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 第205章 云台镇抚司

第205章 云台镇抚司


在听皇帝说完之后,刘侑的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震惊!

        他这是在开天下的先河!

        派人去敌营刺探军情,这样的事情亘古有之,由来已久。

        但皇帝想要做的,显然更加庞大。

        这个感觉更像是养死士,养刺探军情的死士。

        “陛下,我确实做过一些类似的事情,但这个事太大了,我……恐怕担不起来。”刘侑婉拒了皇帝的意思。

        其实在皇帝刚说完之后,她真的动心了。

        很动心。

        这就是她心中想要做的大事。

        可这个事,又有些太大了。

        手上攥那么多的机密,就像是把本该属于皇帝的刀,攥在了她的手中。

        这个事大到刘侑不敢去触碰。

        “姑母似乎对此有些担忧?”刘辩问道。

        刘侑强颜欢笑,那不然呢?

        刘辩轻笑,“不过是刺探敌军的军情机要,然后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朕的面前而已,这个事本身和姑母收集各地情报,再考虑是否派遣商队是一个道理。”

        刘侑摇了摇头,“陛下,这不一样的,这是一把利器。”

        “是利器,杀敌的东西若不利,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刘辩说道。

        刘侑微微敛容,“可陛下对我并不了解,并不知根知底。一个不知根知底的人,掌握这样的利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随便一个假的情报,就会导致成千上万将士的伤亡,和一场战争的失败。陛下,此时不可轻率。”

        蒋干盗书嘛。

        很可惜这个事暂时还没有发生,否则,刘侑应该一定会拿出来举例。

        “那姑母说这番话算是以退为进?博取朕的信任?”刘辩故意问道。

        刘侑愕然抬头,“陛下,我不是这个意思。”

        “朕知道姑母并非是这个意思。”刘辩正色说道,“在此之前,朕确实对姑母并不是很了解,但今天这不是了解了嘛,此事,姑母替朕办了便是!”

        若对一个人的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的事情刘辩自己也不放心。

        诚如刘侑所说,一个假的情报,就能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

        慎重一些是应该的。

        但在通篇了解了刘侑的过往后,他觉得自己这位姑母,应该是做这件事最恰当的人选。

        刘辩坚决的态度让刘侑心中有些欣喜。

        她问道:“陛下当真让我做这件事?”

        “你以为朕在开玩笑?”刘辩目光轻斜,“但有几件事,不管是什么地方的情报,以后只能送到朕的面前。你任用的人手,等同于士卒,朝廷会供给他们俸禄,优异者可破格擢升。”

        皇帝都这么相信,她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刘侑一脸严肃的起身,“我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冀州可有人手?”刘辩抬手示意刘侑先坐下,然后问道。

        刘侑点了点头,“我……臣,臣有好几支商队在冀州。”

        当身份改变,刘侑对于该如何自称忽然间有些迷茫。

        她这不能完全算是臣子,但好像应该也是臣子,于是乎便称了臣。

        “新官上任,应该是要烧两把的,让人查查冀州军的兵力部署,再收买几个袁绍帐下不被重要的臣子。”刘辩说道。

        对于密谍而言,这是基本功,也算是刘辩给刘侑准备的一个小作业。

        小试牛刀吧。

        “唯!”

        刘侑心说为何不直接收买重要的臣子。

        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刚刚转变,刘侑识趣的并没有多话,一切以刘辩的意思为准。

        “既然是朝廷的官吏,自然应当名副其实。”刘辩威严的看着刘侑,“刘侑听封!”

        “臣在!”

        刘侑一脸正气的起身,稍微有些忐忑。

        这又是开先河的一件事。

        “诏命阳翟长公主刘侑,云台镇抚司镇北校尉,臧典镇南校尉,以为副贰!”刘辩沉声说道,“无名无实,难成大事,还请姑母慎重以待。”

        听到臧典作为副手,刘侑心中忽然间轻松了不少。

        皇帝不派遣一些人手牵制着他,刘侑自己都不放心自己。

        镇北校尉,这名字听着还怪有气势的,刘侑在心中想到。

        “臣遵旨!”刘侑声音清脆有力,充满了干劲。

        刘辩说道:“云台是朕的卧榻之侧,朕希望姑母能带领云台镇抚司,守好朕的卧榻之侧,守好大汉天下的卧榻之侧。”

        这便是刘辩取名云台镇抚司的缘由所在。

        虽然用了刘侑这位公主,定然会引来朝中公卿的强烈反对。

        但刘辩这一次不打算搭理他们,先干了再说。

        “臣定当竭尽所能!”刘侑说道。

        刘辩拍了拍靠着软垫,起身笑道:“姑母这园子挺雅致,朕等着姑母的好消息。”

        刘侑听的一脸小懵圈,她没听出来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能胡乱的应了一声。

        虽然皇帝年幼,但刘侑能很分明的感受到,皇帝的城府极深。

        他的没一句话其实都带着深意。

        但这一次,事实是刘侑想多了。

        刘辩还真没有其他的意思,他是真觉得这个园子挺好的,很适合修身养性。

        在里面溜达了一圈,刘辩就径直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臧典那个闷葫芦就找到了刘侑。

        “陛下命我率人协助刘校尉,不知校尉可有筹划?”

