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公元751年,大唐派遣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兵八万大军,攻打南诏国,史称天宝之战。

鲜于仲通一路横推,很快攻打到曲靖城下。

阁逻凤见形势对自己不利,派遣使者找到鲜于仲通,认罪求和。

鲜于仲通自然不会答应,继续进军,一路杀到南诏国都城——太和城。

在此关键时刻,阁逻凤只能向隔壁吐蕃求援,在吐蕃军队支援下,于西洱河畔大败鲜于仲通。

大唐军队伤亡惨重,八万大军超过六万战死沙场,仓皇撤离。

第二年(752年),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思是南诏国和吐蕃成为兄弟联盟,双方是兄弟国。

大唐让你跪下,吐蕃让你站起来,大家是地位平等的好兄弟。

公元754年,大唐再次出兵攻打南诏国。

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进军南诏。

这次剧情与上次相仿,同样是一路打到南诏国都城大和城,进行最终决战。

最终,李宓不敌南诏、吐蕃联盟,全军覆没。

领军将领李宓,投洱海殉国,南诏国和大唐第二番天宝之战再次以南诏国胜利告终。

虽然南诏国获胜,但阁逻凤在2次战争中,醒悟过来。

如果没有吐蕃的帮助,南诏国难以承受大唐的进攻。

于是,阁逻凤在太和城中立【南诏德化碑】,表示背叛大唐是不得已,如果以后被大唐攻破都城,带领大唐将领前往南诏德化碑,证明南诏国心向大唐。

可惜,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无法挽回。

大唐统治者,无法接受南诏国跟吐蕃穿一条裤子。

公元779年,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滇省军队,大破吐蕃、南诏联军。

大唐军队一路追击,双方在大渡河展开数番激战,最终南诏、吐蕃联军战败,损失超过十万人。

战败后,吐蕃担心大唐将矛头对准自己,立即从南诏撤离,抛弃曾经的“好兄弟”。

吐蕃改封南诏王阁逻凤为【日东王】,取消“兄弟联盟”这种说法,对外宣称双方属于君臣关系。

吐蕃这番骚操作,无疑将战败的南诏推向火坑,独自面对大唐怒火。

阁逻凤心灰意冷,将南诏王位传给孙子【异牟寻】,退出历史舞台。

退位后,阁逻凤来到父亲墓中,找到当初皮逻阁留下的记事金箔。

将皮逻阁死后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记录到金箔纸上。

写到最后,阁逻凤自认有愧皮逻阁遗嘱,导致南诏国连番征战,死伤惨重,被大唐攻破国门。

最终,阁逻凤将记事金箔撕碎,仅剩一地金箔碎屑。

(南诏王名字,会继承上一位南诏王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如:细奴逻-逻盛-盛逻皮-皮逻阁-阁罗凤-凤伽异-异牟寻)

看完金箔纸上面记录的内容,曹嘉宁终于明白,为什么南诏王皮逻阁墓中,会有这么多龟兹古国之物。

原来,南诏国暗中跟西域周边各国通商,赚得盆满钵满  。

只可惜,天不照顾南诏国。

皮逻阁刚走没多久,南诏国就跟大唐彻底翻脸,天宝之战一直打到阁逻凤死,最后不得不传位给孙子。

并且,同时与大唐、吐蕃交恶,生存环境堪忧。

在阁逻凤的记录中,除了在大唐、吐蕃两大强国之间夹缝求生,还留下另外一条有用信息。

天宝之战爆发后,阁逻凤意识到南诏国可能坚持不了太久。

命一位蒙舍诏后裔,携带大量金银、玉石等值钱之物,偷偷搬迁至龟兹古国。


  (https://www.uuubqg.cc/62998_62998739/2819306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