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街道和道路标准
朱由检之所以成立护军使,自然是为了方便地方配合。
避免五城兵马司和三城区分开后,文武之间产生矛盾。
同时,他还有用文官监督武官和勋贵的意思。毕竟单纯让勋贵守城门,他也有些不放心。
不仅如此,他还继续说道:
“五城各门防卫,还要由提督九门内官确认。”
“所有城门事务,五城兵马司指挥、五城护军都尉,都要和守门内官一起确认。”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让文官、武官、宦官都不能在城门乱来。
群臣和勋贵听到这些,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因为以前的城门事务,是由提督九门内官和五城兵马司管的。
如今皇帝把五城兵马司划归五军都督府,勋贵不偷着乐就好了,怎么会提出异议?
文官就更是如此了,在皇帝调解下设立五城护军司后,他们也能够插手城门事务。尤其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员,会由五军都督府官员兼任。这代表着他们对五军都督府部份人有了约束力,和五军营的护军都尉配合,迟早能把护军体系渗透进去。
可以说,这个调整之后,文官和勋贵两方,可谓皆大欢喜。
五城兵马司虽然上面多了几个婆婆,却提升了级别,由正六品衙门一跃变成正二品。
唯一受损的是提督九门内官,从之前的说一不二,变成了要和文武官员商议。
不过对于他们,朱由检是不需要另外商议的。
这些内官的职权,他完全能一言而决。
而且京城各门在这些宦官的管理下,实在称不上好。
朱由检又不打算用他们收取城门税,干脆地削减他们的权力。
避免将来提督九门内官变成九门提督,越来越有权力。
在用内官的权力做出让步后,朱由检的诉求,自然就随之而来,他命人取出卫尉寺绘制的京城街区图,向太仆寺卿陈奇瑜道:
“朕之前让工部和太仆寺一起对京城的街道进行改造,你们规划好了没有?”
“还有新开的城门,位置确定了没有?”
陈奇瑜前几日恰好和工部右侍郎张文郁商议过,确定京津铁路的车站和路线等问题。
闻言当即回道:
“臣和张侍郎初步议定,在京城北面、东面、西面,各开一个城门。”
“北面的城门就在钟鼓楼北,方便把京西铁路延伸进来。”
“张侍郎打算在营建新钟塔的同时,仿照前元建立钟鼓楼市。方便人们去参观新钟塔,购买钟表、星表等物品。”
这个想法,其实是朱由检提出来的。他让张文郁等人规划新街道,当然没忘记建立几个商贸中心。
后世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和西单现在都是朝廷衙门和达官贵人的府邸所在,当然不可能建成市场。
所以他之前选择就选择了灯市作为商业区,把戎政府迁走,建立百货商场。
钟鼓楼市就是他规划的城北市场,在建造新钟塔拆迁周边建筑时,一并建立起来。
指着京城的街区图,陈奇瑜道:
“前元修建大都时,确定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
“按照新制度量衡,大街的宽度就是十二丈、四十米。”
“只不过前元的步长度相比新制略短,实际只有三十七米宽左右。”
“这次重建钟鼓楼区域,臣等打算按新制定为四十米,从北安门到新城门,作为京城的北大街。”
这个规划,朱由检是认可的。
但是京营护军使李邦华却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在京城新开城门,就得派人守卫。”
“那样防御压力会更大,需要更多的兵力。”
“臣以为当前内九外七十六城门正好,不需要新开城门。”
群臣之中,也多有附和他的。
这些人不愿大兴土木,甚至不想做任何改变。
但是枢密院这个机构,就是朱由检对朝廷制度改革才设起来的,他们天然没有反对改革的立场,被朱由检轻易击溃:
“不开城门的话,新钟塔如何修建?”
“在钟鼓楼附近的百姓,如何愿意迁到城外去?”
“如果你们能解决这件事情,不开城门也行!”
这让他们如何解决?
能够住在城内的,谁愿前往城外?
