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
谢昭答得倒是非常理所应当。
“那还是让我再好好挑一挑。”
苏嫤看着谢昭信任的眼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忙收回自己的话。心想,至少她得把厚厚的这摞纸翻完,若是漏了更好的,到时在老太太寿辰上,让一向是被众星捧月的谢昭的寿礼出不了彩,那就是她的罪过了。
“也好。”
对,也对;好,也好。
你能不能说点别的啊,书呆子!
苏嫤默默翻了个白眼,认真翻阅起来,不敢怠慢。
翻完厚厚一摞,苏嫤方才伸了个懒腰,却发现谢昭还在看她,急忙收回伸懒腰的手,整理了仪态,装模作样地说:“我看完了,还是觉得飞白书最好看,你觉得呢?”
我可是问了你的,到时候你要怪我也怪不上。
“那就飞白书吧。”
谢昭拿定主意,直接就把那一摞寿字束之高阁了,苏嫤看着那堆寿字儿,心想,昭少爷做事儿可真够随意的。
苏嫤这才放松下来,总算把事做完了,我可以回去看看我酿的酒啦!
她喜滋滋地拍拍自己身上,刚准备告辞出门,却摸到荷包里的东西,原来她刚才专程回去拿的络子还孤单单地躺在她的荷包里呢。
她摸荷包的手僵了半天,瞅瞅谢昭,又瞅瞅自己脚下。
给?不给?
……
可能是脑袋纠结半天都累了,她的嘴已经不受控制地说了出来:“我有东西给你。”
谢昭眼神忽然变了变,他似乎很期待的样子,苏嫤忽然又有些后悔了,一个络子和人家专程请酿酒师傅相比,似乎有点拿不出手诶,可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了,她只好硬着头皮往荷包里掏。
半晌,她掏出一根络子来,然后笑嘻嘻地对谢昭说:“有来有往,上回你帮我找了萧婶子来教我酿酒,我跟着橘霜学了两天打络子,这是我第一个成品,喏,送给你,就当……就当谢礼了!”
笑容!笑容!苏嫤在心里想,既然东西拿不出手,态度一定要好!
谢昭接过络子,那是一条玄青丝打成的,因为苏嫤是新手,本来是要打成旋转结五蝠络子的,却因她的手艺不精,显得不伦不类,看起来并不好看。
苏嫤给出去才觉得后悔极了,别不是苏选看着她打的络子好看,给她换了吧?为什么自己打出来的时候觉得天好地好的络子,现在拿来送人竟然觉得有些难看了?
谢昭看着络子发呆,苏嫤心里直打鼓,果然嫌弃我打得太丑,算了吧,还是让橘霜给他重新打一个,这个也太拿不出手了。
“算了算了!”
苏嫤伸手准备拿回络子,她干笑两声:“我还是让橘霜给你打两条吧,这个也太丑了!”
她的手才刚触及络子边缘,谢昭却将拿络子的手背到身后,笑着对她讲:“何必麻烦,我觉得这个就不错了。”
不错?
昭少爷,您的欣赏水平还真……真别具一格啊。
**
阖府上下翘首以盼的谢老太太七十大寿,终于如火如荼地举行起来了。
从头两天开始,谢府上下便渐渐忙起来了,猪牛羊鱼等各种肉类纷纷运进了府里,还有水灵灵的蔬菜些,听说还请到了全国闻名的徽州德云班上京来,亲自给老太太贺寿。
老太太寿辰九月初一的这天早上,谢昭早早地就来了月光斜,说是要带她先去给老太太贺寿,然后再出去迎客。
听了谢昭的解释,苏嫤才知道,这原来是谢家的规矩,每年老太太寿辰,都是先由自家少爷小姐,当然今年又多了苏嫤这个未来儿媳妇,给老太太献礼,然后才是迎外客。
老太太今天梳着高髻,头上戴了金镶玉嵌宝群仙庆寿钿儿,还有金累丝嵌珠镶白玉坐观音满池娇分心,旁边各有珠翠五个,分别是雕琢成的全开牡丹两个与半开牡丹三个,还有翠云若干,翠牡丹叶子若干,以及口衔珠结两个。
往下看来,又见和蔼可亲、一脸慈祥的老太太穿着一件太师青色牡丹暗花缎立领长褙子,身上还特地披着象征吉祥的“花红”,今天的官帽椅上,也专门披上了红色椅披,老太太此刻端坐在上,笑容可掬,却也显得格外雍容尔雅。
身后,以老太太座位为中线,分别挂着南极仙翁,麻姑,王母,与过海八仙等长寿仙人,这亮堂堂的景致,让苏嫤看得目不暇接,不过苏嫤却发现了其中怪异,为何座位两旁挂着好些寿画,中间却空空如也?连一幅字也没摆?
