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追击
春末夏初的一夜,原本应当是很美好的,做个好梦,一觉醒来,便是新的日光和新的生机。然而这一夜,黑夜却分外漫长,每个人都睁着眼睛,毫无睡意,心思重重的等着不知道何时才会传来的好消息。
姜梨也是如此。
天空一点点的褪去了黑色,仿佛蘸了墨的水突然褪去了墨子,重新变得清澈敞亮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消失了。远处传来鸡叫的声音,渐渐泛白的长空尽头,生出了朝霞。
有小厮气喘吁吁地从外头进来,道:“退、推了,成王退兵了!”
卢氏急忙追问:“真的?”
“真的。大家都从屋里出来了。”小厮也是极高兴的,“小厮还在路上遇到了老爷,老爷说大家一夜都辛苦了,早些用过饭休息,没什么事了。”
姜梨心想,看来燕京城是守住了。
姜老夫人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她年纪大了,守过了一夜,嬷嬷就赶紧带着她去屋里休息。卢氏也站起身,姜景睿和姜景佑也伸了个懒腰,唯有姜幼瑶倒是睡得好,她什么都不知道,累了就睡。还有姜丙吉,根本不懂发生了何事。
大家像是在这时候才觉出身子的疲乏,纷纷要回去睡觉,连早食也不肯吃。姜梨坐了一夜,也觉得身子酸痛,倒比他们要精神一些,等回到院子,胡乱吃了点点心和热茶,就脱去外裳,在床上躺了下来,但竟然一时半会儿也没有睡着,反而一直想着成王的事。
昭德将军守住了燕京城,但成王的兵马究竟消磨了多少,暂时还不知道。倘若要完全解决这个祸患,昭德将军只怕还会追出城去,将叛军全部歼灭。成王的兵马虽然多,却也多不过殷湛的人。原本成王的计划里,也没有殷湛这么一号人,想来就算是有,也不会想到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殷湛的兵竟然还能打,云中那鬼地方,没有消磨殷湛的一分锐气,反而像是变本加厉,更加厉害了。
姜梨心里,并不担心殷湛不能消灭成王,她甚至有一种直觉,成王筹谋了多年的这场动乱,只怕会极快的被殷湛平息。但殷湛的回归真的是好事,走了一只狼,后面又来了一只虎。这回只怕是放虎归山,她都能想到的东西,难道洪孝帝想不到?
不知道洪孝帝现在是什么感觉。
……
洪孝帝现在是什么感觉,暂时没人能知道。帝王君心不可测,也没人敢去揣测。
宫中,大殿里,太后正在与洪孝帝说话。
大约是燕京城掀起的风浪实在是太大,连已经不问世事的太后最近都频频离开慈宁宫,不再念经,还同人打听起外面的风声。今日也是一样,昨夜里,燕京城无数百姓家中彻夜燃着灯火,等待一个结果,宫中又何尝不是?甚至于宫里的太监宫女,比那些百姓还要害怕。
百姓们固然手无寸铁,但成王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屠城,也许有一些还能逃过一劫,运气不好的才会丢掉性命。然而宫里的却不同,从未听过哪个造反成功的人心慈手软,放过宫里人的。每一场叛乱过后,真正血流成河的其实是宫里,几乎是无人生还。
这才是命悬一刻的时刻,生与死都在一念间。听闻昨夜里太后在慈宁宫里念了一夜佛经,殊不知无数的太监和宫女亦是一样,都在心中暗暗祈祷,祈祷着一夜平安无事。
可能是老天也有仁善之心,听到了他们的祈祷,这才令他们躲过一劫。
“成王的人马总算是退了,”太后道:“哀家的这条心,也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昨夜让母后担心了。”洪孝帝笑道:“成王能退兵,也有母后的一分功劳。”
“哀家什么都没做,”太后也笑了,“不过是抄抄佛经罢了,哀家自己心里也明白,这回多亏了夏郡王。要不是他带兵赶回来,成王也不会这么快退兵。”
“这次的确是昭德将军的功劳,”不是是有意还是无意,洪孝帝并没有称呼殷湛“夏郡王”,他道:“等之后论功行赏,朕也会好好赏赐他。”他又喟叹了一声,“听说当年昭德将军战功累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宝刀未老,听说他的一双儿女也极为出色,朕见过了他,还不曾见过他的儿女。”
“哀家也听说过此事。”太后道:“等之后皇上要论功行赏的时候,不妨赏赐他的儿女,而不是夏郡王本人。他爵位已经够高,金银财宝想来当年先帝也赏了不少。”
“母后考虑的是。”洪孝帝道:“这一切,还得等成王的事彻底解决了以后,再做打算。”
太后沉默了一会儿,道:“陛下是打算让夏郡王乘胜追击?”
