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扁鹊心书(六)
疠风
此证皆因暑月仰卧湿地,或房劳后,入水冒风而中其气。
令人两目壅肿,云头斑起,或肉中如针刺,或麻痹不仁,肿则如痈疽,溃烂筋骨而死。
若中肺俞、心俞,名曰肺癞易治,若中脾、肝、肾俞,名曰脾肝肾癞难治。
世传医法,皆无效验。黄帝正法:先灸肺俞二穴,各五十壮,次灸心俞,次脾俞,次肝俞,次肾俞,如此周而复始,全愈为度。
内服胡麻散,换骨丹各一料。
然平人止灸亦愈,若烂见筋骨者难治。
(《经》云,脉风成为疠,盖风之中人,善行而数变,今风邪留于脉中,淹缠不去,而疠风成矣。
其间有伤营、伤卫之别。
伤营者,营气热胕(通腐),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伤卫者,风气与太阳俱入行于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犯,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而有疡。
此证感天地毒疠浊恶之气,或大醉房劳,或山岚瘴气而成。
毒在气分则上体先见,毒在血分则□□先见,气血俱受则上下齐见。
更须分五藏之毒,肺则皮生白屑,眉毛先落,肝则面发紫泡,肾则脚底先痛,或穿脾则遍身如癣,心则双目受损。
此五藏之毒,病之重者也。
又当知五死之证,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割刺不痛,血死溃烂目瘫,筋死指甲脱落,骨死鼻柱崩坏。
此五藏之伤,病之至重者,难治。
若至音哑目盲更无及矣。)
治验一人面上黑肿,左耳下起云紫如盘蛇,肌肉中如刀刺,手足不知痛。
询其所以,因同僚邀游醉卧三日,觉左臂黑肿如蛇形,服风药渐减,今又发。
余日:非风也,乃湿气客五脏之俞穴。
前服风药,乃风胜湿,故当暂好,然毒根未去。
令灸肾俞二穴各百壮,服换骨丹一料,全愈,面色光润如故。一人遍身赤肿如锥刺,余曰:汝病易治。
令灸心俞、肺俞四穴各一百壮,服胡麻散二料而愈。但手足微不随,复灸前穴五十壮,又服胡麻散二料全愈。
一人病疠证,须眉尽落,面目赤肿,手足悉成疮痍。
令灸肺俞、心俞四穴各十壮,服换骨丹一料,二月全愈,须眉更生。
风狂
此病由于心血不足,又七情六欲损伤包络,或风邪客之,故发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
治法:先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内服镇心丹、定志丸。
(此证有阳明脉盛而为热狂者,清凉可愈也;有暴折而难决为怒狂者,夺其食则已,治之以生铁落饮,二证皆狂之实者也。
然虚证常多,不可误治,设一差讹,害人反掌。有心血不足而病者,有肾水亏损而病者,有神志俱不足而病者,有因惊恐而病者,有因妄想而病者,是皆虚证,体察而治,斯无悖矣。)
治验一人得风狂已五年,时发时止,百法不效。
余为灌睡圣散三钱,先灸巨阙五十壮,醉时再服;又灸心俞五十壮,服镇心丹一料。
余曰:病患已久,须大发一回方愈。
后果大发一日,全好。
一妇人产后得此证,亦如前灸服姜附汤而愈。
口眼喎斜此因贼风入舍于阳明之经,其脉挟口环唇,遇风气则经脉牵急,又风入手太阳经亦有此证。
治法:当灸地仓穴二十壮,艾炷如小麦粒大。
左喎灸左,右喎灸右,后服八风散,三五七散,一月全安。
(此证非中风兼证之口眼喎斜,乃身无他苦而单现此者,是贼风之客也,然有筋脉之异,伤筋则痛,伤脉则无痛,稍有差别,治法相同。)
破伤风凡疮口或金刃破处,宜先贴膏药以御风,不然致风气入内,则成破伤风。
此证最急,须早治,迟则不救。
若初得此时,风客太阳经,令人牙关紧急,四肢反张,项背强直,急服金华散,连进二三服,汗出即愈。
若救迟则危笃,额上自汗,速灸关元三百壮可保,若真气脱,虽灸无用矣。
(此证所患甚微,为害甚大,虽一毛孔之伤,有关性命之急,一人因拔髭一茎,忽然肿起不食,有友人询余,余曰:此破伤风也,速灸为妙。
疡医认作髭疔,治以寒凉,不数日发痉而死。)
洗头风凡人沐头后,或犯房事,或当风取凉,致贼风客入太阳经,或风府穴,令人卒仆,口牙皆紧,四支反张。
急服姜附汤,甚者灸石门穴三十壮。
(此证若无房事之伤,焉至于此,慎之!慎之!)
