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霸王! > 第211章 建康繁华

第211章 建康繁华


第211章  建康繁华

        顾雍从吴兴抵达建康的时候,已经快到十一月了。

        两个月的时间,他才走过了两个郡。这要按照以往,吴兴属于会稽郡的时候,他这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从本郡抵达了邻郡。

        倒不是他故意迁延,而是这个时代,东南就是这个效率。

        很多地方都是荒野,连官道都没有一条。

        而哪怕有官道,也没有驿站。东南缺马,根本无法三十里设一驿站。

        哪怕信使,一天也就行进七八十里,再远了马就受不了。

        所以孙策最近一直就在思考在江东铺设驿道。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各郡之间传递文书,很多信使都是背着行囊,徒步佩剑,日行数十里,送往各处。

        一个县里面驽马、驮马可能也才有数匹。

        这次北伐淮南,孙策虽然最终大胜,但损失也是非常惨重。战马还能待在军营里避暑,牧马涧旁,驮马则要运输粮草,完全无休,每次数百车粮食运送完,都免不了死伤。

        大战半年,驮马死伤四千余匹。

        大战三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绝不是一句虚言。

        在郡县里面,哪怕能有一辆驽马拉的马车,这也是大户人家,要公卿世家的家主才能有的待遇。

        豪强之家,几户也未必能有一匹驽马。所以都只能坐牛车。

        故而孙策开设驿站除了为国家传递政务、文书之外,也有盈利的打算。

        其实官营驿站也是收费的,毕竟不能指望官府对官员之外的人免费提供衣食、房间和饲料等等。

        只是这个盈利很容易滋生腐败,被士绅豪强等所占用,倚公侵费。带着一纸滥发的官方文书,就说自己有公务在身,要驿站提供免费的衣食住行服务。

        凡是牵扯到马的方面,都是太容易引发腐败了。

        不过即便如此,孙策也必须建驿站,加强对各州郡的掌控。

        而不能像崇祯一样,把天下的驿站系统给取消了。没了驿站,他怎么统管这么浩荡的疆域,怎么把皇权深入到地方各县?别人是皇权不下乡,他这是皇权不下县。他不做亡国之君,都说不过去。

        当下在江东推行驿站,还有一好处,那就是江东有大量的难民和山越,他们无田可耕,又饶臂力,贫无赖者,可藉水陆舟车奔走自给。

        江东十一郡都设置驿站,以舟船、车马维持驿路,赖此为驿卒者,可以安置两三万难民、山越。

        整个山越,尤其丹阳、会稽境内的山越,年年被孙策割韭菜,今日下五城,明日割十城,山里面的山越可能就剩下六七万人了。

        再被安置两三万人后,剩下的两三万人分布到两郡近三十县里面,他们一处部落发起叛乱,青壮甚至可能都不一定打的赢地方的诸夏豪强。

        毕竟这个时代的豪强们,那可不是后世江南那些文弱书生,动辄聚众千人,乡野之间还不乏游侠少年,挈党连群。

        只是要设置驿路,这也并非一件易事,首先就是要地方各县有充足的粮仓储备。

        毕竟一处驿站里面几匹马甚至几十匹马,每月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而一个县几处驿站,每年可能需要消耗豆子千余石,麸皮三四百石,驿卒消耗的粟米、稻米也得有数百石等,加上食材、草料、薪柴、车轿以及往来货物,体积十分庞大,这些东西都需要存放,所以,仓库在驿站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给这些驿站仓库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也需要各县的仓廪充实。

        所以顾雍刚抵达建康数日,孙策就又将他带出了治所,前往各县探查粮草储存情况。

        建康城北,是玄武湖和长江,要巡视各县,孙策和顾雍只能走城南,顺秦淮河而下。

        在建康城南,秦淮汇入护城河之处,建康繁华就已初见端倪了。

        孙策和顾雍驻马在在城南正在兴修的官路旁,看了一会儿河畔市肆旁大量兴建的建筑。

        如今虽然已经是十一月,江南的温度也降到了六七度左右,但工地上阳光明媚,匠人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他们穿梭在数百座高大的邸阁旁,运输来大量木材、石料,修建起的市肆占地庞大,房舍众多,鳞次栉比。

        孙策心情颇佳,问道:“此处大兴土木,是官府为便利市肆所建?”

