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 0141 争吵

0141 争吵


  只写了一半,先发,正在赶。
  从镜子里看到看到后面的师傅搬来一套设备往秦淮茹她们那走去,这边主打的一个特色服务就是女士卷发,也就是电烫。
  烫发这东西应该是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了,你看埃及那边法老王后的发型,那卷的一圈一圈的,  反正能天生卷成这样的人可不多,甚至没有,不过他们到底是采用什么方法烫的发就不清楚了。
  不过咱们这边的土方法小卫倒是知道一个,就是用夹煤球的火钳,烧热了之后再用水降一下温度,然后就把要烫的头发卷在火钳上面,不用于电烫,只需要稍作停留,  就可以发下来,  这样一撮卷发就做了出来,功能形状都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的卷发板。
  不过烧火钳这东西加热是用火烧的,温度还是很难控制的,而且离开火堆之后也难以持续加热,所以温度低了,头发定不了形,也卷不成个,温度高一点,头发就烫的跟钢丝球差不多,变得非常的脆弱。
  而且头发基本都是蛋白质构成的,在用火钳烫发的过程当中高温不光会把头发烧焦,期间带来的糊味也非常的难闻,比烧鸡毛好不到哪里去,而且一个个的头顶冒烟,跟修仙似的,还有就是烫出来的效果也远不如电烫。
  至于电烫这东西,  出现就没多久了,最多也就半个世纪,  毕竟电被大规模的应用也没多久不是,咱们国内流行卷发是起于上沪,毕竟是远东的大都市吗,各种名媛、阔太太还有明星都少不了,外加还有一般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所以上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紧跟世界时尚前沿的。
  这时候的电烫机可是和以后的不一样,电线先是连接一个汽车电瓶大小的变压器,这东西还可以调节电流,原理就是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体的热效应,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头发进行加热,调节电流就是调节温度。
  从变压器出来的线连接到一个类似飞盘的装置,上面坠着很多条电线,电线的末端则是一个个的铜夹子,嗯,差不多得有二三十个。
  要知道这铜夹子可不轻,几十个再算上电线都连接到头上,这分量可真不轻,  而且烫发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顶着这一头很重的烫发夹,一坐就得五六个小时,为了效果还不能动,小卫想着估摸着上厕所都是不行的。
  所以说女性为了漂亮那是真能豁得出去,无论多么的苦在美丽面前都不算是什么事,现在是,以后也是。
  在鲜明的就是他前世时候的明星了,看看那些女明星,一个个四五十岁了,天天还是不停的减肥保养,不说都保持的跟二十来岁一样,但是身材起码都没走形,但是反观男明星,比如说军艺校草、上戏小草,咱就不点名了,那一个个真是看不出当年的小草风采了。
  你说女性比男性努力吧,但是业务能力上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啊,只能说是女性天生的就对于自己美丽非常的看重,起码要远高于男性。
  当然了,想要美丽,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对自己狠一是一方面,吃的、用的都要有严格的要求,每周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美容和锻炼,再有就是花费,那可真是个无底洞,别说是那些高档的美容场所了,就是一般的护肤品、化妆品也不便宜。
