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1章 先贤孔子何以走上神坛奉为"万世师表"?

第1章 先贤孔子何以走上神坛奉为"万世师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一生其实很不幸。3岁丧父,17岁丧母,20岁时,致仕,步入鲁国官场,到了黄金年龄,又遇鲁国内乱,家臣擅权。55岁时,因直言反对鲁定公接受齐国女乐荒疏朝政,被拒辞职,开始长达14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穷游"讲学生活。67岁时,妻子过世。69岁返回鲁国时,儿子孔鲤去世。70岁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逝。72岁时,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73岁时,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可以说,孔子一生是在大不幸中度过的,他的坎坷遭遇让人潸然泪下。然,孔子仍达观地直面现实,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育事业,为教育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从而走上一条光辉的教育大道,成为古代最早最杰出的教育家,得以步入神坛,被后世称之为"至圣先师",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那,了不起的先贤孔子,一代教育大家,究竟在教育上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一、  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启蒙读本《三字经》第一段话就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段话是孔子在鲁国创办学校时,最早提出的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赋素质原本差不多,性情也相近,之所以出现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不同及所受的教育影响所致。
  后来,孔子的弟子就把他的这一教育理念总结为:有教无类。
  为了奉行自己的这一教育理念,孔子亲力亲为,从20岁受任为鲁国委吏(也就是管理仓库的小官)起,就一边干行政工作,一边从事教育。
  26岁,孔子开办私人学校,打开私人讲学的大门,开始广招学生。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发端。
  孔子此举顺应社会发展,打破了当时鲁国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让更多的平民也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教育,无疑深得老百姓支持和拥护。
  于是,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与学生谈话、个别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大培养了不同志向的弟子,效果很好,成绩斐然。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始版,对后世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的现代教育也视之为很好的方法。
  二、  强调学校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把当时教育的目的明确为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是具有较高道德品质修养的人。
  因此,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做到"忠、义、礼、智、信"。
  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之所在。孔子也因此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在《论语》中有专门记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客观地说,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尽管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得多少学子一生就陷在"书本"里走不出来,以致后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老师也被视为"臭老九",就连孔子一度也成为批斗对象。
  但这些负面效应不影响孔子的教育光芒,对此宜辩证看待。
  三、  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孔子看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论:
  一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和知之为知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孔子偏重于人的个性差异,主张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原文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还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这些教学观点,对今天仍很有启迪,有利于学子刻苦学习,实事求是地学习。
  二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是孔子有名的教学方式,来自于一个经典:
  卫国大夫孔圉很好学,又谦虚,他死后,卫国国君为宏扬他的这一精神,就赐予封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圉没有那么好,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封号,就很不理解地去问孔子。
  孔子就作了"不耻下问"的回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
  就今天而言,我们仍需坚持"不耻下问",这是积极有益的求学态度!
  三是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提倡"学思结合"的一种"启发式"读书方法。
  孔子指出,学生若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所读书本的意义;若无法合理有效的用上所学,就会感到所学无用,甚至感到一片茫然;若陷入空想之中,不再认真学习与钻研,最终是纸上建塔,一无所得。

  实际上,孔子强调的就是"理论最终要联系实际。"
  我们今天的学习教育,不正是传承了这一优良的学风吗?
  四是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重视学习,倡导要善于学习。他认为,学习有六个层面,前五个"根",后一个才是"本"。
  也就是好学、乐学、博学、恒学、会学,最终要体现"用学"。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这在《论语.子路篇》中有专门记载: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古今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很明确地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道理。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也如此。
  所学不能为之所用,所学何益?学到的知识一定要运用于社会实践,这是最好最成功的教育之体现。
  四、  桃李满天下,誉为古代教师的光辉典范
  孔子注重"言传身教",切实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对学生很爱护,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融洽的佳话远近闻名。
  如他对颜回的点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对子贡幽默式的启发: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这样的讲学方式,这样的深情爱护学生,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他的学生有三千之多,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这三千多学生中,有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谓之"七十二贤人",其中最优秀的就是"四配十哲"。
  "四配"就是后来的"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
  "十哲"是指以"德行"闻名的闵损、冉耕、仲弓和长于"言语"的子我、子贡、子若及"政事"上知名的冉求、子路和"文学"上出名的子游、子夏。
  这些弟子后来不仅成了国之栋梁,也进一步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发扬光大。
  先贤孔子,的确无愧于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他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实至名归!


  (https://www.uuubqg.cc/79476_79476060/462006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