        跟在孙策身旁的杨骁主动开口,精神亢奋,说道:“这处我知晓。听说是建康最大的女闾所在之处,待建成之后,会有数以千计女子在这里迎来送往。”

        杨骁跟随孙策也有四年多了,从当初一个几乎辗转死沟壑的难民,以骁勇起于行伍,如今已经担任绣衣卫里面的校尉,跟孙策的族兄孙辅并统两千绣衣卫,受中郎将赵云节制。

        这几年,他也在江东顺利建功立业,不仅一路升迁,也颇治家财。

        仅寿春一役,打下寿春城后,孙策尽开府库,奖赏士卒,他就获得了一名袁术的妃嫔,百余匹绢,还有大量珍玩异宝。

        孙策听说他已经娶了丹阳大族施氏一名族女为妻,其父曾担任侍御史,也算是名门之后。

        然后又纳了两三名妾室,如今也是一人之力,养了五六名妻妾,三四个儿女。

        一户里面住了十余人,也勉强算是一个大户人家了。

        不过这也不算出格,如今天下战乱频仍,烽烟四起,一场大战过后,青壮就能死伤数以万计。

        就是孙策进攻淮南,在九江境内,一战就覆灭了桥蕤所部近两万人,吕蒙击溃了黄猗所部上万人。跟吕布一战,更是铁骑乘击,阵斩就八千余级。

        这使得大量的青壮数以十万计的规模,成批成批的死伤。

        女多男少,在各地都是普遍现象。

        所以有能力的青壮,都会娶不止一名妻子,甚至经常会出现一名男子娶另一户姐妹两人、三人的情况。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大量的女子无依无靠,无以为生。

        听杨骁之言,这建康城外,秦淮水上,烟柳画舫,青楼勾栏怕是要提前兴盛起来了。

        对这事情,孙策瞬间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惊诧的问道:“建康县令……不会是邵卓吧?”

        <div  class="contentadv">        顾雍拱手,说道:“将军明鉴,的确是邵县君。邵县君此前便担任历阳令,治内有流落难民、避难士人数万户。如今淮南为将军所有,邵县君治历阳已数年,自然要予以升迁。”

        “长史以为,以邵县君资历,治一郡则稍显不足,治一县,则不足赏其功。能使其得升迁者,只有两县,或为建康令,或为吴县令。”

        很显然,以邵卓的才能不适合担任吴县县令。

        吴县虽然是东南最繁华的城邑,但吴县地处太湖平原之上,平原广阔,沃野千里,又是鱼米之乡,桑梓之园,星罗棋布。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农桑大县,需要一位传统的农业大臣,去担任县令,发展农桑,产出谷粮。

        倒是建康城,周围一片荒野,钟山脚下、玄武湖旁都还是大量的荒地,遍布野草荒山,这个形势下,建康城的发展显然不能以农田为主,需要倚靠工商,方能支撑起建康城内近二十万人的生计。

        孙策赞叹道:“长史果然是有经国之才,可使能吏各展所长。邵卓有工商奇才,的确是适合担任建康令,以便市肆。”

