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梦想并不遥远 > 第4章 第三章求学之路(1)

第4章 第三章求学之路(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引子——屈原

        a、同桌的她

        有一首校园歌曲,不知道撩动过多少人的情怀: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

        这首《同桌的你》,歌中所唱的生活,可能是中学时代,也可能是大学时代,但却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小学时代。

        上小学后,刚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我还比较老实。可是过了几周后,我调皮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我的同桌是我们村一位姓冯的女孩。她长得比我高,人也比我胖,在课桌上占的地方比我大。于是,我就用铅笔在课桌上画了一条“楚河汉界”,告诉她说,彼此谁也不能越过,否则后果自负。有一次,她正聚精会神写作业,突然听到她“啊”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师过来问怎没回事?她说我用针扎她。老师很生气:“梁祖国,你咋回事?”我说:“谁让她侵占我的地方来!”老师看我不承认错误,就把我叫到教室外边罚站去了。此后,我对她的气就更大了。不是藏她的作业本,就是把她削好的铅笔偷偷弄断,然后把铅再轻轻插进去,等到她写作业时一用劲铅就掉下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她不断的告状,我不断的罚站。

        我印象最深的好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她起立回答问题,我就用脚悄悄把她的凳子往后挪了挪,等她回答完问题坐下时,一下顿了个屁股蹲,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还没等老师说,我就主动到教室外罚站去了。平时的伙伴们看到我的“壮举”,纷纷起哄说:“梁祖国好样的!”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往常一样放下书包牵着羊去放羊了。我放羊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因为是冬天,草枯了,树叶没了,到外面后我就把羊拴在树上,自己去和小朋友们玩耍去了。到了天黑后,我就把羊牵到麦子地里让它们啃生产队里的麦苗。等羊吃的肚儿圆,我就赶着羊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这次刚到大门口,看到父亲站在那里。因天很黑看不到父亲的表情,我就叫了一声“爹”。话音刚落,只见父亲没有应声,左手一把抓住我,右手抡起左右开弓掴了两个耳光。我猛地挣脱了父亲撒腿就跑,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事后我才知道,因我白天的恶作剧,老师和那个女孩的家长找到我家里来了。

        夜很深了,饥肠辘辘的我躲在外面的玉米秸里面不敢回家。后来还是母亲找到我,向父亲百般求情,我也做了保证,才算了事。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早早来到学校。心想,找家长算什么本事?走着瞧!

        一

        天过去了,她没来;

        又一个礼拜过去了,她还没来。

        后来,听同学们说,她父母不让她上了,让她在家干活了。

        不知怎么了,看着空着的位置,特别想她来。可直到我们小学毕业,她也再没有来上学。

        这段经历,相信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有过。毕竟,那是一个男女之防严密异常的“禁欲”年代。

        小小的年纪,自然不知道桌子上深深刻画着的“三八线”意味着什么,不过捍卫自己领地的意识却是天生的。

        人人都会被自己生活的时代烙下印痕。我也不例外。从那个年代走出来,多年以后,对于和异性的接触,还显得那么不自然,总觉得是什么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这应该是最正常的。

        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反而成为正常,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疯狂。毕竟,在一个封闭自守了几千年的国度里,很多东西都是腐朽而陈旧的,要一下子彻底扭转过来,非发生“革命”不可。

        b、村里的“孩子王”

        没有了对手,也就没有了“斗志”。不知从啥时候,我又有了一个爱好,就是看小人书。并且,如痴如醉。开始,我光借人家的看,久了人家不愿意。没有办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偷父亲的钱,每次几个钢镚,几次后就到书店买几本小人书(那时每本几分钱)。没有想到小学快毕业时,我有了整整一纸箱小人书,成了班里的小人书“大王”。

