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新火铳的使用
降低世官级别、降低京卫世业田、鼓励往境外迁徙。
这三个措施下来,京城的卫所屯田是够分了。但是对京卫世官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每个世官一百亩到三百亩的世业田,远远不足以弥补他们迁移卫所带来的损失。
钱盛此时就在担心富峪卫迁离现有的驻地,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可能需要放弃。
尤其是卫所屯田这一点,无论现在占据了多少,都要按世职级别重新分配。
他怀着担忧说道:
“除了卫所屯田外,京城不少世官,还有私自购买的田地。”
“这些田地在卫所迁移后,应该如何处置?”
顾炎武笑着说道:
“只要地契明确、流转过程合法,朝廷就认可这些土地属于他们。”
“但是在税收上,就要缴纳有产税了。和朝廷分配的世业田一起,计算有产税率。”
“而且加起来不能超过一千亩,这是给所有人的限制。”
“如果想突破这个限制、或者少缴税的话,可以给家族子弟分户,让他们作为军民户独立出去。”
“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祭田,或者捐赠为学田,同样作为公田缴纳十一税。”
这是枢密院商量后确定的政策,京卫世官分配的土地实在太少,如果不允许他们拥有私田,估计这些人会跳起来。
所以他们的私田仍旧能够保留,只是要遵守千亩限制,按朝廷政策缴纳田产税。
目前兵部正在和户部商议,确定世官的私田如何征收赋税。
钱盛听到这些,心里有些安心。至少朝廷没有规定的那么死,不让世官拥有其它产业。
不过想想一些世官拥有的私田多是侵占卫所屯田来的,而且一些家庭不止拥有三百亩地。他觉得这个政策一定会受抵制,那些土地众多的世官,一定心怀怨念。
委宛道出这个忧虑,顾炎武沉思之后,说道:
“其实想保留更多土地也不是没有办法。”
“金吾卫的世官,就允许自行置办和级别对应的土地。”
“百户和试百户是五百亩,指挥使是千亩,参考涿鹿三卫世官分配的土地。”
“但是转入金吾卫后,那就没有具体卫所了。以后只有虚衔,或者相应级别的优待。”
把金吾卫世官和普通卫所世官的区别道了一遍,顾炎武还说道:
“陛下是想把那些不愿在卫所服役的世官都转入金吾卫的,给他们一些优待,自己去谋生计。”
“但是朝堂上的大臣,对此却不愿意。认为不在卫所服役的世官,应该把世职完全削去。”
“只有以前考上进士、立功受到朝廷封赠的,才能像现在的大臣那样,获得金吾卫世官。”
这件事情不说还好,钱盛听到之后,顿时心中来气。
因为他在听到金吾卫世官的待遇后,心里就很动心。
虽然金吾卫世官只是虚职,麾下没有军户供他们奴役。但是卫所制度改革后,他们这些在卫所的世官,以后同样也不能随意驱使军户。
两者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已经将要消失。身为卫所世官,并无更多权力。
而且更让他动心的是,金吾卫世官因为不在卫所,所以不需要一直出丁服役。家族子弟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没有限制存在。
这意味着世官解开了必须从军的限制,后代不用再上战场拿命拼。
即使世业田需要自己置办,钱盛也觉得能认了。京卫世袭百户只能分配的一百亩土地,他并不怎么放在眼里。
所以他怀着抱怨说道:
“京卫世官,为何不能转入金吾卫?”
“那些文官也太霸道了吧?把金吾卫看作他们的自留地。”
又怀着期盼询问道:
“如果主动降级呢?能不能转入金吾卫?”
“例如我现在的百户世职,如果能提升为副千户,能不能降低一级,以百户身份转入金吾卫?”
