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01章 同长江一生的渊源
有一位记者就曾多次站在长江边上,对着长江发出忧患的呐喊,他把长江的忧患变成了他的忧患。这位以报道长江题材见长的良知记者就是《中国水运报》记者桂慧樵。
谁也不会想到,桂慧樵的名字今生会和长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长江上的每一个变化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长江上发生的重大新闻很多同他有密切的关系,长江上的很多重大举措也同他密不可分。
桂慧樵这辈子似乎天生与长江有缘。作为一名《中国水运报》的记者,其工作性质,自然同长江有着割不断的渊源。20多年来,他一直关注长江的动态,辛勤地跋涉在长江流域江河湖海之间,长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每一个小小的动静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因而被人称赞是“长江上最敏感的新闻天线”。桂慧樵,一个回荡在长江上的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长江船员相传的名字。他在长江流域采写的要闻,常令同行刮目相看,他所擅长的长篇深度报道,触及时代脉膊,直面现实生活,弘扬正气,礼赞新风,鞭挞邪恶,针砭痼疾,其字里行间,洋溢着忧患意识,闪烁着心灵之光。尤其是从1984年到现在,他以长江为题材,先后写出了近4000篇新闻报道。他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情地注视着母亲河——长江,他在长江欢腾的浪花中,不仅仅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泪花,于是,他向世人一次又一次发出了“救救长江”的呼喊!
一篇篇份量沉甸甸的长篇纪实作品相继问世,在地方和中央各大报刊上发表。影响长江航运畅通的黄砂大战、鳗鱼大战,三峡旅游船大战……,他都追踪采访,成为他颇有影响的佳作。桂慧樵是位很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记者,近年来,长江上发生了很多令人忧思的问题,例如我国海域江河航标被盗严重,长江污染严重,葛洲坝船闸被撞,长江上建大桥日见增多不利航运。以及长江下游无序的建码头和擅自围滩搞开发等等,桂慧樵都以忧思录的笔触予以淋漓尽致的报道。他不止在忧思,更提出新的思考,他采访了专家学者,提出了长江是建桥还是修隧道的大课题。桂慧樵的这些颇有份量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桂慧樵做到的已非一般记者所能达到的水平。
桂慧樵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加上他那刻苦奋斗成长的历程,他的事迹,在地方和中央不同传媒上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为他录制专题报道。
在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给您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能言善辩,侃侃而谈,天文地理、天南海北、人间万象都能道出个子丑寅卯来,纵论国际时事,更是海阔天空,滔滔不绝。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学识之渊博。但这种人交往久了,却发现他只会吹牛却是不务实的人。往往一件小事都办不利索,工作生活上更是一塌糊涂,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不守诚信。还有另外一种人,初次见面,言语不多,沉默冷静,看不出处世的机敏,也听不到幽默的谈吐;可你接触时间长了,却渐渐会被对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正如阅读一本好书,章章都有新情节,页页都有新内容,耐人寻味,百读不厌,还不时有惊奇、悬念的地方。桂慧樵就是属于这后一种人,值得不断品味的人。
走近桂慧樵,这是怎样的一副面容,让你久久难忘。他中等身材,年近六旬,粗手粗脚,皮肤黝黑,满脸是岁月磨砺的痕迹,也折射出生活的沧桑;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虽经风雨沧桑,但浩然之气充盈眉宇,只是举止有点僵硬,想必是长期奔波于长江流域,尖利的江风把他的皮肤雕刻得分外粗糙,身体留下了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缘故。他身为记者却不善言辞,说话不多却掷地有声,他多是以他的行动表示了他的为人,以他的文章打动着人心,震撼着社会。这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由此让我们一接触就深深地记住了他。
