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马车沿着小路穿过一个个村庄,遇到颠簸的地方,两个小娃儿都从小凳子上弹起来。
七郎掀开车帘子看向外面,路过一片又一片的竹林,竟不知走了多远。
“这些路也是官府修的吗?”七郎好奇地问。
刘茂笑道:“当然不是。这些是村民自己修的……有时是里长组织修,有时是村长领头。”
七郎问:“那和官府征徭役有什么不同?”
董月明也好奇地看着刘茂。
“当然不同。”刘茂看着两个小孩儿,耐心地解释:“在自己村子附近修路,为的是方便自家,大家都不好推脱的,不然就不好在村子里住下去了。”
“修村道,大多是一家出一人,没壮丁的,健壮妇人也行。大家农闲时边说笑边干活,饿了渴了,也能回家吃点东西。今年修不好明年修,这一代修不好下一代修,也不会有人用鞭子盯着。”
蜀道难,可百姓一代接一代的还是开出路来。
七郎若有所思:“一是内驱力,修路是给自己走的;二是自由,百姓不觉得艰苦;三是有村民间的议论,也不敢太偷懒。”
谁家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也会被其他村民嫌弃。
凭借着内外驱动力,这乡村小道竟也能修起来。
刘茂诧异地听着七郎的话,细细一想,还总结得很到位。
这是六岁小孩儿能想到的吗?难怪罗先生说赵七郎的天资是他生平仅见。
他今日出门,原是为益州城的事感到郁愤,出来散散心,顺便也看看徭役的真实情况,没想到又有意外之喜。
第一次卖白糖,是他带着几个小孩子去的,那时候只觉得七郎聪慧可爱,现在却觉得,这孩子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
刘茂赞道:“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呢?你可真厉害。”
七郎谦虚地说:“也不是很厉害啦~~就是比普通小孩子聪明一点。”
尾巴又要翘起来啦~
他做梦的时候,是以旁观者的形式围观了“梦中人”的一生。
因为是旁观者,他没有对“梦中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他还是六岁的赵全。
但他却陪同着“梦中人”上了一遍学,其中有些记忆清晰,有的模糊,要仔细回想才能想到。
……比如蜀王,他现在已渐渐记起。在另一个时空,蜀王李愔因过度游猎、鞭笞属官,被唐太宗斥责“禽兽不如”。
如今虽换了一个时空,蜀王的行事还是没变啊!
难道他还有机会做先知?那不是有可能做宰相?
刘茂想到他检查阿植的功课,上面全是圈圈,阿植还理直气壮地说“不会写的字就是圈圈啊”,如今看到聪明伶俐的七郎,突然觉得赵全也是自家弟弟就好了。
两个孩子一路提问,刘茂知道的都耐心回答,不知道的就坦然说不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行了一个多时辰,他们才找到赵四郎服徭役的地方。
(https://www.uuubqg.cc/79319_79319940/250435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