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去赶集喽
鸡还没叫,周雪燕就起床了,出房门看见西边灶房有火光,走过去一看,钟阿娣正在烧火熬粥。
最里面的小灶口上平时都放着一小锅水,只要外面灶口烧火,就有火力传过去烧开那锅水,现在那正噗噗的响,
周雪燕赶紧把里面的水倒进家里唯一的暖水壶,这暖水壶还是周雪燕的嫁妆呢,当时可让送嫁的亲戚长脸了。
倒空了锅往里装水继续烧,这样一家人洗漱的水也能烧好,还能省点柴火。
太阳刚冒头,随着鸡叫,其余房间也传来动静。
春桃一边揉腰一边起床,对着睡成鸡窝头的细妹说:“细妹,我点2亩花生地都不及你踹我一脚来得腰痛啊!一点都看不出你对我的不舍之情。”
细妹抓抓头发,笑嘻嘻地凑到春梅身旁,伸手帮老姐揉腰,还得寸进尺的说:“姐,你今天帮我梳辫子好不好?
我自己总是扎不牢,你帮我梳的可好看可牢了。”看在妹子是亲生的份上,春桃只能掐一把其小脸,任劳任怨给她扎个麻花辫。
等一家子都坐在饭桌上时,太阳都已经挂在山顶伸懒腰了。没人说话,只顾着秃噜碗里的南瓜粥。
这南瓜还是今年9月打下的,不用放糖,粥里自带微微的清甜,喝着还能闻到南瓜丝丝的淡香。
洗好了碗,其他人也拿好工具准备去忙了,如林拿的还是当年特意给春桃做的小锄头,相较于成人用的没那么重,挥起来也没那么费力气,适合小童用。
只见他雄赳赳,气昂昂地用锄头挑起一只装了生菜秧苗的簸箕担子就走,细妹也抓紧拎上另一个簸箕担子。
担子上还放着个等下装长虫的细口竹编篓子
跟在担着农家肥的周雪燕身后往菜地出发,宋妙阶就更不要说了,早一抹嘴扛起锄头就先众人一步出发去山东头把剩下的地翻完。
不想听村里的闲言碎语,春桃今天就没跟去翻地。
等把鸡放出去觅食后,春桃洗洗手去奶奶房里拿出一块蓝底黄花的碎花布坐在廊下边晒太阳边量着布裁剪。
这块布还是钟阿娣发话说今年先紧着春桃做身漂亮衣服好去相看人家,周雪燕回娘家找人换回来的。
青城的冬天,室内可比室外冷啊!不在室内靠一身正气自动发热保暖,在室外沐浴阳光更令人感到暖和。
奶奶也在旁边拿着今年新存的禾杆草编草鞋,等来年春播的时候一家子也有草鞋穿着下田,到那时也不会多冷,不怕冻脚,还能省点做布鞋的布料。
更不要说那让人稀罕的解/放鞋了,那可是胶鞋圈里的顶流呀!还是全家去年在村支书大根伯家拜年时,看到他穿的。
说是当兵的儿子省下来的补贴物资,特意托人捎回来给老父亲穿穿!体会一把国家的好!
诶,看支书那翘起脚卷着烟丝的神情,宋竹元还没来得及说出恭维话,
大伯母张红英当场就一把收起烟丝,呛到:“还抽个啥,一大早的,净翘起那脚搓得卷烟纸都皱巴巴的!”
大根伯只好讪讪放下早已翘麻的脚,神情自若的招呼众人喝茶。
只有宋如林一脸羡慕的盯着大根伯的鞋,仿佛想把谢的样子刻在脑海里,最后这场拜年以宋如林终于得偿所愿伸手摸过大根伯的解/放鞋结束。
春桃放下缝好一半,暂时勉强算是马甲的衣服,抻了抻僵硬的肩膀,抬头望望天。
和旁边专心致志编草鞋的奶奶说:“奶,差不多该下米了吧?”
钟阿娣也放下草鞋带子,抬头看看太阳,眯了眯眼说:“你先去烧火下米,看你爷爷今天中午不回来吃了,就下一筒半的米,我去削几根番薯。”
这里人家煮的都是蒸饭,淘好米放水没过手掌,盖好盖子就能放灶口上开始煮饭。
春桃还在烧火,番薯块刚下米锅,另外一家四口也回来了。
今天吃的是白菜心,把叶茎分离洗净,拍两瓣蒜,等锅烧热,放一小勺猪油煎出蒜香后先放比较粗厚的茎翻炒至断生,再放叶子一起炒熟,放盐兜两下起锅。
饭菜一上桌,钟阿娣闻到那猪油味就数落春桃:“每次让你这丫头做饭,我的猪油就遭殃!那是省着过年吃的。”
春桃还没说话,如林先趴在菜碗前夸张的吸气,迫不及待地说:“奶奶,姐做的饭多香呀!不像你和妈,总是做‘游水菜’!”
话没说完,脑壳迎来一个爆栗,宋妙阶收回手,瞄一瞄自家妈和老婆的脸色说:“多干活少说话!吃饭!”