        现在想想,在那个封闭的年代,正是这些小人书(上初中后开始读小说)帮我开启了一扇窥探外面世界的窗户。

        因为我的小人书品种全、数量多,别人都争着与我交换着看。这样我就汇聚了人气、有了人缘,全村几十个孩子都跟着在我的屁股后面转。我自封“司令”,手下还有“八大金刚”(这是跟电影《智取威虎山》上学的)。那时,在农村唯一文化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一部电影在周围的村子里轮番放,我就带着他们轮番看,到现在一些经典台词我还能背下来。记得看得遍数最多的就是战争片《奇袭》、《侦察兵》、《打击侵略者》、《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等。由于在十多岁的年龄上精力无穷,除了带着他们到处看电影外,还带着他们“下河逮鱼摸虾,上岸偸梨模瓜”。最刺激的还是率领他们“南征北战”,与周围村子里的孩子“开坷垃仗”。

        起因是:有一次我带着几个孩子到邻村的地里拔“麻绳菜”,被几个比我们大的孩子拦住,他们问我们村有没有叫“郑经人”的?我们说没有。他们说,你们村连个“正经人”也没有,还到我们这来拔菜,快走吧,不然小心我们揍你。他们这一说,我们琢磨过味来了,他们在耍我们。但看看他们人多势众,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乖乖回来了。我们村与周围的村子比是大村,岂能受这奇耻大辱?于是,我纠集几十个孩子,带上“武器”(棍子、坷垃,近了用棍子,远了用坷垃),找他们算账去了。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注意,我们兵分三路向目的地进发。那几个孩子毫无戒备,等发现我们时只听我一声令下:“打!”坷垃像雨点一样向他们袭去,打得他们落荒而逃。后来,他们到村里又纠集了些人进行了三次反扑,都被我们打了回去,从此,他们俯首听臣。

        此后,我们以同样的办法向周围其他村子进行挑衅,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我们村西面村是李屯子、丁庄,南面是兴旺,东面是庞桥、韩高,北面是陈庄。因我们人多势众,越战越勇,所以百战百胜,从此,我的名气大振,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人眼中的“坏孩子”;孩子眼中的“小英雄”。许多孩子以加入我们的队伍而引以为自豪。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我上初中了。那年我13岁(我那时上学时,农村实行的是“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教育制度)。

        我调皮的秉性并没有因为升入初中而改变。初中设在2里以外的大杨村,周围几个村的学生都要到那里去上。有一天晚上,我和村里的仁江叔去上晚自习。走到大街上,看到村里梁尚芝老爷爷赶着牛车往家走,后面拉着的东西用布盖着。我一屁股坐上去,只听咔嚓一声,原来是拉的门窗玻璃,一下全碎了。我一下慌了,人家走了30里路从城里拉回来,这下全完了。老爷爷又急又气地说:“你看你这孩子,真是的!”这时,我与仁江叔撒腿就跑。但隐隐约约听到老爷爷奔我家而去。心想,这下完了,这顿揍是躲不了了。下了晚自习后,我不敢回家了,可有没地方去,最后绞尽脑汁地想到一个办法,就藏到我奶奶西屋南面的草棚上面,不知不觉睡着了。夜深了,母亲见我还没回来,一下慌了,这孩子到哪里去了?就发动家人到处找,最后在草棚上找到了我。奶奶知道这个事情后,就对父亲说:“孩子知道错了,就不要打他了。”后来在母亲、叔叔、姑姑们都为我说好话的情况下,终于逃过了这一个劫。

        后来我知道,尚芝老爷爷找到我家后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但强调不能揍孩子。让他知道错了就行了,并且说啥也不让赔。

        老爷爷虽然是在城里工作,但对村里人都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管谁遇到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尽心尽力给予帮助,是四里八乡公认的大好人。

        父亲是个很威严的人,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并且脾气很大。他除了当过兵外,还当过民兵连长、生产队长、公社专业队长。自我记事起,父亲最辉煌、也是我为他最感自豪的是,他在村里排演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扮演鸠山一角。他把凶狠、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表现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受到当时的公社、县领导的称赞。到现在我还记得父亲扮演的鸠山与梁尚泉老爷爷扮演的李玉和(他演的也很出色,把李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演的淋漓尽致)。


  (https://www.uuubqg.cc/78254_78254018/412766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