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终章(二)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建昭元年,周演与秦乐川殁于京城火战;
建昭三年,洛时邈殁于百闻坊动乱;
建昭二十九年,徐正青战死于甘州;
建昭三十二年,梁红鱼以身为饵诱敌深入灵州,损己一万,歼敌十万,灵州大捷,她却失踪于灵州荒漠,尸骨无归;
建昭四十一年,蜀益两州生乱,万千领兵支援,重伤后不治而亡;
建昭四十五年,沈书允病逝……
旧友与挚爱相继离世,顾溪和一一送别,物换星移,瑞王府只剩下一人一树。顾溪风怜他晚景凄凉,想接他回长信宫住,却被他拒绝了。他选择留下来,固执地守着窗外流年。
但他没有颓废,因为记忆还在,一天没有遗忘,故人就活在记忆里,活下来的人负责记录,旅程还没有结束。
他接手了王陵的筹建,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了陵寝规模。沈书允在世的时候注重文化典籍的收录,顾溪和重金石,纸片是脆弱的,但金石长固。
他把重要典籍遴选出来,命匠人刻成石碑立于墓中,除此之外,他遍访大周名匠,在墓中存放了各种名贵瓷器、漆器,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碑文石刻多到放不下,工部尚书战战兢兢地给顾溪风递了折子——王陵的规模一扩再扩,已经超越了顾溪风的皇陵,王权岂能僭越皇权,这不合规矩啊!
更离谱的是,瑞王爷想以王妃的姓氏封陵,这更不合规矩。乾山陵墓里躺着的可都是皇室宗亲,是顾姓天下,“沈陵”混在其中像什么话!
顾溪风看完折子面色平静,回他道:“就按他说的做,朕答应过瑞王,王陵之事悉数由他决断,由他去吧。”
工部尚书瞠目结舌,不可置信道:“这……这不合规矩啊!王陵怎可居于皇陵之上!”
顾溪风纠正他道:“那是‘沈陵’,天子何其多,可大周,不会再有第二个瑞王妃,朕愿意为她破一次例,仅此一次。”
工部尚书哽住了,身为三朝元老,临老了,却碰上了最不讲规矩的天子与王爷。这对双生子性格迥异,却都是深情之人。
受他们影响,群臣不敢大张旗鼓地纳妾,寻欢作乐时都得掂量掂量,生怕自己的滥情招致天子厌恶,影响仕途。
也算是一桩好事吧,工部尚书无奈摇头。
陛下既愿意成人之美,他便没什么好讲的,跪别道:“老臣遵旨。”
建昭五十二年,北罗再犯大周边境,时年七十五岁的顾溪和执意出战。顾溪风挽留数次未果,只好遂了他的意。
但年迈的他不适合再当主帅,主帅由梁红晏担任,他的外甥徐灿与徐嘉分别在甘州与凉州接应。
出征前,顾溪风不请自来,在瑞王府与他痛饮一场,再三叮嘱他保重身体,一定要活着回来。
顾溪和笑他越老越啰嗦,活到这个年纪,哪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定当全力应战,死生不论。
顾溪风不甘心地追问道:“一定要走吗?”
顾溪和点点头道:“我与北罗王庭的宿怨,也该有个结果了。”
他没有留下活着回来的承诺,顾溪风心有所感,这一战,会是五弟的最后一战。他唯一的血亲,恐要离他而去了。
这是五弟选择的结局,顾溪风只能尊重他的决定。
北罗人畏惧年轻时的瑞王,对年迈的瑞王不屑一顾,直到两军对决,他们才知道什么叫老当益壮。
横跨祁连山,西出玉门关,顾溪和哪是什么风烛残年的老人,披甲挂帅的他不失当年英姿,率领大周新锐将领一路向西,直捣北罗王庭,北王王被迫弃帐而逃,举族北迁。
这一天,顾溪和盼了五十年。这些年,大周在皇兄的治理下日渐繁荣,北罗王庭却起了内讧,经历了数十载的消耗,北罗不再是大周的威胁。
顾溪和给了他们最后一击,这一战,至少能给大周带来二十年的安宁。
但他也身负重伤,终是年纪大了,伤口愈合缓慢,回京路上又不慎感染风寒,一病不起。
前尘已了,他病逝于回京的路上。
建昭帝主持了他的葬礼,沈陵封陵那天,京城迎来一场百年难逢的大雪。
沈陵的记忆,被大雪覆盖,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
(https://www.uuubqg.cc/76509_76509111/3848816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