牙槽风
凡牙齿以刀针挑之,致牙根空甜,为风邪所乘,令人齿龋。
急者溃烂于顷刻,急服姜附汤,甚者灸石门穴。
(肾主骨,齿乃骨之余,破伤宣露,风邪直袭肾经,致溃烂于俄倾,舍姜附而用寒凉为变,可胜道哉。)
水肿
此证由脾胃素弱,为饮食冷物所伤,或因病服攻克凉药,损伤脾气,致不能通行水道,故流入四肢百骸,令人遍身浮肿,小便反涩,大便反泄,此病最重,世医皆用利水消肿之药,乃速其毙也。
治法:先灸命关二百壮,服延寿丹、金液丹,或草神丹,甚者姜附汤,五七日病减,小便长,大便实或润,能饮食为效。
唯吃白粥,一月后,吃饼面无妨,须常服金液丹,来复丹,永瘥。若曾服芫花、大戟通利之药,损其元气或元气已脱则不可治,虽灸亦无用矣。
若灸后疮中出水或虽服丹药而小便不通,皆真元已脱,不可治也,脉弦大者易治,沉细者难痊。
治验一人四肢皆肿,气促,食则胀闷,只吃稀粥,余令日服金液丹百粒,至四日觉大便滑,再二日,乃令吃面食亦不舫,盖治之早也。
一妇人病面脚皆肿,饮食减少,世医皆作血虚治之,不效。
余曰非血病,乃脾胃虚也,令日服延寿丹十粒、全真丹五十粒,至十日觉大便滑病愈。
(北海注:《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俞翰林母七旬余,平日患咳喘痰红,常服滋阴凉润之剂,秋月忽患水肿,喘急难卧,日渐肿胀,饮食少进,进则气急欲死,诸医用药无效,乃延予治。六脉弦大而急,按之益劲而空。
予日:此三焦火气虚惫,不能归根,而浮于外,水随气奔,致充郛郭而溢皮腠,必须重温以化,否则不救。
彼云:吾素内热,不服温补,片姜入口,痰即带红,先生所论故是,第恐热药不相宜也。予曰:有是病,服是药,成见准执。
且六脉紧大,太阳已无根,无根即脱矣,此皆平日久服寒凉所致,若再舍温补不用,恐无生理,请辞。
彼云:但不迫动血证,敢不从命。
予以附桂姜萸十味,人参三钱,不三剂而腹有皱文,八剂全消,饮食如故,又二剂,而全愈,痰喘吐红旧证竟不发矣。)
(一妇因子远出,瓮飧不给,忧愁成病,变为水肿喘急,粥食不入者月余矣。友人见余,谈及此妇,乃谓予曰:肯做一好事否?予曰:既云好事焉敢违命。
遂偕往。诊见其六脉欲绝,脐突腰圆,喘难着席,脾肾之败不可为矣。
因处十味方,命服四剂,喘微定而肿渐消,觉思饮食,复诊其脉,微有起色,又四剂而肿消食进矣。
嗟!嗟!若弃而不治,虽不由我而死,而实我杀之也,友人亦大快。)
臌胀此病之源,与水肿同,皆因脾气虚衰而致,或因他病攻损胃气致难运化,而肿大如鼓也。
病本易治,皆由方书多用利药,病人又喜于速效,以致轻者变重,重者变危,甚致害人。
黄帝正法:先灸命关百壮,固住脾气,灸至五十壮,便觉小便长,气下降。
再灸关元三百壮,以保肾气,五日内便安。服金液丹、草神丹,减后,只许吃白粥,或羊肉汁泡蒸饼食之。瘥后常服全真丹、来复丹。
凡臌胀脉弦紧易治,沉细难痊。
(此病若带四肢肿者,温之于早尚可奏功,若单腹胀而更青筋浮露者难治。
苟能看破一切,视世事如浮云,置此身于度外,方保无虞,次则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戒情性,重温急补,十中可救二三。
先生之丹艾,用之得宜,其庶几乎。)
(北海注:王凤仪所言之儿媳妇患大肚子病与此同乎?)
