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侯小君的遗愿
杨遇安挑挑眉:“那先前你们抛下我师傅的时候,怎不见付他我的卖身钱?”
牙婆:“……”
啪!
杨遇安猛扇一巴掌,在对方脸上留一个秀气而鲜红的手印。
“助纣为虐,就不要装出一副逼上梁山的模样。”
“这世道再如何不堪,都不是你们选择去吃人的理由。”
牙婆不知何为“逼上梁山”,但不妨碍她看出杨遇安渐渐变得危险的眼神。
在死亡的威胁下,她也豁出去了,一边抵死挣扎,一边尖声嘶吼道:“我们纵横江海多年,头顶上都是有贵人照应的,你杀了我们,就是断了贵人的财路,就不怕报复?”
嘭!
杨遇安一脚轰然踏下,牙婆彻底失声。
“我便留在此地,等着报复。”
……
将人贩子们统统抛下大海后,杨遇安在小岛上搜刮一番,找到不少粮食与银钱。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找到任何活着的俘虏。
那些找不到卖家的“货物”,都被活活饿死,节省口粮
“先前下手太快,还是便宜了他们。”
杨遇安略微有些后悔道。
牙婆口中的贵人不知是虚构的还是行事谨慎,反正岛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杨遇安不打算白白浪费时间。
实际上他故意跟随牙婆等人出海,除了趁机出逃以外,还因为这片海域,正好是完成某位前代修行者遗愿的地方。
“按照在长江边得到的零碎记忆,此人乃是当年江南叛乱,浙东贼帅高智慧手下精兵。”
“这点倒是跟牙婆他们的来历类似。”
“只是这次的遗愿任务,我该如何完成呢?”
不同于上次的北周侍官,这回叛军精兵的遗愿并非处理身后事,而是生前执行的一项任务。
“如今江南叛乱已经平息六七年了,哪里还有条件完成任务?”
就在杨遇安踌躇之际,琼花仙子的声音忽然响起。
“若遗愿无法在现世达成,可进入幽魂记忆,模拟旧时故事。”
“进入记忆模拟?”
杨遇安略一思索,便明白了。
这不就相当于进入任务副本嘛。
接下来在琼花仙子的提示下,杨遇安划船来到小岛东北方一处海域,取水浇花。
不久,原本属于叛军精兵的记忆之花再度绽放光华,一段旧时记忆渐渐变得清晰,真实。
杨遇安在记忆中身临其境,成为了这段记忆的主人,侯小君。
……
侯小君原本是江南世族子弟,陈灭家破,不得不出海为盗,私下仍与江南世家大族眉来眼去。
开皇十年,江南反复,高智慧在浙东振臂一呼,短短数月内,云集千帆,拥兵数万,声势震天。
侯小君第一时间投效。
可惜好景不长。
朝廷派出名将越国公杨素平叛,不到一年时间便扫平江东,直下浙东,最终一战打崩了高智慧一部。
高智慧仓皇之下,出逃外海。
哪知杨素穷追不舍,派人一路追到海湾附近。
侯小君便在此时奉命掩护高渠帅出逃。
哗啦!
一个大浪翻来,淋得杨遇安透心凉,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侯小君的最后一段人生记忆中。
此时的他,手摇船橹,一身短打,裸露的小腿皮肤皲裂发黑,仿佛熏肉。
“船家,瞧这天色,莫不是将要刮风下雨?”
一道温雅的声音传来。
杨遇安,或者说侯小君回过头,便见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文吏,在两名精壮军士的护卫下,稳稳坐在船中央。
此人既是他明面上的主顾,更是他此行要刺杀的目标人物。
按照事情得到的谍报,这位封姓小吏因为才干出众,熟知地方,被越国公杨素临时征辟为行军记室参军,入幕商议平叛大计。
只要能将此人提前干掉,必定能极大阻挠杨素南下的计划。
“不过按照侯小君的记忆,再过片刻,一场海上风暴将不期而至……”
原本历史的结局,这位封参军落水后,被路过渔船顺利救起,而侯小君慢了一步,被海浪冲走,出师未捷身先死。
“看来侯小君的遗愿,应该是从这场海难中活下来,尽力完成刺杀任务……”
因为杨遇安沉默太久,封参军身边的两名护卫有些不耐烦了,一人怒声喝道:“我们参军大人问你话呢!到底是不是要下雨了?”
“呵呵,这位军爷息怒,息怒!”杨遇安哈腰赔笑道,“这海上风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人又不是天公大老爷,做不了主啊!只能说今日的浪头的确比昨日要更高些!”
言罢,他还抖了抖身上湿透的短衣。
“你们莫要为难人家了。”封参军见状,拉住两个护卫,“船家,我着急上岸。你再摇快些,船资再加一倍。”
“好咧!”
杨遇安高声谢过,一边回身作出拼命摇橹的样子,一边暗暗思忖接下来的计划。
刚才短短观察片刻,他已经大致摸清船上三人的实力。
封参军身上无勾连天地元气的痕迹,要么是隐藏极深的苟道中人,要么就是中都督往下。
从年龄来看,多半是后者。
但他身边的两个军士不同,一看就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精锐,不但气机逼人,身上元气流转更是圆融无比。
就算不是上都督巅峰,也不会差太远。
“这等实力的护卫,难怪侯小君不得不伪装成船夫,接近刺杀。”
侯小君本人的修为跟杨遇安一样,都是中都督巅峰,上都督尚未入门的境界。
“不过眼下侯小君的功法记忆并未解锁,我只能用他的身体施展我的《建德十式》,互相不能匹配,威力大打折扣。”
“换言之,我眼下要完成刺杀,比真实历史上的侯小君难度更高。”
“看准时机,不能盲动。”
……
接下来,杨遇安一边划船,一边观察出手时机。
只可惜两名上都督护卫寸步不离,根本不给杨遇安任何近身的机会。
而那位看似温文尔雅的封参军,警惕性极高。
只要杨遇安多看他几眼,或是稍稍挪动脚步,对方便会警觉。
一个时辰后,风暴“如期而至”。
两丈多长的渔船只挣扎片刻,便在风暴中沉默。
船尾的杨遇安第一时间被海浪推向远处,与封参军三人隔着一大段距离。
正如真实历史中的情形。
想在风高浪急的海面中稳住自身并不容易。
往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
侯小君当年就是因为前期耗费太多力气,意图靠近封参军行刺,结果后来渔船出现时,已经没有力气呼救了。
(https://www.uuubqg.cc/87445_87445214/7220287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