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隆武来了
晨曦中,清楚看到,明军阵中升起宣大总督张国维的帅旗。
此外,宣府总兵周遇吉,三千营虎大威,精武营阎应元,保定王汝成,通州李国英,连同三位蒙古国公的大旗,也都升了起来。
多尔衮放下千里镜,递给站在身边的洪承畴,轻声:“先生请看。”
洪承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感谢礼,然后才接过了千里镜,举起来向对面观望。
“张国维……”
--在洪承畴眼中,张国维虽然和他年纪差不多,但论统兵作战和朝中资历,张国维比他差远了,他对张国维是不怯的,他担心的是隆武帝和精武营的强大火器。
其他建虏将领和蒙古亲贵都是脸色肃然。
和过往大战不同,这一次明军主力尚没有完全到达,他们似乎就已经感觉到了明军不如以往的战力。
就在此时,忽然听见河边隐隐有小许的骚动。
多尔衮皱起眉头。
苏克萨哈立刻去查看。
很快,苏克萨哈就返回,到了多尔衮面前,一脸气愤的禀告:“主子,对面林格尔部的人扔过来一颗首级,正是我们昨夜派往林格尔部的密使!”
去年,张家口塞外三部归于大明,其中林格尔部在前期是最为主动的,只不过因为行事不密,被多尔衮察觉,于是多尔衮命令阿济格亲到张家口,解了林格尔部小旗主宝利德的职位,押解给沈阳,其后,林格尔部虽然还在战场上反正了,但宝利德本人却是被押到了沈阳,现在林格尔部的首领乃是宝利德之子那日松,此次大战,多尔衮不但带来了大军,也将宝利德秘密带在了军中,昨夜他令宝利德写了一封信,令人秘密过河,送给那日松,劝那日松投降,想不到那日松不但不为所动,反而还将大清的密使给宰了。
听苏克萨哈说完,在场的蒙古亲贵都是怒----宝利德乃是你的父亲,你那日松不愿意听从也罢了,为什么还要杀使者?是欺我蒙古无人吗?
“那日松,本王必杀之!”年轻气盛的科尔沁蒙古左翼亲王拜斯噶勒大叫。
多尔衮却冷静,淡淡说道:“知道了。”
苏克萨哈正要退下,听见脚步声急促,一个白甲兵奔了过来,在多尔衮面前单膝下跪:“主子,英俄尔岱回来了。”
“哦?”多尔衮惊喜:“快让他来见本王!”
英俄尔岱,原镶白旗固山额真,现在是镶白旗的旗务大臣,有威严,擅长外事,此次出征前,多尔衮密令他前往大同关外,联系西土默特蒙古,原本,多尔衮对西土默特的到来是很有信心的,他不觉得明国君臣的顽固,能接纳土默特,而善巴更是一个桀骜的人,绝不会向明人低头,但洪承畴的话,却让他犯了嘀咕,如果西土默特不到,难以对明军形成前后夹击,双方陷入苦战,那对他大清就大大不利了……疑虑之下,他急切盼望英俄尔岱的归来,以期得到确定的消息。
“见过王爷。”
英俄尔岱已经五十多岁,须发半白,一脸沧桑,风尘仆仆,见到多尔衮就拜。
“快起,西土默特那边怎样?”多尔衮声音依然冷静,但眼神却忍不住的流出了一丝焦急。
英俄尔岱起身,抱拳说道:“回王爷,阿扎克亲王善巴已经收下奴才带去的重礼,并遵照王爷您的命令,率领三万土默特骑兵,秘密绕道沁岱、哈图沙,避开明军耳目,往张家口而来,快两天,慢三天就可以赶到此地,阿扎克亲王善巴还托奴才向您回话,大清对西土默特的厚爱,他永远铭记在心,这一次兵发张家口,他土默特的勇士一定会大发神威,以为土默特和大清壮威!”
