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临玉林
唐毅再“转岗”没多久,他就向上级提出改革镇里闫王庄粉条加工户,小作坊转向小工厂。
这样一是便于管理,二是粉条户有了营业执照等证件。
上级领导就纳闷了,这些小作坊升级成小工厂,他们能愿意?还得交税呢。
唐毅笑呵呵说道:“领导,他们这巴不得呢, 现在他们出去跑客户,因为是小作坊,价格比别人工厂的低了好多,也不好谈客户做合同。”
然后他向这位李领导递交了资料,一份关于工商办证简化的建议,也就是闫俊提出的建议, 三证合一。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也缩短了农民办证的时间和效率,确确实实的减轻了闫王庄办厂的负担。
李领导看了一会,思考了半天,斟酌一下,“小唐,我果然没看错你啊!你这份建议可是切中了工商办证的难题,申请资料多,申请时间长,申请难度大。你看看,要不怎么能有这么多黄牛以此盈利?”
抬头看了一眼唐毅,用食指点了两下桌子,“这事啊,我会在常委会上提一下,应该没问题的,乌山镇可以先做个试点,弄不好,以后全国都得跟你们学喽。”
唐毅回来给闫俊说了这事, 先别说出去, 但可以先准备着。
闫俊明白。
如果想快速占领市场, 必须得正规化,而要想大发展,必须要有资金。
闫王庄两样都没有,只能先正规化,然后拿证办贷款。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之前镇政府也帮着办理低息贷款了啊?没必要申请工厂再办贷款吧?
在这里打个比方,你去银行个人贷和企业贷额度能一样吗?
闫俊希望闫王庄的能快速发展,趁着网购大军还没兴起,多占领点市场。
只靠闫俊一个工厂去打响归德粉条粉丝的名声,差的太远了。
别看佳香粉条厂现在客户看着好多,但这些客户大部分都是看着佳香粉条厂的价格低才合作的。
所以佳香粉条厂以后想利润上升,重新筛选客户是必须要做的。
之前是只关注产量,利润低,现在客户那边提升不了,只能从管理成本上下手了。
首先木薯淀粉是大头,闫俊和振海叔又跑了一趟玉林,这次准备直接找大厂子谈谈。
本来这次他准备就和闫小木一起去的,谁知道振海叔一听,闫俊准备换个进货商,他非得跟过来。
闫俊心里笑了,这个振海叔自从上次他告诉闫俊,他们也要出去找客户,结果他兄弟俩加上闫清闫平,去了外地两个星期,跑了两个省城,一无所获。
不信邪,回来后又去山城跑了一周,到是找到了一个客户,可人家要的是宽粉,按人家给的价格,利润低,回来后还是决定不做了。
白跑了一个月,他们才明白,为啥闫俊只有建厂后才出去大量跑客户。
小作坊出去,人家客户给的价钱太低了,做吧没利润,不做就只能在家歇着。
当初闫俊第一次跑到羊城,几天才找到一个不那么心黑的叶老板,就这,因为是个小作坊,一斤还少了1毛多钱。
而且因为没有证,进入人家那市场,动不动就得压钱,有的客户要压一次的钱,大十几万,谁敢压啊?
没办法最后还是找到了闫俊,闫俊能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把多余的订单交给他们做,也不至于让他们再空闲一个月。
这次知道闫俊来玉林,振海叔就非要跟着来,意思是跟着闫俊蹭他的进货渠道。
那就跟着吧,一块来的还有闫小木,是的,闫小木由原来的业务经理变成了业务员,现在又去了采购部当领导了,主要负责采购原材料,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红薯粉。
平常还有各种小物件采购也划给了他,现在他是经常得跑310大市场。
三人在火车上闲聊,闫俊打趣闫小木,“四叔,这次要是能谈下来大厂子生意,你在咱们厂子的地位会重新压过四婶。”
闫小木不屑一声,“你这个小混球坏的很呀,工作以外,四叔是再也不信你的话了。”
闫俊摸摸鼻子,“四叔你这话说的伤人啊!”
闫小木对现在的闫俊是一点没了信任感,每次听了他的建议去争家庭地位,次次被打脸。
“你好好的当你老板吧,我看了,你就是想让我们这些员工给你使劲干。”
“四叔你这样说可就错了,我逼着你们学习,逼着你们看资料和学习方言,还有错了?”
闫小木反问他,“那你说为啥每次业务经理出差我这个采购经理还得陪着?”
噗的一声,闫振海笑了,“小木啊,这个咱们庄的谁不知道?你啊!摊上这么一个媳妇还不知足?”
再次走到YL市地头,快五月份了,正是芒果、桃子、山竹上市时候,路边摊到处都是,价格感人。
闫俊他们买来几斤先尝尝,回去的时候多买点。
找到最大的那几家淀粉厂,销售部那边就有人出来接待了他们。
其实谈判很很顺利,木薯已经种下了一个多月了,长势喜人,今年肯定是不错的收成。
所以产量肯定是大增,还有闫俊提供了他厂子的生产计划和客户订单,每月销量也不少,反推木薯淀粉用的量也得100吨左右,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客户了。
但他们和归德本地的经销商有合同,按合同归德市本地客户是不准卖的,闫俊要是想合作,只能在阜阴市火车站提货,而且合同不能走佳香粉条厂,但可以和闫俊个人签合同。
这要求有点超出了闫俊认知,没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以前帮着闫俊做专利申请的律师打电话。
得知没问题后才签订了合同。
大厂子就是价格低,按照合同上的价格,运到家,比在家直接送货到家的,一袋子便宜15块钱呢。
像这次,闫俊70万买了两火车皮,总共比在家便宜了十来万了。
这就是生意做大的好处,人家厂子就会主动帮你规避风险。
要是还是之前的产量,估计直接被拒绝出门。
合同是一次进货一签,钱是出厂一半,火车提货一半。
(https://www.uuubqg.cc/79356_79356540/72482538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