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砖
景泰二年正月,帝选妃于翊坤宫,择甘肃总兵长女岳依桐为后,另取八位官家女眷以充后宫,
次月,太子少师李自鸿上书乞骸骨,帝未许。再上,帝未许。三上,帝许之,封其次孙女李婉为贵妃。
三月,帝后完婚,贵妃李氏及八位宫妃入宫。
人间四月,柳抽新芽,春回大地。
天气回暖,乾清宫内停了地龙,朱闻自己体热,早早换了单衣,坐在御座上看折子,常德福在桌边侍墨,江德胜抱着拂尘站在墙角。
红绿彩龙纹香熏炉里静静燃着龙涎香,殿内香气袅袅,一时寂然,只能听见奏折翻动的沙沙声。
一个守门的小公公从门外垂着头进来,踌躇着不敢上前,江德胜迎上去,压低了声音问他:“怎么回事儿?”。
那小公公趴在江德胜耳边回了几句话,偏朱闻眼尖看着了,出声问到:“江德胜,什么事这样遮遮掩掩的。”
“回陛下,是贵妃娘娘,今日又送了红枣银耳莲子汤来……”,看着皇帝逐渐阴沉下去的脸色,江德胜慢慢噤了声,站回了墙角里。
朱闻把手里的奏折“啪”地往桌上一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一指那个小公公,怒道:“你去告诉她,让她带着东西滚回去,朕又不是牲畜,用不着她三天两回的喂。”
殿内宫人顿时哗啦哗啦跪倒一地。常德福眼观鼻鼻观心站在桌旁,他知道皇帝是真动了怒,自从妃子们入了宫,后宫前朝没有半点儿安宁。
皇后母家岳氏是朱闻在西北从军时最有力的臂膀,也是朱闻登基最有力的支持者,帝后大婚不过一月,皇后每晚都遣人来请朱闻去坤宁宫用膳,雷打不动。
李家自断一臂,用李太师致仕换来李婉入宫,自然也希望能早日争得盛宠,李贵妃就隔三岔五就要往乾清宫送汤送糕点;
另外八位宫妃母家也都是朝中要臣,下头日日上折子请朱闻早日让宫妃们承宠。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岳家希望皇后尽快诞下嫡子,坐稳中宫之位,李家希望贵妃早日得宠,以求重得重用,其余各家也都卯足了劲想靠着圣宠成为朝中新贵。
一时之间,前朝后宫让朱闻忙的焦头烂额烦不胜烦。
上午发了一通火,朱闻烦了一日,到了晚间皇后派人来请,也尽推了,自己在寝宫用了晚膳,饭后靠在榻上翻书,只觉心火更盛,太阳穴突突的跳,
“常德福,去拿把扇子来,这才四月的天,怎么热的人心烦,香也灭了,朕闻着难受。”
常德福应了一声,指挥小宫人取扇灭香,心里咂摸半晌,有了主意,接过扇子站到朱闻身边,试探道:
“陛下,这后宫的娘娘们毕竟千金之躯,娇贵些难免磨人,不如换个地儿散散心?
奴才听闻,折香馆的银杏春日里最好看,不如择日让老奴安排,咱们避开人悄悄地去,也好解解闷儿。”
闻言,朱闻愣住了,那双晦暗天光里清凌凌的眼,汗水与泪水下湿淋淋的锁骨与颈窝,床幔中因情动泛起云霞般绯红的雪白身躯,在脑海中一一闪现而过。
最终定格在贵妃榻上那一回,少年眼角摇摇欲坠的晶莹泪珠随着身体的撞击一下一下地打颤,最终承受不住地不断滑落。
一阵膨胀的热意在心里急速升腾,朱闻闭了闭眼,沉声道:“办严密些,别叫人知道。”
常德福应一声,敛声打扇,暗中预备不提。
春日里的折香馆的确自有一番韵味。
银杏叶由黄转绿,重重交错,连绵一片,风儿一吹,浪似的一层一层荡起来,叶片相互摩挲,伴着风发出一阵簌簌声,树叶间投下斑驳光影,打在红瓦飞甍,绿柱白墙之上。
元折柳跪在地上,一块挨一块擦洗院里的青砖。
四月份的水并不凉,但换水的次数多了,依旧把少年的指尖浸的通红,密密的汗珠沁出在额头上,不时落下来,和擦地的水混在一起。
(https://www.uuubqg.cc/65490_65490213/416602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