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795章 爱上旅游的朱允熥

第795章 爱上旅游的朱允熥


草原现在已经不是多大的问题。

        虽说还有鞑靼,瓦剌在苟延残喘,像是阿鲁台这些部族也在四处躲藏,包括卡贝斯特的十万骑兵。

        但实际上有归化城在,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平定了。

        靠着火车给归化城不断的运输物资,在国力方面已经对草原进行了整体的碾压。

        大明的军队占据了草原多处牧场,逼迫其他不愿意归降的部族只能躲避迁徙。

        但是他们又没有能力来跟大明对抗。

        如果聚集大量的兵力被明军发现,那就是个大问题了,因为现在明军有数十万骑兵,都不用拉着火炮,就能轻易的碾压他们。

        最主要的是,因为禁运的关系,草原部族的生活越发艰难,活不下去的部族,最后也只能是投降一条路。

        不投降,就是死,投降还能吃饱饭。

        其实大部分的牧民都是想投降的,不愿意的都是那些草原贵族,因为传来的消息让他们知道,投降后大明并不会保留自己的身份,他们将会变得跟自己眼中的奴隶一样。

        这样的情况,他们宁可战死也不会愿意。

        反正部族再难过,也饿不到他们。

        其实有不少大明的官员在朝会上提出,建议保留草原贵族的身份,瓦剌,鞑靼,阿鲁台那边都来信了,只要大明愿意保留他们的身份,他们便愿意臣服大明。

        但是这个提议被朱英否决了。

        如果这样做的话,跟以前又有什么不同,这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想要彻底的瓦解草原忧患,那就只能是颠覆其社会的结构,完全的进行教化,让其融入到汉文化之中来。

        搞什么册封,最后还不是那个样子,等个几十年,亦或是上百年,这些白狼眼还是会变得跟从前一样。

        狼,要彻底驯化成为狗,才是看家的好帮手。

        朱元璋其实有些意动了,不过大孙坚持,他也就无所谓了。

        之所以意动,主要是归化城真的是个吞金巨兽。

        按照目前的计算,大明的岁入有三成要消耗在归化城,如今大明岁入可是数十亿宝钞,两成就是每年起步十多亿宝钞的消耗。

        大明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也多,如果不是朱英到处搞钱,哪里能支持归化城。

        “咱大明的国库收入都是大孙你搞出来的,既然你想这样,咱也是支持你。”

        “锦衣卫那边传来消息,那些上奏的官员中,有不少都是收了草原那边的好处,给他们说话,虽然还没有实际的证据,但大致能确定。”

        “如今这些家伙,手段也是越发隐秘了,若不是咱早就已经埋下了不少钉子,还真就发现不了。”

        朱元璋冷笑着说道。

        锦衣卫在开办后,主打就是一个安排细作,简单点说就是搞卧底。

        锦衣卫暗线人员的身份,很多并非是什么功勋之人,或是某个管家,某个仆从,都可以是锦衣卫的暗线。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监察百官的原因。

        否则穿着那锦衣卫的官服在大街上晃悠,谁还能认不出来?

        其实之前在京师,有很多乞丐都是锦衣卫的暗线,不过随着朱英清扫乞丐,他们也只能是换个身份。

        朱英听着老爷子这么说,便道:“看来是是时候收割一波了,正好现在归化城也很吃紧,也该是让他们给朝廷做贡献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早该是如此了。”

        反腐。

        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都是朝廷的主旋律。

        只不过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失败了。

        就古往今来的历史中看,实际上失败的次数还是占据多数的,毕竟世家为王的年代,说贪腐都有些过了,那分明就是他们自家的产业。

        大明的腐败问题,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现在的钱来得太快了,很多官员看着商人们简直就是捡钱一样,哪里会不羡慕。