歇过午觉又是干活时刻,冬天的午后太阳不会太猛烈,晒得人昏昏欲睡。
等几人出去了,春桃还是坐在廊下继续把剩下的衣服缝好,还差两只袖子就准备大功告成了。
还在量袖子口,篱笆门就被人推开,原来是老爷子宋竹元归家了。
钟阿娣赶紧放下草鞋,迎上老爷子,帮忙拎药箱子,春桃早机灵的进屋倒了碗水出来给坐在廊下休息的爷爷。
宋竹元接过水喝了大半碗后说:“老婆子,那筐里有大根哥给的半截猪骨头。”
原来老爷子今天和村支书大根伯一起去城南公社接知青去了,村里因为偏僻好,都没来过知青。
今年公社冷不丁说要分配几个知青过来,村里也没空屋可以住人,村支书和队长只能安排几位知青去村里乐意搭伙的人家先住着了。
至于屋子,就赶紧找几个后生帮忙盖着。于是就拉上宋竹元和生产队队长一起去接知青。
哪知道等了一天,才听说知青办那边还没找到过来的车,人没接到,到时公社安排人把知青带去村里。
既然难得来一趟公社,大根伯干脆拉着宋竹元,揣着媳妇给的肉票去供销社看看还有没有肉换。
去到不要说肉了,猪肉佬都准备收摊了,幸好宋竹元诊治过猪肉佬的亲妈,帮忙说了两句,才磨得猪肉佬也不要票了,把留着自家吃的大骨头分了一根给大根伯。
大根伯为了感谢宋竹元,就又叫猪肉佬砍三分之一分给他,这根骨头就是这样来的。
看着奶奶拎着那块被剃得干净的骨头往厨房去,春桃也跟着溜去厨房想让奶奶晚饭的掌勺大权交给自己。
钟阿娣也心疼自家一年到头只尝到这点肉腥味,知道春桃是个好吃也会做吃的,于是爽快的把掌勺大权交给春桃。
趁着时间还早,春桃把去年存下的野粉葛翻出来,剥皮剔掉小须须,冲洗后切成块,拍块姜,接着把那泡了一小时的半截筒骨,粉葛和姜一起下锅,先煲着汤。
等开饭再撒把盐搅搅就能喝了。
跟在周雪燕后面进门的如林和冬枝如鬣狗觅食般使劲嗅空气中的香味,连忙放下农具就冲去溪边洗脸洗脚。这时宋妙阶也跟着归家的鸡后头回来了。
红薯饭搭配香浓的猪骨粉葛汤,连平时吃得寡淡的盐拌菜心都一扫而光,吃得一家人腰滚肚圆,如林都不舍得打嗝了,害怕把那股香气给泄了。
饭后大家围着烤火,宋竹元沉声开口:“今年村里突然接收了几个知青,听你们大根伯说是距离公社近的生产队因为之前的知青太闹腾了,都不愿再接收新知青,以满员为由推给偏僻的宋家村。”
一家人听了都在沉默思考,毕竟往年因为宋家村偏僻,村子也不大,如果分配知青和下放人员过来都不方便他们接受管教和改造。
村里人也大都和善,没啥喜欢逞凶斗恶的人家,那么今年突然多了几位知青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钟阿娣想到准备接收知青的那几位人家“连阿贵家都安排接收知青,阿贵家的那么抠搜,不怕知青闹吗?”
周雪燕撇了撇嘴,:“婶,你没看到哦!开村大会时,阿贵嫂听到村支书说愿意收留知青搭伙的人家,今年都分多点粮食作为补偿就非常积极举手!恨不得马上拽一个知青回家!”
其他人看到阿贵嫂那碎嘴子举手了,对收留知青也没那么大的意愿,干脆就让她了。
过了几天到了赶集日,周雪燕狠心拒绝两兄妹要求同往的请求,带上5个鸡蛋拉着几天没出门的春桃天不亮就出发。
和村里人汇合等着兴旺叔赶牛车过来,大家一起坐车去城南公社赶集。
牛车晃悠悠,挡不住村里人迫切赶集的心情。
这次兴旺叔家的梅花也一起去赶集,她和春桃是小学同学,已经定下离城南公社不远的上角生产队的一户人家,就等来年出嫁。
梅花贴着春桃坐,神秘兮兮的靠在春桃耳边说:“阿桃,你知不知道知青已经来了?”
春桃因不想听村里人八卦,几天没在村里溜达了,家里人也不是喜欢讲八卦的,所以都不知道知青已经来了。
梅花那急性子可等不及酝酿八卦的香,看看周围,还拿手掩着嘴巴,怕走漏风声似的小小声说:“一共来了5位知青,三男两女,
其他小姐妹都说就数那李知青长得最俊!比那严伟才1还俊!就是可惜了被分到阿贵嫂家搭伙。”
说完仿佛李知青本人就在眼前,脸上还带点激动的红晕,和一脸怜惜。
春桃自从看过一次《奇袭白虎团》后就对足智多谋,顽强不屈的严排长充满敬佩,现在听到这番话自然反驳,在她心中没人比得上严排长。
两人就这样说着悄悄话到达了镇上,大家约好返程时间就各自散去换东西,春桃没来得及好好看看集上的东西,周雪燕就带着她找到在供销社买豆腐的外婆。
周雪燕赶紧吩咐春桃去供销社门口待着,拉着老娘去另一边,把鸡蛋塞过去就说
“婶,既然在这看到你,我就不回家了,你还记得我那大表姑嫁去顺城哪里吗?和她还有没有联系?”
周外婆听罢想了想:“亏你还记得她,10多年了,又不舍那张邮票钱,都不知道她过得咋样,怎么了,你要她地址干嘛?”
大表姑这人还是钟阿娣提起的,她当年作为亲家去吃过大表姑的喜酒,所以记起了这么个人。于是让周雪燕找娘家妈打听一下,毕竟顺城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就想让大表姑给春桃介绍个后生。
周外婆听了缘由后说道:“我再找找你几个姨,就不信找不到春桃看对眼的后生!”
两人说完话拉上春桃在供销社换了点线就各自去拉牛车的地方等着大家一起坐车回村。
春桃还纳闷她妈就为了换点线把她也拉来赶集。其实是周雪燕看到春桃这几天都闷在家里,就让她来换换心情。
(https://www.uuubqg.cc/61600_61600668/406595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