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 第41章 交粮税

第41章 交粮税


  离开叶家村前,叶帆找了过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沫:“大人,我家小羊已经长大了。”
  大人说过,羊长大了卖不出去可以找他,叶帆没有去过夜市,不知道把羊卖给谁。
  羊长大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吃烤羊肉了?
  话说好久没有吃烧烤,真的有点馋了。
  李沫努力咽了口水:“今天有点晚了,我先帮你跟王老板打招呼,你明天早上送过去,如果他给的价钱不合理,记得来找我。”
  随后把王老板的地址告诉叶帆,怕他记不住,还让他重述了一遍。
  叶帆用力点头:“谢谢大人!”
  直到李沫走出了很远,叶帆才跑回家,跟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在第二晩上,李沫吃到了心念念的烤羊肉,那滋味实在是回味无穷。
  王老板很大方,叫师傅们烤了很多串给李沫,可惜有林灵这帮家伙跟着她抢,不然一个人吃独食才叫香。
  在吃之前,还要当苦力,得教他们怎么去膻味,李沫还亲自烤了好几串,只是自己一串都没有吃到,旁边紧盯着她烤串的王老板就像狼见到羊一样,还没有烤好,已经被他抢走了。
  李沫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后悔把烧烤档转让给他了,衙门的人来经营它不香吗?每天吃到嘴软,且管饱。
  据说当天晚上的烧烤生意又是空前的好,好到两头羊全部烤完,好到王老板的大门牙差点都要掉了。
  物流公司的牌匾是第三天拿回来的,李沫看着这夸张的牌匾,实现是汗颜,好怕会挨揍。
  开张那天李沫借口要带疯陈去村里,一大早人就溜了,师爷想抓人都抓不到。
  开张那天是真热闹,热闹到整个城里的人差不多都来了,热闹到衙役们的嗓子因为说了太多话都要冒烟了,热闹到卖花生瓜子的小贩笑得见牙不见眼,热闹到张大福的二哥跑回家里把其他几个兄弟都拉过来卖冰糖葫芦,而且还不够卖。
  热闹是热闹,却一个订单都没有。
  张忠平和林灵,一直角逐物流公司管事一职,两人谁也不服谁。
  张忠平气极了:“大人说了物流公司成立之后由我来负责。”
  林灵不服:“那是因为我还没来,既然我来了,我又有这个能力,我就要跟你竞争,不服打一架。”
  张忠平:“你一个姑娘家家的,要知道物流公司就是经常在外面跑,你知道有多危险吗?安心在家里绣花吧。”
  林灵:“姑娘怎么了,姑娘照样能做大事,姑娘就要呆了在家里绣花吗?你放屁。”
  张忠平:“你真粗鲁。”
  于是两人在下午打了一架,不负众望,是林灵赢了。
  男同胞们表示没眼看,女同胞们兴奋的围着林灵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一直闹到李沫回来,非要李沫主持公道,李沫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光:当初叫你多嘴,说什么物流公司以后归你管了。
  那是刚买牛车的时候,李沫随口对张忠平提了一句:以后物流公司归你管了。现在后悔了吧。
  其实李沫更中意林灵,一是她头脑灵活,二是她的武功比张忠平好,三是她是一个女孩子,李沫觉得有必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林灵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最后只能公平竞争,谁拿到第一个物流订单,谁就是物流的管事。
  这就是凭本事吃饭了,两人都没有意见。
  ^_^
  最艰难的几天终于结束了,疯陈累得够呛,这几天只是把茶树种下去而已,后续还有更多的事情,疯陈觉得自己当年种植茶树都没有这么认真过。
  同时疯陈觉得碰到一个假县令,不管哪个地方的官老爷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护卫不能少吧,排场不能少吧,近身侍侯的仆人不能少吧,车夫更不能少吧。
  但这个松江县的县令出门就只有她一个人,连车夫的活儿她也干了,护卫?还不如她能打。
  仆人?没见过,只见过一个丫鬟丽儿,那还是周氏的丫鬟。
  如此低调又爱民的县令,难怪松江县的百姓这么拥戴她。
  她今年多少岁了,十七?十八?如果他的孩子能活下来的话,也差不多这个年龄了吧。