        官商勾结,从来就是来钱最快的法子。

        只不过有些贪得狠,有些贪得轻罢了。

        即便是想当清官的,自家宗族怎么也需要给一些庇佑,守不住底线,自然也就越发厉害。

        一道令旨下达,朝廷镰刀挥动,自然是大片的韭菜被收割。

        这是一次对大明全国范围的清扫行动,不仅仅是针对那些被草原收买的官员。

        大量的钱财充公,大明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起来。

        仅仅只是三个月的时间,至少收割了将近二十亿宝钞的数目,已经接近大明过半的岁入了,着实恐怖。

        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能搞太久。

        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看,一旦搞久了,对整个大明的经济进展也会有影响。

        总体局面把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时候,关于朱棣的事情也正式确定,毕竟在五月份这个时节,也是非常适合打仗的。

        这次的北伐就比较轻松了。

        让朱英没想到的是,两个王叔跑到了宫里来。

        “太孙,你这样可就不对了,难道你二叔我就不能打仗了吗,去年在草原吃了那么大的亏,我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报复回来,现在你让老四去,可是没把二叔放在眼里。”

        朱樉不敢去面对父皇,但是在太孙这里叨叨几句是没问题的。

        况且朱樉跟朱英的私下关系也不算差。

        朱棡也不爽道:“大侄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三叔我跟老四的那些事情,去年老四已经得了这么大的威风了,你现在还让他去,那可是三十万的骑兵吗,就让老四统帅了。”

        “我不管,此次北伐,你二叔我也必须要去,可不能让老四那家伙再得意了。”

        面对两位皇叔拉下脸面到这里请求出战,朱英也是没想到。

        还好的是,对于燕王的具体任命还没有下来,现在稍微改一下也不是什么大的事情。

        “行吧,既然两位叔叔也想要去草原活动一下筋骨,我这个当侄子的当然得同意。”朱英妥协道。

        听到这话,两王这才眉开眼笑的离开。

        他们前脚刚走,朱元璋就过来了。

        “咱听说那两个逆子过来找麻烦?”朱元璋气势汹汹的说道。

        到了才知道人已经走了,刚好错开。

        当然,到底是刚好,还是有意,谁也不知道。

        “没事爷爷,二叔跟三叔也是待在京师无聊,也想北伐,孙儿已经答应他们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朱英笑着说道。

        其实在最开始定下朱棣的时候,他就猜到会有这样的可能。

        即便是朱樉不说话,朱棡也会绝对会找他。

        别看朱棡跟朱棣两人在倭国一直好像还挺和平,实际上明争暗斗从来就没有少过。

        到了他们这个身份,脸面才是最重要的,曾经结下的梁子,也没人能够解开。

        唯一能够解开的也就是朱元璋了,不过从皇权的角度上来讲,这样的藩王争斗实际上更加符合朝廷利益。

        甚至当年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其中还有朱元璋的手笔。

        当年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是所有皇子中军事能力最为出色的,他们三人如果关系太好,显然对于皇权的威胁很大。

        不过这些也没人去说,终究是皇家的事情,归于圣心独裁。

        “让他们三兄弟去也好,待在京师这么闲着,还容易出乱子。”

        “倒是去渤泥的人,大孙可是安排好了。”

        朱元璋显然对渤泥比较上心,当年黄森屏可是他亲口赐名,现在又给愿意给大明增加版图,自然是要早点去办。

        不过现在在军事方面的事情,朱元璋已经完全放权于太孙了,他自己基本上都不怎么过问。

        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压制淮西勋贵集团,完成换权。

        从根子上说,淮西勋贵集团真正的领头羊,就是朱元璋本人。

        朱英听着这话,叹了口气道:“我打算让允熥去。”

        朱元璋有些诧异:“怎的让允熥去,是他自己要求的?”