“当然,昭德将军和朕想的一样,朕也告诉了昭德将军。成王狼子野心,这么多年筹谋不断,却忘记了,朕同样也在防着他。想要坐上这个位置,也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这话是含笑说来的,只是年轻帝王的眼里,已经有了腾腾杀气和野心,让人听得心中发冷。
太后的动作微微一顿,半晌才慢慢道:“这么多年,皇上也不容易。这位置,终究不是成王能肖想的,所以他是自讨苦吃。皇上这么做也好,等成王的事情过后,天下也就太平了。”
“这也要多亏母后,”皇帝笑道:“是母后日日念经祈福,才能天佑北燕。”
太后笑了笑,不再说话了。洪孝帝看向远处,宫外的天空,格外湛蓝,是个天朗气清的好天气,谁都想要掌握天下大权,如画江山,处处杀机。走了一个成王,有没有别人呢?
想来是不缺的,不过有一件事他也没有说错,他能收拾得了一个成王,自然也收拾得了其他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一出戏,没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谁是黄雀,谁是蝉。
……
到了成王退兵后的第二日下午,众人才休息好,姜梨起床的时候,都快要到傍晚了。她就这么睡了一天,只觉得睡得昏昏沉沉,却还记得让小厮给叶明煜去捎封信,问问叶明煜那头的情况。现在这样混乱的局面,姜元柏是更不会可能让她随意出门的。
小厮去得快回来的也快,叶明煜不想写信,只让人捎了口信给她,说叶府一切都好,叶世杰和薛怀远都挺好的。让姜梨呆在府里不要出来,照顾好自己,若是有什么应付不来的,就让人去叶家说一声,他就过来保护姜梨。
听见叶府也没什么事,姜梨就放心了。这一日就算这么过了,也算有惊无险。到了第五日,成王的兵马没有继续第二次攻城,倒是昭德将军殷湛带着兵打出去了。
前几日的恐慌还未散去,就又来了新的担忧。桐儿和白雪也是心事重重的模样,白雪煮茶的时候,差点不小心把茶水倒在桌子上。
“怎么了白雪?”姜梨笑问:“想什么这么出神?”
白雪就道:“奴婢担心家里的爹娘,这场仗不知何时才能打完,也不知会不会连累家里人。”
“枣花村离燕京城不是很远吗?便是要打仗,也暂时不会波及到枣花村吧。”桐儿回道:“比起枣花村,你还是先担心担心自己吧。昭德将军就这么打出城去了,他是要把成王彻底赶出燕京城外嘛,可要是成王卷土重来怎么办?”
姜梨笑道:“我看他倒不是驱逐而已,恐怕是想将叛军一网打尽,彻底消灭了。”
桐儿问:“真的吗?那倒是好事一桩,奴婢们也不必日日夜夜担心,昭德将军做了这么一件大事,之后还是要回云中的吧。奴婢还以为他会留在燕京城,一直防着成王卷土重来。”
“怎么会?国库里未必养得起这么多兵将。”姜梨说着,心中突然一动,桐儿的话提醒了她。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要是彻底将成王的兵马消灭,殷湛再留在燕京城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可殷湛还是如此乘胜追击,要么就是他心思单纯,一心为国,没有想太多,只要保护了燕京,立刻就会回云中。要么就是他心思太深,已经有了别的打算,即便清理了成王,也料定自己不会回云中,能够留下来。
这是为何?
姜梨的心中,慢慢的浮现起一丝不安。前方战事未明,也不知道最后结果是个什么,不是将士,似乎就只能坐在屋里,焦灼的等一个结局。
明月从外面走进来,看着姜梨,犹豫了一下才道:“姑娘……郡王世子来了。”
殷之黎?他怎么来了?
