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皇太孙日常 > 第85章 085

第85章 085


朱瞻基不怕丑,嘴巴又甜,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他的摊子前观看。

        见他卖的楹联上的字写的真是好看,而且才一文钱一副,不少人舍得花这个钱买。有的人非常大方,一口气买了好几副楹联。

        就连隔壁卖字画的老板也来朱瞻基的摊子买楹联。他们比普通百姓更懂朱瞻基卖的楹联上的字。

        朱瞻基卖的楹联上的字行云流水、雄浑苍劲、翩若蛟龙、端正清秀……不是普通人能写得出来的。这些楹联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字画摊的老板询问朱瞻基这些楹联从哪里来的,朱瞻基表示请人帮忙写的。

        不少人前来买楹联,见朱瞻基和他几个兄长卖楹联,就好奇询问他们几个孩子怎么跑出来卖楹联。

        朱瞻基早就给自己编好了一个故事,说他们家里没有什么钱,就想出来赚点钱,然后帮家里置办一些年货。至于为什么把楹联卖的这么便宜,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出来摆摊卖东西,怕没人买他们几个小孩子的楹联,所以才决定卖一文钱。

        听到朱瞻基这么说,前来买楹联的人都觉得他们几个孩子孝顺。有些人主动提高价格,不过被朱瞻基拒绝了。

        “大爷,我卖给前面的人一文钱一副,不能卖给你们五文钱一副啊,这样做不诚实。”

        “孩子,是我自己愿意花五文钱买你的楹联,又不是你自己涨价。”主动提高价格的大爷,有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富态的身材。他见朱瞻基虽然长相普通,但是一双眼灵动,小嘴巴又甜又会说,整个人机灵又可爱,让人看了忍不住喜欢。

        “那也不行,我卖的一文钱一副,绝不会多收你的钱。”朱瞻基没想到遇到主动抬高价格的买家,“你要是给我五文钱,我就给你五副楹联。”

        见朱瞻基坚持不涨价,大爷只好由着他。

        “那我买五副楹联。”这么诚实守信的孩子,他还是第一次见。

        朱瞻基没有急着给大爷挑选楹联,而是先问道:“大爷,你家有孩子读书,或者有孩子要参加科举吗?”

        大爷不知道朱瞻基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还是回答道:“有,我有两个孙子在读书,日后肯定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

        “那你两个孙子多大,读了多少年的书,在哪里读书啊?”

        “我大孙子今年十六岁,小孙子今年十三岁,他们都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提到两个读书的孙子,大爷的表情非常骄傲自豪。

        旁边的人一听大爷的两个孙子都在应天府书院读书,纷纷投向羡慕的目光。

        “你两个孙子都在应天府书院读书啊,那他们很厉害啊。”应天府书院不仅是南京最好的书院,也是江南,甚至整个大明最好的书院之一。“那他们日后参加科举考试一定能考取到功名。”

        其他人纷纷附和朱瞻基这句话,大爷听了,心里高兴极了。

        “小老板,承你吉言啊。”

        “大爷,我看你面相就知道你是有福之人,你日后一定会享孙子的福。”

        大爷被朱瞻基这句话哄得非常开心:“哈哈哈哈……小老板你还会看相啊。”

        陈芜和徐景昌他们愕然地望着他们的殿下,他们竟然不知道殿下还会看相。“我只会看皮毛,像你这样慈眉善目的,一定是有福之人。”

        “谢谢小老板夸奖。”

        “不客气。”朱瞻基挑选了五副楹联递给大爷,“大爷,这五副楹联都跟前途有关,希望能给你两个孙子带来好运,祝他们日后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

        大爷明显识字,看到朱瞻基给他挑选的五副楹联的确跟前程有关,心中十分欢喜。最让他欢喜的是,这五副楹联上的字非常好看。虽然大爷不懂书法,但是他能看出来这五副楹联的字写的非常好。

        当然非常好,朱瞻基特意挑选了五个状元写的楹联。

        翰林院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状元,或者榜眼和探花,最差也是进士。

        “小老板,谢谢你。”大爷满心欣喜地收下五副楹联。

        “大爷,后年就恢复科举考试,如果你两个孙子参加,祝福他们能考中。”

        “小老板,后年真的恢复科举考试吗?”大爷并没有听说这件事情。

        “真的,你让你两个孙子好好读书。”

