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请教
又是看书看来的?
面对殷朗还是有些疑惑的眼神儿,朱怀古迎着他的眼神儿,是迎得半点不虚。
这些皆是书中看来的,她说的可是大实话:
“古巨子传言有两名弟子,前朝古巨子在世时,这两名弟子便大隐于市。自古巨子逝世后,两名弟子更是鲜少现于人前,渐渐地便也再无人提及。算起来,倘古巨子的这两名弟子不为古巨子收一收徒孙曾徒孙的话,古巨子易学大家一脉到如今应也早消亡了。”
在前世,朱怀古听闻古巨子大名,那会儿古巨子便已年近九十,相当长寿的年岁,两名弟子听闻最小的也有三四十的年纪,现她重生于今朝,已是百年后。
倘若古巨子没什么徒孙之类,再长寿,两名弟子也早随着古巨子作了古。
便是真有徒孙曾徒孙,这会儿年岁也必定不小。
池千望边用点心边对殷朗道:“你去查查现如今整个京城,或京城附近,看看有无熟知易学之人,不是大家,便是极推崇易学者亦可,都仔细查查,看这样的人到底有多少。”
殷朗领命。
朱怀古截住一领命便要走人的殷朗,认真道:
“不仅精通推崇易学者,便是极其反对易学的人,也该好好查查。”
池千望沉吟道:“你是觉得,凶手也有可能极为不喜易学,利用易学杀人,是想搞臭易学的名声,继而让整个大魏远离易学?”
朱怀古确是这般想:“先从京城动手,以外城做为试点,倘若成功了,便是官不厌,民亦厌之。天子脚下,百姓倘若不喜易学,咱大魏又是奉佛学为信仰,大国寺便是咱大魏的国寺,易学于咱们大魏而言,其份量并非重中之重。”
份量一轻,民一厌之,便是官不表态,在百姓中也能自成风气,这何尝不是一种抵制易学远离易学的手段。
凡事不怕手段,就怕手段后的结果,及手段的持久度。
百姓信奉一样东西,那必是长久的,一旦抵制一样东西来,那必然也非一时兴起。
手段久而久之,官府便不能不重视。
一重视,天子脚下,言官们也不是吃素的,对民风极其影响,再佐之易学杀人的恶劣案件,易学在民间已被抵制,再到官府明面上下公文张榜的抵制,所需的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池千望点头同意朱怀古的推论,逐看向殷朗,殷朗在一旁听得明白:
“那我两头查,一并看看各有什么人。”
殷朗这回是真领命走了。
殷朗前脚刚走,刑颜玉后脚便到了,示意朱怀古不必多礼后,连坐都没坐,直言请教:
“千望,你说说,这杀人除了为情、为仇、为财之外,还能为什么?”
池千望知道刑颜玉手上也有案子,这问题大概跟案子有关,他也没直接回答,只道:
“这三种杀因是最常见的,至于其他杀因也不是没有,可你这样没头没尾地来问我,我能答什么?你得从案子死者本身的人际关系查起,看看其中有无可疑的交际关系。异于这三种杀因的第四种杀因,往往都是从这最基本的三种杀因衍生出来的动机。”
刑颜玉就近往圈椅里一坐,看着端坐公案后的池千望,叹道:
“我何尝不知?这不是查了又查之后没发现么,才跑来跟你取取经!”
池千望抬眼瞧了瞧刑颜玉那张过份俊秀的脸庞,再看自已身侧目不斜视的朱怀古,很是朱怀古这份子目不斜视,他终于发好心,将话给说得明白些:
“大家族的杀因,往往伴随着的是阖族兴亡的大事儿。个人的杀因,不过是个人荣辱作祟的小事儿。”
刑颜玉还是没怎么明白,皱眉道:
“能不能说得更明白些?这道理我都懂,你说的这些我也查了,可都没查出个三五六来!”
池千望以前觉得刑颜玉能做到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多半靠的是自已的能力,可这会儿他都点拔到这份上了,看刑颜玉还是这蠢样,他觉得坊间说刑颜玉能平步青云,就差一点儿便有与他肩并肩的荣耀,乃拜刑尚书在朝中颇有威望之故。
以往觉得坊间这话有失偏颇,不说刑颜玉别的,这能力还是确确实实有的,只是现如今此刻再看,他还真有点儿赞同坊间流言了。
这会儿蠢蠢的刑颜玉,可不就恰好是坊间所传的那般榆木脑袋么。
被池千望暗榆木脑袋的刑颜玉许久不见池千望再细分地同他说,他有些着急了,正好再开口请教,没想池千望抬手一指,指向朱怀古。
他愣了,朱怀古也有些愣了。
池千望道:“让小古好好同你说说。”
说罢,他老人家自个闲情逸致地吃着茶用着点心好不惬意。
幸在朱怀古早有耳闻刑颜玉查的案子是关于今年秋闱科举考场,有位考生在贡院考棚里无端暴毙的案子,且这位死者是个寒门学子,无威无望,无后无靠。
倘不是皇帝重视科举人才,死者又是在今年秋闱中解元得主呼声最高的寒门学子,颇受各路火眼金睛的关注,这死者大概死了,也就死了,完全的白死。
可偏就这死者不是寻常的寒门学子,听闻其才华之高,连主考官只看了死者仅答一半的卷子,都大叹其英年早逝得可惜。
倘非答题间突然暴毙于考棚里,就以死者的文采笔力,得案首解元,那简直就是囊中之物。
好了吧,有主考官的青睐,有皇帝的重视,今年这一场秋闱暴毙案便落到大理寺手里,皇帝金口御言说了,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混球这般看不得大魏人才!
瞧瞧,主考官说死者得案首解元是如探囊中之物,皇帝更是直言是哪个杀千刀的谋害大魏人才,主考官啥的还没什么要紧,主要是皇帝他老人家忒认真了,敢谋害他老人家大好江山的大好人才,他老人家岂能轻易善了?
于是与意外死亡案一样,本来是顺天府衙的案子,继意外死亡案后,被皇帝御笔一批,便转到刑颜玉这位大理寺少卿的肩上。
(https://www.uuubqg.cc/88252_88252780/386068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