城内有城墙的保护,遇到战事也不用担心危险。
城外那就不一样了,一旦发生战争坚壁清野,那就可能需要把房屋给拆毁。
如果来不及撤到城内的话,有可能连命都要搭进去。
所以城里的人只要有条件,那是绝对不愿前往城外的。
甚至就连外城的南城区,都有很多荒地。
陈奇瑜作为此事的主持者,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理由,向武英殿里的大臣仔细解释道:
“新城门不但方便城内城外往来,把一些愿意去城外的人迁出去。”
“还能方便城外的人来新钟塔校时,在钟鼓楼市场购物。”
“连接诸王府和大学城的铁路,也要经过新钟楼,直接修到城内。”
这点才是杀伤力最大的。
在诸王府和大学城规模越来越大的现在,很多达官贵人和学生家长,都要求修好连接的道路,方便京城和两地的往来。
那些勋贵想到以后可以直接从钟鼓楼乘坐有轨马车通往诸王府一带的宅邸,对此纷纷赞同。
其他大臣在想到那些学生后,也不好再提出反对意见来。
他们的亲戚子弟有些就在学堂读书,而且那些精力旺盛的学生,如今是京城报刊投稿的主力。
谁都不愿意招惹这些人和他们的父母,不好再反对新开城门的提议。
陈奇瑜在说服他们之后,又指着京城街区图说道:
“钟鼓楼这边,将成为一个交通中心。”
“建立有轨马车站,通过大街上的铁路,前往京城各地。”
“向南能连接皇城北面的北安门,向北连接新开的城门。”
“向西通过斜街连接德胜门,向东通过顺天府街、东直门大街连接东直门。”
“这条大街还能向北连接安定门、向南连接崇文门。”
“可以说从钟鼓楼这里,能通往东城各地。”
朱由检微微点头,对陈奇瑜能理解交通中心这个概念很满意。
而且更让他满意的,是以后能直接从皇城的北安门,经过新城门出去。
那样以后他再前往诸王府就更方便,可以同样坐有轨马车。
如果京城遇到变故需要出城,他也能通过这里快速出去。
所以,他向陈奇瑜道:
“四十米看似够用,其实却有些不足。”
“有轨马车的铁轨占地至少要四米,复线就是八米。”
“如果考虑到安全空间,最好从铁轨中间,向外留出六到八米。”
“朕的意思是,如果大街建成六车道的话,有轨马车的轨道,放在二、五车道。”
陈奇瑜算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道:
“每条车道占地四米,六车道也只需要占地二十四米。”
“大街四十米宽,已经足够铺设。”
“即使有人占了道,也能要求他们强制腾退。至少留出三十七米的大街宽度,在二十四米车道外还有十三米富余。”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如果路上只有车道,确实可以这样,但是朱由检想着后世的规划,说道:
“大街街道的中间,需要建设一条四到六米的分隔带,里面种上低矮的花草和树木。”
“所有行人和车辆,都要靠分隔带右侧行走。只有在留出的缺口,才能左转在左侧道路回头。”
“避免有些人在前进时突然调头,造成交通混乱。”
“它的宽度具体是多少,多长距离设置一个开口,需要道路研究所的人试验。”
这是朱由检参考后世的街道,所提出的要求。
后世只要宽度很大的街道,基本都会设置分隔带。尤其是高速公路上,这更可以说是必备。
此时的车辆速度虽然不快,中间调头也不会带来很大危险。但是对交通的阻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吩咐在大街上设立分隔带。
陈奇瑜最初还有些不太明白,但是在皇帝仔细讲解之后,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说道:
“如此一来,确实能让道路更顺畅。”
“但是减去六米后,大街上还有七米富余。”
这个宽度,在他看来足够行人所需。
甚至因为现在京城的街道上人车分离不明显,有些行人还会上车道,不需要留出太多专门的人行道来。
不过在朱由检看来,七米却远远不够。这样分成两侧,每侧就只能有三米五。
这个宽度别说对于大街了,对于小街的人行道都有点窄。
考虑到以后的需求,朱由检道:
“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应该种植行道树,把车辆和行人隔开。”
“还有街道之上,以后要开挖下水道,埋设水管等。”
“主干道每侧人行道,不应低于六米,这样街道宽度,就需要四十二米。”
“如果再为人力车设置专门车道,那就需要五十米宽。”
这大概是后世北京的街道宽度,后世西城区的主干道宽度,达到44.27米。长安街的宽度,是50到120米。
考虑到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预留人力车道或者说自行车道、竖立电线杆或埋设电缆等,朱由检要求新的大街宽度,至少要达到五十米。
以后京城临街的建筑改建时,都要遵守这个规范。
没改造的地方则只要求三十七米,人行道和人力车道留得稍窄一些,等临街建筑改造时再扩充出来。
听到不是立刻修改京城的所有大街宽度,陈奇瑜放下心来,说道:
“臣会和工部官员商议,确定新大街宽度为五十米。”
“小街以前是十二步,胡同以前是六步,新标准定为多少米?”
