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今年的冬训来得格外的晚,11月4日中国田径协会官网就发出了《关于组织国家田径集训队部分项目冬季集训的通知》,通知上标明的集训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但实际上一直到11月20日才召开以短跳跨投为主的部分项目冬训动员大会。
这个安排其实很明显了,虽然明年有亚运会要准备,但田管中心还是希望将今年的冬训期作为一个恢复期,尤其是对很多有伤病的运动员,需要他们尽可能的做身体恢复。
短跑组的今年的人数格外少,男女各5人,男子组分别是吴子义、苏炳天、谢震叶、吴致强和梁劲森,像许周正、汤兴强这些人都完全回归了省队训练。
今年的冬训地点也有很大的改变,整个田径队共有10个训练基地,而且只是初步的计划,像谢震叶今年就会跟随他的恩师陶剑蓉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而这个地点却就没有在文件中标明。
苏炳天的训练地点在深圳,今年的整个冬天他将会跟着元国强在深圳训练,除了他之外梁劲森和吴致强也都在那边。
拉尔夫曼暂时回到了霉国,这个冬天他会将自己在中国与兰迪一起收集的数据去完善自己的【冠军模型】理论体系,修订《短跑与跨栏的力学》一书。
由于队员们分散冬训,以兰迪为首的复合型团队也进行了拆分,下一次重聚估计就是18年末的冬训期了。
吴子义留在了自己的竞峰田径俱乐部单独训练,与他一起的有劳毅(教练员兼陪练员)、Paul Farmer(物理理疗师)和郑雪风(体能师),至于兰迪则留在了魔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兰迪就不执教了,他今年的主要对接运动员就是吴子义,但除了吴子义之外还有王佳楠、石宇壕等人, 他们都在江苏训练,离魔都很近。兰迪对吴子义的要求也很简单, 训练量也比前两年降低了一些, 主要是为了让吴子义能在这个冬训期能够好好的恢复身体的状态。
每个运动员冬训的主要方向都不尽相同, 比如兰迪认为吴子义目前的技术和身体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较为极致的状态了,所以他安排的训练计划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保持吴子义的状态, 并不要求吴子义能够在训练中获得多大的提升。
但对于苏炳天和谢震叶来说就不一样了。
在去燕京开动员大会的日子里,兰迪和元国强、陶剑蓉、田玉梅三位教练商讨了苏炳天和谢震叶这个冬训期的训练方向。
兰迪在商讨中是这样说的:“怎么让他更快?这需要着眼于细节,实际上苏并不存在大的问题, 我们只需要去关注他过去做错了什么,他有什么问题。”
这种说法很委婉了,实际上就是告诉元国强教练,说苏炳天过去的训练存在很多问题。
“我认为他的跑步技术还需要改进,他存在一些奇怪的问题, 比如力量。他很强壮, 我们看他的身体, 他的肌肉纬度在黄种人运动员中已经是超顶级了, 但却没有很强的力量,他身体很多部位的力量都不能发挥出来。我称这种现象为【能量封锁】,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教他一些方法, 持续做的话,就可以提高。”
所以复合型团队中的另一名物理理疗师Zulfiqar Ali就跟随苏炳天去了深圳,一番“望闻问切”后,就有了一系列细致到各个肌肉群、运动关节的训练计划,苏炳天需要做的,就是精确地完成这个训练计划。
深圳大运中心, 苏炳天拿到了Ali和兰迪最后确定的训练计划, 看着直头晕,入眼的第一行是基础热身:
4圈慢跑-垫步+牵拉+泡沫轴,
在慢跑、垫步、牵拉之后,使用振动泡沫轴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总共10分钟,
30S,底下背部;30S,高下背部;
30S,低上背部;30S,高上背部;
30S,左臀肌;30S右臀肌;
30S,左四头肌;30S, 右四头肌;
30S, 左胫骨前肌;30S,右胫骨前肌;
30S,左跟腱;30S,右跟腱;
30S,左腘绳肌;30S,右腘绳肌。
做完振动泡沫轴后优势腘绳肌防拉伤练习......
还好,训练计划是中英双语版本的,不看英文也知道哪一项该做什么。但苏炳天突然意识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就好像吴子义一样,能够流利的和外国人对话,能够捧着那本在自己眼里宛如天书的《短跑与跨栏的力学》阅读。
苏炳天决定进修自己的英语,吴子义是大力支持的,他前世的英语水平也不行,高考才考了49分,重生后别的科目都被他丢在了一边,英语却是下了苦功夫去学的。
就中国目前的田径训练水平来说,英语不过关连论文都看不懂,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是非常必要的。吴子义认为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如果想要去提高自己,都应该主动去学习理论而不是被动的等着人家外教来教,那不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巨婴了?
说起来吴子义愿意下苦功夫学英语,还是被苏炳天给激励的,毕竟前世苏炳天也是在17年开始决定进修英语的。前世的这个时间点苏炳天一度想要退役,为了留住苏炳天田管中心才以兰迪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复合型团队,正式负责苏炳天等人的训练。
完全由兰迪负责后,就要经常和Farmer、Ali以及后来加入团队的拉尔夫曼进行交流,虽然有翻译在一旁辅助, 但苏炳天为了更好的日常交流,也为了自己更好的提升,开始进修英语,最后变为了一个国内少有的“科研型运动员”。
其实没有吴子义的激励, 苏炳天也会走向“科研型运动员”的道路,毕竟他对自己的要求确实是非常高的,他本身就是个喜欢思考和专研的人。
科学和运动是不分家的,如果不懂得运动科学,科学训练就无从谈起。中国的体育训练在大规模引进外籍教练之前很多都是通过“经验”传授来进行的,为此无数的运动员都走上了弯路,白白浪费了天赋和青春。
吴子义和苏炳天现在就是要做运动员的表率,用自身行动去带动国内的风气,让更多的运动员、教练员认识到运动科学的重要性,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https://www.uuubqg.cc/90235_90235429/7281710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