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扁鹊心书(一)
当明经络
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如伤寒三阴三阳,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
既讲明其经络,然后用药径达其处,方能奏效。
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俗传遇长桑居,授以怀中药,饮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藏府,此虚言耳。
今人不明经络,止1读药性病机,故无能别病所在。
漫将药试,偶对稍愈,便尔居功,况亦未必全愈;若一不对,反生他病,此皆不知经络故也。
(近世时医失口,言经络部位乃外科治毒要法,方脉何藉于此。
嗟嗟!经络不明,何以知阴阳之交接,藏府之递更,疾病情因从何审察。
夫经络为识病之要道,尚不肯讲求,焉望其宗主《内经》,研究《伤寒》,识血气之生始,知荣卫之循行。
阴阳根中根外之理不明,神机或出或入之道不识,师徒授受唯一《明医指掌》《药性歌括》,以为熟此尽可通行,用药误人全然不辨。
或遇明医,枝梧扯拽,更将时事俗情乱其理谈,常恐露出马脚,唯一周旋承奉。
彼明理人焉肯作恶,只得挽回数言,以盖其误。
如此时医,诚为可耻。
须识扶阳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
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
”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
”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
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
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今人只是爱趋死路,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
所延之医,悉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及至委顿,亦不知变迁。
或遇明眼之医,略启扶阳之论,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
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负,施姜附尚且难入,而丹药、灼艾之说,断乎其不可行也。
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
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
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
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1止,通“只”,下同。
以。
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故《素问》云,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
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
命门各五百壮。
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笺寿算更如何。
(先生三法实为保命之要诀,然上策人多畏惧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扫,视为险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当,亦可十救其五。予遵行厉年,不无有效、有否。
效则人云偶中,否则谗谤蜂起,此非姜附之过,乃予热肠之所招也。吾徒不可以此而退缩不前,视人之将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大病宜灸
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
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zhài)、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等证。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
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
补接真气,即此法也。
若去风邪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己,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津,血难复也。
余观亘古迄今,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
(《灵枢》论虚而至陷下,温补无功,借冰台以起陷下之阳耳。
若仲景所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而至于微矣,似有似无,则真阳己漓,又至于数矣,则真阴已竭,阴阳漓竭,灸亦无益。
但有炎焰而无温存,宁不焦骨伤筋而血难复?非毁灸也。
