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隔着银河系的距离 > 第28章 奶奶的佳肴

第28章 奶奶的佳肴


夏之光和爷爷奶奶买了一些年货,回到家后,就开始为小年夜饭做准备了。

        每次这个时候,夏之光陪着爷爷奶奶一起干活,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

        首先,老母鸡汤肯定不能少,这还是特意托人买的正宗肥西老母鸡,熬出来的汤营养滋补,非常美味。

        小时候,夏之光和妹妹,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鸡汤面了。

        妹妹吃完一碗,又奶声奶气地说:“还要吃一碗。”

        这是奶奶最高兴的时候,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笑呵呵地夸道:“我们韵儿真棒!”然后喜滋滋地拿起妹妹的小碗,又盛上妹妹爱吃的鸡汤面。

        奶奶还跟兄妹俩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喝上老母鸡汤。

        这种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流传至今。所以到了现在,过年的时候,老母鸡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上一锅热腾腾的老母鸡汤,既暖和又滋补。

        奶奶走进厨房,先把老母鸡收拾干净,然后把一整只鸡放进砂锅里,先用大火烧开,再转为文火慢慢炖。这样炖出来的鸡汤鲜美、鸡肉嫩滑,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当然一条大鱼,也是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这可是爷爷的拿手好菜,一般由爷爷掌勺。

        爷爷先把处理好的鱼放入盆里,准备腌制,切点葱段和生姜片一起放入鱼盆里,加点料酒去腥味。用葱姜在鱼身上来回的揉搓,再把葱姜塞入鱼肚子里,可以更好的去除鱼腥味。然后放旁边腌10分钟左右。

        趁这功夫,爷爷告诉身旁的夏之光,可别小看这10分钟,绝不能省。这样腌制出来的鱼,才入味好吃。

        夏之光从小就喜欢跟在爷爷奶奶后面,看他们做菜可有趣了。

        爷爷把锅烧热后,倒入油,等油烧热以后,再把处理过的鱼放入锅里煎。刚放进锅里,不要着急翻动鱼身,可以晃动下锅,等鱼可以来回晃动的时候,再轻轻翻过来煎另一面,一直把鱼两面都煎至焦黄色的时候,锅中加入适量水,加点酱油,加入适量盐,葱段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再转为小火炖10分钟左右。

        爷爷指着热气腾腾的锅说:“让鱼慢慢吸收锅里的汤汁,这样鱼肉会非常的鲜嫩。”

        “可以出锅了!”夏之光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鱼盘,爷爷把烧好的鱼,放在长长的盘子里。

        夏之光把鱼隆重地摆上桌子。这道菜寓意“年年有余”,期盼生活宽裕年年有余。

        爷爷烧鱼的时候,奶奶就在旁边锅灶炸了一锅丸子。合肥人一般管丸子叫“圆子”,寓意团圆吉祥。有萝卜圆子、藕圆子、豆腐圆子等等,每一种都酥脆鲜香,好吃极了。

        奶奶还准备了好吃的年糕,它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寓意着年年高升,节节高,所以过年在餐桌上面年糕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年糕可以直接切片蘸糖汁,可以放在油里炸制做成咸口的,还可以直接炒着吃,奶奶每次都换着口味轮番做,百吃不厌。

        餐桌上还会炒一样素菜,叫“什锦菜”,以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十多种素菜,十全十美。

        什锦菜不仅味道好,而且每种菜都有寓意。如胡萝卜是红颜色的,有洪福齐天之意;藕则象征了路路通达;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等等,都为了讨个吉利的彩头。

        爷爷奶奶告诉夏之光,他们小时候,每逢小年夜,大人们都要在锅里放一棵青菜和一块豆腐,名为“镇锅”,以求来年丰衣足食,锅灶不空。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小年夜,人们还是炒一盘青菜豆腐,都说青菜豆腐保平安。。

        爷爷奶奶忙活了一下午,夏之光也在旁边打打下手,听听他们讲讲以前的事,不知不觉爸爸妈妈他们下班过来了。

        “我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做了什么好吃的?”爸爸大嗓门,边说边往厨房里钻。

        奶奶笑着打趣道:“多大了?还跟个馋猫一样。”

        “那是因为爸妈做的菜好吃呀!”爸爸不仅嘴馋还嘴甜,逗得爷爷奶奶开怀大笑。

        妈妈也准备到厨房帮忙,奶奶只冷冷地说道:“你就歇着吧,这里你不熟悉,帮不上忙。”

