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从舞台开始称霸娱乐圈 > 第二百六十八章焦点

第二百六十八章焦点


在影片首映第一周结束之后,立刻出现了这样一批影迷,专门开始研究这部电影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讨论电影这样拍摄的意义和想法,揣摩演员演的技巧和情感投入。这样的影迷,称为“18岁”。

他们也许是江逸寒的忠实影迷,也许对电影的狂热,也许是对这样一个来自身边的故事深有感触,也许是对父亲这个名词对了许多想法,也许是对18岁这样一个数字有说不完的故事,也许是对青春这个简单而复杂的名词多了一些企盼……但不管如何,这样一批忠实的影迷,在网络上,成功地掀起了08年夏天关于这部“我的18岁”最热的电影风潮。

首先关于电影最多被讨论的,自然是来自那个触动无数人心弦的场景,小良半夜守在父亲床头的场景。江逸寒拍摄那个场景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又是怎么样投入角色的,也成为采访过程中,被提问最多的一个焦点。

“其实,在读剧本的时候,这个场景我就觉得十分难以演绎了。”江逸寒依旧一脸淡然的微笑,“因为这个场景,没有台词,小良和父亲之间也没有对手戏,可以说是小良自己心境的一个表达。在拍摄的时候,我就是小良,小良的生活,小良的经历,心里的那种孤独和凄凉,是一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寒冷。即使脚上穿了厚厚的袜子,却依旧无法抵挡那个晚上清冷的月光。这样一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类似的体验,所以演绎起来的时候,以前那部分回忆就这样迸发出来,然后让自己眼神和表情上,不自觉地就透露出许多复杂的情感。”江逸寒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下自己的话语,“在表演的时候,我表演的痕迹还是太重了,被罗导骂了好多次,就是感觉太用力了,不自然,感情释放得太多的时候,反而不是小良了。因为小良是一个把所有思想都藏在心底的孩子,他的感情即使在这样一个夜晚,也不轻易流露出来,只是眼底的一抹眼神,嘴角的一屡落寞,还有蜷缩在一起的身体,就透露出无限的情感。这样一种内敛的表演方式,我也是不断地在学习,能最后顺利的拍摄完成,我也很开心。”

江逸寒的回答,给予所有影迷“18岁”一个指导的方向。而关于江逸寒具体是如何演绎的,自然更是多加挖掘。而江逸寒没有父亲的事实,城堡们早就知道了,相信这样的情感,在少爷演绎来,更加显得真实贴切一些。江逸寒和小良形象在某种部分上的重合,让这场戏显得更加拨动人心。

除了这个江逸寒NG了无数次的精彩戏份之外,小良毒瘾发作时,把自己的手咬出血,哭着流泪,眼泪、鼻涕和鲜血混合在了一起,说着“对不起”的画面也成为了无数人心隐隐做痛的经典画面。这个画面即使看起来有些混乱和不堪,可是画面透露出来的情感,却让所有人心里为之一振,那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冲击,让所有人张着嘴接受这样的感动。

关于影片的每个细节都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除了那几个经典场景成为热点话题之外,当然被讨论最多的,还是结尾的巨大改动。当“18岁”们知道影片原本的结局并不是这样,原本是定说小良被绑架,之后产生对峙,最后的大结局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现在,却变成小良和朋友们一起绑架了一个孩子,并且以悲惨的结局落下帷幕,这样巨大的改变,让所有影迷都十分感兴趣。

可以说,这个结局,结局上小良最后的眼神,还有嘴角那丝笑容,以及那句带着无限留恋的“爸……”让这个影片完全丰满了起来,之前显得单薄的剧情立刻变得立体起来,也让小良和父亲之间的情感变得完整而圆润起来。这个结局,是整个影片主旨升华的一部分,也是画龙点睛的一个重点。自然成为所有人讨论的最佳重点。

可是,这个绝对重要的问题,江逸寒本人却并没有正面给出回答,基本都只是微笑着说,那是在片场萌发出了新的火花,经过讨论而进行更改的答案,来带过了这个问题。而罗宏镇导演也只是给了一个官方解释,“在拍摄过程中,和演员培养出了默契,大家在对于结局的安排上有了新的看法,所以才拍出了这样新的一个结局,也是对影片更好的诠释。”这样的回答,明显无法安慰那些对影片着迷的影迷们。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现场的工作人员可是以数百计的,要知道真正诞生的过程,也并不是绝对的难事,有那么一批地道的“18岁”,经过多方面的打探,最后才了解了实际情况。