“好。”
多尔衮脸色终于是露出了笑:“善巴,果然是蒙古雄鹰~~”
其他蒙古亲贵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笑,论蒙古各部的实力,察哈尔原本最强,但林丹汗数次征战,都败在“大清”的手中,在林丹汗病死,其妻其子捧着蒙古玉玺投降“大清”之后,其部实力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原本并不算最强的土默特蒙古就显了出来,现在土默特蒙古的骑兵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一旦双方汇合,不但兵力超过明军,最重要的是,土默特蒙古从西面来,双方正可以东西合击,击败在河岸边列阵的明军。
众人都喜,只有洪承畴依然有所忧虑,他想要说什么,但终究是忍住了。
“英俄尔岱,一路之上,你可发现有明军的敌情?”多尔衮问。
英俄尔岱摇头:“奴才从西土默特草原出发,一路没有见到明军踪迹,三个叛部的游骑倒是见了几个,但他们不敢攻击,见奴才人多,就悄悄退走了。”
多尔衮微微点头,心中的担心放下不少,然后道:“你辛苦了,但现在仍不是你休息的时候,吃过早饭,你原路返回,去见善巴,将本王的计划告知与他,请他一定遵照执行……”
说着,将英俄尔岱唤到一边,低声叮嘱。
英俄尔岱听的明白,连连点头,然后抱拳一礼,急匆匆地去了。
多尔衮环视众人,笑道:“明人将战场选择乌克尓河,以为可以凭借河水之力,削弱我大清的骑兵之力,但却不知道临河列阵,乃是兵家大忌,一旦兵败,将逃无可逃,隆武未到,张国维却已经自寻死路了。“”
随即提高声音:“巴札木苏,你率哈刺慎左翼的勇士,往上游十里,拜斯噶勒,你率科尔沁左翼的勇士,往下游十里,你两人于岸边牵制,伺机过河,探查明人的河防能力,找寻明军防守弱点,切记,此次只是试探,且不可突击太深,等善巴的三万土默特骑兵杀到,我们再前后夹击,一举击败明人!”
“嗻!”
拜斯噶勒和巴札木苏各率自己麾下的蒙古兵,急急而去。
“给马光远传令,待到上下游战起,立刻开始炮击,鸟铳手向前,准备向对岸射击!”多尔衮又道。
“嗻!”
……
很快的,在乌克尓河正面战场的上下游,就响起了喊杀之声,驻守上下游的林格尔部和浩齐特右翼蒙古骑兵和试图过河的科尔沁左翼和哈刺慎左翼蒙古骑兵在河岸边展开缠斗,原本,不论林格尔部还是浩齐特右翼,他们的实力都不如对面的敌人,但在得到大明的鸟铳援助和战术指导之后,他们的作战方式和过往已经有所不同,过去,他们就是传统的蒙古战术,骑兵冲锋,两翼包抄,使用弓箭向敌人倾泻箭雨,但现在在骑兵冲锋之外,他们也开始大量的使用鸟铳。
----背负木箱,蒙以湿毡,摆成一条如同城栅的防线,谓之“箱城”,士兵藏于箱城之内,依托箱垛放枪射箭。而骑兵则作为辅助,负责策应和掩护。
凭借鸟铳的加成,林格尔部和浩齐特右翼,轻松的挡住了敌人的渡河试探,而浩齐特左翼作为援兵,不同的左右支援。
至于中路,则是精武营的精锐步兵加上宣府兵和三千营共同镇守,指挥官则由现场最高文职宣大总督张国维亲自指挥。张北梁以璋和最高武职宣府总兵周遇吉分为辅助,军机处的参谋小组和宣府本身的参谋处共同为张国维出谋划策。
“建虏只是在试探,各部也要收着力,不可令建虏探出我军虚实!”
张国维下令。
“是!”