这点顾炎武真不知道,因为枢密院的章程,还没有制定得这么细。
他向钱盛说道:
“枢密院对此没有讨论过,但是他们给世官的最后一个选择,就是完全放弃世职,以后转为军民户。”
“除了男丁成年后需要服役三年外,其他方面和民户全无差异。”
这个选择,如果在之前顾炎武道出金吾卫之前,钱盛勉强还能接受,甚至会考虑考虑——
因为从军实在太苦了,有点家业的人,都想让后辈子孙脱离这个苦难。
尤其是他们这些底层百户,甚至有人放弃世职像贫苦军户一样逃出去。
只是想想百户能转为的爵士,捐纳价格是十五万石。钱盛对此又一阵不舍,觉得就算转为金吾卫虚衔,也比完全放弃好。
想着卫所世官能转入金吾卫这条路,钱盛决心回去之后,就和富峪卫等卫所的世官联络,一起向五军都督府请求,允许他们转入金吾卫。
不知钱盛这个想法的顾炎武,还在继续劝说对方往塞外迁徙。
只是钱盛所在的富峪卫本就是从塞外迁到京城的,他从祖上的经历深知塞外是个什么鬼地方。只要有其他选择,就不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顾炎武的劝说,并无多少成效。
最终,他只能放弃对牛弹琴,叹息着把钱盛送了出去。
至于钱盛要来探望的钱武,直到最后顾炎武也没让他们见面。因为钱武正在训练中,而且训练内容属于机密。
——
鹰扬军的教场中,徐光启、孙应元、张永安等人,正在观看士兵训练。
他们使用的武器,正是吕祥设计的活门铳。
在作为制式武器被采纳后,装备部和内廷的武器作坊很快在原本的火铳上改造了一批,用于新军训练。
孙应元和张永安等人选拔了一批适应这种武器快的士兵,争取尽快形成战力。
鹰扬军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准备在京城发生动乱时出击。
可以说,朱由检对这次卫所改制非常重视,甚至做好了武力镇压反抗、强制推行的准备——
在他内心之中,未尝不希望一些世官反抗,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拿下他们,减轻朝廷负担。
顾炎武深知鹰扬军的战备为了什么,在送走钱盛之后,就去向在此坐镇的徐光启汇报,说了一下他和钱盛交流的内容,以及对这个富峪卫百户的看法。
徐光启听到钱盛对大部分措施都很认可,只是对卫所世官难以转为金吾卫很愤恨,沉吟道:
“看来转为金吾卫的资格,要稍微放宽一些。”
“这样卫所改制,会减少些阻力。”
“我会写份奏疏上奏陛下,同时让枢密院讨论。”
说着自己的打算,徐光启又对顾炎武向钱盛的讲解很赞赏,叮嘱他道:
“你的那些看法,可以整理成文章。”
“在卫所改制的决定下达后,发表在《卫报》等报纸上。”
“尤其是给世官的出路和选择,要向他们讲明白。”
“有心建功立业的世官,要鼓励他们去境外卫所,甚至开辟领地。”
“求安稳的世官,就让他们拿着世业田屯垦。”
“被降级却又不甘的,鼓励他们去境外。”
“如果没有这个胆子,就老老实实接受降级。”
这样一个整体政策,在徐光启看来没有多大问题。
需要放松的就是转为金吾卫的口子,让那些不愿留在卫所的世官,转入虚置的金吾卫。
想着这件事情,徐光启离开教场去写奏疏。顾炎武没有急着去写文章,而是在士兵训练间歇,把钱盛来探望的事情,告诉了已经升为少尉带领一个小队的钱武。又问他道:
“活门铳用着怎么样?”
“能适应这种新火铳吗?”
“如果发生京西叛乱那样的事情,有没有信心平叛?”
钱武拿着手中的火铳,满怀信心地道:
“当然有信心了!”
