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 006 傻柱媳妇

006 傻柱媳妇


  “不是,是正式搬来了,前些天赶了辆驴车,把东西都搬了过来。”

  “东旭哥她家老太太和媳妇不是在乡下过得挺好的吗,怎么进城来了?”小卫继续问着。

  “这我倒是听大清说了,贾家解放时分了4亩地,都是临近水源的好地,他们整个贾家营分到的地其实都不错,冬小麦平均一亩地能产230来斤。夏耕的时候再种点玉米、大豆、红薯、棉花之类的,家里养了鸡鸭,日子过得富裕。”

  “那他们怎么还搬来呢?”

  “你别急,听我慢慢说。农村种粮要交税的,按一季产量的两成交公粮,还要两成的统购粮,之前交了这些留下麦种贾家一年还能剩4、500斤麦子,再算上粗粮,每年都吃不完。”

  老太太抿了抿嘴继续说“后来成立了互助组,农忙时互换人工畜力,他们几户还合伙买了头牛。前年成立了初级社,他们贾家营把土地、耕牛、农具统一经营使用,集体劳动,每年的粮食6成按并入的土地、农具、耕牛分红,4成按工分领取,贾家留够吃的还换了180来块。”

  “这不是挺好的吗。”小卫看老太太歇了口气,趁机问道。

  “是的,之前是不错。主要是他们贾家营分的地产量都高。但是今年贾家营和其他2个村合并成了高级社,土地全部上交了,没有了私人土地。每年的粮食也全按工分分配。他们贾家营的土地好、产量高,但是其余的两个村的产量就没那么高了,一个村亩产只有160斤左右,另外一个村更惨,都是山地。不光地差,人均可耕用的土地也少,耕作起来也麻烦。再加上现在土地不属于自己了,几个村之前也有间隙,很多人出工不出力。听贾家说今年社里的平均亩产也就140斤,交了公粮和统购粮,再留下来年的麦种,就不剩下啥了。到时候两人领的工分全换成钱的话一年赚的也不到100块,所以就进城了。打算让贾张氏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秦淮茹生了之后找份临时工,比在乡下的收入还能高点。”老太太一口气把知道的都说了。

  小卫去给老太太倒了杯水,继续问道“贾家不是只有东旭哥一个人有粮食关系吗,那他们打算咋吃饭?”

  “不是有自由市场吗?粗粮的话也贵不哪去。”老太太不在意的说着。

  好吧,小卫家不缺吃的,也没去关注过私粮,看样子现在的日子都还过得去。

  小卫满足了吃瓜的欲望,特有兴致的跟老太太继续聊着,直到何大清回来。

  “明子来了啊。”何大清推门走了进来。

  “这不放假了吗,就到谭奶奶这边看看。”小卫答到。

  “那正好,中午一起吃饭,尝尝你何叔的手艺。”

  “那真是有口福了,一直就想何叔你这一手。”小卫说的是实话,何大清擅长偏清淡的菜,小卫还真不怎么会做。

  “那就勤来,叔还能缺你口吃的。师娘,咱中午吃片汤,我回来路上买了黑鱼,撒白的汤。”何大清对老太太笑着说。

  “行!行!这个好!”老太太也笑了。

  “那行,明子你先陪着师娘,我这马上就好。”说着便往外走去。

  没多一会何大清就端着一锅面汤进来,味道就真好,一点土腥味就没,奶白奶白的。

  “刚才跟你谭奶奶聊啥呢?”何大清又给小卫添了一碗。

  “说贾家呢,一开始说柱子哥媳妇的事,结果说着说着聊到贾家身上了。”小卫把碗接了过来。

  “这是好日子过惯了,农村这日子可比解放前强多了,总不能啥好事都摊你身上吧。我前段时间去乡下买菜的时候,好多人都坐在田边啥都不干,唉~~”

  何大清叹了口气继续道“而且老贾家进城晚了,现在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我去自由市场,卖粮的,不管粗粮细粮,价格都越来越贵,而且卖的人也比以前少了。贾家每个月就只有贾东旭42斤的定量,算上秦淮茹肚子里面的那个,五张嘴的压力就全压在贾东旭身上了。”

  “不提他们贾家的事了,再说也不是没人帮衬着。大清,上次柱子又把相亲对象气跑了,我看呐,还是得给柱子寻摸个长得俊的,至于其他,只要人别太作就行了。”老太太把话题拉回傻柱身上。

