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不臣

第三百九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不臣


  不过杜如晦的建议他也没有因此忽视。

  虽然对于李渊和李密而言,彼此之间的地盘远远比江南更有吸引力,也更加重要,但若有合适机会两人未必不会挥师南下,扩充自身地盘兵马。

  有便宜白捡谁不想要?

  所以杨遇安必须确保对方觉得无利可图,在彼此分出胜负前,不会突然调转枪头南下。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淮河防线。

  自古守江必守淮。

  因为长江中下游曲折环绕,水流相对较缓,渡口不少,进攻方很容易就找到合适的突破点。

  譬如当年隋灭陈之战,单是长江中下游战区,也即归属于杨广名下的这路大军,杨广本部中军,贺若弼统领的左军,韩擒虎统领的右军,三路兵马,就分别从三处不同地方完成渡江突袭,堪称处处开花,陈军防不胜防。

  淮河的情况其实也并未好多少,单纯守淮河不比守长江好上多少。

  关键还是江淮之间的广大陆地。

  这里是两条大河包夹的流域,地形复杂,水网密布,足以成为长江以北,一片阻挡北方大军南下的坚固防线。

  所以只要将淮上几处重镇占下,那对于江左的政权来说,便有了一大片东西绵延上千里,南北数百里宽的庞大战略纵深,足以偏安一方。

  若开皇八年陈国仍保有江淮防线,那隋灭陈之战可能就是另一副模样。

  “至少在拿下淮上重镇以前,我们还不能说高枕无忧。”杨遇安点头认同了杜如晦的提议,“秋收过后,便让敬德和叔宝带兵北上,攻略淮南。”

  ……

  大方略定下以后,魏征忽然提醒杨遇安尽快处理一件看似微小,其实不容小觑的事情。

  对杨广的称谓。

  “明公以隋帝杨广抚城中勋贵旧族,虽然事半功倍。但须知除了这些人以外,其实天下人对彼狠多于敬,特别是骁果将士,因前番叛逆,最怕将来隋帝重新得势会找他们翻旧账。”

  “近来城中勋贵对杨广仍以天子至尊相称,殊为不妥,还望明公早日对杨广定命,以正上下视听!”

  对于魏征的担忧,杨遇安深以为然。

  实际上在利用完杨广安抚旧族之后,他就又立即将他冷藏。

  正好杨广当年在江都慧日道场接受智者所授的菩萨戒,杨遇安便让他干脆在此地出家为僧,法号正是当初智者所起的“总持”。

  而且为了进一步杜绝杨广对皇位的念想,杨遇安时不时让琼花仙子给他“播放”来自灵山净土的妙音,陶冶佛性,消弭执念。

  效果也很显著,听了三个月佛音之后,杨广越发沉寂,平日吃斋念经,再也不见旧人。

  城中勋贵大概也因这个缘故,才故意用天子至尊的称谓,以作试探。

  “勋贵不过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但骁果军心,江南民心不可丢失,玄成有什么好的提议?”杨遇安虚心请教道。

  “某确实有个大胆的提议。”不出所料,魏征这次同样有备而来,“杨广虽然失道于天下,但明公若还需要依仗大义名分,那便不能轻言废立,何妨继续尊其为太上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其一,尊杨广为太上皇,便不会与关中冲突。本地勋贵旧族,郡县官员也容易接受,不至于生出上错贼船的错觉。”

  “其二,某听闻近来东都王世充也拥立越王杨侗称帝,而京师李渊已加九锡,颇有篡位自立的势头。这两人如此胆大妄为,皆因数月前骤然听闻杨广死讯,自以为时机成熟。”

  “故而越是这种时候,明公就越要将杨广推上风口浪尖,让世人明白隋帝未死,不管李渊篡位还是王世充另立新帝,都非人臣所为。总之绝不能让彼辈得到大义名分!”

  杨遇安听到最后,目光陡然一亮,拊掌道:“我懂了。李渊与王世充皆是挟天子以令不臣,玄成却是让某挟太上皇以令不忠不孝啊!”

  魏征闻言微微一愣,失笑道:“明公这个总结倒是巧妙,某确实是这个意思!”

  杜如晦也听明白了,连连点头道:“此举还有一处巧妙之处:不管西京还是东都,彼此拥立的都是大隋皇帝。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朝廷怎能同时有两个皇帝?所以那两方势同水火,今后只能你死我亡。”

  “反观咱们江都这边,拥立的却是与谁都不冲突的太上皇。毕竟杨广再不堪也都是御极十余载的大隋天子,皇位正溯。不管东边那位小皇帝还是西边那位小皇帝,皇位都源自太上皇。”

  “若他们不承认咱们江都这位‘陛下’,那便等于同时否定了自家的那位‘陛下’。”

  “若其中一方对江都宣战,另一方正好以此为灭口,诛灭不臣,取得大义名分!”

  魏征此计若成,可谓给江都政权在外交上创立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极佳局面,所以杜如晦一时间也忘记了异论相搅的默契,对他赞不绝口。

  于是杨遇安当即拍板,将魏征此策定位仅次于军事经略淮南的第二件大事,尽快发文公告天下,定下太上皇的名分。

  他相信只要东西二都的统治者不傻,都知道会怎么选择。

  在东西两边分出胜负之前,江淮就算不能作为外援,也绝不能推向对手那边。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确保杨遇安保持中立。

  反过来说,若杨遇安立即选择支持某一方,那另一方就会陷入被两面包夹的危险。

  “我怎么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假齐王韩信,助汉则汉兴,助楚则汉亡?”

  杨遇安本是自嘲打趣,没想到话音刚落,杜、魏二人目光双双一亮,几乎异口同声道:“请明公进封国公!”

  “我当国公?”杨遇安愕然看向两人。

  魏征立即道:“江都留守之职虽然权重,但到底是臣属,明公若想得到摄政之权还需要匹配对应爵位方能服众。”

  “如今李渊贵为唐王摄政关中,王世充则为郑国公摄政东都,就连瓦公李密,也得东都册封为魏公。”

  “不论唐王还是两个国公都是大封,相比之下明公的丹阳郡公却逊色不少,难免被人看低一头。”

  “反正今后明公是打算‘挟太上皇以令不忠不孝’的,那何妨让太上皇也册封明公为王?至少也得上一个国公封号,方能不逊色于天下群雄!”


  (https://www.uuubqg.cc/87445_87445214/6989733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