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去大明扶贫 > 第450章 辽王的文攻

第450章 辽王的文攻


第二天,朱允炆匆匆罢了早朝,便按辽王的要求,只带六部尚书到了文华殿内等候辽王。
  直到快到午时,辽王才姗姗来迟,打了个大哈欠,对各位说道:“不好意思啊,早上起来晚了”。
  太孙连忙体贴地让人给辽王送上早膳,说道:“皇叔不远万里,操心国是,侄儿感激还来不及。您先吃点,刚才我和几位尚书商议了一下。有这么几件事,想请皇叔决断。”
  自从知道皇爷爷准备把皇位禅让给辽王,辽王又坚辞不受后,太孙现在极为乖巧,对辽王的称呼从以前的“王叔”改成了“皇叔。”
  辽王也没多在意这个称呼的变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尚书们就开始给辽王汇报起来。
  吏部尚书方孝孺首先说道:“殿下,我和黄尚书都认为,麓川和交趾善后,是战是和,都需要在云南和广西两省及时屯垦备战,以备长久。”
  “但是,两地土司密布,地方势力盘根错节,蛮民尚未开化,妨碍屯垦大计。臣想效仿辽东在二省屯垦与改土归流并举,但朝廷力量有限,如果仓促改革,害怕激起民变。臣不知道该如何破局。”
  辽王就问道:“潘侍郎在辽东修建运河,集水攻沙的道理,你应该知道吧?”
  方孝孺点了点头,却是似懂非懂,不知如何应对。
  辽王又说道:
  “我们还是先说云南吧。全国土司,以云南最多。陛下高瞻远瞩,在将云南纳入大明版图之初,就派了三十万青衣军携带家眷屯驻云南各地,加上原有人口,户籍之数已破一百八十万人,如果加上山野尚未登记在册人数,应当不下二百五十万人。”
  “麓川屡次叛乱,朝廷以云南一省之力,基本上都能应付,足见云南屯垦之成功。”
  “现在土豆、玉米、红薯等旱地作物已经传入云南,稍稍在昆明、大理两地屯垦上再用点力,对麓川用兵,只要兵力不超过五万,老百姓应该还是承受得了。麓川一平,改土归流自然水到渠成。”
  “刚才你既然说到朝廷力量有限,就先应该集中力量在广西屯垦,主要是在反叛无常的江左各个土司同时建立州县,移民实边。”
  “朝廷大包大揽固然吃力,如果让浙江、江西、直隶等富裕省份对口支援广西,一省承包一到两个边境州县,作为对各省布政使政绩考核指标,估计就不吃力了。”
  “江左土司如果愿意配合,顺势而为,赏他几顶乌纱帽,暂时州县和土司并立。”
  “如果这些土司不识抬举,那就拿出霹雳手段。”
  兵部尚书刘俊又说道:“臣刚刚收到奏报,思明府土司黄广本来随广西都司兵马驻防交趾,因被陈氏父子收买,竟带所部两千多土兵逃回本府,袭杀明军后勤辎重。交趾驻军首尾不能相顾,朝廷兵力捉襟见肘,臣不知如何处理。”
  辽王说道:“那好啊,先拿思明府开刀,对于不配合的,废除土司世袭,官员全部由朝廷任命,这叫改土归流。”
  眨眼之间,辽王已经说出了两个新鲜名词,方孝孺等人听后,立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嘴上又是对辽王一阵吹捧:“殿下真是算无遗策,臣等听了豁然开朗,有拨云见月之感。”
  他们心里却在想:“为什么只有辽王能想出一省包一县、改土归流这样的计策来呢?”
  礼部尚书任亨又道:“殿下,我和黄尚书都想效仿辽东采用攻心之计,广发传单、贴标语,宣扬大明天威,收附交趾民心。但那些山岭蛮夷尚未开化,民间土豪大户又只识字喃。而且大明改安南为行省,当地百姓多有不服,只怕这效果不佳。”
  辽王说道:
  “你这个思路是好思路,方法要改进。”
  “广西多雨,可以制作竹制的传单、标语,放到大小河流上游,顺流而下。安南废除汉字不久,大多数土豪大户还是识得汉字的。”
  “传单上不要再写胡氏父子篡位夺权、得位不正这些旧东西了。要写明陈氏王朝在安南奴役百姓,苛政暴敛,荼毒百姓这些新东西。”
  “最重要的是,要写明大明皇帝收回安南,是吊民伐罪,化为州县是解万民于倒悬。凡主动归化大明者,一律免去赋税三年。”
  “我提醒你们,老百姓都想过好日子,叫安南也好,叫交趾也好,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不相信还有那么多傻逼跟着陈氏父子造反。”
  黄湜又问道:“殿下,三年之后,安南赋税如何征收?”
  辽王反问道:“安南有多少人口?”
  黄湜答道:“安南人口登记在册二百八十万。”
  辽王又问:“在安南驻军五万需要多少钱粮?”
  黄湜又答:“驻军五万,如果参考广西,每年耗费银两不过八万两,粮食三十万石。如果参考辽东,恐怕要多出一百万两银子还不止。”
  辽王说道:“交趾驻军的军粮开销全部由辽东承担。交趾驻防官兵,身处瘴气之地,任务凶险,虽不能照搬辽东,也应当多一些补贴,就按二十万两总额征收赋税。十年之内,按照不予不取的政策,赋税全部用于改善当地驻军官兵生活。”

  太孙连忙说道:“又要皇叔破费。”
  辽王大气地说道:“这点粮食算不了什么。今年我把给大宁都司的粮食停一半,给北平都司的军粮全都停掉,节省出来的粮食供应交趾,绰绰有余。”
  方孝孺又问道:“殿下,从去年底安南改为交趾,设十五府共一百八十余县,吏部根本来不及选派官吏,选派好的官员也不愿意去。大部分知府、县令仍为胡朝旧官,少部分为陈朝旧党。今年陛下又让安王镇守交趾,不知今后交趾官吏是由朝廷选派,还是沿用旧官,还是效仿辽东、由安王府兼管?”
  辽王说道:“交趾一日不平,估计安王一日不会就藩。”
  太孙马上说道:“安王叔早就托人说情,说宁愿到长春,也不愿意去交趾。皇爷爷龙体欠安,安王府属官至今还未选定,估计还要拖延好久。”
  辽王说道:
  “那好,安王府这一块就暂时不考虑了。交趾战事恐怕旷日持久,交趾一日不平,辽东永不撤军。”
  “如果太孙相信辽东,辽东就在辽东军占领的核心地区实行军管。主动归附大明的地方先由胡朝官员管理,归附陈氏的、心向陈氏的、暗通陈氏的,一律弃之不用。”
  “此后,凡是查明有暗通陈氏的官员,查明一个,淘汰一个,你吏部也好从容调配,再派一个。”
  “此外,对交趾攻心时,再加个传单,凡原安南士子,主动登记归附大明者,明年即可参加大明科考,入朝为官。你们要给安南旧官和士子们树立一个明确的导向,跟着大明走就是活路,跟着陈氏父子走就是死路,永无出头之日,永无翻身之日。陈氏敢和大明撕破脸皮,大明就和它死磕到底。”
  辽王越说越兴奋,竟然让太孙等人都有些感到一阵阵不寒而栗,心道:“谁遇上辽王这样的对手,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https://www.uuubqg.cc/73441_73441731/4620041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