姜梨不由自主的蹙起眉,她自来见人带着三分笑意,唯独每次见到殷之黎,就会有些抗拒,大约是因为她晓得姜家和殷家打的是什么主意,而她又不愿意顺从,才会如此。
她走出院子,就看见殷之黎跟在丫鬟的身后前来了。
这一回,连殷之情也没出现。
姜梨对他行礼:“殷公子。”
“姜姑娘不必对我如此客气。”殷之黎依旧是一身白衣温润,他道:“我刚才已经见过了姜老夫人。今日是奉父亲的意思,同姜首辅说几句话,话说过了,顺便给姜姑娘送东西。”
姜梨诧异的看着他,陌生男女私自送东西,未免有些出阁。
殷之黎也像是明白自己的话有些唐突,赧然的笑了笑,道:“其实是之情送给你的,她知道我今日要来姜府,就托我送一下。我本想交给姜老夫人,但姜老夫人让我亲自交给你。”
姜老夫人仍然没打消她和殷之黎在一起的念头,姜梨的心中这般想着。就见殷之黎掏出了一个小匣子,他道:“我有看过,感觉很适合姜姑娘。”
姜梨打开匣子来看,一看就怔住了,匣子里是一把扇子,她把扇子抽出来看,扇面洁白,不知是用什么布料做成,微微泛着光泽,上面绣着一朵梨花,倒是十分别致,绣工也很精致。清清淡淡的颜色,然而扇柄又是玉做的,摸上去冰冰凉凉。做扇子的有很多,做的这般金贵可心的却很少了,寻常的女孩子要是得了这么一把扇子,自然是高兴地。
但姜梨却也没有太高兴的感觉,这扇子固然好看,但比起姬蘅那把金丝牡丹折扇来,还是要逊色许多。姜梨觉得奇怪,她原本也不喜欢太过浓烈艳丽的颜色,但和姬蘅相处的久了,也沾染上了姬蘅的习性,觉得这雪白可爱的颜色,太过寡淡了一些。
殷之黎没有察觉出姜梨的心思,仍然笑道:“马上也要到夏日了,这把扇子,想来姜姑娘也用得着。”
“多谢平阳县主的好意,也多谢殷公子特意将扇子与我送来。”姜梨笑着道谢。
殷之黎道:“姜姑娘喜欢就好。”
“我很喜欢,谢谢,我也会好好收起来的。”姜梨把扇子放回了匣子,又把匣子合上,交给了白雪。
她说“她会好好收藏”而不是使用,殷之黎的目光微微一顿,随即温声道:“不客气。这几日燕京城里不太平,姜姑娘要多注意。我听闻成王手下之前将姜姑娘带到了黄州,为防旧事重演,还是小心为妙。”
姜梨笑道:“我知道,这几日父亲都不让我出府了。说起来,殷将军现在在与成王对峙,殷公子不必去么?”
殷之黎苦笑一声:“我本想随父亲一起去的,父亲却让我留在燕京,说一旦燕京有什么变故,我也能好应付。”
姜梨:“看来殷公子也懂练兵操练之术了?”
“身在将门,多少也要学一点,不仅是我,之情也要学的。”
姜梨笑道:“可真是令人佩服。”
殷之黎道:“我倒觉得姜姑娘有军师之风,虽没有武功,手无寸铁,也能千里之外决胜战局。”
“殷公子说的人是我?我何时做过这些事了?”
殷之黎就笑:“桐乡那些事,我们在云中都已经听到了。之情之前还跟我说,很想见一见你,上次见到你后,又说你与她想象中的不同。看上去实在安静温和,不像是那么杀伐果断的女子。”
“论起杀伐果断,我就不要班门弄斧了。殷公子何必打趣我。”
她语气不疾不徐,殷之黎与她玩笑的时候,姜梨也没有显出一点羞怯来,大方坦荡的样子,却看着令人十分舒服。
“不知道殷将军现在那边的战况如何?”
