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陕西大旱
核心的问题解决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被皇帝任命为景教会大主教的汤若望,为了让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能坐稳,请求道:
“陛下,金尼阁教士带来七千余部图书,尚未完成翻译。”
“吾等愿和太常寺翻译总署合作,翻译这些典籍。”
朱由检允许这些传教士传教,主要就是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闻言对汤若望大为夸赞,许可道:
“可以和太常寺合作,按译名规范翻译。”
“还有利玛窦等人以前翻译的部份,也要根据译名规范修改。”
“在礼部出版厅审核后,允许印刷出版。”
把这件事交给汤若望主持,朱由检写了个手谕让分管翻译总署的倪元璐配合,又向徐光启道:
“朕听说利玛窦等人,还曾经把四书等典籍翻译为泰西文字。”
“徐学士要根据拼音等制定译名规范,把这些书籍重新修订。”
“朕要以它们为礼物,送给各国君主。”
这是他保留传教士、改造景教会的另一个目的,把中国的一些文化,通过传教士传过去。
如今的大明落后于西方的地方很少,总体上还是强势的。作为强势文明,一定会像历史上那样,在西方掀起一股中国热。
朱由检想看看在中华文明一直强势的情况下,这股中国热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会不会更深刻地影响西方人,让他们把大明视为文明灯塔。
景教会里面的西方传教士,在朱由检看来就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先导。
他让龙华民去罗马教廷解释景教会的成立,就是一次试探。
如果罗马教廷能接受,他就通过景教会,向西方派遣传教士。通过宗教联系,传播中国文化。
如果罗马教廷不接受,那他就和英格兰等新教国家发展关系。把中国的文化,通过这些国家传出去。
彼可以来,我可以往,文化上的较量,终归还要看国力。
徐光启听到皇帝的这个命令后,心中很是激动。他是信徒不假,但也同样是儒者,学习西学的目的,是以西学补儒学。因此他对于传播教化,还是很热心的。
耶稣会中国教团被改造为景教会后,他心中的信仰危机得到缓解。这让他的一些想法,更加坚定起来。
在汤若望等人离开后,徐光启向皇帝请求道:
“陛下,陕西五月以来,一直没有下雨。”
“禾苗尽皆干枯,这一季确定要绝收。”
“臣请前往陕西,应对此次旱灾。”
这是他近两个月一直在思考的事,也是在确认皇帝的说法后做出的选择。
在他看来,这次旱灾的原因,既然和传教士有关,自己作为信徒,就应该主动赎罪。
朱由检对他这个想法,不知说什么好。他给出的旱灾理由主要是甩锅,避免以后旱灾频繁发生时,自己被大臣逼着下罪己诏。
给徐光启带来这么大的痛苦,是他没想到的。
对徐光启救灾的想法很赞赏,朱由检却否决了他前往陕西的事情,说道:
“救灾不一定要去陕西,那边朕已经安排了陈奇瑜去查看。”
“徐卿身在朝中,应该知道对于朝廷来说,练好新军最重要。”
“这样才能在以后和建虏决战,夺回辽东安置灾民。”
“徐卿刚刚把新军士兵选好,这时不能离开。”
徐光启道:
“新军训练,可交给孙元化……”
提到这个,徐光启方才想起,自己把孙元化推荐为出使泰西的使臣。
这下新军的事务,他还真离不开。
朱由检也想到了这点,说道:
“孙元化不日就要出使泰西,徐卿还要翻译四书等典籍让他带着,这就更不适合离开京城了。”
“这样,朕任命你加入戡乱救灾委员会,负责抗旱救灾事宜。”
“再把杨御蕃等人派给你,辅佐训练新军。”
顺手往新军安插了几个将领,朱由检又提到了自己给徐光启安排的弟子张溥,以及科学概念,嘱咐徐光启道:
“张溥在报纸上宣扬的科学概念很好,无论中国还是泰西,都有许多属于科学的学问。”
“朕会让内府监拨款,在内廷成立皇家科学院,负责研究科学。”
“科学院和上林苑监合作,成立农业科学分院。”
“徐学士就主持这个农科院,研究农田水利和耐旱作物,尽快推广到陕西。”
“还有孙元化出使泰西时,让他多注意搜集一些种子,耐旱、耐寒、高产的,都要搜集过来。”
把欧洲种植的大麦、小麦、黑麦、甜菜等作物,都加入了搜集名单。美利奴羊、安格斯牛、夏尔马、长毛兔、白猪等品种,无论这时候有没有,都注意搜集一下。
甚至,他还想到原产于西非的油棕和南美的橡胶,让孙元化出使时分出船队搜集。
使团的规模,也因此越来越大。朱由检从内库中拨出款项,作为出使花费。
徐光启得到了这个任命,觉得在京城研究耐旱作物,同样能为抗旱救灾做贡献,终于放弃了去陕西的事情。
但他还是请求,派一些弟子前去,在陕西建立试验田。
朱由检点头认可,指定安排给徐光启的新科进士宋应星带队,考察陕西的农田水利。
宋应星接到任命,准备前往陕西的时候,之前被皇帝任命去考察驿站、驿道的陈奇瑜,已经抵达了陕西一段时间。
一路沿着驿道走来,陈奇瑜看着干枯的禾苗,确认陕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旱灾:
“三伏亢旱,禾苗尽枯,这是真正的赤地千里啊!”
“陛下真说中了,陕西发生了大旱!”
离开京城之前,他心中对皇帝的预测本来还有怀疑。但是一路走来,他已经怀疑尽去。
不但陕西,沿途的山西很多地方也发生了旱灾,需要朝廷赈济。
陪同他巡视的延绥巡抚朱童蒙,同样也是这个感受,面色沉重地道:
“禾苗尽枯,就不止是减产了,而是完全绝收。”
“延绥这边去年就有旱灾,让很多人家积累的粮食耗尽。”
“耕三余一、积谷防饥,三年才能积累出应对一年灾害的粮食。”
“今年不但不能补充积蓄、反而又发生大旱,灾民是彻底活不下去了,只能靠朝廷赈济。”
“陈兄,你说朝廷能拨下多少赈灾款、运来多少粮食?”(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80885_80885899/462004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