  “师娘,不满您,我也这么想。这不我上次去农村,有人给介绍了一个。听说原来是城里的人,内在时期京都乱,就跟人跑去了农村。上过师范长得也俊,就是离得有点远,都到河北了,人也不勤快。虽说当时给评的贫民,不过按媒婆的说法不像是穷人。我想着带柱子去见见,如果柱子能看的上,人品也不算太差的话就把这事儿给定了。工作可以顶我的,粮食关系倒是个事儿,但我在京都待这么些年也有些情面,现在还能办,再晚就不好说了。”

  “行,就先去看看,柱子年纪也到了,总这么拖着也不算个事。咱们这也没那么多活要干,只要人不坏,不是太懒就行。”老太太把事情定了下来。

  “那行,我下午就去把火车票买了,确定好时间我和柱子好请假。”何大清看老太太也同意了也挺高兴。

  小卫一看又有瓜吃了,这能错过?傻柱相亲那是除了全院大会之外最好吃的瓜了,连忙也说“何叔,我能跟去看看吗,这些年我都没出过城,我也想看看现在的农村是什么样。”

  “明子,你叔能同意吗,这可不近,小200里路呢。”何大清有些犹豫。

  “没事,我跟家里说一下就行,到时候找个大人跟着一起去,顺便买些肉食山货,这不快过年了吗。”小卫赶紧道。

  何大清看小卫铁了心的要去,也就没再拒绝“那行,两个人是吧,那我把车票一起买了。”

  “那麻烦何叔了,我把钱给您。”说着便把拿出一把钞票。

  “明子,谭奶奶知道你人小鬼大,到时候帮着看一下,回来跟奶奶说一下那边的情况。”老太太倒是乐意小卫跟着,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估计也想去看看。

  跟老太太和何大清有扯了一会,何大清要去买车票,小卫也跟着一起走了。到了中院,哟,看见贾张氏和秦淮茹了。贾张氏长得还挺胖,要知道就是小卫一家都不胖。

  至于秦淮茹,身材也挺圆润的,长相是桃花眼、眼睛略长、眼尾略弯、嘴唇上薄下厚,显得很柔弱,也不知道这娘俩这几年在农村咋过的,比前两年还圆润点,倒是皮肤还是比较干红。

  今天有太阳,两人都坐在门口,一人在纳鞋底,一人在缝补东西。

  阎老师小卫也见了,巷子口给人书信呢,额~收钱的。

  在大门口和何大清分开,小卫去找蔡全无去了,准备让蔡全无陪自己走一趟,也不知道傻柱爷俩见到蔡全无有啥表情,真的挺神似的。

  到了小酒馆门口就看见范金友一脸得瑟,斜着眼的对着主任大娘说“我就想问你,到底我是上级还是你是上级呀。”

  “您是上级,可李主任说了“如果范金友不听你的话,我立马把他人社关系调到你居委会来,让你管的了他成吗?””主任大娘倒是挺淡定。

  范金友当场就懵逼了,又被主任大娘教育了一番,自身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刚才还八面威风,现在弯着腰跟主任求情狡辩,结果又被训了一顿,自己跑了。

  小卫算是看出来了,范金友和刘海忠有点像,都是个官迷。说是为老百姓做事,其实就是想往上爬,而且能力还都不咋滴。

  跟徐慧珍打了招呼,等蔡全无来了跟他约好时间就继续溜达去了。一路上买了不少糕点,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糖卷果还有火烧,要说这空间的绝度静止让小卫不能进行很多的加工处理,但是保存食物绝对方便。

  回到家,看到屋里没人,想了想,弄出来一些苹果、犁、橘子之类的常见水果,又弄了些芒果、火龙果之类的这时候不常见的用糖水泡上,就说是罐头,回到屋里沉浸空间里面去了。

  说实在的这个市场挺大,里面很多东西小卫都没仔细看过。现在就是到里面看书,空间里面有一些其他人携带的物品,其中就有些书,还有宾馆、学校的实践学院也有小型的阅读室,小卫最近都整理在了一起,看有啥有用的没。

  晚上跟周叔、婶子说了一声,二人听说蔡全无跟着也就同意了,他们二位年轻的时候也不是老实的主儿,观念挺开放的。还有就是这几年小卫天天到处乱跑,他们也习惯了。而且说远也不是太远,现在世道太平,京都附近的安全还是不成问题的。