“姜姑娘不必担心,成王虽然筹谋多年,但他毕竟不是行伍出身,兵士中多是乌合之众,论起排兵布阵来,并非我爹的对手,所以成王的叛乱,迟早会平息,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且我听父亲的人来传信说,用不了一月,能将成王的兵马尽数消灭。”
他应当是为了安慰姜梨不必担心才说的这话,却让姜梨想到了一点别的东西。她问:“那成王的事情过后,殷将军和你们会回到云中么?”
殷之黎一愣,随即笑道:“这……还不知道。”
说还不知道,却不是一口承认是会回云中,姜梨的心里,就有了计较。她不再说什么,殷之黎又道:“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之情救了一个小孩子,本以为是姜姑娘的弟弟,可听闻姜姑娘没有这么大年纪的弟弟。”
“那是我在黄州的时候,救下来的孩子。”姜梨道:“他的家人全都在黄州动乱时候死在贼人刀下了,全家就剩他一人,我看他孤苦无依,本想带他回来的。后来我那位朋友心善,就干脆收了他做徒弟。”
“朋友?”殷之黎笑道:“就是那一日跟在肃国公身边的人吧。”
他知道了姬蘅的身份,想来是殷之情告诉他的。姬蘅和殷湛是仇人,殷之黎自然也不会对姬蘅生出好感,这会儿问她是什么意思?
“姜姑娘和肃国公很熟么?”
“不太熟。”姜梨笑了笑,直接干脆的堵回去,“如果殷公子是想替县主打听肃国公的消息,恕我实在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了。”
殷之黎愕然的看着姜梨,大约他没想到姜梨会这般挑明,他怔了一下,随即笑了,好似十分无奈,又有些好笑,“没想到姜姑娘这般直率。”
“县主也很直率。”
“之情她之前一直生活在云中,天真烂漫,不懂世事,肃国公很出色,她也只是随口问一问,没有别的意思。”殷之黎道。
“我知道。”姜梨微微一笑,“我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别的意思,殷公子不要在意。”
她的语气温和,几乎称得上是驯良了,然而说的话却总是闷的人心头发堵,让人生气起来也不能发火,又莫名其妙的尴尬了。
殷之黎就没再和姜梨说起姬蘅的事情,转而说起了别的事。询问姜梨过去的事,不过他十分贴心的略过了那些不太美好的过去,譬如被送到青城山那一段,还有姜梨被污蔑推季淑然流产的那一段。他所谈起的,都是些美好的事。
只是殷之黎恰恰不知道的一点,姜梨并非真正的姜二小姐。那些美好的事,也不过是现在姜梨随口胡诌的。他倒是听得认真,并不怀疑。
看上去还真是个单纯没有心机的人。
姜梨默默想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殷之黎才离开。
姜梨没有去送殷之黎,她现在满心都是殷湛究竟要做什么,哪里还顾得上殷之黎。倒是院子里的丫鬟都围过来,面面相觑之后,明月小声道:“姑娘,这位殷公子,为何要特意过来看你?”
明月和清风在外院,不如桐儿和白雪跟在姜梨身边跟的紧,因此也不晓得姜梨和姬蘅的那些事。在他们的眼中,这位殷公子已经是无可挑剔的人选,比起当年姜幼瑶抢走,后来又被姜玉娥鸠占鹊巢的那门亲事,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别的且不说,郡王比一个侯爷要高明多了,况且周彦邦虽然算得上不错,但在那光风霁月,温雅俊美的世子爷面前,实在是相形见绌。
桐儿道:“去去去,人家就是替县主过来送东西而已,姑娘问了他点战事。我们姑娘本就心系百姓,他是将军的儿子,自然知道现在境况如何,姑娘就是问的久了一点,耽误了时间。别胡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也不是特意来看姑娘的。都散了吧,散了啊。”她一边挥手,一边把看热闹的明月和清风推了出去。
姜梨走到了院子里,白雪把门掩上,桐儿朝外面撇了撇嘴,道:“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她这两个丫鬟,白雪本是农户的女儿,不想别的家生子自小做奴婢,晓得那么多规矩,白雪老实本分,姜梨的想法就是她的想法。桐儿则是跟着姜梨在青城山呆了八年,也早就不服管教,倒是比这院子里的丫鬟们开明许多,看问题也不大拘束。殷之黎固然不错,可自家姑娘不喜欢,那就算了呗,强扭的瓜不甜,真要是姑娘不喜欢,还能绑上花轿不成?