        妈妈一听奶奶阴阳怪气的腔调,心里就隐隐地疼,满脸失意地走出来。

        爸爸见状,拉着妈妈的手说:“你刚下车,休息会。厨房小,人多了挪不开身。你把行李收拾下也行。”妈妈点点头,走进自己房间。

        爸爸走进厨房,小声跟奶奶说:“妈,您下次说话能不能稍微注意点?她心情不太好。”

        奶奶一听,脸马上拉得老长,故意抬高了音量:“我说话怎么不注意了?她就那么娇气了?说两句都不行了?”爸爸知道,奶奶因为早夭的孙女,心中一直对妈妈不满。

        爷爷也在旁边劝道:“都少说两句,别多话。”

        奶奶轻轻抿了抿嘴,想想还是没吭声。自己都七十多岁了,忙前忙后伺候一家人,没人说一声好,还嫌自己话多。

        唉,算了,反正只要儿子和孙子他们高兴就行。真是什么怪病都有!自己忙活了几十年,也没得什么抑郁症。多干活,什么病都好了!奶奶心里忿忿地想。

        不一会儿,一大桌丰盛的菜肴上桌了,看得人直吞口水。

        “爸,今晚陪您多喝两杯。”爸爸兴奋地开始拆酒盒。爷爷一听这话,正说到自己心坎里了,比吃了蜜还甜。

        “光儿,你把红酒打开,你和奶奶还有你妈,喝点红酒。过年,喝点酒助助兴。”爸爸吩咐着。

        于是,夏之光给自己也斟了一杯红酒。今天,一家人开心。平时,老爸可不会让自己喝酒的。

        酒过三巡后,爷爷和爸爸都喝得红光满面。奶奶又端上主食——饺子。

        俗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每个人都盛了一碗饺子,再配以香浓的老母鸡汤,那真叫一个心满意足。

        这天,辛晓云回到家后,妈妈白天已特意去理发店做了个新发型。晚上拉着爸爸和辛晓云去商场买了几身新衣服,过新年就要穿新衣裳嘛。

        辛晓云突然想起来,刘晗月给他们家人买礼物的事,就主动提议道:“爸妈,我们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人买一套新衣服吧。”

        爸爸听了,微笑点头称赞道:“不错,懂事了,有高中生的样子了。”

        妈妈也异常欣喜地夸道:“真是我的好女儿,孝顺的好孩子。”夸得辛晓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三人又在商场里买了一些年货,准备明天一早就回老家——桐城过小年。

        桐城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爸爸妈妈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工作了,才在合肥安家,平时的一些风俗习惯还是按照家乡的来,更何况双方父母都在桐城,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些外出的游子,心里惦念的还是回家的路途。

        桐城小年俗丰富多彩,与周边市县相比独具一格,自成一派。不仅有着很深的地域色彩,而且还保留了很多浓郁的古风。

        小年的渊源来自古人祭灶的习俗。不过这个习俗在桐城已经不浓了,取而代之的是腊月二十四祭祖。

        “望空剪纸告坟墓,两眼泪接三杯酒”。这描述的就是明代桐城人小年祭祖的情形。

        现在桐城农村,还保留着腊月二十四上祖坟祭拜的习俗。有的人家还会为祖坟挑土添土,谓之挑坟。二十四之夜,在家中摆三牲祭拜祖先,谓之接祖。意思是接祖先回家过年。男主人依次焚香、烧纸钱、燃放鞭炮,然后大家相继跪拜,虔诚许愿、祈福。接祖之后,阖家共进丰盛的团圆饭,其乐融融,暖意融融。

        辛晓云还记得小时候,每逢吃小年夜饭前,爷爷都要带着全家到大门口空地,烧些纸钱给祖宗,并且在燃烧的纸钱外画个圈,以防别家的来抢;再点燃鞭炮,喊祖宗来收钱;最后大家相继跪拜,祈求祖宗保佑。

        小小的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在心里许愿,她每次许愿都是学习进步,门门功课都考满分。后来,随着禁放烟花爆竹政策的出台,这些习俗也慢慢简化了。

        爸爸还告诉辛晓云,桐城有句俗话叫“好汉不搞腊月钱”。腊月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一近年关,散布各地的桐城人,不管千里万里,都要尽量在腊月二十四之前赶回家团圆。

        过年是从小年开始的,回家自然要赶在小年夜之前。还有句俗话叫“搭着在里面过二十四”,意思是说和外人搭伙一起过小年夜,用来讽刺不相干的人混在里面做不相干的事。

        小年以后,年味一天胜似一天。操劳一年的人都慢慢停歇下来,备好年货,一家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过大年。


  (https://www.uuubqg.cc/64784_64784311/409415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