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王讲玄学 > 第68章 【68】精气神说(四)

第68章 【68】精气神说(四)


四、内丹——生命皇冠上的明珠

        内丹,是道教内丹家将人身作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候,经过一定程序的特殊锻炼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这种融合物就叫作内丹。

        内丹的形成,可以改善人的生命状态,使人的青春焕发,智慧洞天,诱发出种种超凡入圣的特异功能,使人的生命活动显示出最佳的存在。

        因此,可以把它称为生命皇i冠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为了摘取这颗明珠,数千年来多少道家丹士,隐没高山,潜修丹房,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体验,从而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修炼方法。

        这些方法,统称为内丹术。

        据丹经所载,内丹术是道教炼养工夫的核心,是静功、动功、气功、房中、服食、药功、外丹等功夫的综合发展。

        内丹之学的历史,开始于先秦两汉,至隋代苏元朗著《旨首篇》,内丹理论才开始公开于世。

        再经唐末五代崔希范、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大加推衍,于是研讨内丹就成了风气。

        人宋之后,承钟、吕、陈丹法遗风,首推张伯端。

        其后递传,至白玉蟾而成内丹南宗一派。

        金元之际,王重阳开全真道门,有弟子七人,世称北七真,于是形成内丹北宗一派。

        其后明代陆潜虚创内丹东派,清代李涵虚创内丹西派。

        此外尚有三丰派、先天派、伍柳派、青城派、中派等等。

        这样一来,内丹术便成为宋元明清道教的主要炼养方法而传播、流行开来。

        内丹家认为,由太初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气分化阴阳,阴阳冲和而生三,三衍生出芸芸万物,是为顺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

        内丹功夫则在逆而行之,所谓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气、神);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一归无极(道)。

        从而达到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理想。这就是“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的内丹理论。

        炼丹的处所部位,即称作丹田。

        丹田又分上、中、下三部。对于它们的位置各说不一。

        一般认为,上丹田在头顶,丹家称为乾宫、泥丸宫。

        内炼中炼精化气之时,这个地方为还精补脑的地点;在炼气化神时,又为阳神上迁的地点。

        中丹田在两乳之间即膊中穴处,位于人体之正中。因为它是藏元始祖气之窍,又叫做祖气穴。

        《金丹四百字·序》曰:“能知此之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在此矣。

        ”这就强调了中丹田在内炼中的重要作用。至于女子内丹功法,其下手功夫,更以意守中丹田最为重要。

        下丹田又名正丹田,炼功中常说的意守丹田,往往是指意守下丹田而言。

        下丹田的位置医经一般认为在脐下一寸三分处,丹经则指脐内一寸三分处。

        在小腹外形轮廓中,冲脉的直线与带脉交叉地方与脐相平,形成田字,为炼丹的重要处,所以叫丹田。

        它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范围包括关元、气海、命门,能汇集、储存和运转真气,又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等经气运行的交汇点,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处所。

        因此,古人称之为“性命之祖”、“生气之源”、“阴阳之会”、“呼吸之门”、“五腑六腑之本”。所以,历代炼功家都很重视下丹田的锻炼。

        在运炼的过程中,就是以丹田为鼎炉的。鼎在上,炉在下。又因为内炼阶段的不同,而分为大、小鼎炉。

        在炼精化气时以上田为鼎,下田为炉,丹法叫大鼎炉。

        在炼气化神时以中田为鼎,下田为炉,丹法叫小鼎炉。

        《性命圭旨》说:“黄庭(中丹田)为鼎,气穴(下丹田)为炉,黄庭正在气穴上,缕络相连,乃人身百脉交会之处。鼎卦曰:正位凝命是也,此之谓小鼎炉也。

        乾位(上丹田)为鼎,坤位(下丹田)为炉··火从脐下发,水向鼎中符,三姓既会合,二物自相拘,固济胎不池,变化在须臾,此谓之大鼎炉也。”

        内丹有三要,一为药物,一为鼎物,一为火候。

        所谓“火候”,是指炼内丹全过程中所应当掌握的调息与用意的法度。

        《金仙证论》说:“火者神也,日汞,日日,日乌,日龙,皆我之真意。

        ”因此,火就是指炼功中的真意、元神,用神即用意来掌握呼吸,运炼精气,就是火候。

        《真诠》解释说:“火候本只寓一气进退之节,非有他也。

        火候之妙在人为,用意紧则火燥,用意缓则火寒。

        ”意紧急运叫武火,意缓慢行叫文火;采药烹炼时须用武火,术语叫做“舔吸撮闭”;沐浴温养时宜用文火,术语叫作“意随气转,微微观照”。

        《修道全指》说:“盖武火者,即呼吸之气急重吹逼,采取烹炼也;而文火者,即呼吸之气微轻导引,沐浴温养也。”

        火候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着内丹的成败,因此得到历代丹家的高度重视。

        如《悟真篇》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闭;大都全凭修持力,毫发差殊不成丹。

        ”清刘一明《悟真直指》说:“金丹全赖火候修持而成。火者修持之功力,候者修持之次序,采药须知迟早,炼药须知时节。

        有文烹之火候,有武炼之火候,有下手之火候,有止歇之火候,有进阳之火候,有退阴之火候,有还丹之火候,有大丹之火候,有增减之火候,有温养之火候。

        火候居多,须要彻悟,知始知终,方能成功。

        ”这些话都一再阐明并强调了火候在内炼功法中的重要性。

        火候的内容非常复杂,修炼时必须有人指导,而且必须在实际炼功当中去领悟。所以丹家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药物易知,火候难明”的说法。然而也并不是秘不可测,深不可探的。

        元陈冲虚《规中指南》解释说:“非秘不传也,盖采时谓之药,药之中有火焉;炼之谓之火,火之中有药焉。能知药而取火,则定里之丹成,自有不待传而知者已。

        诗曰:药物阳内阴,火候阴内阳,会得阴阳旨,火候一处详。此其义也。

        ”明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把内丹火候,更具体地分为生药的火候,采药的火候,封固的火候,小周天起火的火候,进阳火、退阴符的火候,火是止火的火候,得药服食的火候,大周天的火候等,并引经据典地论述了各种火候的景象和用法。

        若能根据这些并参照各家丹经,在实践当中去摸索,火候的正确运用也是可以办到的。

        总而言之,内丹术是道教中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主要手段。

        它把人的本身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竭力去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开发人的潜在功能(特异功能),作为主要目的。

        生命的机能和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些都是内丹术研究的课题。

        从科学的立场看,内丹术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又是在一个宗教的母体中孕育成长的,因此,它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神秘的色彩。

        只要我们辩证地对待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去加以研究,内丹术很有可能以其本身的优势而成为钱学森教授所提出的气功科学技术——东方科学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因为它具有较其它古代气功方法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理论方法体系。


  (https://www.uuubqg.cc/82171_82171062/4044956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