桂慧樵为什么把他的事业和感情倾注于长江,把守护长江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因为桂慧樵的生命和事业同长江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更主要的是他生在长江,长在长江,喝着长江的水长大。他是喝长江水长大。他刚出生,母亲因产后大出血离开人世,拉板车的父亲把他遗弃在武昌沙湖边的荒滩上。进城打,工后成为全国劳模的罗华启将他带回乡下给了盼子心切的桂家。桂家很穷,却视他为心肝宝贝。他读中学时,养母含着眼泪用一床补了又补的被单包起一床棉絮,让儿子带到学校去铺一半盖一半。一条夹裤一年四季穿。冬天又冷又饿,他常常浑身发抖。可亲的老师送来衣服给他御寒,血浓于水的亲情教他从小体味到人间温暖和友爱,他立志争口气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江之水,日日门前流过,熏陶了桂慧樵宽容、坚韧的品性,风吹浪打的锤炼,塑造了他坚实的身板。念完初中,再也无钱读书,他主动要求留校帮厨,每天要挑40多担水,供全校几百号人吃用,担完水后就钻进教室听课,刻苦自学。
长大成人后,他当过农民,1969年东,他从乡下进城,被武汉港口作业区招工成为一名装卸工人。码头上的工作和生活,带给这个迷上了写作的小伙子以思考,然而当码头工人,吃的是力气饭。忙乎一天后,同事们总要摆开酒桌放松一下。此时的桂慧樵却总是一人坐在床铺上,伏在膝盖上不停地写呀写。写完后又跑到礼堂的长椅上,借着窗外投进来的一丝光线重新抄一遍。他费尽心血写了一百多篇稿件,结果—篇也未被采用,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写稿。凭上述条件从事新闻工作,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他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依然执著追求,笔耕不缀。
这种富于韧性的奋斗精神感动了长江日报的编辑张英,主动到码头探访。在张英的指点下,桂慧樵在《长江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与新闻行业来了次零距离接触。从此,他更加醉心于新闻事业。后来,他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回报。1984年他的稿子陆续见报后,善于全人之志,用人之长的长航局党委宣传部调他当了新闻干事,而在此之前,他曾多次被借调到长航宣传部,历经曲折。无论当装卸工人,还是新闻干事,他都默默无闻地搞好本职工作。在长航局党委和宣传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桂慧樵进步很快,为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克服重重困难,一边写稿,一边坚持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1992年9月,桂慧樵开始以“本报记者”的名义在《中国河运报》(现更名为《中国水运报》)上笔走龙蛇,开始了记者生涯。在长江的航道上,他寻找到了人生的基点,高高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如今,昔日的弃儿已成为拥有“小新华社”、“长江通”、“新闻专业户”等诸多桂冠的高产记者。
记者——今日世界的无冕之王,多少人在尘封已久的少年日记里普写下了对这份职业的向往,又有多少人为了摘下这枚梦中的橄榄,依旧在寒灯冷壁下孜孜以求。
然而,通向天堂的永远是一道窄门。当一些年轻人吃到失败的苦果之时,便怨天尤人,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生不逢时。
四年前,一位四川小秋子给桂慧樵写信,他说自己业余写稿七八年,却无一建树,他不解地问:“桂老师,您在国内各大小报刊佳作屡见,是否有什么人际关系方面的秘诀?”读罢此信,桂慧樵笑了笑,他给四川小伙子寄去一份《人民日报》。在这份1995年2月10出刊的《人民日报》记者之友专版里,也刊登了一封类似的来信,编辑在回答他的问题时还特别提到了桂慧樵——“作为《人民日报》的编辑,我们在选用信稿时,唯一的选择标准是质量。湖北武汉的桂慧樵,自1991年到今共在本版发表信稿7篇,照片7张,因为作者与编者这一层关系,我们倒成了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它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位四川青年的问题。
桂慧樵的成长之路,走得极为艰难,也极富传奇色彩。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应了“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老话,但他总是很谦卑地看待他的改变,认为是党和人民给予了他机会。出于感恩的心理,他时刻不忘回馈社会,找寻机会来帮助身边的人,来改变他认为可以改变的人和事。正是这样的低姿态和高志趣,桂慧樵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命运的限制,做出许多人认为不普通的事,生命风帆愈行愈急。他更没有想到他今后的事业竟和长江分不开。
(https://www.uuubqg.cc/19582_19582098/410842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