,其先锋之责即宣告解除,当就地驻守以待援军,局部可妄自向魏军发起进攻,更绝不容许越过光狼城。”不放心的马谡也是再度对关兴的行动进行了嘱咐。
  应该说,马谡的这一系列命令,几乎没有什么新奇的。
  确切地说,马谡几乎就是在走秦军大将王龁曾经走过的路。(长平之战初期至中期,是王龁对阵的廉颇。)
  这本也就是马谡的想法:前人已经给自己趟好了路,自己不走,反而自己去披荆斩棘,那是傻子。
  就像是解数学题,先辈们已经给咱们验证过了各种罗尔、柯西中值定理,你拿来用就是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卷面上再给他证明一遍。
  因此,走王龁走过的路,马谡并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唯一与王龁不同的是,王龁想要的是以快打慢,因此在下了空仓岭之后,王龁所率的秦军依旧是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赵军。
  直到丹水附近,才堪堪被水流止住了前进的脚步。
  马谡当然也想复刻一道,但很显然,这并不能复刻成功。
  倒不是说此刻对面的魏军主将司马懿就要比廉颇强上多少,只是其背后的魏国朝堂比当年的赵国朝堂实在是要强上太多了。
  或者说,当年不是廉颇打不赢王龁,而是赵国朝堂内对是否出兵的不确定,这才让廉颇丧失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其第一道防线——空仓岭防线,几乎是在工期尚未过半的情况下便被秦军攻来,不崩溃才怪。
  而王龁眼见着赵军如此仓促应战,自然是要追亡逐北,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战果。
  可如今的魏军可不一样。
  其身后的魏国朝堂几乎可以说是全面地在支持着这场战争,虽然马谡用一个障眼法,成功地将司马懿拖在了洛阳一段时间,但洛阳离上党可并不远,至少比此时尚在平阳郡内的汉军主力要近得多。
  换言之......


  (https://www.uuubqg.cc/42428_42428157/2479457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