朱由检估摸了一下说道:
“小街中间暂时不需要分隔带,有四车道就行了,加上两侧各六米的行人和人力车混合通道,宽度定为二十八米。”
“现有十二步、大约二十米宽的小街沿用,中间只设两个专用车道,两边六米宽混合通道。”
“胡同现在的标准宽度只有九米多,而且很多地方被侵占,划分两个车道后,连专门的人行道都留不出来了,下水道修建也不便。”
“以后改造的时候有条件就拓宽为十六米,两车道加两侧各四米的混合通道。”
“达到这个标准的称为小巷,达不到的称为火巷,也就是胡同。”
“火巷宽度最低是六步,也就是三丈十米,要允许两辆大车通过,行人和车辆混合通行。”
“正式的街巷在将来都要符合这个标准,更窄的巷子和私人宅院留出来的道路,同样也要制定规范,尽量减少断头路等不方便通行的道路。”
说着,他还向陈奇瑜道:
“之前让你们制定各级公路的标准,都定下来没有?”
“一二三四级公路,都有什么要求?”
陈奇瑜听到皇帝问起这点,心中就兴奋了,向着皇帝表现道:
“一级公路是四车道,臣等之前定的路宽是二十米,两边各预留两米人行道。”
“如今陛下提出分隔带,臣以为某些一级公路应该同样设立,宽度可提升为二十四米。”
“如果为行人留出四米宽的人行道,可以像城内小街一样,宽度定为二十八米。”
朱由检微微点头,认可道:
“现在公路缺少,走公路的行人应该很多,要考虑他们的需求。”
“一级公路的宽度,就定为二十八米。”
“如果是收费公路,可以建成封闭道路。”
后世很多道路,是不允许两边随意进入的。但是现在却不行。
一是驿道要允许人通行,二是把道路封闭,需要的成本非常高。
所以朱由检只允许收费公路封闭,其它道路要开放。
同时,他还仿照后世的高速公路,确定一级公路之上的等级:
“一级公路之上,另设特级公路,有六车道或八车道。”
“参考大街的宽度,可以定为五十米甚至更宽。”
“像是京津公路,现在车辆越来越密集了,将来有条件就扩建为八车道,甚至封闭起来只让车辆通行。”
陈奇瑜急忙记下,又说道:
“二级公路是双车道,臣打算仿照小巷宽度定为十六米。中间两条车道只允许通行车辆,两侧允许行人和车辆混合通行。平原地带的驿道改造,主要按二级公路标准,有条件的修建一级公路。”
“三级公路同样是双车道,标准更低一些,车道上允许行人通行,仿照胡同宽度定为十米。山区地带的驿道改造,主要按三级公路标准,甚至在一些地方降为四级公路标准。”
“四级公路是单车道,只要求宽度四米以上、能够通行大车。”
“涿鹿区村村通公路,就是这个标准。”(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80885_80885899/462001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