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史谢昶昌(中)
平安府当前最赚钱的就数这些东西,光一个热水瓶供不应求,一般人家还用不起,加上产量有限,因为内胆需要涂银层,价格是三枚银币,或是立功做为“奖品”获得。还有就是玻璃镜子,因为反射层是镀银的,价格不菲。平常人家用不起不等于买不出去,这些东西成了继香皂,花露水后有钱人家送礼佳品,还是婚娶的嫁妆,受到了大门大户人家及市井富人们的欢迎。果然穿越者拥有对古人杀伤力的东西。
谢御史吩咐随从让店小二送饭来好用餐,却被告知,没有餐食,只有楼底大堂可用汤面及各种点心,随从问道:“为何店家不做酒食生意?”
小二回道:“本客栈只是提供南来北往客人喝茶交谈之地,饿了有点心可卖,不供酒肉,因为住店的都是各地来此地的商户,楼下大堂有《平安时报》及“音盒子”,每到辰时(7至9点),申时(15至17点)能听到音盒子里面的声,除了府谷二人台,眉户,秦腔戏,还有北路梆子,秧歌曲外,重要是各地区当日商品价格及交通信息,有时还有边关战报等消息。所以从早到晚本店客人较多,客官到明日辰时来大堂一边吃碗汤面,一边听“音盒子”就明白了”。原来如此,谢御史听完随从的汇报后,也是疑云重重。
目前这种广播只是利用了电话线,做成了能把声音通过喇叭放大还原,所要播出的节目,都是现场用话筒直接播放,也就是一台专门线路的大号电话机,想像中的无线电波还在研制中,为此,章子俊还成立了大明第一个广播电台。
这个平安镇广播电台坐落在鱼河峁村的崖窑山处,聚集了学戏曲播音的学生,专门建有演播堂,排演堂,广播室,招募了各种地方戏曲戏班给其住处,发给固定薪水。这样要比各地去流浪表演寻饭吃强上百倍。
章子俊很重视这些是因为深深地知道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可抵十万军的道理,也是树立新的观念,提倡“五讲四美”新生活。
谢御史一边喝着汤面,一边用筷子指着店内墙上的几根柱子问店小二道:“这上面写的五讲四美怎么解释”。
小二一边给茶壶中续水一边回道:“这位客官想必是第一次来本地,要说五讲四美,每天“音盒子”里面都在说,听多了也就明白了,五讲是说“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谢御史听后差一点晕过去,这才想起昨日来时看到大街白墙上的大字写着,原来就是“五讲四美”啊。
子曰:“君子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现在变成了四美,这楼歪的厉害,不是误导人吗?可要说这“四美”有那里不对,似乎找不出毛病,最后只能自我找台阶此四美非彼五美也!
当“音盒子”里发出秦腔戏时,着实让谢御史目瞪口呆,这还是奇伎淫巧吗?简直是神仙本事啊。茶馆里面原本的吆喝声也没有了,大家都静静地听着“音盒子”,时不时夹杂着店家给食客们添茶倒水的声音,还有食客们小声的相互问候声。
很快一盏茶的工夫,秦腔戏完了,只听“音盒子”里传来一个男声及一个女声,为你播报今日行情,煤价,米价,肉价,各种蔬菜价格,还有大富行商铺在出售新奇物品,吴记布店有便宜上好松江棉布,福来顺饭庄推出特价菜肴等等(估计是广告之类)。
又是一盏茶的工夫,接下去就开始讲“五讲四美”了,此时,店小二还特地跑过来说道:“这位客官,刚才问的“五讲四美”,小可也说不明白,现在可听着了”。
谢御史点头称是,只听道“五讲四美”不仅是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传统,而且是为了建设大明的精神文明。要把各种“脏、乱、差”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要发动群众,特别是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谁做的好就奖励,就小的而言,在我们平安镇、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集体这几年不断向好的方向变迁,也激起广大群众新的希望和信心。用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创造的成就,教育我们自己加深对大明、对社区、对街道的热爱,是很实际很有效的。总之,我们应当总结已有的经验,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使统一的“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得更好,激励人民群众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
