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809章 西直隶的困局和皇帝带来的希望…

第809章 西直隶的困局和皇帝带来的希望…


  之所以让红娘去取这份机密文件,张凡是想让红娘参与进来,给自己分担一些压力和事务。

  这种绝密之事,自然还是要选自己最信得过的人。

  田秀英、张嫣、周婉言她们,都太过温柔,红娘是领过兵的。

  红娘凑过来,大眼睛在文件上扫过,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说道:“写的什么?”

  “一是发现了皇太极隐蔽的城寨,二是西北的局势。”

  崇祯看着红娘,颇有些溺爱的眼神,他知道红娘其实一直对打仗很感兴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这些年,从来没有闲过。

  不过红娘有短板,就是对大局的推断方面欠了许多火候。

  张凡很耐心地说道:“一是关乎到辽北的局势,辽北地广人稀,皇太极要隐藏,我们很难找,而且连修城寨也有风险。”

  “一旦找到皇太极的隐蔽城寨,快速消灭,预备役就可以大胆地在辽北筑城,朝廷也可以大胆从关内移民到关外。”



  “二是西北的局势,喀尔喀蒙古人在西北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接下来的局面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和瓦剌蒙古势力相互消磨,让叶尔羌汗国乘虚而入。”

  “二种可能是喀尔喀蒙古击败瓦剌蒙古,势力壮大,重新崛起,这样大明就多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

  “三种可能是瓦剌人反击,击退喀尔喀蒙古,维持之前的原状。”

  “朕最好奇的是,西北的罗斯人此时得知蒙古人在西北大打出手,他们是什么反应。”

  要知道,瓦剌人在明末是阻隔了俄罗斯人在西北的扩张的。

  现在局势已经大变,俄罗斯人会不会趁着西北大乱,趁虚而入?

  西北的局势非常混乱,还有更多信息,是崇祯看不到的。

  红娘说道:“那以现在的情况,咱们要出兵吗?”

  “出兵?”崇祯摇头,“不出兵,现在西部战区最重要的是做好这样几点。”



  “一、陕西到甘肃的交通线布置起来。”

  “二、养马场扩编,武器库建设。”

  “三、嘉峪关到敦煌这一带是空白,必须建立一连串的城镇。”

  “四、要开放免税政策,吸引大量老百姓去河西走廊做买卖,购置地产。”

  “把这四点做好,是目前咱们要做的,且必须做的,玉门关以外的事情,先不急。”

  “那夫君此次来陕西,正是为了这些事?”

  “没错,陕西作为甘肃的后勤,是关乎到西域的未来,朕必须亲自多走走。”

  红娘感慨说道:“做皇帝好辛苦。”

  是啊,尤其是做明朝的皇帝,是最辛苦的。

  应该说中国帝制时代的皇帝,一年比一年难做。



  秦汉的时候,官府的首脑是丞相,丞相开府治理天下,百官都得向丞相汇报。

  内阁的票拟,司礼监的批红这些权力,都在丞相手里,不需要经过皇帝同意。

  皇帝可以在后宫睡睡懒觉,朝政的时候问问大事情就差不多了。

  后来隋唐宋的三省六部,皇帝也不必事事躬亲。

  真的累是从朱元璋时代开始,把宰相废掉了,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成了官府的首脑。

  大小事务都要皇帝来御批,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还扛得住,后面没有一个皇帝扛得住这种高压工作的。

  张凡那也是死撑着的,并且他已经无形之间给内阁和军委会放了许多权。

  否则许多事挤压着,根本不可能快速推动。

  其实张凡一直想对中央的权力进行重构的。

  明朝废除丞相后,成立内阁,内阁就是个阉割版的中书省,只有建议权,没有审批权。



  千年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被彻底解决,但是代价就是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当国家的疆域和行政,空前扩大,当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迈入多元化发展后,所有的审批权全部牢牢抓在皇帝手里,是不可能的。

  皇帝即便一天24小时不睡觉不吃饭,也不可能处理完那么多问题。

  当然,这是后话,此事关乎中枢机要,他暂且不提。

  按照他去年年底调度中央军预备役给的目标,现在辽北的十座城寨应该已经修建完成,并且沈阳铁路局也正式成立。

  这些都预示着辽东和辽北的局面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七月初十,崇祯招见了陕西省巡抚施凤来,布政使伊尹,农务司司丞史可法,西京知府马士英。

  还有西京军事学院院长马世龙。

  没错,就是在辽东灭国之战中失去一条腿的马世龙。

  作为前御林卫第一军团的统帅,马世龙现在身负中将军衔,光荣退休,被安排到西京长安的军事学院来做院长。



  这也足以证明崇祯对西京军事学院的重视程度。

  据说不少西部战区的军官,都必须定期回学院总结、复盘、分享。

  当然,西京制造局、煤矿局、钢铁局等等一把手全部到场了。

  还有西京大学的人也来了。

  其实陕西目前有个很头疼的状况。

  什么状况?