“活门铳比以前的火绳铳方便多了,训练非常简单。”
“要是发生京西叛乱的事情,我有信心带领一个小队,就能把一千叛军击溃。”
“如果敌人没有骑兵和火炮,我的小队一个人都不会死去。”
三百米的有效射程、熟练之后高达15发每分钟的射速,钱武觉得手中的活门铳,就是床弩和弓箭的结合体。
只要在敌人弓箭射程外作战,他有信心不损一人,就能击溃敌人。
别说京西叛乱那样的小乱子,就是面对建虏,他也有这个信心。
可以说,在换装新式火铳后,鹰扬军上下信心爆棚,一个个摩拳擦掌地训练,准备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获得世袭爵位——
大明世官看不上的境外封爵,他们却很热心。有信心靠这种火器,开辟出自己的领地。
顾炎武对这种信心非常赞赏,但还是怀着关切问道:
“有什么困难没有?不要不好意思提。”
“本官作为护军,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
钱武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道:
“问题还真有一个,就是军中的兄弟们经常问,子弹能不能发多一点。”
“现在用子铳训练,打完后要自己复装,实在是太麻烦。”
“没有足够的子弹,上战场也打不死多少敌人。”
这是改用金属定装弹后,新出现的问题。
子铳的制造还好说,大明在制造佛郎机炮子铳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活门铳的子铳虽然要求更高,却难不到他们。
但是子弹的制造就麻烦了,使用的黄铜成本高是一方面,弹壳的卷制技术也不成熟。
所以子弹的配发数量一直比较少,大部分士兵是用能复装的铁制子铳训练。
这种子铳沉重不说,打完后就需要士兵手动复装。因此出现的事故,也并不在少数。
尤其是铁制子铳润滑不畅,有时需要涂油,才能把子铳顺利从弹膛里抽出来。
再加上铁制子铳和黄铜子弹的装药量等方面有差异,士兵普遍希望多配发黄铜子弹,用它训练和准备作战。
顾炎武记下这个问题,打算有时间就和装备研究院提一提。
尤其是铁制子铳抽壳不畅这一点,他觉得需要装备院下大力气改进——
知道铜价的他,并不认为黄铜子弹能大规模普及,铁制子铳对于大明的士兵,或许更适合些。
想着这个问题,顾炎武在新一轮训练开始后,向负责训练的参谋长张永安道:
“子铳复装容易出问题,你注意过没有?”
张永安皱着眉头说道:
“这件事当然注意过,但是不复装的话,哪有那么多子铳供训练?”
“反正他们以前给火绳铳装弹更麻烦,这种子铳复装,还更简单了呢!”
显然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顾炎武曾经深受倒引火药之苦,知道复装子铳,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提议道:
“子铳复装是个精细活,我以为应该让军械员,专门负责这件事。”
“再抽调几个擅长复装的士兵,负责协助他们。”
这能减轻大部分士兵的复装子铳工作,张永安思索之后,怀着犹豫说道:
“这样专门交给几个人,他们的负担就重了。”
“而且子铳复装是重要训练内容,平时不操作的话,他们怎么熟练?”
对张永安这种想法,顾炎武当即反驳道:
“子铳复装是暂时的,以后生产多了,谁还复装他们?”
“转为军械员带人专职负责后,还能减轻士兵的训练负担。”
“复装子铳出问题的概率,也会更小一些。”
张永安却叹息道:
“概率是会降低,但是却不能完全避免。”
“我担心军械员带人复装的子铳一旦出问题,会在军中引发大事端。”
“以前各人自己复装,出了问题后果自负。”
“军械员带人复装的话,出了问题责任算谁的?”
这个问题,让顾炎武哑口无言。
如果只考虑统一后勤、简化训练,子铳复装由专门人员负责最简单。
但是因为复装的子铳不是自己使用,那些人如果不用心,很有可能出现问题。
就算是严格管理降低出问题的几率,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伤残的士兵找复装者的责任。
这才是张永安一直让士兵自己负责,像以前给火铳装弹一样、由士兵自己复装子铳的原因。
感叹着这件事的复杂,顾炎武想着皇帝给卫所世官的选择,说道:
“那就让士兵自己选择吧!”
“他们可以自己复装,也可以偷懒交给军械员。”
“同时签订责任书,出了问题后果自负。”
把皇帝提倡的选择权,用到这方面来。
同时加强对复装工作的管理,淘汰可能有问题的子铳。
如果士兵觉得某些子铳特别适合某支火铳,还可以打上标记申请配套保存……
种种相关制度,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制定下来。
新式火铳的使用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甚至火铳也有了很多改进,更符合实际作战所需。
无论士兵还是军官,都在熟悉新火铳。准备用在战场上,将来一鸣惊人。(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80885_80885899/4620016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