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可是个大赌局
“不可能!绝无可能!那群蠢蛋!”
帝国总理府那宫殿式的长廊中亦能够听到来自会议室的咆哮,但等到厚重的大门重新关闭,那个熟悉而又令人畏惧的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稍稍放慢了步伐的德国军官们,仿佛身上的魔法瞬间解除了一般,又恢复了正常的速度。
会议室内,除了派往不列颠和希腊前线的元帅、将军们,德国三军最高级别的将领们大都一一列席,而让阿道夫.希特勒情绪如此波动的,是来自情报部门的最近报告:其一,美、苏、英达成秘密协议,摒弃前嫌、一致对抗轴心国;其二,苏军即将出兵进攻德国。
“他们怎么敢……”双拳紧握着放在胸前,可算是小胡子的标志性动作之一,积蓄力气之后,他的语句如水银泻地般奔腾:“跟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德国作对!那绝对是死路一条,死路一条!”
颇有见识的将军们虽然不敢直接跳出来否定元首的意见,但在座众人心里都清楚得很:在元首制定的长远计划中,苏俄和美国都是要被打败的,尤其是俄国人,一旦失败很可能面临着灭种的命运,此时再不联合起来,难道傻傻地将脑袋排成一排放在木墩上等着小胡子去砍?
“不可能!”小胡子斩钉截铁地说,“我认为俄国人在明年春天之前都不具备主动进攻我们的实力!不论是工业规模、钢铁产量还是技术水平,他们都差得太远了!至于说美国人,他们就算是想干涉欧洲战事,眼下连一块踏板都没有,凭什么?”
坐在距离元首很近的位置上,罗根不得不忍受着耳膜被震痛的苦楚。他此行本来是要向元首请求增派运输机的,可一回到统帅部就卷入了这“意外”的高层军事会议,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眼看着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走,他恨不得上去给小胡子一巴掌,让他从自以为天下第一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即便是在战争机器全力开动的1940年,德国的飞机和坦克产量还不及苏俄,更不用说半动员状态的美国!
“我们必须尽快结束在不列颠以及希腊的军事行动,全力投入对苏作战!预定的进攻日期,不能改变!不能!你们都明白了吗?”不跳字。说罢,阿道夫.希特勒习惯性地拢拢头发,尽管才3月份,他前额的头发竟完全被汗水浸湿了。
“明白了!”众人整齐划一地起立回答道,宛若一支训练已久的仪仗部队。
“很好!”小胡子略微佝偻着腰坐了下来,他肘部支撑桌面,双手十指相交,左边扫了一眼,右边扫了一眼,然后对海军元帅雷德尔指示道:“我们的舰队,能否前往苏格兰北部进行对岸炮击?让英国人好好的听一听德意志海军的怒吼!让他们颤抖!真正的颤抖!”
稍稍的思考,雷德尔语气中肯地说:“我们眼下还要提防英国人行踪不定的航空母舰和布设在那片寒冷水域的水雷!再说……俾斯麦号的修理工作至少要到下个星期才能结束,格耐森瑙号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回到海上!”
“太慢了!太慢了!跟不上帝国的节奏!”希特勒很是不满地摇了摇头,但没有过多地斥责已经做得足够好的海军。接下来,他看了看勃劳希奇,然后又将目光转移到凯特尔身上。
“不惜代价地拿下苏格兰高地多好!”
“您忍心您的十万名忠诚、勇敢、训练有素的国防军士兵永远地留在那怪石嶙峋、长年浓雾的异乡?”凯特尔用一种谨慎的腔调反问道。
希特勒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从凯特尔那张没有太多表情的脸上,他显然得不到任何积极的内容,于是目光又继续游移。由于此次涉及到高度机密的情报,帝国情报部门的“金发恶魔”海德里希以及他的直接上司希姆莱也得以列席,两人都穿着一身笔挺而漂亮的党卫军制服——经过了西线和不列颠战役,党卫军实现了从弱到强、从缺乏战争经验到久经战阵这一过程,规模也从最初的3万人不到迅速扩充到了近10万人,拥有四个师级和一个旅级正规部队,此外还有一大批新兵正在前国防军军官们的训练下迅速成长。不过相比于国防军陆军部队,他们目前也还只能扮演辅助角色。
最后扫过空军元帅施佩勒那张紧绷的脸孔,希特勒彻底失望地问道:“那么,今天就没有一个能够令人振奋的提议了么?”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出头鸟,尤其是当一些人不具备和传统的高位者直接抗衡的情况下,这往往成为他们乐意冒险的捷径。
“将十万英国军队和十万希腊本土军围困并迫降如何?”说这话的时候,罗根依然坐着并且端直了上身,从而产生中气十足的效果。
若不是顶着帝国空军作战部长的头衔,一个年轻的空军少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的——这里除他之外,也只有海德里希能够在年龄上吸引人们眼球了!