  放在这时候,还有没那么多的化妆品,当然,这是相对于以后来说,华國古代的化妆品讲究的是“粉”“黛”“脂”“香”,怎么说呢,小卫还见过几个遗老遗少的家属,这传统妆容画的,那叫一个吓人。
  这也有可能是那帮子人把华國传统化妆品给瞎作了,不过现在也基本没人用这些了,所以也无法考证了。
  现在用的最多的化妆品其实都是以后常见的日化,从香皂、牙膏、雪花膏到花露水、香水、爽身粉等,这些东西在以后大部分的家庭当中都算是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现在应该都算是奢侈品。
  比如说香皂,首先要把香皂和肥皂区分开来,简单来说香皂是洗人的,肥皂是洗衣服的,不过交换着用问题也不是太大,不过这是站在一个对于化妆品一窍不通的男性角度上来说的。
  以去年的数据来说,全国人均消费肥皂1.65块,城镇居民平均消费7.3块,乡村居民平均消费0.8块,而且这个数据其实还是有点虚,而香皂的消费量只有肥皂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香皂的价格大约是肥皂的两倍,重量却只有肥皂的一半左右。
  具体价格看不同的地区还有牌子,虽然现在说是T购T销,但是原产地的东西是会便宜不老少的,供货量也会相应的充足一点,大约就是五毛一块,这可真不算便宜了,要是按所占的收入比例来算的话,怎么也相当于以后的好几百了。
  再有就是这个染发,其实要在的劳力支出不高,这边的师傅工资再多也就是大几十块,但是平均每人每天所要接待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基本上干一天就够他一个月的工资了,大头还是设备上面的。
  其实现在还有,三块钱吗,只要是有工作,一狠心、一跺脚,想做就做了,最多后面两个月街上一些,要是在三十年前的上沪,烫个头发得三四十块大洋,就当是那个收入水平,电烫发这项活动基本就好普通大众绝缘了。
  不过也有便宜的,说的那个火烫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用热水管来烫发,就是和把头发卷在暖气管上的方式差不多,其他的还是水汤化学烫之类的,不过对这些他就不怎么懂了,不过想来效果是不如电烫好的,要不人家也不敢收这么贵不是。
  要说男性理发就是快,前后没有十分钟,师傅就给小卫处理好了,那边秦淮茹的烫发夹还没弄好几个呢。
  理发师傅用毛巾给他掸了掸身上的碎发,又把遮布拿到一边,领着小卫再去洗了个头,这八毛钱走算是没花的太亏,看到老姐和小丫头这边还没好,他也懒得去和乔月两人嘘寒问暖一圈,索性来到一旁的休息椅处,找了个舒适点的位置神游起来。
  不过还没等他找到周公,现实当中传来了一阵争吵的声音。
  老二骑着车带着三人就出发了。老卫一家的基因不错,这些年也没缺嘴,大姐有1米6,老二已经长到1米63了,小卫自己也有1米5了。
  小卫的目标就是买肉,虽然空间里面不缺,但是口感不一样啊,现在可都是走地鸡野生鱼还有土猪。好不容易早起一次,小卫准备多买点。
  咧着嘴想着空间里的鱼,小卫想着自己这趟没白来。54斤的大花鲢可不多见,而且还是野生的,现在水质也不是前世能比的。可惜自己不怎么会做鱼头,唉╮(╯▽╰)╭,不过还是偷偷买了下来找个没人的地方收回空间,先放着吧。老姐带着小丫头在排队买肉,老二在等着买鸡,小卫看见那边有卖牛肉的,过去把牛蹄牛尾巴给打包了。各自回来后,四人就去买了年画对联还有鞭炮,看着有供销社的移动摊点,又称了些糖果。接下来看见小吃就买点,几人漫无目的的逛着,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
  等快到中午,姐弟四个才大包小包的提着战利品回到家。没过一会儿老妈也回来了,老姐被安排去和面,老二去剁馅子,小卫处理着牛蹄,准备卤上,老妈也在切萝卜和藕。至于小丫头的任务,别添乱!!!
