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27章 袁天纲与李淳风第一次斗法

第27章 袁天纲与李淳风第一次斗法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六月夏。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太极殿接见群臣商议国事时,将作大匠姜行本出列奏道:“启奏圣上,九成宫已扩建完成。”
  圣上喜悦道:“现正春夏交际之时,每年夏天,长安城酷暑难熬,朕正在思索今年夏天在哪里避暑?正好九成宫建成,今年朕就和群臣到九成宫避暑办公如何?”
  群臣回到:“诺!”
  九成宫在长安西北部麟游县,距离长安一百六十余里,隋朝时期始建仁寿宫,贞观年间以仁寿宫为基础,以天台山为中心,仿照长安宫城模式进行扩建。
  九成宫主体建筑是大宝殿,殿四周是回廊。九成宫西边是丹霄殿,是圣上举办宴会、接见群臣的地方。大宝殿旁边是咸亨殿。宫城四面开门,正门是南门,名叫永光门。
  袁天纲也跟着来到九成宫。这次来九成宫对于袁天纲来说是故地重游。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袁天纲曾到西安(也就是长安)旅游,曾游历遍关中名胜古迹,包括:秦兵马俑、大雁塔、华清宫、九成宫、华山等。
  作为书法爱好者,袁天纲还曾专程到碑林,及九成宫研摩唐代碑文。其中就有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时间回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六月二十日,唐太宗李世民率文武百官幸临九成宫。
  可来到九成宫后,发现这一年天旱久不下雨,这次陪驾随行的官员人数众多,导致九成宫中的饮水出现短缺。李世民勃然大怒,当场责怪将作大匠姜行本道:“姜爱卿,在修建九成宫时,就不曾想过天旱无雨吗?”
  姜行本在大殿上跪道:“臣惶恐!实乃臣一时疏忽,未曾发现此疏漏。”
  李世民恼怒地拂袖道:“一边去!找不到水源,朕拿你是问!”
  李世民目光扫了扫大殿里群臣。问道:“众爱卿,看有何方法找到水源?”
  群臣均低头不语。
  李世民气愤地摇又摇头,突然在群臣后列发现袁天纲和李淳风站着。于是想乘着此机会,试一试这两位半仙的道行,说:“袁爱卿,李爱卿,看能否用堪舆之术找找水源?”
  袁天纲和李淳风立即出列,齐声回奏:“臣等试试。”
  于是,袁天纲和李淳风领命下殿,向九成宫外寻去。
  袁天纲在前边走边思索着曾来过九成宫旅游时醴泉的位置,暗暗想到:“真是机缘巧合,那次我还到醴泉边用手捧喝过泉水呢,真是甘甜无比呀。醴泉好像在九成宫西边,对!就去西边找找。”
  当袁天纲走到九成宫西边时,凭记忆来回寻找,就发现有一处土壤比其他地方湿润,突然豁然开朗,欢悦道:“醴泉就在此处!”。他四处打量,看李淳风还在附近搜寻水源,就想用什么留下标记?
  袁天纲向四处瞅瞅,看到边上有一小块石头,他就搬过来放在醴泉位置作为标记,然后拍拍手上的灰尘,满意而归复命。
  回到大宝殿,李世民及群臣都等待一会了。李世民急切问道:“袁爱卿,找到水源?”
  “圣上,臣已找到水源了,还是一处甘泉!”
  李世民马上龙颜大悦,群臣也交口称赞。
  稍等片刻,李淳风也进殿,回奏:“圣上,臣也找到水源,是一处甘泉!”
  “噫!”李世民及群臣都惊叹道。
  “两位爱卿均找到水源,那就带朕去看看。”  李世民急回复道。
  于是,袁天纲与李淳风在前方带路,李世民及群臣跟着他们后面,径直向九成宫西边方面一路寻去。
  当走到袁天纲发现醴泉处,大家惊恐第发现,此处地上有一处土壤比其他地方湿润,地上放着一块石块,在石块旁还插着一根柳枝。
  “原来袁爱卿与李爱卿找的水源是一处地方呀。”  李世民及群臣均惊叹。
  “袁爱卿与李爱卿,是如何找到这水源的?”  李世民问询道。
  “臣走出九成宫,看宫外西边,远望有一处雾气缥缈,走过去看到这地方比其他地方湿润,想必地下有甘泉,于是寻一石块做标记。”袁天纲信口胡诌道。
  袁天纲偷眼看李世民及群臣均点头称是。心里偷着乐,“还好咱工作几年,啥本事没学会,忽悠领导的本事是一绝!我这鬼话自己都不信,连精明无比的千古一帝李世民都相信了,哈哈!”
  这时,李淳风也斯条斯理地奏道:“臣出宫后也发现此处有许雾气缥缈,寻过来后,深感此处必有水源,于是用身影取子午,用碎石摆八卦,就发现这处宝地,想做一标记,于是就折旁边一柳树枝插上。”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李世民大喜,亲自上前用手中的龙杖杵地做疏导,竟喷涌出一股清泉。泉水清若镜,群臣中有三五人上前俯身手捧饮之,甘如醴。于是,群臣纷纷跪地一片,高呼道:“圣上圣明,天降甘泉,真乃我朝昌盛的祥瑞之兆。”
  李世民闻后大喜,赐名“醴泉”。遂命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铭碑立石,以记其事。这便是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九成宫醴泉铭》的由来。


  (https://www.uuubqg.cc/64263_64263078/462008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