孙思邀早年亦毁灸法,逮晚年方信(活了150多岁啊),乃曰:火灸,大有奇功。昔曹操患头风,华佗针之,应手而愈,后佗死复发。
若于针处灸五十壮,永不再发。或曰;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壮,岂不焦枯皮肉乎?曰:否。
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便焦,无血荣养故也。
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故治病必先别其死生,若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
唯是膏粱之人,不能忍耐痛楚,当服睡圣散,即昏不知痛。
其睡圣散余自用灸膝神效,放心服之,断不误人。
(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谓见身说法,其言诚真,其心诚切,其论诚千古不磨之论,无如天下之不信何。
三世扁鹊
医门得岐黄血脉者,扁鹊一人而己。
扁鹊黄帝时人,授黄帝《太乙神明论》,著《五色脉诊》、《三世病源》,后淳于意、华佗所受者是也。
第二扁鹊,战国时人。
姓秦名越人,齐内都人,采《内经》之书,撰《八十一难》,慨正法得传者少,每以扁鹊自比,谓医之正派,我独得传,乃扁鹊再出也,故自号扁鹊。
第三扁鹊,大宋窦材是也,余学《素问》、《灵枢》,得黄帝心法,革古今医人大弊,保天下苍生性命,常以扁鹊自任,非敢妄拟古人,盖亦有所征焉。
尝因路过衢州野店,见一妇人遍身浮肿露地而坐。
余曰:何不在门内坐?妇曰:昨日蒙土地告我,明日有扁鹊过此,可求治病,我故于此候之。
余曰;汝若听我,我当救汝。
妇曰:汝非医人,安能治病?余曰:我虽非医,然得扁鹊真传,有奇方,故神预告汝。
遂与保命延寿丹十粒服之,夜间小便约去二升,五更觉饥。
二次又服十五粒,点左命关穴,灸二百壮。五日后,大便下白脓五七块,半月全安。
妇曰:真扁鹊再生也。
予治数人患此症者,浮肿、喘急,卧难着席,浆粥俱不入矣,既无丹药亦不肯灸,只用重剂姜附十余帖,而形体复旧,饮食如常,可知人能信用温化,即不灸亦有生机。
想扁鹊独倚其才,旁游列国为同道刺死,华佗亦不传其法,为人皆死,皆因秘而不发,招人之忌耳。
余将心法尽传于世,凡我同心肯学正传,不妨亦以扁鹊自命可也。
(舜何人哉,予何人哉,有为者亦若是。)
时医三错
凡阴疽及鬼邪着人,或两眼内障,此三法皆出《内经》。
其疮疽本于肾虚,为阴所着,寒邪滞经,依附于骨,故烂人筋,害人性命。
其法必大补肾气,壮阳消阴,土得阳气,自生肌肉,则元气周流不侵骨髓矣。
今则附入外科,庸医不知,反用败毒凉药,致元气虚惫而死者,多矣。
(亲见一妇,人患伏兔阴疽,形扁色白,大如覆盂,延一艮山门疡2医,连用清火败毒药四剂,不待脓溃,一泻而死。)
鬼邪着人者,皆由阴盛阳虚,鬼能依附阴气,故易而成病,若阳光盛者焉敢近之。
治法大补元气,加以育神,则鬼邪自然离体。
病家不知,专求符篆,此等外道决无灵验。或假手庸医,认为燥火,投以凉药,或清热化痰,致人枉死。良可悲哉。
(世俗于轻浅小疾皆事巫祝,况鬼祟为殃,肯舍巫箓乎!
加之医用寒凉,故尔愈者不易。
眼生内障由于脾肾两虚,阳光不振耳。
故光之短主于脾,视物不明主乎肾。
法当温补脾肾,壮阳光以消荫翳,则目明矣。
今则另立眼科以成一家之技,只用凉剂,冰损元阳,致脾肾虚衰而死,殊不知一切病证皆有《内经》正法。后人分立十三科妄名,是以识见小者,专习一科,成一偏之见,譬之大海中认一浮沤,综理未贯,动即伤生,悲哉!
〔予目睹京中来一太医院官陈某,自炫能开瞽目,专以冷水冰伏,又以寒膏内陷。
其人本领,实而火重者见效亦捷;若本弱元亏者,无不阴受其害。
斜桥一盐贩之妻服膏半盏,腹即疠3痛,其夫强之服尽,大吐而毙。其夫一时惶急,从楼窗跃出街心。
哭叫:陈太医药杀我妇!百种辱骂累及祖先,闻者无不寒心。
笔此以见寒凉误人,并信耳不信目之戒。)
忌用转下
《内经》并无转下之说,止言发散,又止言辛甘发散为阳。
辛温之药达表则自然汗散,攻里则自然开通。
(据先生之论谓辛甘发散为阳,故表邪解而里自和,非辛甘能攻里也,后人当活看。)
非若寒苦之药,动人藏府,泄人元气也。
夫巴豆、硝黄之类能直穿藏府,非大积大聚,元气壮实者,不敢轻用。
今之庸医不问虑实,动辄便行转下,以泄六府各气,转生2瘍yánga、(形声。从疒(chuáng),昜(yáng)声。
本义:痈疮)//疡,头创也。
——《说文》//头有创曰疡。
——《释名》//庀(pi)疡者造焉。——《周礼·医师》。
注:“身伤曰疡。”//骨干疡为微。
——《尔雅》//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礼记》b、疡医(周代医官之一。
后世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c、破损,溃烂//皮肤疡溃。
——《素问·风论》3lia、恶疮;麻风//疠,恶疾也。
——《说文》//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
——《论语》//已大风挛踠瘘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b、疫病//四时皆有疠疾。
——《周礼·疾医》他证。重则脾胃渐衰,不进饮食,肌肉消瘦而死。
又俗云:春行夏补,至秋时须服通行药数剂,以泄夏月积热,此语甚讹。
(俗医惯将此数语印人耳目,夫《内经》四时调养生长收藏之道,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何等圆括,而愚人执守一说,不肯精求《灵》、《素》,良可慨也!)
(https://www.uuubqg.cc/82171_82171062/4044962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