  中午大家就稍微吃了点,然后老妈开始起油炸年货。先炸萝卜丸子,带鱼老姐正在处理,最后再炸,小卫也在腌制肉条。老二被打发陪小丫头去了,都是帮倒忙的货。丸子、藕夹、酥肉、五花、鸡蛋、鸡爪、带鱼、黄花,炸出来的东西放了两脸盆,炸完了天也要黑了。老卫今天回来的也早,换了衣服一家人开始包饺子,小卫则来到厨房,卫大厨上线。
  没有多弄,就新弄四个菜香菇蒸鸡、冰糖肘、糖醋草鱼还有扣肉。然后切水果做了个拼盘,再把下午炸了的丸子酥肉撒上椒盐拼了一盘,摆了一桌。做菜是件很麻烦的事,前期的准备很废时间。年夜饭为了能在差不多的时间同时把菜上桌,基本都是些蒸炖  炸的菜,不妨碍多线操作,而且做好放起来也不变味。如果都做炒菜的话,想想吧,从上第一个菜到最后一个菜,少数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灾难啊。
  饺子是木耳、香菇、鸡蛋、豆腐的素馅还有猪肉虾仁的荤馅,等把糖醋鱼上了桌就开始烧水下饺子。糖醋鱼造型非常的好看,做成珊瑚鱼的样式。前世的小卫可不会这么做,没那刀工,都是把鱼肉直接剁成小丁裹上粉下锅炸就行了。但谁叫这世有了外挂了呢,处理食材会方便很多。
  老姐去下饺子,老卫从屋里拿出一瓶汾酒,老爸酒量可以,但是不酗酒,平时在家也只是偶尔喝点。小卫把酒拿来看了看,压盖玻璃瓶,贴标是一只站立的彩色凤凰,一瓶一斤,65度的。说起白酒,就不得不说起“现代白酒之父”5号同志,当年长征期间白酒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撑,特别是35年从茅台镇得到的一批茅台,这也让5号对于茅台有一种偏执的喜好。解放之后,5号亲自批准主持了评酒会,还具体指示要组织好专家,评出好酒。然后就有了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大曲酒、陕西西凤酒这四大名酒。之后又明确指示二锅头酒不能涨价,要给全国人民留下一种便宜的能喝得起的优质白酒。
  小丫头趴在桌子上眼睛直溜溜的盯着糖醋鱼,而老妈虎视眈眈的盯着小丫头不让她动手,小卫看着直乐呵。饺子上桌,大家都坐好,在小丫头的欢呼中开饭。外面不时的传来鞭炮声,偶尔还夹杂的大人的叫骂声孩子的哭喊声,不知道是哪个小鬼又作死了。
  “我去把收音机打开,听说今天新华社、广播事业局还有很多报社联合举办了联欢会,晚上会有广播直播。”老妈说着起身去把收音机打开。
  “中央人广播电台播出本台记着采制的广播通讯。。。。。。京都XX局用一项技术革新向新年献礼。。。。。”
  老妈回到座位上“等等吧,看来还得等会,给我也倒点。”说着把杯子推倒老卫跟前“别光吃鱼,说着给小丫头夹了些其他菜。”
  小丫头翻了翻大眼睛,酸甜口的很适合小孩子的口味,不过其他菜小丫头也不挑。不对,这时候如果塞给她一个窝窝头她肯定挑,小卫想到这有些跃跃欲试。
  过了十来分钟,广播里传来一阵民族乐,小卫听着很耳熟,但是叫不上名来。然后就是一道温和的男声“1955年胜利的结束了,我们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胜利的高潮里进入了1956年。我们不但在社会主义飞速的进展里,而且是在庆祝农业合作化的锣鼓声里,是在庆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合作化的爆竹声里来进入了1956年。。。。。”
  小卫听着广播,心想这男声听着挺舒服,和后世的主持人的发音相差不大,就是新闻联播里的那种,随即,小卫就蛋疼了。
  “第一个节目,京都少年之家友谊合唱队演唱。。。”这女声音发音没啥,小卫就是感觉说不出的别扭。
  大姐听到这“小弟,少年之家不就是前两年你喜欢跑的去玩的地方吗,怎么不去了?”
  “没意思呗,一群小屁孩。”之前小卫听说有个类似文化宫的地方,觉得可以在那边搓点现代小玩意,去了之后才发现没有玩手工的,所以跑了个把月就没兴趣再去了。
  大姐挺无语的,自己这弟弟也是个小屁孩,虽说平时挺成熟的,但幼稚起来更让人尴尬。
  “这一年(轻声)是个丰收(轻声儿化音)的(di)年(轻声),这一年是个胜利的年,叔shu叔shǔ伯bǒ伯bǒ大哥大姐。。。”好吧,小卫承认不去的原因还有就是现在唱歌的发声确实让小卫挺蛋疼的。


  (https://www.uuubqg.cc/96882_96882572/71165886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