        这几年因为打仗,科举考试没有正常举行。如今,天下太平,朱棣自然要恢复科举考试。

        “好好好,我会让我两个孙子好好读书。”大爷还想再说什么,结果被其他人挤到一旁。

        一听说后年要恢复科举考试,不少人都要买跟前程有关的楹联。

        朱瞻基带出来两百幅楹联没一会儿就卖完了。他之前担心卖不完,没想到一个时辰不到就卖完了。

        卖完楹联,朱瞻基没有急着回宫,就在他的摊子前跟其他摊子的老板和百姓们聊起天来。

        百姓们见朱瞻基能说会道,又非常机灵可爱,就和他聊了起来。

        别看朱瞻基小,他很会聊天,能不动声色地从他人口中得到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小商贩告诉朱瞻基,这几年的日子不好过。因为打仗,粮食的价格涨了不少。那个时候的皇帝根本不管这件事情,还是现在的皇上一来南京,就严惩了哪些抬高粮食价格的不良商人,这才让粮食的价格恢复正常。

        “这几年的收成不太好,之前的朝廷还加倍地征收粮食。”

        “我们在京师,不用担心没有粮食的问题,但是粮食贵啊。”

        “这几年有不少流民来京城,不过都被拒之门外。”

        “还有不少流民死在城外,造孽啊。”

        “那些当官的下令驱赶流民。”

        “那些流民有一些不是什么好人,我听说他们抢劫城外的人。”

        “我有亲戚就在城外的乡下,他们村就被流民抢过。他们报了官府,结果官府不管。”

        “听说死了不少人。”

        朱瞻基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听得他满脸惊愕:“有流民?”他怎么没听说过。“现在还有流民吗?”

        “现在好像没有了。”

        “之前皇上打到南京来,那些流民害怕就跑走了。”

        朱瞻基忙问道:“跑哪去了?”

        “不知道啊。”

        朱瞻基又问道:“那你们知道这些流民来自哪里吗?”

        有一个大娘说道:“听口音,有北方的,也有扬州和长洲那边的。”

        “北方?”朱瞻基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些流民是因为这几年打仗才出现的吗?”

        “也不是,在打仗之前就有了流民。”

        一个中年男人说道:“在打仗前,就有不少流民来京城。”

        “打仗前就有了?”

        “打仗前就有不少。”中年男人压低声音说道,“之前那位登基时,就有不少地方闹旱灾,或者闹水灾,导致很多地方都没有粮食。”

        “唉,那几年真的很多地方没有粮食吃。”

        朱瞻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自打他出生后,北平府就粮食充足。哪怕这几年打仗,北平府也不缺粮食。

        “也就是说这些年一直都有流民?”

        “有,一直都有。”

        朱瞻基听了后,不敢置信道:“一直都有流民,京城的官员不管吗?”

        “不管,他们都把流民赶走了。”

        “我觉得是之前那位不是真龙天子,所以他上位后才会出现旱灾和水灾。”

        “这几年怕是饿死了不少人。”

        “我听说当今圣上在北平府的时候,北平府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

        “这就说明当今圣上才是真龙天子。”

        “如今圣上登基,不知道江南能不能风调雨顺?”

        “肯定会风调雨顺。”

        朱瞻基把他们说的话记了下来,随即又问道:“除了流民,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有了。”

        接下来,百姓们说起家长里短。

        朱瞻基听得津津有味,决定回宫后说给朱棣和徐皇后听。

        “小老板,你明日还来这里卖楹联吗?”

        “来,明天下午还来。”

        “那我们等你啊。”

        跟小商贩和百姓们辞别后,朱瞻基带着陈芜他们回到宫里。

        朱棣早就在坤宁宫等朱瞻基。他和徐皇后边下棋,边聊朝中的一些事情。

        听到外面传来给朱瞻基行礼的声音,朱棣和徐皇后相视一笑:“回来了。”

        “皇祖母,我回来了。”朱瞻基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随即向徐皇后和朱棣行礼,“见过皇爷爷,见过皇祖母。”

        看着朱瞻基满脸笑容的模样,朱棣打趣道:“怎么笑的这么开心,楹联全部卖了?”

        “对啊,全部卖完了,明日再去找先生他们写楹联。”朱瞻基从陈芜手里接过两百文钱,在朱棣他们面前炫耀了起来,“皇爷爷、皇祖母,整整两百文钱。”

        看着宝贝孙子这副得意的小模样,徐皇后好笑道:“你能赚两百文钱多亏了杨先生他们。”

        “我决定明日好好感谢杨先生他们。”朱瞻基转头对陈芜吩咐道,“让光禄寺明日中午给翰林院送膳食,要他们做一些好菜给先生他们吃,还有点心。”

        “是,殿下。”

        “对了,告诉光禄寺的人,这是我送给先生他们的谢礼,他们要是敢怠慢,我绝不轻饶。”

        “是,殿下。”

        朱棣笑道:“你倒是会谢啊。”

