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 第126章 思想碰撞

第126章 思想碰撞


这人她很熟的,  因为当初宋禾学校里就立着一尊她的雕像。

        第一节专业课时,老师也认真对着她们介绍过她,甚至专业课本上,  更是有她的相片。

        赵慈云岁数不小,如今估摸着有八十来岁。不过看她刚刚上台的模样,宋禾猜想她腿脚应该还挺利索的。

        等到发言时,声音也不算小。

        赵慈云站在台上,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她手上没有稿件,对着话筒直接开始讲话:“大家好,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们,  你们好!”

        她又鞠了个躬,台下掌声雷鸣。

        “我叫赵慈云,是一名幼儿教育老师……”

        宋禾一旁的吴秋心低声说:“赵老师以前确实是一名一线幼师,民国的时候她就在海市政府办的幼稚园中工作。战争时又护着园里的孩子逃生,一个小孩都没被落下。”

        她是怕宋禾不认识赵慈云,所以特意给她介绍。

        没等宋禾说话,  吴秋心继续道:“即使后来赵老师没在一线工作了,  她还是喜欢其他人把她当成普通的幼师。”

        宋禾点点头,  表示知道。

        台上赵慈云还在继续:“……在座的同志从五湖四海而来,我们相聚一堂,  为的就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前路。我们国家一路风雨走来,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更是在艰难中前行……”

        “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幼儿园不应该只在城市中发展,  更要在广大农村中落地生根……从五四年至今,在这二十年间,  有上百家幼儿园在农村开办。”

        “只有当幼儿园足够多,  幼儿教育遍布城市乡镇,  走入广大农村之时,我们这个专业才能蓬勃发展。”

        “前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神圣的使命,教师是神圣的岗位。幼师面对的是刚走出家庭,进入学校的孩子。一间幼儿园是什么样,取决于幼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幼师,才是如今最为紧要的问题……”

        赵慈云想必是做了许多工作,她讲话持续了十多分钟,不但提到了当下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更是点到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当她说出“源阳市河西公社幼儿园”这几个字时,宋禾骤然坐直身体。

        “……我曾听友人提起过河西公社的一家幼儿园,里头的课程很有意思。如今幼儿园教学很极端,要不就把幼儿园开成保育院,以看孩子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安全便可以。要不就办成一年级,日常作息课表竟然和一年级接轨!”

        一旁的陈教授突然侧头悄悄问宋禾:“你当初就是在河西公社的对吧?”

        宋禾浅笑:“对。”

        陈教授露出个赞许的目光:“等会议结束,我带你去见见赵老师。”

        宋禾惊讶:“您认识她?”

        陈教授诧然:“你不知道吗,赵老师当年在我的大学里任职,她还曾教过我一学期。”

        这宋禾还真没想到,赵老师是陈教授的老师,陈教授又是吴秋心两人的老师。

        恐怕这个礼堂中,不少人都是这样。

        师门重聚了这是。

        “……这间幼儿园除了农忙课,有自然生物课,更有手工实践课。幼儿园主要任务是让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非是让孩子学习认字,更不是学习加减法。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还是得从老师抓起,从幼师抓起……”

        赵慈云快说完了,她发表的主要观点就是每个学校需要多招生,能够在三年内输出一大批专业的幼师,并且这批幼师数量需要满足国内十分之一幼儿园的需求量。

        这是她依托自己调查结果说出来的。并且还需统一每个学校的专业课,更要□□材,极力遏制这种幼儿园中极端的,不良的现象,讲究科学育儿,不能拔苗助长。

        台下掌声第三次响起。

        赵慈云站了近二十分钟,这会儿除了步子有些僵硬外,一切还好。

        宋禾能认出她的样貌,却死活记不起来她是在哪年去世的。

        赵慈云走下台,坐在第一排。

        有了她打头,不少人都愿意上台发言。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名一线幼师,在场上人们很明显能看出来她的不同。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皮肤是黝黑的,若近距离看,还能看到她的皮肤是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茧子。