不过苏嫤也不深究,很快就将目光转向地上铺着的一条大红毯子,这条毯子太长了,太鲜艳了,衬得站在上面的人的脸都喜气洋洋的。
两旁又分别有黄花梨木做底的寿屏八个,上面有锦地金书写就的老太太生平,与各式祝福语,字迹苍劲有力,笔走龙蛇,应该是出自老太太的长子谢太傅之手。
苏嫤跟着府里的小姐们,站在少爷们的后面,只听屋外鞭炮齐鸣,屋里的司仪说一声“启礼”,站在第一排第一个的谢太傅就自然上前,替老太太点了寿灯,又深情饱满地讲了祝祷词,然后便是拜寿了。
苏嫤捧着青白釉的酒壶手心都有些发汗,她心想,这也太复杂了,她以前在邵府,她爷爷还在的时候,也不曾这么讲究过。
苏选看得她紧张,忙伸出一双小手,拍着苏嫤纤瘦的手背,苏嫤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小苏选,却见明明才七八岁年纪的苏选,竟然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她心中的紧张被驱散了些,忙给苏选报以一个“胜券在握”的表情。
拜寿先由儿子辈的开始,谢太傅与谢尚书两个自然携了各自妻妾献了礼,拜了寿。老太太乐呵呵地给几个老大不小的老爷太太姨娘们都发了红包,领完红包,老爷太太们,自然退到两边寿屏前站立着,长子谢太傅领着余氏郭姨娘赵姨娘站在右边,谢尚书领着太太吴氏周姨娘曹姨娘站在右边,接下来便是孙子辈的上前了。
谢昭虽然排行老二,比余氏大儿子谢映小一些,但因为是谢太傅原配之子,地位自然不同,是嫡长子的身份,所以是孙子辈第一个拜寿的。
苏嫤前面站着琼枝,琼枝比她高半个头,有点挡住她的视线了,她稍稍侧了身子,偷偷去瞧谢昭。
却见站在第一排的谢昭,不慌不忙、大步流星地走出男孙行列,向老太太行了跪拜礼,又朗声说了祝福语,这才献上他的寿礼。
不愧是见了大场面的人,做事说话都是极其出挑的。
前面有人可能站累了,稍稍移动了位置,一下子将苏嫤的视线挡了个严实,苏嫤便只能听见老太太爽朗的笑声,并说:“果然是昭哥的字,这正堂上,就给你的字儿留着位置呢!”
原来那南极仙翁与麻姑之间,竟是给谢昭的大字留的位置!
苏嫤抬头一瞧,果然从前面几位少爷的脑袋升起一幅笔道清晰的飞白书版“寿”字来。
琼枝站在苏嫤前面,看见挂在堂上的寿字,才呼了口气,悄悄对身后的苏嫤说:“可真是一个抵百个了,我还好没写百寿图,否则便是献丑了。”
苏嫤差点笑出声,这个琼枝,果然最终没写成百寿图。
记得她还劝过谢昭,说琼枝也要写字,结果谢昭只是淡淡地对她说,她不会写的,你就放心吧。
看来谢昭也很清楚琼枝的德性。
说来也巧,谢昭拜完寿后自然站到右边谢太傅一列,因为前面有太傅和太太姨娘们,轮到他的位置,竟刚好在苏嫤旁边。
渐渐的,前面的人越来越少了,苏嫤难免有点紧张,她抱着酒壶,用大拇指摸摸手心,才发现手心都出汗了。
“别紧张,你的比他们的都好。”
低低的声音从右耳边传来。
苏嫤往右一瞟,却见谢昭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看着老太太,仿佛刚才的那句话并不是他说的。但苏嫤听了这句话,却更加有了自信,轮到她后,她连忙端着放青白釉执壶的托盘,携着苏选出去拜寿。
“苏嫤携幼弟苏选给老太太拜寿,愿老太太萱堂日永,锦悦呈祥!”
苏嫤将托盘递给了前来接礼的孙妈妈,又携着苏选给老太太作揖行礼。
老太太笑得很开心,看她端上一壶酒来,连忙让她起来。
今天高兴,苏嫤又是最后一个,此时的老太太坐在椅子上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她看了眼孙妈妈端上去的托盘,又用手摸了摸那个青白瓷执壶,那一圈儿缠枝花纹雕琢得细致又精巧,一看就是上品。
老太太轻轻揭开酒壶盖子闻了闻,顿觉一股清香甘醇的味道扑鼻,老太太问:“嫤丫头,这是什么酒?怎么能这么香?”
苏嫤笑容温润,不急不缓地回:“这是我家乡的一种甜酒,叫三白酒,又称杜搭酒,其味道香甜可口,醇馥幽郁,还特别有一种功效,可以让人胃口大开,老太太今天就可以饮这种酒,保管待会儿食欲大增。”
老太太一听可以增加食欲,心里更加高兴,连带着看苏嫤也越看越喜欢了,她笑得满面红光,立即给苏嫤发了红包,又问:“我听昭哥说,这酒是你亲自酿的?”
苏嫤自然不置可否地答应了。
老太太更加欢喜,连忙当着众人面赞叹:“你们说了这么些祝福的吉祥话,还是嫤丫头这句我听着最喜欢,食欲大增,我这个老人家,如今什么都不差,就差这一句食欲大增咯!”
下首众人一听,也都附和着老太太,赞苏嫤想得周到,苏嫤耳朵听着大家的恭维,心里却想着,这功劳至少还有一半儿是谢昭的。
拜寿礼完了后,便是迎外客了。
(https://www.uuubqg.cc/86_86150/480901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