白雪把那匣子放到了姜梨面前,道:“姑娘,这扇子?”
姜梨本想让人把那扇子给收起来放好,但不知为何,她又改变了主意,就道:“也快入夏了,就放在桌上,哪一日热起来,正好可以用上。”
司徒九月说,天下万物相生相克,连大夫都晓得用以毒攻毒之法。她要是连只扇子都对付不过,还真是白长了这么大岁数。
她不喜欢殷之黎,但是姬蘅也不要了,索性自己好好的过,谁知道以后又会发生什么,纠结来纠结去,不过是徒增烦恼。
人生就要是快刀斩乱麻,才叫快意恩仇。
……
国公府里,阿昭正艰难的挪动着身子。
司徒九月后来给了他一只轮椅,这椅子上底下有几个轮子,被人扶着可以走动。他仍旧不能走路,但无事的时候,自己也尝试着推着自己走到院子里去晒晒太阳。
他在院子里遇到了赵轲。
阿昭认识赵轲,有一次赵轲过来看他,对他说:“你小子倒是有福之人,当日你从私牢里出来的时候,还是哥哥我把你背出来的。”
阿昭对他表示了感谢。
他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是国公府,国公府的主人叫肃国公,他也曾听过姬蘅的名字,记忆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美人,但赵轲又说,那一日在公主府私牢里,是姬蘅看见他,让人把他带出来的。
姬蘅是他的救命恩人,阿昭不否认这一点。按理来说,他过去惯常讨厌这样的人,总觉得应该与光明磊落之人在一起,玩弄权术,心机深沉之人,他总是避之不及。但生死边缘走过一趟,阿昭的很多想法都变了。沈玉容看起来是个好人,当年他还一口一个“姐夫姐夫”喊得亲热,虽然也嫌弃沈玉容没有武功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姐姐,但他念过那么多书,阿昭心里也是佩服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看起来温良恭俭的人,却对自己的妻子做出了猪狗不如的事。可惜的是他没有手刃仇人,而且也没有机会了,永宁公主和沈玉容已经被姜家告发,被处刑,去给薛芳菲赔命去了。
而姬蘅……阿昭心想,他是和沈玉容完全不同的人。恶名在外,人人忌惮,但这样一个人却把自己从牢里救了出来。他救自己出来有什么意义呢?他的双腿已经残废,武功也没有。赵轲对他说,一开始姬蘅救他,可能是为了让他在国公府里做侍卫,如今他是做不成侍卫的。而这位国公爷也像是把他忘在脑后,阿昭进了府后,都没见过他。
但阿昭还记得上一次看到姬蘅的时候,在那牢房暗无天日里,日复一日的折磨之中,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黑暗。一开始还会哭嚎,到最后神智全无,连求生的意志也被磨灭了。阿昭坚持着,在他以为他也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一天,私牢里有了动静,他原以为是永宁公主又带人来折磨他们了,不曾想来的人却不是永宁公主,是几个陌生男人。
其中两个男人得了什么吩咐,便顺着牢房里挨个挨个的搜寻,似乎在找人。剩下的那个男人则是漫不经心的走着,在这般状如地狱的可怕景象里,他居然视若无睹,走的闲适从容。
阿昭不知道这些人是来做什么的,但他不愿意错失任何一个机会,哪怕是赌上自己的性命。要知道如果赌赢了,他就能出去为姐姐报仇,如果输了,也不过是一条命。而留在这里,迟早也会被玩腻了的永宁公主杀死的。
他拖着两条腿爬到了牢房的栅栏前,恰好看见那男人从面前走过,于是他艰难的伸出手,抓住了他的衣角。
男人的靴子在自己面前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一张极其俊美艳丽的眼,从他那双眼睛里,还有不屑一顾的漠然,虽然他还噙着笑容。
阿昭心中一冷,有些绝望,但还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然后,他就得救了。
现在想起来,从那时候起,他就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
------题外话------
小舅子和姐夫关系可以说是很好了…
(https://www.uuubqg.cc/58_58356/307896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