  周叔还告诉他明天会把柴油机拉去,这次直接拉倒北站的修理厂就行了,那边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3月份基本就能投入使用,配套的机修厂已经有工人入驻。

  第二天也没让周叔找车,问清了地方喊着蔡全无找了辆马车就去了。一路上也没赶时间,花了1个多小时。到了门口,托人把周叔喊出来带人,等进了编组站,发现里面还有一些地方正在铺设铁轨。

  这时期修建铁路的可不是什么工人,都是铁道兵。这些军人是真能干活,2.6米长,都快赶上腰粗的枕木一个人扛着就走。铁道两边运输枕木的军人密密麻麻的,等枕木铺设好,铁轨也是军人往上面抬。一左一右岔开站着,人挨着人就把铁轨抬到枕木上放了下去。

  后面跟着人拿大锤敲砸铁路道钉,拿手臂粗的扳手加固拧紧。

  往里面走了有好一会才到机修厂,铁轨尽头分布着6座厂房,有的是2门洞,有的是4门洞,每个大门对应着一道铁轨,高度有6米左右。

  进了一座两门小厂房,里面倒是很敞亮,吊装了很多灯,每侧还有有5扇2米5宽、3米高的玻璃铁窗,不过都被分隔成了小块。

  因为这时的玻璃制造技术还不完善,有的是将玻璃先吹成圆柱体,切开擀平做成平板玻璃。

  还有就是趁玻璃温度高,柔软的时候,粘在铁棍的一头,快速旋转利用离心力甩出一个平面,再有就是用滚筒碾压成的。这些做法做成的玻璃尺寸都不是很大,产量也低,再加上大尺寸的玻璃运输也麻烦,所以这时很难弄到大块玻璃。

  直到70年代国内有了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到时候玻璃的产量大增,才会有大块的玻璃进入家庭。就像是80年代办公桌上面都会放一块大玻璃,下面压着照片、粮票之类的,这时期就看不到。而且因为产量原因,玻璃的价格也不低,一箱子玻璃大约26块,所以很多家庭还是纸糊的窗户。

  厂房里面靠近墙的两侧各放着一排桌子,工人们翻图纸、画图、加工零件做啥的都有,中间停着一辆蒸汽机车,是2+8+2的结构,应该就是解放型机车。

  这种机车国内大约有1400辆,绝大部分都是缴获小日本的。是老美设计于20年代,主要用于满铁。抗战时期又由日本的川崎、日立、日本车辆、满铁等厂制造,52年的时候国内改进生产出来了解放,所以解放机车分为日伪解放和国产解放。

  日伪解放的生产地包括老美、日本、捷克、大嘤还有之前的满洲。国产解放又有四方、大联、齐齐哈耳、沈洋这些机车厂。由于设计的早,生产的厂家众多,车型一大堆,煤水车总重从100吨到200吨的都有。

  国内跟老毛也没学好,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导致配件不通用。如果零件坏了都要翻很多图纸,再手工打造零件。所以修理车间里面从加热到淬火,再到各种小型加工机床,都配置了一些。

  这台解放就不知道哪地生产的,几个厂家的图纸都不配套,里面正吵着呢。最后由一个师傅重新测量的,然后把图纸改了下,多车了3MM这才把螺丝按上。

  周叔看他们商量结束,带着小卫去了刚才被人围着的一个师傅,指了指小卫说道“丁师傅,这就是我儿子,给你看的那些图纸就是他平时画的。”

  接着又转过头对小卫说“这是丁翰丁师傅,你喊丁叔就行,沈机的7级大师傅。北边打仗的时候在前线负责车辆维修,现在陆续撤兵了,被派到这边支援建设。之前就是丁师傅看了你的设计图觉得很有意思,不相信是一个10岁的孩子弄出来的,所以我才让你把东西拉过来的。”

  小卫打量着丁师傅,大约1米73的个头,穿着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副塑料框的眼镜,手里拿了个记事本,上面还别了支笔。和小卫平时见到的工人不大一样,挺帅,气质比较文雅,像老师多过像工人“丁叔,您好。”

  “之前周主任拿图纸找我看的时候说这是他儿子画的,我不信!现在倒是信了点,我还没见过哪个10岁的孩子像你这么沉稳。”丁翰也打量着小卫。

  “丁叔过奖了。”小卫装着挺不好意思的。

  “说说吧,你怎么想的弄出这个东西。”丁翰倒是挺好奇的。

  “其实这东西在国外叫做园圃拖拉机,50年前就有了,用于果园、菜圃这些小块农田的耕作。只是欧美主要发展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应用不很广,所以我们国家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也是从捷克过来的一个留学生那边了解到有一种叫PF6的小型的拖拉机,根据他的描述画出来最初的图纸。”