在拍摄结局时,江逸寒和小良这个角色也已经磨合了很长的时间,带入感已经很强了,并且在演技上,在自己的揣摩上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拍摄结局的后期,江逸寒在片场没有戏的时候,就会拿起剧本进行研究。在拍戏的后期,江逸寒已经就是小良,而小良也就是现实中的江逸寒,很自然的,影片里父亲这个角色就牵扯到了江逸寒自己的父亲,虽然影迷没有办法具体打探到江逸寒的父亲具体的事迹,但是这也已经足够了。

在小良身上,在父亲身上,江逸寒看到了属于自己那部分隐藏着的情感。小良对父亲的期待,又何尝不是江逸寒对父亲的期待;小良对父亲抱有的情感,也是江逸寒和江昊天困扰如此之久的关键所在,虽然江逸寒现在已经想通了;小良为了引起父亲而选择了四处碰壁,江逸寒的选择则是自我斗争……当两个父亲的形象在江逸寒的脑海里交错的时候,最后都化成了一个身影,一个叫江逸寒也叫小良的身份,江逸寒关于角色的思考,一直藏在心里无法抑制的情感就爆发出来了。

可以说,这个结局,是江逸寒对“父亲”这个名词的一种宣泄,是对自己抛开包袱以后的放肆,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放纵。江逸寒把之前没有爆发出来的“怨恨”和“遗憾”通过小良的口,全部爆发了出来。而小良和父亲之间最后无缘的结局,也算是江逸寒对自己现在心境的一种定义,也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在儿子和父亲之间那种纠结的情感,让人期盼,更让人心上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喘不过气。

对于江昊天,即使是一个“陌生人”,但依旧不陌生。江逸寒很无奈。

当江逸寒把自己对于小良和“父亲”之间关系处理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和张东健以及罗宏镇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一个更加深刻的体验,让罗宏镇兴奋起来,也让张东健觉得更加贴切和真实。三个人,再加上编剧,就热烈地讨论了开来。而经过整个影片的全局观看和思考之后,罗宏镇导演最后决定把整个结局的剧本全部更改过,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江逸寒,毕竟江逸寒是这个想法的提出者,也是对于这样情感最好的诠释者,所以最后就由江逸寒写了一个大纲,台词是江逸寒和张东健在现场讨论出来的结果。

这,就是罗宏镇口里最后产生的火花。

不过,由于涉及到江逸寒个人的情感问题,而且江逸寒并不想把关于父亲这样的话题公布于众。所以,最后剧组还是决定对于这个问题保留发言权。

虽然影迷“18岁”们打听出来了,最后结局是江逸寒对于父亲的一种宣泄,由于江逸寒太过入戏,而把自己也带入了角色,所以最后把自己经历的一部分加入剧本,改成了现在的结局,但之后也就没有办法深入再打探了。

这个结局,是江逸寒第一次接触剧本的工作,却有了十分深刻的体会。那是一种自己感情完全被释放出来的感觉,那是一种表演时完全开放出来的感觉,那是一种赤裸裸的惊奇感。而正是这样微妙的感觉,让这个结局变得更加赋有张力。

小良在结局对父亲全部的发泄,把自己内心那渴望得到爱,却因为一步走错,一直错下去,偏离正确轨道越来越远的那种悔恨和遗憾,全部都吼了出来。可是,这一切,当父亲说出那段话之后,就全部崩溃了。小良等待了那么久,观众们等待了一部电影,才知道,父亲一直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关心着小良。这样突如其来的巨大喜悦,让小良无所适从,让小良忘记了现在身边的情况,让小良开始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可惜,小良站在离阳光最近的地方,还是永远的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而这样一个富有张力的结局,更加让影迷们好奇起来。江逸寒和父亲之间的的经历是什么,或者说戏里“父亲”这个角色和江逸寒的父亲有什么重合之处,而小良又代表了江逸寒的哪一个部分,江逸寒和小良之间无意中重合到的那一部分,这样的刺激讨论成为大家乐此不疲的话题。

不管如何,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男人、女人;老人,少年;各个职业的人;各个阶层的人……观看影片时,眼泪都已经不是丢人的事了,而那种从心底升起的感动,更是让人眼圈红红。

以往的电影,基本都会分群体,受众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局限,可是这部纯亲情的电影,却席卷了所有人的视线,当仁不让地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现在已经处于10代的青少年,他们见到了18岁的惨烈和义无返顾,他们理解那份叛逆和无奈,他们甚至觉得,小良身上也拥有自己的一部分,即使自己没有那么疯狂,即使自己没有那么大胆,即使自己没有踏出“吸毒”那最后一道界限,但那就是自己,那就是自己的生活,那就是自己的岁月,他们渴望的,也是理解和关爱。