……
“砰砰砰砰~~”
上下游的缠斗开始后不久,建虏的火炮也开始鸣响了,他们一连向对岸的明军阵地发射了几十发的铁弹,虽然都是威力不大的小型炮,造成的伤害也有限,但对建虏的军心提振却有很大的用处。
来而不往非礼也,明军也开始用火炮还击。
但和建虏一样,明军火炮都是周遇吉从宣府带来,同样都是轻型的老式小炮,射程近,威力小,看着声响诈人,但实际伤害却有限。
炮声之中,多尔衮脸色凝重的望着眼前的战场,西土默特的确定信息,令他心神大定,信心大增,只要一切顺利,击败明军,挽救大清在蒙古草原上岌岌可危的声望,完全不成任何问题。
……
“呜呜~~”
原本只是试探,双方都没有使出全力,但随着时间的进行和战局的发展,情势却是渐渐发生了改变,那就是在下游攻击的科尔沁左翼亲王拜斯噶勒,他急于立功,攻击猛烈,亲自督战在前,对面的林格尔部有点抵挡不住,竟然被他率兵冲过了河口,双方在左岸陷入混乱,幸亏浩齐特左翼及时来救,不然还真就被他突破了。
战到中午,双方战斗越发激烈。
中部的喀喇沁、察哈尔蒙古在多尔衮的命令下,开始在中路试图突破,蒙古骑兵涉水过河,和明军缠斗……
多尔衮站在高台上,举着千里镜,冷静观察河面上的战况,同时的,探骑连续不断的回报,将上下游的战况通报于他。
“主子,你快看!”
站在多尔衮身边的苏克萨哈,忽然脸色一变,抬手向远方指。
多尔衮立刻将手中的千里镜转向苏克萨哈所指的方向。
----在明军的后方,有滚滚黄尘在地平线上出现,那不是风沙,也不是席卷,而是有大队兵马在草原上出现,时值冬季,张家口这一代的草原又多有裸露,人马行军之中连续极踩,极易形成滚滚的黄尘。
多尔衮手举千里镜,看的较远,他已经隐隐看到滚滚黄尘中的明军大旗了。
看清之后,多尔衮微微失望,如果此时在明军后方出现的不是明军援兵,而是三万名土默特骑兵的话,他们全军出击,东西夹击,就可以在将在河边布防的张家口塞外三部连同明军的精锐步兵杀一个大败。
可惜啊,来的不是土默特骑兵,而是明军的援兵。
而随着黄尘的渐渐临近,明军各色军旗更多也更加清楚,从气势和兵马来看,来者最少三万人。
“隆武来了……”
虽然还没有看到隆武皇帝的大纛和黄罗盖伞,但多尔衮却已经知道,来的一定是明军主力,而隆武皇帝就在其中。
而此时,从西面滚滚而来的黄尘,也已经被各个建虏将领和蒙古亲贵观察到了,众人都翘首而忘,对于隆武帝的亲征,他们心中都微微有点不安(恐惧),毕竟从太子变成太子,一连四次大战,除了在运河之战的失误,被建虏逼围在通州之外,其他几次战役,隆武都是通过精细的盘算和麾下精武营的精良装备和战力,心服口服的击败了建虏大军,一次是偶然,连续几次那就是必然了,更何况隆武现在是大明的皇帝,此番亲征,身边必然是大明最最精锐的部队,在乌克尓河边,大清能不能胜利,建虏将领和蒙古亲贵的心中其实都是没有底的。
“吹号,撤兵!”
多尔衮面无表情。
“呜呜~~~”
蒙古号和鸣金收兵的钟声一起响起。
听到号令,建虏蒙古联军缓缓退去,明军也不追击。双方很有默契的解除了接触,因为每个将领都明白,今日不过是试探,在隆武陛下率兵赶到,双方主力都已经在乌克尓河边两岸列阵的情况之下,下一次必然就是决战了。
高台上。
多尔衮依然千里镜,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对面。
此时,他已经隐隐看到象征隆武皇帝的大纛和一大片黄色的旗帜和各种各样的象征天子威仪的旗帜了。当黄尘渐渐落下,各式旗帜看的更加清楚之时,就听见明军阵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喊。
“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人齐声呼喊,振聋发聩,整个草原仿佛都在摇晃,飞鸟惊起,河水也激荡起了水花。
多尔衮以下,所有人都微微色变,苏克萨哈更是抬起头来,用眼角的余光偷瞟站在睿亲王身边的的洪承畴。
------松锦之战后,再看到如此多的明军,远望看熟悉的明军大旗,更隐隐望见隆武帝的黄罗盖伞,洪承畴的心情非是常人可以理解---大明一切如故,只是他这个臣子,已经是变成鞑虏了。
听到那惊天动地的万岁呼喊,洪承畴表面冷静无情,波澜不惊,但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https://www.uuubqg.cc/61359_61359349/4506268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