治验fu〈名〉
形声。
从邑,孚(fu)声。
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
本义:外城,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郛,郭也。
字亦作垺。
——《说文》//城卫楚丘之郛。
——《左传·僖公十二年》
//城成郛。
——《左传·襄公十五年》
//伐宋,入其郛。
——《左传·隐公五年》
一人因饮冷酒吃生菜成泄泻,服寒凉药,反伤脾气,致腹胀。命灸关元三百壮,当日小便长,有下气,又服保元丹半斤,十日即愈,再服全真丹永不发矣。
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
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
(方书多作寻常治之,河间又以为火,用凉药,每害人性命。)
治法:当服金液丹、草神丹、霹雳汤、姜附汤皆可,若危笃者,灸命关二百壮可保,若灸迟则肠开洞泄而死。
(脾泄之病世人轻忽,时医亦邈视之,而不知伤人最速。
盐商薛汝良,午间注泄,晡时即厥冷不禁,及余诊示已黄昏矣,两手脉皆绝,予曰病已失守,不可为矣。
速灸关元,重投参附,竞不能救,先生之论,诚非谬也。)
治验一人患暴注,因忧思伤脾也,服金液丹、霹雳汤不效,盖伤之深耳。
灸命关二百壮,大便始长,服草神丹而愈。
休息痢
痢因暑月食冷,及湿热太过,损伤脾胃而致。
若伤气则成白痢,服如圣饼、全真丹、金液丹亦可;若伤血则成赤痢,服阿胶丸、黄芩芍药汤。
初起腹痛者,亦服如圣饼,下积血而愈,此其轻者也;若下五色鱼脑,延绵日久,饮食不进者,此休息痢也,最重,不早治,十日半月,害人性命。
治法:先灸命关二百壮,服草神丹、霹雳汤三日便愈,过服寒凉下药必死。
(痢至休息无已者,非处治之差,调理之课,或饮食之过,所以止作频仍,延绵不已,然欲使其竟止亦颇费手。
有肺气虚陷者,有肾阴不足者,有脾肾两亏者,有经脉内陷者,有肝木乘脾者,有腐秽不清者,有固涩太早者,有三焦失运者,有湿热伤脾者,有生阳不足者,有孤阴注下者,有暑毒未清者,有阴积肠蛊者,有风邪陷入者,一一体察,得其病情,审治的当,自能应手取效。)
治验一人病休息痢已半年,元气将脱,六脉将绝,十分危笃。余为灸命关三百壮,关元三百壮,六脉已平,痢已止,两胁刺痛,再服草神丹、霹雳汤方愈,一月后大便二日一次矣。
一人病休息痢,余令灸命关二百壮病愈。
二日,变泄下,一时五七次,令服霹雳汤二服,立止。
后四肢浮肿,乃脾虚欲成水胀也,又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十两,一月而愈。
内伤
由饮食失节,损其脾气,轻则头晕发热,四肢无力,不思饮食,脉沉而紧,服来复、全真及平胃散,重者六脉浮紧,头痛发热,吐逆、心下痞,服荜澄茄散,来复、全真而愈。
若被庸医转下凉药,重损脾气,变生他病,成虚劳臌胀泄泻等证,急灸中脘五十壮,关元百壮,可保全生,若服凉药速死。
(内伤之证,饮食其一端也,又有劳倦郁怒,忧悲思虑,喜乐惊恐,恶怒奇愁,皆由七情不以次入,直伤五藏,更有由房室跌扑而成内伤者,临证之工,不可不察。)
霍乱
霍乱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致阴阳交借,变成吐泻,初起服珍珠散二钱即愈,或金液丹百粒亦愈。
如寒气入腹,搏于筋脉,致筋抽转,即以瓦片烧热,纸裹烙筋转处,立愈。
若吐泻后,胃气大损,六脉沉细,四肢厥冷,乃真阳欲脱。
灸中脘五十壮,关元三百壮,六脉复生,不灸则死也。
(霍乱之证,三焦失运,中土受伤,一时心疼腹痛,吐利频作,挥霍撩乱,烦剧不宁。
大法温其三焦,调其中土,一剂可愈。至若厥冷无脉,非重用温补不可,否则转筋入腹而死。
近世时医不云中暑,即言痧发,禁用官料,竟事凉冰,刺其廉英,针其曲泽,以大泄其血,不知脾胃受伤,中焦之荣血已竭,而复大泄之,譬下井而投以石也。
此种医人不顾人命,真狼心虎腹人耶,存救人之心者,当须体察。)
暑月伤食泄泻凡暑月饮食生冷太过,伤人六府。
伤胃则注下暴泄;伤脾则滑泄,米谷不化,伤大肠则泻白,肠中痛,皆宜服金液丹、霹雳汤,三日而愈。
不愈则成脾泄,急灸神阙百壮。
(神阙恐是命关之误。)
《难经》虽言五泄,不传治法,凡一应泄泻,皆依此法治之。
治验一女人因泄泻发狂言,六脉紧数,乃胃中积热也。
询其丈夫,因吃胡椒、生姜太多,以致泄泻,五日后发狂言,令服黄岑知母汤而愈。(平日恣啖炙,喜食椒姜,胃中积热者,有此一证,临证自明,然亦希遇。
更有泻脱津液,致舌胎干燥,发热神昏,谵妄不宁者,此脾胃大虚,法当温补,若用寒凉,虚脱立见。)
痢疾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愈;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
(痢疾固当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用果得宜,何尝不应手而愈?若涉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致者,又不可不以温补为要也,盖热药之误,易子转手,凉药之误,救治殊难。
虚衷以应,临证误人自少。)
(https://www.uuubqg.cc/82171_82171062/4044962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