“我们的右翼部队正猛插向他们的后方,难道二十万英希联军还能插上翅膀从阿尔巴尼亚边境飞走?”最高统帅部的作战部长约德尔表现出的不屑神态,很难说是针对打意大利人英勇得很、一见到德军就发憷的英希联军,还是空军作战部长的“幼稚想法”。
“我承认,若是意大利海军能够保证封锁希腊东南部海域,我的提议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垃圾!”罗根有意用这种轻浮的腔调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约德尔一时语塞,这当口,勃劳希奇眉毛一挑,“难道空军就不能封锁希腊海岸线?”
几秒的思考和揣摩,罗根答道:“9个月之前,我们甚至不能完全封锁一个敦刻尔克;9个月之后,我们就能够封锁四百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了?”
这个印证无疑是恰到好处的——从敦刻尔克撤走的十余万英国远征军在后来的不列颠战役中确实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德军终究还是横扫了英国大部。
此时,约德尔已经缓过一口气来,他针锋相对地说:“就算一部分英国和希腊军队逃到北非去,下场也不见得有多么好!”
罗根此次一反年轻将领的谦逊姿态,寸步不让地说道:“能够消灭而不消灭,是为了让德意志仁慈的光辉照耀每一个敌人?”
约德尔冷冷地看着罗根,心情不爽却又不好发作,一旁的勃劳希奇倒是摆着德国元帅应有的姿态:昂首挺胸地坐着,目光骄傲地平视前方。
“军事作战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尽可能削弱对手、增强自己,直至赢得胜利么?”希姆莱突然插了一句,他的镜片随即转向元首,“还有39天时间,为什么不彻底消除我们在南线和北线的隐患呢?”
小胡子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罗根。
“你要多少运输机?”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罗根心中一惊一喜,他本想向元首请求增派3个特种轰炸机团,也就是大约400到450架运输机,按照德国空军目前的机型构成,这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容克-52。按照每架运载11名伞兵或者18名士兵的量,一次性就能够多向作战区域运送四至五千名士兵,从而实现真正的战略空降——在空军作战部提交的“水星计划”中,虽然无法针对局势提出具体的行动时间,但仍对空降规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测算。然而经最高统帅部讨论定案之后,计划时间和规模都变成了“视具体局势而定,不早于(低于)xxx,但考虑到战略平衡,不迟于(高于)xxx”。
当时过多的不确定性,使得罗根无法以历史为由继续坚持,没想到还是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如果说前期主动向海军和陆军做出让步是为了德国的整体战略,那么如今“寸土必争”亦是出于全局考虑!
迅速权衡各方利弊,罗根提出了应变方案:“我只需要250架运输机和70架重型滑翔机,它们的调动对东线的战前准备影响不大,而且作战结束后可以直接飞往原定集结场!”
“两个特种轰炸机团和两个重型滑翔机大队?”小胡子玩弄着自己的手指头,十几秒的考虑之后,他朝凯特尔看了有三、四秒的时间,这才转向罗根。
“三个星期,不高于百分之二十的损失率,能保证这一点吗?”不跳字。
不能保证又如何?罗根心里小小地狡猾了一下。
“当然,我的元首!”
“那么,当二十万英国和希腊士兵走进德国战俘营时……”停顿的片刻,小胡子似乎是在下最后的决心,又或只是故弄玄虚,当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等着下一句的时候,**者才做出了这个震动全场的决定:
“我亲自授予你航空兵将军之军衔!”
此时此刻,就连罗根自己也懵了一下,航空兵将军,那可是二级上将,德军从上往下数的第三极军衔!自己担任空军少将已经有些时日了,可要说再跳一级成为万众瞩目的航空兵将军,那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政治影响力而言,恐怕也只有海德里希能够拉出来比一比了!
末了,阿道夫.希特勒又补充了一番,大致就是“只要有才、有功、有胆,皆能够获得这种机会”的意思,但在将领们看来,这终究只是非常非常特殊的个例而已。离开会议室的时候,他们也大多将羡慕的眼神投向罗根——胜,钵满盆溢;败,亦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真是不可多得!
(https://www.uuubqg.cc/121_121975/659895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