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明工程师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经营夔州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经营夔州


  当夜无话,风平浪静,县城中连狗都没有叫一声。

  第二天一大早,谭家的人就四处奔走,向族人们传递消息,这些人很识得分寸,经过一夜考虑后,发现除了按照王欢的要求办之外,别无他法,反抗只会招来灭门的惨剧。

  过了午时,县城里就开始有谭家族人扶老携幼,挑着担子驾着车子,带着家当由王欢派出的士兵押送着,聚集在城门处,也陆续有散居在乡间的谭家人赶过来加入进去,慢慢的,城门外的人数越来越多,等到差不多了,承头的谭家人就是那个县丞,他点了点人数,向骑在马上手持长枪的祖边报告了一声,祖边面无表情的点了下头。

  谭家族人汇流成一条长龙,在前头带路的夔州兵带领下,顺着官道向石柱方向走去,在石柱,王欢已经派人安排好了,秦良玉会将这些人打散分开,按户分到各个头人寨中,务工种田,自己养活自己。

  这么干按现代的眼光来看有些残酷,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很人道的做法了,换做谭文占了万寿谷,怕是凡是跟王欢沾边的人,都会被砍了脑袋。

  奉节一共才五万多人丁,一下子走了近万人,空出许多田地来,当然不能浪费,王欢立刻组织新近归附而来的流民百姓向奉节迁徙,奉节虽然也是多山地,但比石柱要好上很多,最起码良田不少,种植得当足以补给王欢缺少的粮食,减少外购的数量,节约大笔开支。

  王欢开的条件很慷慨,田地能无偿分配,只要愿意拓荒的,开垦的荒地也归拓荒者本人,田地无价,光是这一点就吸引了不少自愿归附者。另一个条件,就是免去奉节一年的田赋,官府不纳粮,这是天大的好消息,种什么都是自己的,不过去就是傻子啊,同时,免田赋的法令也换取了奉节县本地居民的民心,本来他们还对谭家的放逐有兔死狐悲的感情,这法令一出,立刻转换为对王欢无比的拥护。

  王欢又在奉节县城门口立了一块碑,刻上了跟万寿城一样的参军抚恤条文,这又是一颗炸弹,原来当兵还有这么好的待遇,就算战死也让全家人下半辈子吃喝不愁,还能按月拿饷银,奉节举城沸腾,如果不是王欢对参加夔州军有极严格的要求,当月就能招起一支上万人的人马。<>

  九月间,王欢忙个不休,从奉节往东,大巴山西侧,位于四川盆地内的其他几个夔州府属县,在王欢一纸将令传递下,纷纷由当地知县亲自来向夔州军投靠,这其中当然有孟知雨的功劳,他奋笔疾书,向这几个属县的知县写了好几封信函,直言新上任的夔州总兵是堂堂明主,一心为了夔州,与曾英之流养兵如养匪、待民如待猪狗的兵油子大不相同,这一点从一上来就免了奉节一年田赋就能看出来,最关键的是,王总兵是个儒将,儒将是什么意思?是通文墨的啊,文人呐,自己人,天下读书人同气连枝,当然要力挺了。

  于是短短一月间,王欢收复了夔州府十县一州,领地千里,人口二十余万人,除了重庆府等寥寥几个府县和个别偏远土司以外,整个川东都入了王欢手掌中。

  如此广袤的疆域,当初曾英可是费了老大的力气,一个县一个县的攻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光战死的兵将就接近万数,战火弥漫,烽烟遮墙,这场战事的后果就是川东一个县比一个县破败,民生凋零,曾英派出的镇将又不通民事,只顾剥削仅剩的一点民脂民膏,那些当地知县知州作为文官倒是懂得大战之后应当休养生息,却又说不上话,当地的百姓历经张献忠和曾英两次兵灾,导致整个川东都贫穷异常,不少村寨空无一人,大片田地荒芜,到处都是一副末世景象。

  王欢可以说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倒是无所谓,反而觉得一张白纸好作画,人少可以用外迁而来的流民填充,少了当地大族豪强的影响,更有利于自己施政和控制,只需采用分田地和当年免田赋两条乱世收取民心的不二法门,很简单的就能让民心归附,竖立起夔州军的绝对权威。

  任何人把王欢与以前控制夔州的文官武将稍稍作个比较,就能得出王大善人名不虚传的结论,无论当地土著还是外迁而来的流民,无不对他感恩戴德。

  这一切,都建立在雄厚的财力基础上,没有钱,王欢也寸步难行,土堡寨银矿的重要性无时无刻不在体现,随着熟练矿工和巧手银匠的不断增多,王欢要求马崇明扩大了矿的规模,提高产量,由日产两千两加大到三千两,这几乎是旷古烁今的产量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银矿能够达到,马崇明几乎整日里笑得睁不开眼睛,数着白花花的银锭乐此不疲。<>

  源源不断的新矿工开入了石柱的深山中,加大了采矿的力度,这时候的矿山安全性很差,经常发生坍塌和透水,死人稀松平常,但人们毫无怨言,争先恐后的去报名,原因无他,银子给得足够而已。

  奉节县作为夔州府府治所在地,知府早就不知逃到何方去了,王欢也乐得没有平级的文官约束,反正大明政体已经乱了,无所顾忌,干脆将孟知雨以知县身份署知府权利,大小民政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自己只定原则和底线,其余的交给他去斟酌。

  孟知雨简直是如千里马遇伯乐,欣喜如狂,干劲十足,认认真真的按照王欢的指示,忙里忙外,最后为了便于就近向王欢请示,干脆将整个县衙都搬到了总兵行辕当中,占了一片院子,原来的县衙早已破败,丢弃了事。

  如此一来,等于整个夔州的军政民政都收入了王欢手中,他请秦良玉从石柱派来了一批可靠的吏员,派驻各个州县,名义上是协助知州知县办事,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才是正主,这批吏员,在当地招收起民壮,建立起地方武装,人数或多或少,不低于五百人的底数,取个名字叫团练,负责当地的治安维持和自保,由自己亲卫百人队派出了二十几个兵充任团练教官,也可以充作夔州军的预备队,以此完善了夔州军事防务。

  方方面面的事情,耗去了王欢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川中和川外,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逼死李自成、占领南京以后,清军多铎和阿济格班师还朝,留梅勒章京佟养和守武昌,任“总督八省军门”,节制江南驻军,防备南明。

  第二件事,清摄政王多尔衮传昭天下,凡男子必须剃发留辫,不从者杀无赦,“留发不留头”,天下震动。<>

  第三件事,张献忠和曾英在重庆府对峙,相持不下时,李自成旧部留守陕西的李过、高一功、贺珍等人取道四川,沿江南下,从长江顺流到湖广,意图与已经停留在湖广的闯军主力汇合。

  (本章完)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https://www.uuubqg.cc/57_57516/335554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