        朱英点点头。

        “允熥原本不想当海外藩王,我就让他去干大明海外贸易的事情,谁知道这小子对于海上的事情来了兴趣。”

        “我听着那边汇报说,他对于行商之事不怎么上心,反而是喜欢跟着商队到处溜达,看各处的风土人情。”

        “就前些日子,渤泥的消息传来后,他就来到我这里,说是要跟着去渤泥。”

        朱英入宫后,朱允熥就完全没了压制。

        对于自这个同胞亲弟弟,朱英当然是多加照顾。

        不管是海外藩王,还是其他方面,朱英大手一挥让其自己开口。

        在朱允熥心里,对于大兄当然是非常崇拜,他知道大兄早前搞出了偌大的群英商会,所以他请求加入到海外贸易商会里去,走一走大兄当年的老路。

        不过很显然,在行商这块,朱允熥完全提不起兴趣。

        毕竟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在宫里长大,怎么可能去搞一些跟商人一般斤斤计较之事。

        但是跟随着商队往返各国,却让朱允熥喜欢上了这种旅游的感觉。

        左右他是皇孙,还是当今太孙的亲弟弟,在各方面当然都是最高级别,这就相当于世界旅游了。

        听着又蹦出了新的国家让大明去驻兵,且听说了关于渤泥国的事情,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趣,求着要过去。

        朱英无奈,也只好答应。

        “这孩子,算了,随他去吧。”朱元璋随口道。

        朱英道:“既然允熥去的话,那就多安排一些人跟着,毕竟渤泥那地方不同于咱们大明。”

        “孙儿想着,或许这也是个机会,前几年满剌加的国王拜里迷苏剌请求臣服大明,孙儿也应允了,顺手给了个册封。”

        “满者伯夷国那边有使臣来大明提交抗议,不过孙儿没有搭理他们,谅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异动,现在允熥去渤泥,或许是个机会,借此打开满者伯夷国。”

        “倭国也是个海岛国,既然倭国有丰富的矿藏,想来这些南洋岛国或许差不多。”

        “现在草原那边基本上都定下来了,也是我大明彻底掌控南洋的时候了。”

        “这些南洋岛国擅长海战,我大明现有蒸汽铁甲船可镇压他们,也该是让他们归入我大明版图之中的时候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其实就已经明白,大孙这是要开启大明征伐之路了。

        这样的路子,其实跟当年的蒙元是差不多的。

        不过现在大明底子厚实,经得住折腾。

        只是朱元璋皱眉道:“咱们大明现在已经很富裕了,那些蛮荒之地,将会使得大明的支出更加的庞大,大孙还是要想好才行。”

        现在平定了草原后,朱元璋就不怎么想打仗了,依着现在大明的发展,在朱元璋的角度上来,没必要搞什么穷兵窦武的事情。

        只不过他知道,大孙心中有志向。

        连占城归降这样的荣誉都让出来,明显大孙的野心要更加庞大。

        朱英解释道:“爷爷放心,这些岛国还是有些东西的,吕宋那边不是都发现了很多金矿吗,就着现在大明的实力,这些小国还不至于让大明伤筋动骨。”

        “他们可不是草原这么麻烦,一些所谓的小国,加起来也就几万乃至于十数万的臣民,可战之兵不过数千,孙儿的想法是,安排个两三万兵分别征伐也就足够了。”

        这是实话。

        打这些国家,还搞出几十万大军出来,那真就是杀鸡用牛刀。

        大部分的南洋小国,大明只需要出动一个卫所的兵力,就能轻易的进行碾压。

        其中的难度是在于海上的运输问题。

        现在朱英已经有了铁甲蒸汽舰,极大的减小了海上的风险。

        再者说,就朱英这情况,不提前进行大航海,那又有什么意义。

        “行吧,既然大孙已经想好了,那咱也不多说了。”

        朱元璋同意道。

        反正现在大明国库的钱财已经多到花不完,且不过十几万兵力的调动,真就是个很小的事情。

        他也就懒得多问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可不要小看这十几万兵力对于南洋格局的影响。

        只要操作得当,这十几万兵力,大致是能够一统南洋海岛诸国了。

        打下来是一回事,长久统治又是一回事。

        朱元璋明显担心的是长久统治的问题。

        而朱英正酝酿着,对于南洋这些海岛国,或许可以发动大明的民间力量。

        比如只要愿意去这些海岛国的大明百姓,每人给五十亩田地,免赋税五年?


  (https://www.uuubqg.cc/67717_67717854/11342659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