        就是他这个风格也太明显了一点,走到哪都不忘记发展女闾。

        顾雍倒是不在意女闾,这或许还将是建康城的一大特色,吸引各地的豪强、世族,前来建康游历,观赏风物。

        要知道,在当下,平民百姓并不缺妇人,只要勤勉耕殖,必能成家立业。

        只有那些士人、豪强,有新鲜感,到建康城下寻花问柳。

        管仲以女闾丰齐国府库,成文王霸业。

        建康也将因此成为江东霸业的重要支撑。江东的治所就在建康,绝大部分时间,一个王朝能够征收赋税的核心就在他的京畿之所在。

        建康城繁华富庶,哪怕是胭脂水粉、青楼勾栏也将提供源源不断的赋税。

        秦淮水上的青楼画舫,商人、世族的一掷千金,就再非达官显贵们的醉生梦死,也将直接成为国家赋税的中流砥柱之一。

        当然,青楼女闾这种东西,虽然是一时特色,但跟国家工商业相比,那还是相差甚远,不足为道。

        能够支撑起这繁华江南、胭脂水粉的一定是富庶且发达的工商业,没有充足的钱粮器物,再美的绝世佳人,也不过是瘦骨嶙峋的红粉骷髅罢了。

        顾雍手指正在兴建的市肆两岸,对孙策说道:“我刚入建康,置办衣食所需之时,便听夫人言,这邵县君在建康大开市肆,不算城内,仅这秦淮沿线,就有大市八十,小市三十余。”

        “更有白瓷、澄锦,就地生产,工坊连绵数里,烟囱罗列上百。城内人家,直接到工坊附近购买,价格比市面便宜不止三成。”

        赵云惊诧的问道:“大小市肆罗列百余?那需要多少粮仓才能供应这些贩夫走卒?”

        毕竟算一算便可知,这么多市肆怕是从事工商之人就不下三五万,若人耗粮十石一年,则仅这市肆耗粮便有五十多万石。

        每年怕是要往建康转运粮草不下三五百万石。

        顾雍指向远方正在修建的邸阁,说道:“子龙可看彼处,乃是建康秦淮仓,建成之日将周回二十余里,储粮六百万石。如此方可保建康供应无忧,保丹阳粮价平稳。城北还有一处含嘉仓,规模尤在秦淮仓之上,主要是水运,从吴郡运来的粮仓。可储粮上千万石,以防吴郡丰年,谷贱伤农。”

        上千万石粮食!

        这要是指着牛马一趟趟的拉运,需要锱车四十万辆次的往返。

        江东的驮马跑坏十几副马蹄铁也拉不完。

        但要是走水运的话,一艘船载粮一千五百石,千艘漕船往来六七次就拉完了。

        建都建康,是真的凸显出江南之利。既有发达便利的水路运输,又有鱼米之乡丰厚到极致的产出。

        当今天下诸侯中,恐怕只有孙策、曹操能够筹措到上千万石的粮草。

        袁绍在冀州有这么多粮,但未必都集中在邺城附近,运输要相对困难许多。不像曹操,屯田就在治所附近。

        而顾雍继续手指东岸,说道:“在城东则有草场二十余所。每逢冬月,诸乡纳刍秆草者,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量如有千万。场内堆积如山,以供所需。”

        顾雍还是习惯说纳这个词。

        但其实江东没有向百姓收刍税、牛革税一类的苛捐杂税。

        孙策当初跟百姓所言,尽去苛捐杂税,是真的做到了实际。

        百姓十月缴纳赋税,一般都是到城邑中缴纳的田税,即江东通宝。

        当然,至今还是有许多人家,家中没有通宝。

        所以逢冬月,纳税之际,百姓就肩两石布袋,往城中常平仓或者市肆贩粮,肩挑担扛者不绝于路。

        而纳刍秆也是百姓最重要的收入之一,官府掌握铸币税,所以府库充裕,会在草场里面以通宝市买刍秆。

        于是百姓便以车载刍数十束,卖往草场,以添家用。每逢此际,则牛车、推车络绎不绝,草场内刍秆堆积如山。

        如今江南渐平,路无虎豹豺狼,建康附近几个县的百姓都添了车,一路赶到建康售卖一些物品。

        建康城虽然犹在建设当中,但这个市肆规模,工商繁华,皆已然成为东南之最。

        但只有一座城市发达,显然是支撑不起来整个江南的,尤其是驿站建设,必须保证沿路各县都仓廪丰积才能最终建成。

        孙策看了一会儿,对顾雍说道:“顾府君,我等沿秦淮水再向下看一看各县情况如何。”

        顾雍立即拱手,说道:“敢不从命?”

        随后顾雍说道:“自建康南下,最近的就是秣陵,建康本从属秣陵,两地一衣带水。秣陵百姓有粮、有刍皆市往建康,观秣陵府库,便可略窥江东各县府库一二。”


  (https://www.uuubqg.cc/64141_64141406/1139305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