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王侯 > 第16章君臣

第16章君臣


又是一封急报夜入禁宫,来自泾州。

        次日早朝时,李奇算是第一次正式上班。

        李世民给他授了一个正五品下的散官朝议大夫,正好够得上参加朝会的品级。

        风儿不仅甚是喧嚣,还特别的冷,这就是五更天的长安。

        官员早朝,需五更前到达宫外,等待宫门开启并进入太极宫。因为天气转冷,地面湿滑,李世民还特地调晚了朝会开始的时间,但对李奇来说,还是太早了。

        走过朱雀门,就是约四十六七丈宽的朱雀大街,一直往前,穿过玄武门后,到达现在的朝会地点,太极宫。宫门开启,众官员由朱雀门经玄武门进入太极宫,李奇也在其中,不过被程咬金和尉迟恭夹在中间。

        到达太极宫前朝堂以后,大臣们行班立序,简单来说就是排队,按官职品级,官职大品级高排前面,相应地,像李奇这种刚好可以参加朝会的,自然往后挪。

        但李奇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他的位置不对。

        李奇自然排在武将一队,他也自觉地往后走,但走着走着,前面就几个自己认识的人了,程咬金、尉迟恭就在他前面,正想着换位置,李世民出来了。

        众人朝拜完毕,接下来就是议政了,武将一列没什么人出来奏事,倒是文官处十分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争论也是很激烈,各种引经据典,面红耳赤。这之中尤其以魏征最突出,而长孙无忌房玄龄这几位大佬闭口不言,没参与进来。

        李奇觉得,若是这班武将,估计已经打上了。能在这里上朝的武将,不说学识渊博,至少知文识礼,至少君与臣之间的界限,没有哪个敢随便跨过去。

        武将对文官们的争论一般不感兴趣,李奇倒挺感兴趣的,但他听不太懂。

        后面李世民提到了要扩军练兵备战时,这班武将声音便大了起来,争论到激烈处,还有人偶尔爆出几句“淦”之类的粗鄙之语,引来文官们的一阵鄙视,还好还好,没有真的“淦”起来。

        而这其中犹以尉迟恭战斗力最高,猛男声在领兵打仗时李奇是领教过的,但在比较封闭的殿中听此人说话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耳朵与脑袋一起嗡嗡作响,个别文官已经开始塞耳朵了……

        早朝的时间按现代来折算,一般在早上六点半至八点半举行,之后便会到各自岗位办公,处理完相关公务,下午三点多下朝。

        李世民倒没找李奇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早朝后,其他人有自己的事要做,李奇向程咬金等几个熟人告别后,打算回家先睡一觉。

        朝会的规矩他都打听清楚了,隔两天一次,节假日还放假,还好不是天天九九六,不然谁顶得住?

        因为边境和平,老爹李艺已经打算这几天启程回长安,信中有想要退休的心思了。昨夜入宫的急函便是李艺所发,但今天朝会朝中并没有人提及这件事,李世民似乎也不知道这事。

        信函中所言便是李艺坠马伤重,加上旧伤复发,已不能胜任守边之职,请求回长安休养,让朝中找人替换。

        李世民会怎么想没人知道,李奇很赞同老爹的想法。如果以现代人的年龄代入,李艺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泾州可不是一个适合休养身体的地方。

        而且李奇也不希望老爹参加后面的北征突厥之战,如果他还在任上,那当今陛下必然要让他参战,一个资历、能力、威望、战绩在唐朝都排前面的将军,不用就是不想赢。

        最差也是一道行军总管。

        但老将军已经受不住戎马颠簸了,只是心底有些固执,不是话语可以打消的,那固执,或许就是这一句话:忠臣不事二主。

        李奇在打完梁师都后就劝过老爹,但失败了,大概还有很多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割舍的。

        所以接到信后,除了赞同,李奇还觉得惊讶,在这样的时代,武将放弃兵权就像放下武器,帝王之心,谁能揣测。

        宫中的那位也已经收到了辞职信,李奇猜老爹信中只有一句话:老子不干了!

        当然那只是瞎猜。

        不过李世民应该完全放心了,接下来就是一大堆的赏赐了,在官职上李艺已经是顶点那一批,在爵位上也已是大唐不多的异姓王爷,除了赏赐金钱土地,也没有别的办法来显现李二陛下的体恤之心了。

        又过了数日,阳光下的长安城一切如初。

        燕王李艺在泾州任上请求辞官回长安。按照古例,连着上书三次李世民才批准。

        半月后,燕王李艺回长安,李世民领文武百官,出长安三十里而迎。君臣携手对视,将军心平气和,皇帝扼腕叹息,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天正午,李艺领着百骑回到长安。

        李艺看上去仍旧精神抖擞,但仍然显出了老态,下马没有以前那么稳健了,因为下马时还想耍帅,还闪到了腰,被夫人骂了一顿。

        李世民赐了很多东西,在宫中设了宫宴,五品以上文武官官员都参加了,宾主尽兴。第二日还赐下一把金锏,传说中的上打昏君下打逆臣那种。又给了特权,见到李世民不用行礼,入宫不用奉诏,文武百官无论何品何职,过燕王府都要下马,否则视为不敬。可以说是荣宠之至,李二对他自家人都没这样。

        至于封爵这些,李奇连听都没听,主要是官名、爵名的称呼又长又拗口,这并不妨碍他听清楚圣旨最后那一句话:可不来朝参。

        李奇实名羡慕。

        李艺倒是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后面的生活,便是每日去大街上闲游,或是去看望老部下,日子过得比李奇还快活。

        李艺的眼中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些失落。

        不过也只是暂时的,回到府后,他依然是一个将军,手底下还有一个兵。嫡子不用他再操心,所以李艺把自己的未竟抱负全加给了罗成。

        再活个七八年,说不定罗氏就是一门皆王侯了,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https://www.uuubqg.cc/61108_61108567/410364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