过了18岁,当年龄来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在电影里,回忆起自己的18岁,或叛逆或疯狂或保守或一成不变的日子,和小良不一样的只是自己叛逆的方式,只是自己追求目标的方式罢了,也许自己逃课去抽烟,也许自己偷钱去打桌球,也许自己骑着摩托车在街上享受刺激,也许自己轰轰烈烈地早恋了然后哭得一塌糊涂。无论方式如何,那都是一段青葱岁月,那都是一段只属于18岁那个数字的岁月,离开了,却永远不会再回来。

距离18岁,已经很遥远,却又一点都不遥远的人,40岁以上的一辈人,在他们的眼里,出现的画面,不仅是自己18岁的保守,不仅是自己内心疯狂的想法,不仅是自己似曾相识的想法,也是自己孩子的18岁,也是自己和“父亲”的重合,也是自己和孩子关系的一个写照。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新思考沟通这个最直接的联系方式之间所蕴藏的秘密,开始在想自己究竟是否做对了,开始在思考代沟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距离,开始为小良这个孩子心疼,开始为小良和父亲最后的遗憾而心酸。因为他身上不仅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有属于自己孩子的景象,还有对自己的遗憾。

除了江逸寒的城堡们,除了张东健的支持者门,其他的观众也都开始因为电影本身的张力和感动,而纷纷走进了电影院。

而为这一切推波助澜的,自然是知名影评家的评论,不同于普通影迷的追捧和讨论,专业评论,则是全面对电影进行分析,这样更加直接而客观的为观众介绍电影,甚至深入分析电影本身的表演和主题。

这其中,一贯保持对江逸寒关注的著名影评人张东贤,自然不甘人后,第一时间就发布了他的稿子。



第一次公告

?从07年7月31日第一次上传本书,到现在转眼就过去八个多月了,天呐。

先自我陶醉一下,呵呵。其实,写这本书,当初打开ord开始码字的时候,只是有一个想法罢了,只是破猫对娱乐节目的爱好,想写出一个故事罢了(相信有去看破猫土豆视频的亲都应该很了解吧,呵呵)。

可是关于究竟该怎么写,该怎么构思,该怎么接下来,一点想法都没有,前途一片黑暗啊,哈。

所以

“娱乐在身边”的开头被许多人成为诟病,也确实是破猫的能力不足和准备不足所致。

但是书依旧还是写到了这个时候,让我有些感叹。因为,破猫一直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热情的代表,这已经被家里念到耳朵长茧了,所以看到书的字数居然突破百万时,好是兴奋了一翻。

书写了八个多月,断更过三次,现在每天更书已经成为习惯了。书的成绩不管如何,就象之前预告的一样,写到这里,也不得已到达一个段落了。

一部分书友应该知道,其实书会到这里中断的原因,也无非就是没有签约的原因,现在全书都是公众版,并且已经更新到一百多万字了,破猫也算是很努力了,呵呵。

破猫现在人在国外读书,每天要上课,还有打工,写书全凭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书评区加更请求我一律无视的原因,不是我不想,是我根本做不到。

所以,破猫就想,把本书暂时画上一个句号,然后开一本新书,希望新书可以取得好成绩吧,能签约自然就更好了,哈哈。

在二百二十二章时

“破猫罗嗦时间”时就说过了,本书会在08年8月迎来一个结局。其实本来书的内容到08年8月就有一个转折,现在只是借着这个转折,为本书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吧。

至于大家说的美好结局,是不是大家期望的,我不敢保证,我只能说,是我在写书构思大纲时,就定下来的转折,本来就是这样的,我只是按照计划写出来罢了,现在只是做了一些改动,让转折成为一个结局。

虽然有些仓促,但还是破猫构思之中的一部分,所以总体来说,破猫还是觉得可以的。

至于大家满意与不满意,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自有论断。当然,如果满意,就请继续支持破猫的新书吧;如果不满意,就到破猫新书那去扔砖,欢迎光临。

关于新书,一个多月前,破猫在书评区弄了一个关于新书的投票,如果

“娱乐在身边”结束以后,希望破猫接下来写什么:A写续集,娱乐在身边2;B写新书,娱乐题材;C写新书,其他题材;D路过,打酱油。

结果A以绝对优势胜出,虽然支持B的亲也有很多,但是本来,破猫的这本书就没有写完,关于江逸寒的故事就是还有后续的,按照破猫自己的想法,再加上投票的结果,写续集的决定,在难产了好一段时间以后,最后还是确定了下来。

不管是希望破猫写续集、写新娱乐书、还是写其他题材的书友,都感谢大家提供的意见。

现在,关于新书,破猫已经在写了,初步是定在下周日(4月19号)到下周六(4月25号)之间的某天发,具体时间在发之前肯定会通知大家的,如有变动,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的。

“娱乐在身边”上传的期间,谢谢大家的支持,而关于新书,希望大家依旧支持破猫,谢谢大家!



  (https://www.uuubqg.cc/85244_85244612/4620059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