        但她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这位女士说话带着口音,即使所有人都能听出她努力地在说普通话,但话中依旧带着浓厚的口音。

        “俺、我叫李春花,来自莲花乡,是莲花乡幼儿园的老师。”

        “我们莲花乡附近的七个公社中,只有一家幼儿园,就是莲花乡幼儿园……”

        她胆子很大,站上台一点儿都不害怕,表现得落落大方。

        即使浓厚的口音让人听得艰难,但底下人依旧被她的演讲所吸引。

        “……我们的幼儿园第一次开在田野上,在田野上竖着一张黑板,让小孩从自家带上板凳,幼儿园就这么开了起来。”

        “后来公社看我们实在艰难,就把工具室给腾了半间出来,没错,只有半间。不过,这也让我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是每天社员们开工收工之时,我们总是要起身离开。无论那时是在教孩子们唱歌,还是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们都得停下起身,然后站在房间外……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我们用了五年。五年里,学生换了两茬,可我们始终还在这个工具房幼儿园中。直到两年前,工具房坍塌了,压伤了一个小孩后,公社才挤出一些钱,给我们盖了两间房。”

        她说话的时候情绪很平稳,可底下的人听着却有点哽咽。

        宋禾眼中不由得泛起点点泪花,因为她想到了当年的李家村。

        她原本以为当年的李家村就十分艰难了,没曾想还有如此艰难的地方。

        “我们的教室没有电灯,也没有玻璃窗户。我们的学生没有铅笔,有的是家里自带的木炭。我们的老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甚至连字都是这几年来陆陆续续学的……”

        “俺不懂、我不懂刚刚赵老师说的什么自然课,但是我们可以学……”

        “我从莲花乡来到这里,坐了六趟车,有驴车、班车、火车,我没带来什么工作经验,只是想把我们莲花乡幼儿园的情况说出来。好些事我们文化不够无法解决,所以我想站在这里说出来……”

        宋禾嘴巴紧紧抿着,鼻头有些酸。

        李春花想说的是她们莲花乡的女孩教育问题。

        因为幼儿园不要钱,许多家长愿意让家里闺女做完家务活后,带着弟弟一块来幼儿园。

        可这些女孩从幼儿园中毕业后,她们没办法去上学,无论李春花几个老师怎么与家长交流,她们都没办法上学。

        这就是她无法解决的事情,她想让底下所有老师帮她想办法。

        可这也是底下所有人都无法解决的事情。

        第一排的赵慈云抹抹眼角的泪,面色有些沉重。

        “观念太落后的,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原因吧。”一旁吴秋心突然开口,“越是穷困的地方,越是重男轻女,越是对孩子教育不重视。”

        她觉得台上的李春花老师在这几年内应该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得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行。

        想到这儿,她不禁摇了摇头。

        宋禾手指摩挲着衣角,眼神直直望着台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她开口:“再是困难,也得想办法去解决不是?”

        这位老师奔波千里,为的就是寻找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没解决,她依旧会想办法解决。

        总有人会坚持着,会努力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就到中午。

        大家踊跃发言,基本上是这个人还没下台,下一个人就在台下等着了。

        有时讲着讲着,台上台下还会聊起来。

        所以一个上午过去,也才只有五个人上台。

        陈教授摇了摇头:“这时间根本就不够,今天傍晚可能得推迟结束。”

        延长开会天数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的人已经订好了火车票,火车票不好更改,只能尽力在两天之内,把所有该讲的事情都讲完。

        到了十二点半时,她们起身散会。

        陈教授拉着宋禾的手,逆着人群往前走,找到第一排的赵老师。

        赵老师正拉着那位来自莲花乡的李春花说话。

        她详细地问了莲花乡的情况,特别是有关幼儿园中学生升学的问题。

        “所以说在幼儿园毕业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孩子会去上学?”赵老师震惊问。

        李春花点点头:“去上学的小孩也很少有读过五年级的,送到小学去,没读几年书又回到家里。”