接下去播报这个月“五讲四美”积极模范人员,河东区朱家窑朱奉志老汉,为民着想,一个人清理了下河湾积年的垃圾,还种上了花卉。清平街道的吴阿妈带领着左邻右舍义务打扫街区内的卫生死角。还有张阿婆自费出钱在东门口摆上甜水,让过往行人免费喝水解渴,美食街林阿五捡到钱包,这种拾金不瞒的精神,... ... ,以上通报表扬的人员,奖励米面五斤,油一壶,由知事府衙门发给“五讲四美”模范奖状。
此时食客们纷纷小声议论起来,赞誉之词不绝于耳。
听到这里谢御史已经不知道震惊几回了,驭民还有这样操作的?高啊,实在是高,太高明了。又听到隔壁桌上的几位商人悄声说道,这报上也登了出来,还有不随地出恭,不随地吐痰,人人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也难怪每次来到平安镇感觉都不一样。
谢御史回头一看,只见那桌上人手里捧着一张报纸再看着,一边还再小声嘀咕什么。
谢御史当然知道报纸了,目前在大明各地都有报纸,有几处有名的大报当属京城的《大明科技报》,《郓城商贸城报》,由南京明德堂出品的《应天府报》,扬州商会出版的《徽州时报》,还有由翰林院出品的《大明月报》。可这张《平安时报》到是没听说过。
这里就要说一说章顺,自《大明时报》被卷入皇家纷争关闭后,搬出京城改名《大明科技报》,此时章顺回了平安镇,回来后就成立了平安宣传部出任部长,管辖平安镇广播电台,平安时报,平安镇大明科技学堂,平安戏社等。还管辖着各地在平安镇开设的文院诗社等。
这个平安宣传部座落在鱼河峁村背靠峁沟河,面临平安东西大道,说是宣传部,其实就是一处大院子,沿着峁沟河建了牌楼,戏台,文庙,来自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应天及京城的许多商贾,在峁沟河边上建有会馆商会,是一个热闹去处。而宣传部闹中取静只是围了一个大院子,院内四周种植了许多的果树,中间建有一幢三层办公小楼。门面处是宣传部大门,左侧是平安图书馆,在大门右侧是《平安时报》办公点,临街建有一排房屋及《平安时报》印刷厂房等,所以这里成了一个“文化”之地,各地都在周围办私塾,建文庙,修学社,开乐房等,沿河大街两旁的商铺都是文房四宝,书店,纸店,笔墨之类的。
像谢御史这样的文人墨客当然是喜欢这样的地方,加上是官身,又是微服查访,从客栈出来,糊糊顿顿地就转到了此处。
首见一座石牌坊,上书:锦绣前程,两边柱子上联:墨润书香,土峁别开儒者苑
下联:地灵人杰,新城频出状元才
显然这里没有其它地方的嘈杂,也没有小贩们的叫喊声,来自各地的书生聚集已此,朝廷科考无望的童生,秀才们居住在各地会馆中,等待着平安科技学堂的进修招生。三年后获得证书,凭着证书就能得到许多大作坊的高薪职位,从此摆脱贫穷。
谢御史正在听着街边茶摊上几位秀才的闲聊,“王兄啊,你刚来不知此地的民风已经改变的小弟不认识,在这里不管做什么,没有贵贱之分,哪怕是从军也不是终生制,几年后退伍能领到一笔巨大银两,还对演戏唱戏的特别看重,社会地位直线上升。听说那个在“音盒子”里面唱了一首歌后爆红的乔菱儿吗?原本是乔家戏班唱秧歌曲的,这不唱了那首叫《兰花花》,这歌真好听啊,那嗓音儿挠的在下心痒痒,所以小生一直在此地守着,只要见上一面足矣。”
边上的人一个劲地对着那位王兄点头,正是,正是如此,再等一会就能听到“音盒子”里面的《兰花花》了呀。
谢御史很是不解,一首曲儿还有这么大的魔力?再细看这几位神情都正常啊,不像是得了失心疯,从古至今最不缺的就是追粉一族,古人也一样啊,如果看到那个戏班里有自己喜欢的角儿,就会跟着戏班一路追随而去,有人直至倾家荡产。这才是真的死粉啊。
自从有了新的听曲方式“音盒子”后,新的粉丝也就随之而来。
(https://www.uuubqg.cc/67702_67702634/8950719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