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已经说明问题
【名称】:上林行灯
【材质】:青铜
【生产时间】:公元前109年
【详细信息】:这是一种用于夜间行走时照明的灯具。据说是汉武帝刘彻所建的上林苑中,羽林军巡逻使用的行灯。
之所以能提供如此详尽的信息,是因为高兴在盘子底部发现了一圈铭文,上面断断续续地刻着“元封二年、水衡、少府、啬夫”等历史记录。
高总,您可能看走眼了,这可是汉朝的宝贝。”
付胖子这次没再轻信高兴的话,他指出了关键:“底下刻着‘元封二年’,这是汉武帝时期的标记。”
“哦,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搞错了。既然你说买得挺划算,我来报销吧。”见对方显然做了功课,高兴决定顺水推舟,免得让人觉得他在敷衍。
这样,万一后面真有好货,还能继续蒙混过关。
“那个……高总,听说汉代青铜器不允许私下买卖?”徐杰在一旁提出了疑问,这一问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们笑什么?有问题吗?”徐杰一脸疑惑。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付胖子赶紧解释,“我们这不算交易,只是处理账目而已。”
赵小姐也补充道:“购买文物的是集团高层,我们只是按指示行事。像我们这样的外行,哪能分辨得出青铜器真假呢?”
尽管如此,徐杰仍感到一丝不对劲。
这时,付胖子又说:“为了帮老板赚钱,有时候不得不冒点风险嘛。”
听到这话,高兴暗自为河东集团即将面临的法律麻烦感到惋惜。
随后,他催促付胖子报价。
对方犹豫片刻后报出了五万的价格,这个数字明显虚高,于是高兴还价到三万。
“高总,您这砍价可真是要命啊!”付胖子抱怨道。
“那你到底卖不卖?”高兴单刀直入地问。
“卖,当然是卖给高总您的面子大。”付胖子点点头同意了,示意徐杰将物品放到旁边桌上。
接下来是第三件珍品,一件商代青铜觥。
“这件可是我的压箱底之宝。”付胖子介绍道:“低于五十万免谈!”
“青铜觥?”众人眼前一亮。
虽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提到过“觥筹交错”,但实际上宋代文人用的酒具与眼前的古董完全不同。
这种古老的酒器仅在商末至西周初期间流行,现存数量极为稀少,全世界范围内也不足百件。
这类珍贵文物,其价值和稀有性堪比著名的汝瓷。
青铜觥的价值远超汝瓷,至少是一级文物,甚至可能达到国宝级别。
高兴瞥了付胖子一眼,疑惑地问:“你这么得意干嘛?”
如果这件东西来路不明,那麻烦可就大了,搞不好得在牢里待到六十岁。
“放那儿,让我先瞧瞧。”
高兴拿起桌上的商代贵族专用酒杯。
这杯子呈鼓形,与普通酒杯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倒水口和一个狭长的盖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盖子前端雕刻的一只双角兽,这个图案让高兴想起之前为老楚拍下的、疑似来自青铜方壶的龙首配饰,两者颇为相似。
纹饰风格吻合,包浆也还算自然,虽然有迹象表明有人试图清除绿锈,但未破坏原有的装饰。
五十万?
放到佳士得这样的拍卖行,低于五百万都算捡便宜了。
但现在不是在拍卖会上,而是在二道贩子这儿进货。
从墓中免费拿的东西,转手就要卖五十万?这明显不合常理。
高兴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把付胖子骗到临大再报警,直接零成本拿到手?但这念头很快就被他打消了,因为实施起来太难了。
“付老板,这件东西真不错!”
高兴没打算否认这是真品,对方敢开价五十万,已经说明问题。
“只是,这个价格对我来说有点高啊。”
“高总您别逗我了。”付胖子笑着回应:“您背后可是集团,大家都知道集团的资金实力雄厚……”
“但我们还有六箱货呢,我得留点钱买后面的。”
“没问题,您可以慢慢来。这些本来就是给集团准备的,除非我不干了,否则肯定给您留着。”
“这样啊……”高兴装作思考的样子,打开青铜觥的盖子看了看,然后说:“这杯子做工精细,不过上面刻的好像是个牛头。”
“牛头虽然可爱,但在古代用牛头杯子的人地位不会太高,所以五十万还是贵了些。”
“能不能便宜些?”
“牛头?不不,这不是牛头,是龙首!”付胖子连忙纠正道。
“高总您仔细看,这雕刻的是条龙,这可是古代最为尊贵的龙首觥。”
“别闹了。”高兴挥挥手,语气坚定地说,“这东西就是一头牛。”
“龙是我们华夏的象征,你却说它长这样,我实在接受不了。”
“你看它的角,就像两根钉子一样直。真正的龙角应该是分叉的,像鹿角那样优雅。”
“再看看这个鼻子,明摆着是个牛鼻子,如果我把盖子放上去,整个杯子看起来就像是一头牛啊!”
这种把龙误认为牛的事情,怎么能不找人来证实呢?
高兴说完后,请徐杰和其他两位朋友依次发表意见。
“这确实是个牛头。”
“好萌的一只小牛呀!”
“我觉得高总说得挺有道理的。”
四比一的结果出来了,只有付胖子还在坚持自己的看法。
“付老板,你这么固执也没什么意思嘛。”
“三十万,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成交。”
听到这个报价,付胖子的一脸的复杂。
他盯着高兴,似乎想从他的脸上读出他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
面对审视,高兴很淡定。
他已经习惯了这些文物商人的套路,揣测、试探,最终还是要看价格合不合适。
正当他在等待付胖子的答复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是马老师,高兴心中有了数。
上次陈延禹在燕京偶遇国博的马老师,听说对方有意介绍孙女给他,于是就把他所有的信息都透露给了马老师。
之后马老师联系过一次,邀请他去燕京逛逛,但那时他正忙于魏家沟的探险工作,没时间赴约。
(https://www.uuubqg.cc/63060_63060487/4620051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