  如果洛来县有这么好的县令,当年惠儿就不会惨遭毒手,一想妻儿,疯陈的心又开始痛了,一年,再忍一年,就可以报仇了。
  由于葡萄树没有多少,最后只在两个村子里种植,李沫打算再去其他地方淘一淘,看能不能多淘点。
  这两个村的村民心惊胆颤的,一棵葡萄树竟然要半两银子,这买的不是葡萄树,而是祖宗呀。
  再三叮嘱家人,一定要照顾好,更夸张的是,有些家里人多的,竟然要十二时辰保护着!家里有小屁孩的,勒令孩子不许靠近,并且做了围栏围着。
  ^_^
  忙完了茶树的种植,村民们接下来要忙秋收了,秋收比夏收好一点,因为秋天雨少,也不用抢完收割又要抢着插秧。
  李沫去看过村民收割稻谷,那是真的辛苦。
  首先把水稻割好,然后一担一担地挑到村里的晒谷场,这个晒谷场经过年复一年的碾压,已经很结实,但是也改变不了它是泥土的事实,很多小石沙粒。
  这个时代没有水泥,但是应该有生石灰吧,看来要去找一下生石灰,给村民整一个晒谷场。(生石灰加水后会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这个主要是在处理水分重的路基中应用的,因为石灰吸水,这样能保持路基成型后干燥坚硬)
  有条件的用牛拉着石碾,下面铺着拼接起来的油布,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碾压之后,谷粒就会脱离。但是又能有几个家庭是有条件的。
  没条件的只能靠人工脱谷粒,那真不是人干的活,用力把水稻拍打在地上,或者用扁担之类一把一把地不停地捶打,这真的是力气活。
  之后还要晾晒,把空壳的整理出来。
  要变成白米还得用石臼舂米,从稻谷变成大米要经历多少道工序,多少人工,生产力低下,苦的就是基层的人。
  李沫干脆给衙役们放了假,让他们回家秋收,马儿也可以牵回家干苦力。
  但是红薯作坊没得假放,算加班费,让他们安心上工。
  由于大家忙着秋收,基本没人来卖红薯了,杨丹妮清闲了不少,但她是个闲不住的,忙完作坊的活主动帮李沫处理杂事,其实李沫的杂事都是交给师爷,她就是个甩手掌柜。。
  叶华梅现在身体已经大好了,劳苦了大半辈子的人闲不住,觉得自己住在县衙的后院像什么话,想搬出去,奈何身无分文,又开不口向李沫借钱。
  张兰兰大一点,知道娘亲的难处,可她也不敢开口,只好非常勤快的帮忙喂马喂牛。
  张芬芬还小,她觉得衙门的后院很好玩,人多热闹,还不用像在家里一样经常被打饿肚子。
  周氏同为女人,觉察到了叶华梅的心思,把这件事跟李沫提了一下。
  李沫亲自找了叶华梅:“叶大姐,你就放心的住在这里吧,你看这里这么多马和牛,都是要打理的,大家都没有空,以后这里就交给你和兰兰芬芬了,也是要给你发工钱的。”
  叶华梅感激涕零,带着两个孩子非要给李沫下跪:“谢谢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
  ^_^
  因为只有两头牛,红薯作坊要出货,所以谁都不借了,其实也不知道借给谁好,只能是谁急用谁来借。
  李沫把从劫匪那里搜刮来的宝贝拿去便卖了,不多,也就三万两银子。
  师爷:“大人,这些银子用在哪?”
  李沫沉默了许久说:“这么久了,也没有人来松江县投资,看来招商引资这条路行不通,不如我们自己盖厂房,自己投资。”
  师爷已经习惯了李沫时不时的新名词:“大人打算做什么营生?”
  李沫想了一下:“服装厂?化妆品厂?肉联加工厂?水泥厂?砖厂?陶瓷厂?你觉得哪个行得通?”
  师爷咋舌,说的是什么呀,一个都听不懂:“大人,我们可没人懂这些。”
  李沫:“没人懂,就去找懂的人,天下之大,总有人懂。”
  但是,计划总没有变化快。
  “大人,缴税的公文下来了。”一天师爷火急火燎地把刚收到的公文拿给李沫。
  李沫看完公文问师爷:“竟然要收七成的税收,往年收几成?”
  师爷皱了皱眉头:“往年也才五成,只有发生战事时才会收六到七成,今年也没有听说有战事。”
  李沫:“往年也要五成?全国都一样吗?”
  五成,这不是要老百姓的命吗,怪不得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在现代,国家为了鼓励大家多种地,还发补助作为奖励。
  李沫又看了一遍公文,非常疑惑:“公文为何只有省府的印章?如果是户部下发的公文,不应该有一份拓本吗?”
  师爷:“往年也没有,只是大家都知道收五成的税。”


  (https://www.uuubqg.cc/84417_84417121/12486756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