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顾玖谢湛 > 第154章 落户

第154章 落户


护国公带着陆阿牛,两人在宫中呆了一下午,出来时,就剩下护国公一人。

护国公却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孔老太傅的府中,和孔老太傅关起门来说了好一会儿话。

等护国公离开,将近古稀之年的孔老太傅就收拾了行李,带上家丁护院,于次日踏上了去往宣州的路途。

……

村民们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在第九天的下午,到达了宣州城。

远看宣州城,只觉得城门高大斑驳,一股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城门正中,雕刻着宣州两个大字,字体被风吹日晒,显得有些灰扑扑。

依旧是丁小武在城门口等着他们。

门吏们见他们这么多人,自然不敢立刻放进城,问领头的谢大郎:“你们从哪里来?这么多人到宣州是干什么的?”

丁小武忙挤到前面,拱手回禀:“禀差爷,咱们都是从泾州来的百姓,只因家乡遭灾了,想到宣州来落户。前几日已经跟宁安县周县令报备过了,周县令答应咱们在这里落户。”

宁安县是宣州的附郭县,是宣州刺史府驻地。

门吏看看排在城门口的队伍,光马车就有好几辆,还有驴车骡车,看起来是个挺富裕的村子。

泾州西南遭了水灾,他们都听说了,但还没有到他们这里逃荒的流民,这是第一支队伍,还挺稀罕的。

好奇的看了好几眼,才让大家等着,他去报告上官。

不一会儿那门吏领了命令,来检验放行。

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核对清楚路引,放进城中。

宣州城的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泾州,如果不听口音,这里和泾州也没有两样。

沿途走着,大人小孩都忍不住四下张望。路人也好奇的打量他们,这么多人,赶了这么多车,车上还堆满了行李,实在够惹人注目的。

徐总镖头办事利索,已经在宣州城找好了地方,依旧是个很大的院子,他们镖局还是要继续开下去的。

到镖局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去,快要天黑了。

同上次在泾州城一样,村民们暂时在镖局打地铺。

都连续累了好多天了,到了宣州都累的不轻,晚上吃过干粮,早早就躺下了。

因为知道不再赶路了,这一放松,大家睡得都比较沉,次日一直到日上三竿,阳光照的实在不能睡,才赶紧起床。

今日还不得安闲,徐总镖头已经托关系,把大家的落户问题谈妥,只等他们人到了,再去衙门办理各种文书。

一大早,徐总镖头带着村民们,大家一起去县衙上户籍。

没有户籍就是流民,流民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没有上缴税赋,不能给朝廷创收,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

村民如果为子孙后代着想,为长远计,这个户籍是必须上的。

谢大郎也问过村民们了,如果还想将来回原籍的,就不要在宣州上户,暂时在这边做点小生意糊口,等三四年后再返回原籍。

但这年头,长途跋涉哪是那么容易的,这会儿因为是夏季,随处都能打地铺。还幸运的遇到的雨天少,加上人多,才能一路平安到达宣州。

这要搁在其他季节,路上如果遭遇恶劣天气,或者盗匪,不说九死一生吧,也会异常艰难。

所以百姓都是能不出远门,尽量不出远门。

千辛万苦到了宣州,就没想着再回去。这年头活着已经不容易,谁还顾得上留恋家乡。

到了宁安县衙门口,有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等在门口,一见他们过来,就快步迎上去。

远远冲徐总镖头抱拳:“徐叔,您老来了。”

徐总镖头迎上去,哈哈笑着:“有事你就忙去,小事一桩,怎么你还亲自来了。”

男子笑道:“徐叔的事就是我的事,不上心怎么能行?”

徐总镖头招招手,让徐青阳、谢大郎、谢湛几个都过去,介绍男子给大家认识:“这位就是宣州折冲府折冲都蔚夏都蔚,你们都来见见。”

又跟夏都蔚道:“这些都是我的子侄,今后都要在宣州讨生活了,还要劳烦你多多照应。”

“一定一定。”夏都蔚冲他们点头,再看了眼村民们,道:“咱这就进去吧,周县令和赵县丞都等着呢。”

徐总镖头点点头,和夏都蔚带着村民们从侧门进去,来到一座院落里。

周县令看在夏都蔚的面子上,给他们在城外五里地的地方,划拨了一块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安家。

因那地方距州城五里,地势平坦,就叫五里坪。

五里坪附近的荒地可以自由开荒,开好了就是他们自己的了,再由县里丈量,登记造册。

周县令还因为他们是失了土地的灾民,还特意给免税两年。

村民们都欢喜不已,都觉得到宣州来是来对了。

大家排成一队,挨家挨户进去办理户籍。孙氏娘家人一直跟着他们,这会儿也跟着一起落户。还有陆铁匠的户籍,自然也跟着落在一起。

落户完成,他们就是正正经经的宣州百姓了,心里那股子漂泊无依的感觉也没了,也有底气了不少。

办完户籍,还得去看地方。但这会儿已经接近午时,衙门指了个书吏给他们,约好未时中在南门碰头,然后一起去看拨给他们的土地。

村民们各自回去,徐总镖头带着谢湛和谢大郎还有徐青阳三人,请夏都蔚去百味楼吃饭。

村民们闲不住,回去后就开始讨论以后的生活。

首先得盖房子,房子盖成前住哪儿?

“要不,还跟在泾州城时一样,咱们找个大杂院先住着。”

“不成,住大杂院那会儿可把我憋坏了,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大院里,身子都转不开,上个茅房都得排着队。”

“那你说咋办?”

“要不,咱们干脆就住五里坪得了,搭个帐子先住着,白天盖房子,晚上就在那里住下,也免得天天城里城外的来回跑,耽误功夫。”

“也行,咱们在外头住惯了,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为了把租房子的钱省下来,村民十分愉快的把这事定下来了。


  (https://www.uuubqg.cc/79073_79073557/460815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