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区星 > 第二章 蛮夷

第二章 蛮夷


区星很懵。

上一秒,他还是县令董义的座上之宾。下一秒,他却成了罗县监牢里的阶下之囚。

新来的罗县县令,翻脸比翻书还快。

要说区星有谋反之念,倒也不算冤枉。

一个后世的灵魂,一个不曾被岁月蹉跎、没有经历过生活毒打的后世大学生的灵魂,穿越到东汉末年这样一个群贤荟萃、豪杰辈出的年代——风云际会,区星也不甘寂寞——他也有与史册上的英雄逐鹿中原、并驱天下的凌云壮志!

可是,论迹不论心。截止目前,区星可都还是大汉帝国长沙郡的良民——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都没干过。

勾结武陵蛮、零陵蛮?三方语言都不通呢,分明是一派胡言、子虚乌有之事嘛。

汨水倒流示警?汨水倒流又与他何干?汨水每年端午都倒流,难不成长沙郡每年都有蛮子造反?

相反的,他为帝国立过功,他为天子流过血!

可以这么说,董义之所以是秩千石的新任罗县县令,而非秩三、四百石的新任罗县县长,区星爷孙三代功莫大焉。

汉制,县的长官有县令、县长两种,秩次不同。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大县县令秩千石,小县县长秩四百石,更小的县县长秩三百石。

光武中兴以来,荆南人口急剧增长。前汉时南蛮自治的粗放政策逐渐变得落后。

后汉立国以后,大汉朝廷开始推动荆南四郡“改土归流”,想要彻底消化南蛮部族,获取宝贵的土地和人口。于是,官府和南蛮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据《汉书•地理下》记载,前汉平帝时,长沙地区“户四万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

而到后汉顺帝时,《续汉书•郡国四》所载,长沙地区已有“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不到一百五十年,长沙地区的户数几乎翻了六倍,口数几乎翻了五倍。

数字背后,有很多故事。

三十年前,即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十一月,积怨已久的长沙蛮在大精夫(渠帅)、区星祖父区霸的率领下暴动起事。

此后,蛮兵攻益阳,杀其县令。抄掠罗县、临湘,荆州是震。

延熹三年(公元160年)七月,刚以右校令之职升任荆州刺史的度尚调集重兵,步骑协同,水陆并进,终于在湘水之滨堵住了长沙蛮叛军的主力。

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在度尚指湘水起誓,允诺编户齐民,既往不咎后,区霸从心而动,率部投降。历时四年的长沙蛮叛乱至此平息。

蛮乱平息后,长沙蛮的部族被拆分打散,迁徙到罗县、临湘、益阳、安成、湘南、醴陵等地分散安置,编户齐民后,成为了帝国治下忠诚的子民。

区震所在的部分区氏一族成员,就被迁徙到了鹅形山脚下的玉华地区。

整个罗县区域,因此新增了五千余户两万余口。次年,罗县行政长官由长升令,由三百石直升千石。

值得一提的是,区震的好大儿,区星的便宜老爹区天,于延熹三年蛮兵围攻临湘县城的战斗中身被重创,由此落下了病根。

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伤病缠身的区天溘然长逝。同年秋天,区天的遗腹子区星诞生。

然而,谁都不知道,区星才刚刚诞生,就被一个同名同姓的后世灵魂夺舍占据——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区星就成了区星。

此后数年,随着两个灵魂的逐渐融合,区星开始逐渐展露出他早慧的一面。

这让老反骨区震大喜过望。

编户齐民后,子孙后代就可以去读书,其中优秀的可以去京师的太学深造,入选太学后就可补官,前途一片光明呐——这是当日度尚劝降时的说辞,区震记得很清楚。

眼瞅着自己的乖孙子可能是个读书种子,区氏一族振兴有望,老反骨区震老泪纵横。

如果有另外的路可走,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又会愿意起来造反呢?

可区震的消息并不灵通,他不知道的是,刚刚发生的党锢之祸,让太学生也成为了宦官打击的对象。

他所设想的道路大概率是走不通的。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区震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勉强将区星塞进了罗侯寇氏一族的私学。

至此,和其他帝国少年一般,区星从“八岁入小学”开始了求学。

然而,不等他“十五入大学”,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打断了区星的求学深造之旅。

出于安全考量,区震将区星接回了区家冲,那里有竹筋土墙的坞壁和团结一心的族人。

也就是那一年,区星在区家冲开设了区氏一族自己的蒙学,半瓶水晃荡的他开始为族人传道授业。

从那一年起,区星开始调整自己的个人战略规划。一颗新星,在汉末冉冉升起。

“永寿三年十一月,长沙蛮反叛,屯益阳。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众至万余人,杀伤长吏”——《后汉书·南蛮传》


  (https://www.uuubqg.cc/82052_82052987/676483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