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第章 定居大槐村
到千山镇的时候,秦九特意让二老在镇上歇息了一晚。
“爹,娘,不用太省着了,再说了到了家里也没花着钱的地方,吃用都是地里产的,而且赵渡”他话头一顿,声音也低了下去。
“而且赵渡在的时候,花钱从来都是大手大脚的”
说完又觉得大手大脚这个词不大好,正抓耳挠腮想新词的时候,曾寒秋笑着接过话茬,“那孩子都是被我们给惯坏了,从小就不知道银子重要。”
秦九摸了摸鼻梁。
“爹,娘,明儿的路可不好走,你们二老”
齐道济回到松平县不过三五日就将一切安排妥当,只留了些常用的东西,其余的能变卖就变卖,不能卖的也送了熟人。
老百姓知道他要走,一直送到了城外十里地也不肯回去。
这是秦九第一回感觉到父母官这个词的含义,若不是多年脚踏实地的为百姓们做事,哪里有这样的场景?
很快便到了第二日。
齐道济和曾寒秋原也做好了准备,可山路实在崎岖难行,牛车晃晃悠悠的,路程才过半二人的腰背就受不住了,秦九见状,只得让马车和牛车都停了下来。
“横竖天黑前能回家就行,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伙的。”
齐道济坐在树荫下歇息,举目望去,只见树尖外是延绵苍翠的青山,群山环绕,空气倒是格外的清新自然,他一排心中的浊气,心里倒是难得的静了下来。
他自幼聪敏,酷喜读书,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只因他看不惯官场中阿谀奉承之风,不愿与他们沆瀣一气,这才被排挤去了松平县做了个小小的县令。
他原本一腔热情,企图要大展宏图,好好立一番事业的,可半生已过,却是郁郁不得志。
如今唯一的儿子也没了。
他心中那口气终于散尽了。
罢了,罢了。
人之一生犹如蜉蝣,何其渺小啊,他死守着心中的执念又能如何呢?
罢了,罢了。
自此便留在这青山里,自在度日吧。
曾寒秋跟他夫妻多年,自然感觉出丈夫心境的变化,不着痕迹的握住了他的手,柔声道:“我会陪着你的。”
齐道济拍了拍她的手背,叹了一声。
“好地方,果真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啊,到底是咱们儿子有眼光,挑了这么个世外桃源,我虽长了他几十岁,论见识却是不敌渡儿啊。”
秦九听了这话,便道:“爹,您喜欢就好。来的路上我还担心你们不适应呢,喜欢就好。”目光落在两人相扣的手上,他的目光一顿,很快又移开了。
休息好了之后,一行人再次上路。
这一回几人的情绪都稍稍好了些,秦九跟二老说着乡村趣事,偶尔还会哼上几句家乡小调,等快要入村的时候,看着村外的田地,有人跟秦九打招呼。
“咦?怎的就你一个人回来?赵先生呢?”
这一来一回,现在已是秋日时分,外头是一块块金黄的颜色,看来今年风调雨顺,庄稼也有了好收成。
有人应和道:“是啊,娃娃们整天都在问赵先生去哪儿了?”
一路上都好好的,秦九忽的就忍不住了,眼眶胀胀的有些发酸,他偏过头,擦了把眼泪,“你们放心,等过两日学堂里就可以开课了。”
到了知返林后,秦九张罗着将东西往里搬。
留下的都是些藏书,还有些舍不得丢下的东西,装了满满两大箱子,秦月听到外头的声音忙赶出来帮忙,见着曾寒秋二人好奇道:“他们是?”
“赵渡的爹娘。”
秦九低低的回了一声,然后便搬着东西进屋了。
秦月愣了愣,朝着两人的身后看了又看,确定没有赵渡后,垂下眼眸,喊了声伯父伯母,然后开始帮着搬东西。
秦九原先是想将他和赵渡那间大屋子让给曾寒秋二人的。
可曾寒秋却不愿,她说,“我们就住边上那间就行,要是要是渡儿回来了”
秦九也不强求,勉强挤出个笑来。
“爹,娘,那你们先住着,等明儿得了空,我再给你们打几个柜子,重新做个大些的床。”
曾寒秋诧异道,“你还会木工活呢?”
秦九点头。
“我脑子笨,读书不行,就学些吃饭的手艺,人嘛,总不能一样都不行,是不是?”
