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女翻身:王爷你好坏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

第四百一十二章 所向披靡


战乱开始之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事情会忽然发展到现在这个模样。

明明他们安于现状,安居乐业,但是忽然有一天就爆发了战争,他们曾经的战神,将矛头到转,对准了他们自己人。

很多人,最开始对李岩之几乎是一种怨恨的状态,直到有一篇讨伐皇帝的檄文传遍了天下。

“……实在是不堪其忧,无奈之下才选择进入了京城,这也实在是无奈之举……”这一段看着像是檄文上的,紧接着就有人发表了评论,“这皇帝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吧?明明安阳王殿下都没有这样想过,皇帝却硬生生的把他逼进了京城,还拿人家最宝贝的儿子作为要挟,实在是太过分了!”

一个地方发出了这样的传言,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地方,到后来,真相几乎大白于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原来最开始要造反的,根本就不是安阳王殿下,而是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衡阳王殿下。

皇帝根本就没有想到李岩之会从这个方面入手,而且那个时候他早就已经是进退两难,而且周围的事情十分的多,他根本就没有心思来关注这一点点,他早就已经确定了的事情。

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他看轻了李岩之,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对付衡阳王上面了。

要是他早知道如今的结果,当初一定不会脑子发热把李岩之牵扯到这件原本与他无关的事情中来。

但是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他就算是再后悔,也已经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了。

而衡阳王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拉到了一起合作的人,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兄弟睨于墙之后,他原先的兄弟根本就不会再听信他半个字。

毕竟他触及了安阳王的底线,要是以前你来这个问题来问:李岩之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别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啐你一口,然后告诉你:那是别人的事情,你这么关心做什么?要是我知道安阳王的底线,那我还在这儿呀?

但是如果现在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李岩之的底线很简单,那就是自己的家人。

若了他自己无所谓,但是如果惹到了他的家人,那么不论你是谁,他一定会打击报复到底。

这样的他并没有失去更多的追随者,反而让人见识到了他的魄力。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权力的人,所以他们都跟倾向于李岩之,满心想要李岩之打了胜仗,这样的话,或许他们的性命都不必担忧了。

而让他们精神更为之一振的消息是,李岩之军队所过之处,都有一个名叫徐浩的夫子来替他们收拾残局,保证他们没有更多的伤亡,也保证他们不会挨饿受冻。

在战争年代,这样的诱惑无疑是很大的,所以他们就更加心无旁骛的投靠起李岩之来。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李岩之这第一步就做的很好。

至于为什么他开始时完全放不开手脚,而到后面好像挣脱了什么牢笼一样,这样的变化,大家都很好奇。

但是身为当事人,李岩之从来就没有给过确切的答案,大家也就只好猜测。

很多人帮着一起猜,其实离事情的真相也就不远了,其中最接近真相的一个猜测是一个民间的人提出来的。

有一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说的果然不错,很中肯的得出了答案。

他首先是根据当时的局势,层层剥丝抽茧,居然让他还原了百分之八十的真像。

当时李岩之束手束脚的,完全就是因为衡阳王的威胁,以及当时的情况。

衡阳王手中握了许多智囊,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显得胜券在握,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曾经的兄弟放在眼里。

他想的是算计李岩之一波,从他手里坑到了兵力,再用这些兵力去攻打皇帝,这样的话他就完全在中间,根本就是坐收渔利。

他当时的说法完全没有漏洞,而且他当时把自己身边最有才华的人带上了,所以应当是万无一失才对。

但是这也只是应当,他身边这个最有才华的人,好死不死,是当年张书华的同窗,而且的确是有志之才,因为他是当年的金科状元。

可是只要了解了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当初的金科状元应该是谁,而且他并没有留在朝中任职,而是跑去投靠了衡阳王,就能够看得出来张书华对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他自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人,所以不愿意屈居与人下,他想的是皇帝竟然看不上他的才华,那么他既然能够找得到,看得上他才华的人,衡阳王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投靠了衡阳王,皇帝一连损失了两个金科状元,当时就已经对宰相心存不满,但是他觉得那个人并没有多大的价值,连这一点小小的委屈都受不了,自然在官场上走不了多远。

他当时并没有认出来,站在李岩之背后的人,就是当年给了自己莫大心理阴影的张书华,还以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直到……张书华写的一篇文章,从军营里面流传了出去。

才华这种东西,不论是放在哪里都受人重视的,所以,即便他们两个是属于不同的阵营,那个人还是把他的文章拿来看了看。

之后他才发觉自己的这个行为有多愚蠢,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就是当年那个精彩艳艳的人。

至于为什么会一眼就认出来,还不是因为张书华给别人造成了莫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为了超越他,把他所有的文章都拿来看了又看,直到自认为终于能够写出比他好的文章。

这么多年来,对于他的文风,早就已经了解的一如指掌,现在乍然间又看到,自然是受到了惊吓。

这个人居然还在,而且他前几天就见到过。


  (https://www.uuubqg.cc/66374_66374953/462004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