  小卫看丁翰听得挺认真的就继续往下说“我知道我们国家从老大哥那边引进了德特54拖拉机,但是太大了。据我了解德特起码得5吨以上,西伯利亚平原一马平川,使用这种中型拖拉机没有问题,我们国家的东北、华北平原也没问题。但是关键我们国家人多,还有很多农田在丘陵地区,而且人均耕地也比较少,还都是零散的分布,都使用这种大中型的拖拉机并不现实,还有就是德特54的产量估计也是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农民有小型拖拉机的需求。在听说欧洲有这么一种小型拖拉机的时候就有了想法,结构简单,使用维修的成本都不高。而且我算了下,生产要求也比较低,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水平是没问题的。”

  “没想到你想的这么多,不过你说的倒是没错,从你的设计图来看生产要求确实不高。”丁师傅听小卫说这么多还挺惊讶。

  小卫想着又多说了些“其实还是内燃机比较落后,在我的设想中这种小型手扶拖拉机的整备质量应该在400-600KG,结果现在光一个柴油机就超了,不过也应该具有了实用性。不过我相信以后我们国家的柴油机的比功率会有很大的进步。”

  “你小子倒是有理想,我也比较看好这种小型拖拉机,有空的时候我会把零件做出来的。”丁师傅听小卫这话很是高兴。

  这时候周叔也说到“你应该好好谢谢丁师傅,要不是丁师傅的支持,站长也不会同意给提供材料给你做实验。”

  小卫真没想过还有这个原因,诚心的谢道“谢谢丁叔!”

  “哪里话,我也想看看做出来的东西真实效率怎么样,再说这事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好处”丁师傅摆了摆手。

  周叔和丁师傅又聊了几句,然后叫人把柴油机拉到里面的库房,小卫就和周叔还有丁师傅告别了,他们还得工作。临走时丁师傅告诉他最近会把图纸审计一遍,如果有问题再需要小卫过来。

  小卫坐着蔡全无的板车回到市区,这次没直接回家,先去四合院拿火车票,看时间是后天一早7点的,然后跟老太太约好时间在正阳门集合。

  跟着去的是中戏后面的一个四合院,这是小卫前两年让蔡全无买下来的一个一进四合院,一间正房、两间厢房、两间倒座房,院子很小但是比较隐蔽。这是小卫的一个仓库,平时小卫会把东西放在这里,蔡全无从这边拉货。这次过来准备多弄点水果回去,自己体格太小,之前每次也不好多拿。

  可能后世的人会觉得现在的物价便宜,但要看以什么为基准。如果以黄金为基准的话,现在私下金价5块左右,猪肉7毛8。一克黄金能卖买7斤猪肉或者25斤应季的当地水果。至于反季或者进口水果,反正小卫4、5块一斤都卖过,现在的最便宜的橘子罐头都5毛。

  回到大院,塞给杨叔一些苹果犁,说是给侄子的,结果被杨叔追着要打,你们说还在肚子里面的小娃娃,自己喊声侄子咋了╭⚈¬⚈╮

  等把水果都搬回家,都是有盖子的篮子,只是给别人讲买的年货,没说具体是啥。等蔡全无走的时候也给他带了一包,蔡全无也没多说,道了声谢就走了。蔡全无是老实,干了有2年了,据自己观察没贪过。从自己这的提成是2%,也有1W块了,都存了起来,平时吃的穿的也不讲究,之前干的活还是继续干,说是要娶老婆。

  (PS:一个月2万多块的流水应该不算多,这才刚刚大规模合营,之前还是有不少私企老板。这些老板、满族的遗老遗少挺有钱的。别的不说,这年头有名有姓的作家还有唱戏的角一个月都是500起步,其中牛逼的一个月都大几千块。而且因为半岛战争,欧美就对大陆禁运了,其实整个海域都被封锁了,只能从铁路或者飞机运点东西过来。港岛倒是有走私的,但是都黑的很,有两个不黑的,主要也是运一些药品和生产物资,这生意算是垄断的。)


  (https://www.uuubqg.cc/96882_96882572/72964832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