        “我只能请杨先生他们吃饭啊。”朱瞻基嘟了嘟嘴说,“我总不能赏赐他们金豆子吧。”

        徐皇后揶揄道:“你舍得吗?”朱瞻基非常耿直地说道:“舍不得。”他那些金豆子,自己都舍不得用。

        徐皇后和朱棣听到朱瞻基这么说,两人都不由地愣了下,随即两人无奈地笑道:“你倒是诚实。”

        “皇爷爷,我有事要跟你说。”

        “你先去把你的脸洗干净。”朱棣还是不喜欢孙子这副普普通通的模样。

        “我马上就去洗。”

        “这孩子居然卖了两百文钱。”徐皇后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孩子是怎么卖的?”虽然朱瞻基卖的那些楹联是翰林院官员写的,但是朱瞻基一个小孩子去卖,不一定会有人买。

        “瞻基一向聪明,他把带去的楹联全部卖掉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朱棣对朱瞻基这个孙子也充满信心。

        “你看到他刚才得意的样了吗?”徐皇后想想就觉得好笑,不过同时她又有点担心,“这孩子本来就是财迷,如今卖楹联赚了两百文钱,我怕他沉迷于此啊。”

        朱棣到不担心:“皇后,你小看瞻基了。”

        徐皇后不太明白朱棣的意思,面露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瞻基是财迷,但是他不是什么钱都迷,还有他知道自己的责任,绝不会为了两百文钱沉迷于做买卖。”朱棣把玩着手中的棋子,一脸深意地笑道,“这孩子心里门清的很。”

        “陛下,你倒是对瞻基充满信心。”

        朱棣看了看徐皇后,语气饱含深意地说道:“他是朕的孙子。”

        这时,朱瞻基把自己洗干净了。

        “皇爷爷,你知道流民吗?“

        “流民?”朱棣惊疑地问道,“什么流民?”

        “皇爷爷,我卖完楹联听商贩们和百姓们说这几年一直都有流民,而且流民还不少。”

        朱棣闻言,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脸色也沉了下来。

        “流民在哪?”

        “流民现在不知去向,不过一直来都有。”朱瞻基把他听到的消息,详细地跟朱棣说了说。

        朱棣和徐皇后听完后,夫妻俩的脸色同时变得沉重。

        徐皇后有些不敢相信:“允炆竟然置流民不顾吗?”

        朱棣勾起嘴角冷笑道:“只怕他不知道。”

        “我觉得皇爷爷说的对,那些官员隐瞒了流民一事。”朱瞻基皱着小脸,表情非常严肃,“现在不是追究坏蛋允炆叔叔有没有管流民一事的责任,而是流民们都去哪了?”听百姓们的意思,之前的流民非常多。这么多流民如今去向不明,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流民如果越来越多,会引起骚乱的。甚至有的流民身上会带着瘟疫,不能坐视不管。

        “瞻基说的对,得调查清楚那些流民的去向。”

        “他们还说流民有可能去北方。”

        “北方?”朱棣忽然想到行军过程中见到的流民,“朕会派人去调查。”

        “皇爷爷,这几年江南一带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我觉得你得派人查看下河流。”

        朱棣听到这话,讶异地挑眉问道:“为何查看河流?”

        “不管是干旱,还是水灾都跟河流有关,我觉得还是调查下比较好。”朱瞻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调查河流的情况,但是脑子里有个声音让他这么说。“去年不是发生了水灾么,我觉得河流里说不定积了不少淤泥。如果淤泥太多,不仅会影响河流的流向,甚至还会发生水灾。”

        朱棣和徐皇后面露诧异,他们没想到朱瞻基会想到这点。

        “皇爷爷,江南有太多河流,还有运河,得好好调查。”

        “瞻基,河流一事是谁告诉你的?”

        “大爷爷曾经跟我说过运河的事情,运河事关重要。”朱瞻基说道,“检查河流一事是我刚才想到的。”

        “皇爷爷马上就派人去调查河流一事。”朱棣看向朱瞻基,夸赞道,“瞻基,你这出去卖楹联没有白卖啊。”

        “大爷爷让我摆摊赚钱的目的不就是让我了解民间的事情么。”要想深入了解民间的疾苦,就必须置身于民间。“我明日还去卖楹联,多听听民间的事情。”

        “你还听说了什么事情?”

        朱瞻基把他听到的家长里短跟朱棣和徐皇后说了说。

        朱棣和徐皇后听完后,就带着朱瞻基去膳厅用晚膳。

        白桦和马三保布置好膳食。

        徐皇后闻到菜香味,忽然觉得一阵恶心。


  (https://www.uuubqg.cc/82563_82563695/3941438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