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杨父要去杀鸡,夏晓兰连忙拦着:

“叔叔,来不及杀鸡了,有点事要赶回京城去,所以我才提前来接永红了。”

杨家的鸡真的是吃不起,养了两只鸡都是用来下蛋的,夏晓兰自己都倒卖过鸡蛋,如何不知道农村家庭养的下蛋鸡有多宝贵。

鸡蛋要攒起来卖钱,杨永红和杨杰这回赚了些钱回来,却不代表杨家就脱贫致富了,夏晓兰真不忍心杨父去杀鸡。

那怎么说呢,夏晓兰和周诚来了,杨家也不肯让两人饿着肚子走,杨永红回屋收拾东西,杨母给两人煮了面条。

炒了香喷喷的小葱鸡蛋当浇头,夏晓兰的那碗面实在太多,她只能夹给周诚帮忙吃。

周诚是不嫌弃的,给啥吃啥,何况手擀面条香喷喷的,有什么好挑剔?

杨家夫妻慢慢也没那么紧张了。

夏晓兰开小车是真,但也是真的很亲和。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对象,周诚看上去也精神懂礼貌,两个都是好孩子。夏晓兰要走,杨永红她妈把家里晒的红薯干给夏晓兰装上了,是真的穷,想让杨家拿点好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杨家的心意。

杨永红坐上车,冲着父母挥手:

“回来一天也挺好的,今天村里好多人问我杨杰去鹏城打工的事,我看想出去打工的人不少,晓兰你说这正常吗,都出去打工了,那土地交给谁来种?”

工人和农民应该是分工明确的,农民提供粮食,工人生产物资,杨永红只知道不当农民就要读书考出去,现在却发现大家当着农民,心却向往着大城市……出去的人多了,那国家会不会乱套?

杨永红眼巴巴看着,指望着夏晓兰给解惑呢!

周诚开着车,夏晓兰就和杨永红聊天呗。

杨永红总说自己笨,能考华清全靠一年又一年的复读,但夏晓兰真的觉得杨老大一点都不笨。

以杨永红的出身来说,不仅不笨,还非常敏锐,要不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你说的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我能知道的是这只是开始,土地是困不住农民的,以前大家是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怎么样,一个人先出去闯荡,往往整个村的人都会心思浮动。”

出去的多了,农民工就形成了规模。

有需求才能产生这个群体,城市的建设需要“农民工”。

不同的是离开老家进城谋生的年代不同,在城里安家落户的可能性也更大。

就像杨杰,他现在一个月拿三四百块,就不说转行去做生意,凭着自己努力工作,打拼个十来年能有机会在鹏城这样未来的一线城市买房。

鹏城商品房价钱,到了90年代就已经是好几千一平方米了。

但在商品房以外,仍然有大量略便宜的民房能让杨杰这样的打工仔下手。

要是两口子一起努力,攒钱的速度会更快,也更容易实现在鹏城定居的目标。

更别说八九十年代这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有不少人自己就当了小老板,还有把生意做大做强成企业家的。

千禧年后出门打工的,仍然还有机会定居城市,不要求一线城市,在二三线买房有希望。

再往后几年就不行了,房价已经彻底起飞到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全家人一起打工都赶不及房价上涨的速度……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开发者,夏晓兰对此也毫无办法。


  (https://www.uuubqg.cc/63603_63603375/347155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