回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待收拾的差不多了天也黑了。
秦月张罗了一桌饭菜,她有些拘谨,“伯父,伯母,我手艺不好,你们将就着吃些。”
曾寒秋和齐道济道了谢,“辛苦你了。我们没那么多要求,你也自在些,咱们都是一家人,往后要住在一起的,不用这么生分。”
秦月的事秦九在路上跟他们说过,曾寒秋很是心疼这个姑娘,如今见着真人,愈发的心疼了起来。
“谢谢你。”
秦月在秦家辛苦了一辈子,嫁到孙家也是做牛做马的累,可从来没人跟她说过一个谢字,她红着眼圈挨着曾寒秋坐下,曾寒秋握住了她的手。
“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啊。”
吃完晚饭后,老村长便来了。
“赵渡?赵渡回来了没有?这孩子也真是的,一走大半年,孩子们的课都落下了,回头可得补回来”他喝了酒,面上有了红晕,见到屋里的陌生人后,话头顿时就止住了。
他尴尬的冲着齐道济点了点头。
秦九默了默,“村长爷爷,这是我爹。”说完又道:“是赵渡的爹,学问可好了,比赵渡还好,他愿意给孩子们教课。”
齐道济应了是。
教书育人乃是好事,他岂有不应的道理。
“村长,烦请您安排安排,明儿我就可以去教书。”
老村长不明所以,道了谢后将秦九拉了出去,“赵渡呢?”
秦九低着头,脚尖有一下没一下的在地上乱踢着。
“不知道。”
老村长打了他一下,“啥叫不知道呢?好好一个人,怎么就不知道了呢?”可见秦九那样,他也说不下去了,叹了一声,“当初他走的时候,我就知道,可是这孩子”
秦九也不知道老村长什么时候走的。
他呆呆的坐在院子里石凳上,一轮圆月挂在枝头,院子里的那株桂花开的正好,香气馥郁。
是了。
马上要中秋了。
要是赵渡在有多好啊。
一家人也能整整齐齐的过个节了。
消息传到秦家的时候,秦老太太盘坐在炕上,嘴角微微向下,手中纳鞋底的活儿也不停,一旁的大嫂柳氏,在那架桥拨火。
“娘,您瞧瞧老二这做的叫什么事?如今把赵渡的爹娘接了来,倒是比自己的亲娘还要好的供着,还有就是赵渡的爹娘,不是说是读书人吗?读书人连这点礼数都不懂?”
“按理说亲家来,也该来瞧瞧您的。可他们倒好。”
“还有就是大姐,如今也不知是不是被猪油蒙了心,整天也就窝在林子里,也不知道回来搭把手,她被人家不要了,赶回来了,回头到老不还得靠这个娘家,可她倒好”
柳氏的喋喋不休,跟苍蝇似的惹人厌烦。
秦老太太剐了她一眼,低声骂了句。
“都是白眼狼,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头曾寒秋曾跟秦九说过要去拜会秦老太太的,可秦九拒绝了,他说,“娘,您没跟乡下妇人接触过,我娘她实在是”
曾寒秋因为连日劳累,再加上只想安稳度日,听秦九这么一说也就作罢了。
他的渡儿都不在了,还闹那些虚礼做什么呀?
这一夜。
秦九没睡。
齐道济因为路途困顿,倒是难得睡了个好觉,一早是在鸟声中醒来,他起的早,换了件干净的灰色袍子,昨儿夜里他翻了翻赵渡留下的教案,教案写的很详细,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都写了。
他看了半宿,也大概知道了教到了哪里。
老村长一大清早就来接了,亲自带着齐道济在村子里转了转,然后带着他去了祠堂里的课堂,孩子们也都早早都到了,端正的坐在学堂里。
齐道济忽的眼前一阵模糊。
模糊的看见赵渡在学堂里上课的样子。
他整理好心情,抬步走了进去。
日子慢慢的过了起来,曾寒秋有了秦月作伴心情也好了许多,两人一道做女红,一道去田地里忙活,互相学习着,曾寒秋还想着认秦月做干女儿。
可秦九却说不行。
“那这样岂不是乱套了,回头赵渡回来”
一提赵渡所有人都沉默了。
日日匆匆而过。
一日,大嫂柳氏在秦老太太跟前唠叨,“娘,您是不知道现在村子里的人是怎么议论咱们家的,说咱们家被休的被休,死了的死了的,也不知是不是犯了太岁还是怎么着了,依着我看还是得给大姐找个婆家,给老二娶个媳妇才是正经。”
秦老太太不说话。
柳氏便大着胆子道:“娘,您要信得过我,这事就交给我来办,一准给他们找最好的。”
秦老太太看了她一眼。
“你要喜欢张罗便去张罗吧。”
得了首肯,柳氏便欢欢喜喜的去办了。
“娘,您就在家等我的好消息吧。”
(https://www.uuubqg.cc/68454_68454741/4209101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