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朗月照乾坤 > 第三十七章:直言进谏

第三十七章:直言进谏


自太宗登基以来,内政诸事缠绕。而今,烛影斧声的流言、赵德昭、赵德芳的死亡都已淡出人们的记忆。“金匮之盟”“兄终弟及”之传说也随着秦王之死烟消云散。大宋的整个上层权力秩序经过重新洗牌,总算是尘埃落定了。至少太宗的儿子们已经是大宋皇位的仅剩的合法继承人。内忧解除后,太宗可以集中精力来解决外患了,当时的外患除了西夏,最大的便是雄踞北方的辽国了。

        朝堂之上,雄州知州贺令图率先上表道:“契丹主幼,国家大事由辽后决断;堂堂太后竟与大将私通,有违礼法,据闻契丹二百余部不服幼主,蠢蠢欲动,契丹立基不稳,此乃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大好良机,望陛下定夺。”

        太宗就此事征询;满朝文武大多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此乃伐辽的大好时机。唯独丞相赵普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赵普缓缓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时伐辽,万万不可。”一语既出,众臣均露出惊讶诧异之神态。太宗皇帝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脸色微变:“老丞相有何见解?”

        赵普此时的心情不是不矛盾的;他明白太宗此时需要通过征辽战争,来重塑威望;再建伟业,他要超越太祖皇帝,完成太祖的未竟统一大业;可是事关大宋未来,赵普不能坐视不管;这大宋也是他赵普共同参与缔造的。想到这,赵普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自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中国,英名大振,十年之间就传遍天下。远方的人不归顺,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臣私下认为奸邪谄媚的人,蒙蔽陛下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会有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之危险。微臣曾经遍读典籍,了解一些前朝旧事;臣以为,汉武帝时的主父偃、徐乐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之论,可以借鉴。恳请陛下百忙之中御览,过失并不深远,犹如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赵普的这番话,可谓谨慎恭维,措辞谨慎了;饶是如此,太宗已然不悦,他冷冷地说:“你这是把朕比作汉武帝、唐明皇了?朕倒是觉得汉武帝有一句话说得霸气: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幽云十六州,朕志在必得,丞相无需多言!”

        赵普连忙跪下,叩首道:“微臣以为,战争乃是凶器,最戒忌的就是不测,关系重大,不能不三思啊。就连汉武帝晚年也领悟出止戈为武的道理;反思自己的穷兵黩武,并下诏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措施。目前辽国虽然寡母幼子,然重视农桑,学习汉族文化,边境之汉民多有归顺;武将有耶律休哥、韩德让等名臣良将,军事力量也不可忽视啊!”

        太宗淡淡地说:“老丞相这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

        赵普重又叩首道:“昔年太祖时期,曾设封装库,预留专款以赎买十六州;若辽人·贪财,则不动刀兵,唾手可得;若辽人不允,则可以此财物,招兵买马,再行攻打。此时国家初建,百废待兴,若贸然起兵,则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苦的还是黎民百姓呀。微臣斗胆,那幽云之地,久为北方游牧民族所辖,即使侥幸收回,然民风彪悍,需长期派武将镇守,放眼中原,何人守之?”

        此番话语说出,众臣都倒抽了一口冷气,这赵普的话未免太过犀利;即便是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谁能长期镇守呢,若派武将镇守,势必尾大不掉,拥兵自重,唐朝时的节度使安禄山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太宗早已变了脸色,不容赵普说完,便开口道:“丞相老了,年老怕事嘛,朕是可以理解的;朕虽说行伍出身,自问也曾遍读典籍,太平御览更是亲自阅读删减;开卷有益,朕不觉得劳苦。老丞相不妨也学学朕,阅卷看书、增长见识。”说完,太宗皇帝拂袖而起:“退朝!”

        赵普见太宗发怒,不敢再言语;跪了一会儿,才缓缓起身退出朝堂。

        赵普正慢慢走下台阶,不想一个身着五品朝服的青年官员挡在了他的面前;行礼道:“下官寇准,见过赵老丞相。”赵普微微点了一下头,寇准接着说:“下官曾听说赵相公当年上奏太祖皇帝事情,太祖再三拒绝,并且一怒之下,撕了本章;老丞相却不急不躁,将撕破的奏章重新粘好,再奏太祖,如今为何畏手畏脚,连话都不敢说完,不敢直抒胸臆呢?”赵普看了看眼前意气风华的寇准,微笑着说:“依你之见呢?”“为人臣者,当效魏征,直言进谏、尽忠尽责!”寇准的话铿锵有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老了,朝堂之上,本该就是你们年青人大展宏图的。”寇准微微红了脸:“下官人轻言微呀。”“不急不急,年轻人前途无量呀!这朝堂之上,早晚有你说话的时候。哦。对了,老夫听说前日你为了田仁朗之事直言进谏,结果如何呢?外放青州,不日就要启程?”寇准的脸更红了,他跺了一下脚说:“亏得下官一直敬重老丞相,若每个人都但求自保,不敢建言,这朝堂之上必然一团和气,如何迩安远至政治清明?”赵普深深看了一眼寇准说:“忠臣命短,老夫惜命,老夫说了,这朝堂之上,肯定有你说话的时候。”赵普哈哈一笑,径直上轿回府。

        赵普回到府中,想起朝堂之事和寇准的话语,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当年太祖时期,他敢逆龙鳞、掷乌纱,是因为他明白太祖为人宽厚,即便是雷霆震怒,也不会加罪臣子,且事后总能反思自己,重新考虑,从容纳谏。而当今圣上,多疑敏感,对他更有一层防备之心。此次他能够重返朝堂,本就是处在太宗皇帝的即猜忌又要利用的矛盾之中。早几日他就听闻楚王元佐因记恨他查抄秦王府之事,在太宗探病期间,多次要太宗罢免了他。如今秦王已没,他的使命已然完成,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他,又岂能不明白。罢了罢了,无论多少功绩,终逃不过一介臣子的命运,抵不过帝王的一纸诏书啊。虽说有人把他比喻为名臣魏征,可他也只能是太祖的魏征呀。


  (https://www.uuubqg.cc/58970_58970599/422324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