  迷茫!

  官员们都很迷茫,这是施凤来多次奏疏里,朝堂上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崇祯新政,为了遏制陕西饥荒,这些年朝廷在陕西是投入了巨额的钱财的。

  少说也有5000来万两了(330亿元以上)。



  但是目前陕西的经济依然要死不活,没什么起色。

  这作为西京,作为西部战区的后盾,是绝对无法满足条件的。

  皇帝对西京官员进行了讲话。

  对西直隶明确提出了几个核心点:

  一、扩大和深化对农业的发展,从水利、肥料、种子培育和农学人才等方面持续推进。

  二、加强对工业的发展,水泥、钢铁冶炼、自行车制造。

  三、持续扫盲工作。

  四、落实巡抚制新政,镇村新政。

  崇祯对西直隶目前的要求也不高。

  主要还是粮食和交通,以及改善农村的现状。



  至于陕西能否成为轻工业制造中心,崇祯暂时没有报太大指望。

  毕竟关中的自然资源开发过度,材料不足。

  倒是湖广省和四川省在这方面的资源明显更加雄厚,到时候由这两个地方承接,完全可以满足对西域的供应。

  听完后,官员们还是一阵迷茫。

  崇祯也仔细听了官员们反馈的问题。

  各种问题都出现了。

  例如铁矿局说自己找到的铁矿有限。

  农务司说陕西每年的粮食无用消耗非常大。

  商务部说陕西的私人商社数量很少,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做生意。

  而所有的问题都在指向一点:陕西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穷,太穷了。



  官员们几乎在喊穷。

  投了那么多钱进来了,还是喊穷,还是没有成效。

  前几年,施凤来就带着一群官员去湖广省和河南省分别做过考察。

  武昌作为经济特区,是内陆经济模式的前沿重镇,本身就是准备打造成标杆,让各地学习的。

  官员们去武昌和开封考察之后,只有一个结论:这两个地方……太他妈的的有钱了!

  粮食充足,商业发达,轻工业发达。

  而回到长安,只有一个感觉:穷!太他妈的穷了!

  这几年,施凤来和伊尹也是想破脑袋搞发展。

  伊尹说道:“陛下,臣不敢隐瞒必须,咱们这些年,向武昌学习,向开封学习,但进步依然有限。”

  说到这里,大家都很迷茫啊。



  皇帝你说的那些目标大家都知道,可是具体怎么实现呢?

  崇祯说道:“你们都记住,做事不能照葫芦画瓢,你们得分析事物内在的逻辑。”

  “施凤来,武昌你也去过了,开封也去过了,你说说这两个地方有那些优势,这些优势有什么相同点?”

  施凤来说道:“陛下,开封和武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粮食产量丰富。”

  他说的没错,开封地处中原,河南是粮食大省,早些年的新政,李岩担任河南布政使,把河南的农业治理得仅仅有条,这些年开封快速发展其实就是李岩当时在任的时候打下来的基础。

  而武昌的西面则是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湖广熟而天下足,这是明朝的谚语,不是说着玩的。

  “所以你们就在陕西各地搞农业,这是正确的。”

  “大力生产日用品,也是正确的。”

  “老百姓现在赋税很轻,能吃饱饭,但是手里没有多少钱。”



  “你们想修水泥路,但是发现水泥路的工程里,许多工人饭吃不饱,因为粮食有限,这些都陷入到死循环中了。”

  皇帝平静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人耳朵里,大家都期待地看着皇帝,都希望皇帝能指出一条明路来。

  那到底有没有解决陕西困局的办法呢?

  当然有!

  崇祯这一次来,就是为了激活陕西省!


  (https://www.uuubqg.cc/35356_35356787/1365096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