        因为这个原因,越来做多的家长连幼儿园都不让孩子去上。

        她们觉得上了幼儿园没什么用,反正到最后都是回家做事儿,那干啥还要花几年的时间上幼儿园。

        幼儿园虽然不要花钱,但是孩子在家里,总能帮忙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前是有些家长不让家里女娃上幼儿园,现在连男娃也不乐意让他们来了。

        赵老师长叹一声气。

        此刻,宋禾和陈教授正好来到她面前。

        赵老师惊讶道:“是小陈,你也来了?快坐快坐。”

        陈教授点点头,脸上露着笑,和赵老师打招呼,又详细地问了她的身体。

        赵老师感慨:“我身体好着呢。”说完,她又看向一旁的宋禾。

        陈教授脸上带着些许得意:“她叫宋禾,您想不到吧,您刚刚提的河西公社幼儿园,当年的园长就是她。”

        赵老师眼睛瞪大,赶忙把桌上眼镜戴上:“是吗,就是源阳市河西公社?”

        宋禾笑笑点头:“赵老师好。”

        赵慈云诶了两声,给两人说起莲花乡幼儿园的情况。

        她皱着眉,哀叹道:“也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个这种地方。”

        光靠几个人,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唯有政府出手才行。

        赵慈云打算写封建议信,这才要细细问清楚莲花乡当地的各种情况。

        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半个小时的时间又过去了。

        她们最后来到食堂时,食堂中只剩下南瓜粥和馒头。

        匆匆吃过午饭,又回到礼堂中。

        下午又是一场激烈的发言争辩,宋禾和陈教授趁着下午休息的时间探讨了一番,如今也打算上台发言。

        陈教授建议道:“你上次在平和县说的那个接纳幼儿园老师来学校学习想法就很好。你可以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想法可不可行?”

        宋禾也打算说这个议题的。

        在学校不断输出新幼师的同时,也得把目光放在幼儿园现有的那些教师身上。

        她们或是20岁,或是30岁,甚至40岁。她们工作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并不能就将她们撇在一边。

        宋禾就想,学校能否适当开放,让有上进心的老师进入学校中进修学习。

        她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趁着空档,起身站在台下。

        下午阳光炽热,透过窗户照耀到礼堂中来。

        此刻,偌大的礼堂上方没有吊顶风扇,礼堂四个角更没有空调。

        这种暑热天,室内的温度也会是很高的。可所有人都像感觉不到热一般,露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

        台上人演讲结束,宋禾定定神,踏上阶梯来到台上。

        “大家好,我叫宋禾,来自源阳市平和县。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幼儿园中‘老教师’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前没人提过,所有人还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么一群人。

        她们是没有经受过专业教育的幼师,等学前专业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的专业幼师走入社会中,那她们这群人该何去何从?

        “……我们是否该给她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进修的机会。幼师缺口很大,若是这部分人能发展起来,恐怕能抵得上多招一届的学生。”

        宋禾尽量长话短说,用最简洁的语言将这件事给说明白。

        “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对她们开放,甚至要给予她们一定的帮助。她们可以边上班边学习,我们也可以看看这种教学模式,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弊端?”

        她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底下有人不禁举手发言。

        “那若是这些老师的时间,和我们上课的时间不相合怎么办?”

        宋禾这就有些无奈了:“那得你们学校因情况而定。在和老师充分沟通后,看看能不能磨合时间,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那人点点头又坐下。

        紧接着又有两个人提出问题,一个是问该不该定下年龄,超了岁数的老师就不再接收。

        宋禾还没说话,第一排的赵慈云便摇了摇头。

        第二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在晚上开个夜班,专门帮助这些老师进行学习。

        这也是要具体学校具体分析的,底下不少人都深入思考了一下,发现开夜班的办法还真是可行。

        宋禾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便赶紧下台。

        太阳西坠,天边出现连片的晚霞。

        无数种思想,无数个想法在这间礼堂中碰撞。瞬时间,又有无数个新火花产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礼堂的角落,有人把会议上各种想法给记录下来。

        一个成熟的专业,就在这场会议中诞生。


  (https://www.uuubqg.cc/80356_80356848/426426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