        心中藏着万千豪气的刘侑捏着手指,以自己最自信的姿态对臧典说道:“以后还望臧将军多多扶持,不知将军带来了多少人?”

        “百人!”臧典直视着身姿妖娆的刘侑,但眼波平静如水。

        这个家伙给刘侑一种,她面对好像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老道的错觉。

        美人在他的眼中,简直就像是完全不存在。

        “百人啊,也足够了。”刘侑呢喃一声,“将军请坐。”

        臧典并未落座,依旧直挺挺的站着,“末将习惯站着。”

        刘侑也不强求,自顾自坐下说道:“陛下虽交代了云台镇抚司的一些事情,但这么大的一件事,单凭你我二人可撑不起来,余下诸事,陛下可有交代?”

        “不曾。既然陛下未曾言明,但定然是你我二人协力举荐,以充云台。”臧典说道。

        刘侑颔首,“想来便是如此了,不知将军可有人选?”

        “我带来的百人皆是刑徒军中的精锐悍卒。”臧典说道。

        刘侑:……

        这话说的,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百人都是精锐悍卒,总不能百人全部都是将校吧?

        “将军可选一选,至少需要十名主事之人才能暂时稳住云台司。”刘侑说道。

        臧典探手入怀,从中摸出了一张纸,递到了刘侑的面前。

        刘侑打开一看,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人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

        刘辩刚回到衙署,就接到了孙坚率军抵临城下的禀报。

        “文和啊,你说朕该如何对待他?”刘辩看了一眼吕绮玲,对贾诩说道。

        贾诩这个孤家寡人,对吕绮玲这个养女,似乎比亲生女儿还要上心。

        “陛下打算是招揽还是诛灭?”正晒着太阳的贾诩,仰头问道。

        伤筋巩固一百天,要多晒太阳。

        “朕的态度取决于孙坚的态度。”刘辩说道。

        他说的,是实打实的实在话。

        以后他绝对不会允许地方官吏拥兵。

        但在现在,只要称臣,他就没有办法拒绝。

        尤其,孙坚还是东吴的奠基者。

        他若能对朝廷保持忠心,刘辩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厮的态度有些不清不楚。

        “孙坚如今为豫州刺史,陛下给他的恩赐已经足够了,知恩而不恤恩,陛下不可再仁慈。贻误军机,此乃大罪,当重责!”贾诩说道。

        “还能如何重责?”刘辩有些郁闷。

        现在的天下,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降旨申斥,已经都快顶了天了。

        罢官去职什么的,对他们根本毫无影响。

        孙坚现在是豫州刺史,就算刘辩把这个官给扒了,可转眼,指不定刘表还是袁术之类的,就会再举荐一个官职,让孙坚带着自己的部下去干。

        举荐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几乎已经被玩坏了。

        说来说去,除了刘辩现在已经巩固的朝廷之外,其他地方,拼的就是拳头。

        谁拳头大谁讲话。

        “陛下是在担心孙坚会倒向他人?”贾诩凝神问道。

        “不是担心,而是一定会。”刘辩说道。

        对这个答案,刘辩无比的笃定。

        孙坚对朝廷是有忠心的,但也并不是很多。

        这一点,几近毋庸置疑。

        其实到了拥兵自重的地步,没几个人是真心拥戴朝廷,想要重新做回臣子的。

        就算他自己心中有忠义,可他帐下的人也会推着他走向朝廷的对立面。

        “陛下,既如此,不妨再看看。”贾诩说道。

        刘辩点了点头,“暂时就下结论,确实是有些早了,再等等吧。”

        朝廷暂时需要豫州的稳定。

        颍川可夺,但豫州决不能动。

        这一动,可真的是要出问题的。

        朝廷若过于锋芒毕露,即便刘表、二袁和公孙瓒等人各有仇怨,也必然会联手。

        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把这点事算是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哪怕刘辩再怎么不想承认,现在的情况,和战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他这个皇帝,仅仅只是三辅和兖州的皇帝。

        以及天下人名义上的皇帝。


  (https://www.uuubqg.cc/61184_61184922/682006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